派对之夜过后,童栖发现自己无法像以前那样自然地面对燕鸣昼。
每次敲门声响起,他的心都会先漏跳半拍;每次与燕鸣昼目光相接,他都下意识地先移开视线。那种若有若无的张力在两人之间持续蔓延,像夏日雷雨前闷热而压抑的空气。
燕鸣昼似乎也有所察觉,但他的应对方式是更加体贴和周到——带来刚烤好的柠檬蛋糕,推荐一本他觉得童栖会喜欢的艺术传记,甚至默默修好了童栖画室里一把总是吱呀作响的椅子。
一周后的早晨,童栖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打开门,燕鸣昼站在门外,神情罕见地兴奋。
“快,穿上外套,”他不等童栖回应就说道,“海豚群,近岸处有一大群海豚,正在向北迁徙。”
童栖瞬间清醒,抓起外套和相机就跟着燕鸣昼冲向海滩。清晨的海风凉爽刺骨,但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不适都变得微不足道。
离岸不远的海面上,数十只海豚正在破浪前行。它们银灰色的脊背在晨光中闪闪发亮,时而跃出水面划出优美的弧线,时而潜入水中只留下转瞬即逝的泡沫痕迹。
“太壮观了,”童栖喃喃自语,相机快门声接连不断,“我从没在这么近的距离看过这么多海豚。”
燕鸣昼站在他身旁,长发被海风吹得飞扬:“它们每年这个时候都会经过这里,但这么靠近岸边还是很少见的。”
他们沿着海滩追随着海豚群的步伐,直到那些优雅的生物逐渐远去,消失在视野尽头。童栖意犹未尽地放下相机,转头发现燕鸣昼正微笑着看他。
“你看起来像个收到圣诞礼物的孩子。”燕鸣昼说,眼神柔和。
童栖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比圣诞礼物好多了。谢谢你叫醒我。”
回程路上,童栖注意到燕鸣昼时不时揉搓右手腕,眉头微蹙。
“手又疼了?”童栖关切地问。
燕鸣昼略显惊讶,随即点头:“有点。天气要变了,每次变天前都会这样。”
童栖抬头看天,确实,远处海平面上已经堆积起了厚厚的云层。
“去我那里喝杯热茶吧,”童栖提议,“我有些从家乡带来的药草茶,对缓解疼痛很有效。”
燕鸣昼犹豫了一下,点点头:“那就打扰了。”
屋内,童栖烧上水,找出那包特殊的药草茶。燕鸣昼坐在画室的小沙发上,打量着四周的作品。
“你的画风变了,”他评论道,“更加自由,更有生命力。”
童栖正在取茶杯的手顿了顿:“是吗?”
“很明显,”燕鸣昼站起来,走到那幅自己的画像前驻足良久,“尤其是这一幅。”
童栖的心跳突然加速,热水差点洒出来。他小心翼翼地端着两杯茶走过来,递给燕鸣昼一杯:“尝尝这个,是我奶奶的配方。”
燕鸣昼接过茶杯,轻轻吹气后抿了一口:“很特别的味道,但很舒服。”
他们坐在面朝大海的窗前,看着远处的云层越来越厚,海面的颜色也从蔚蓝变为深灰。
“风暴要来了,”燕鸣昼说,“可能是场大风暴。”
童栖有些担心:“这里安全吗?海水会不会...”
“别担心,”燕鸣昼安慰道,“这些房子都经过加固,地势也足够高。最严重的情况可能是停电断网几天。”
话虽如此,童栖还是注意到燕鸣昼眉间的一丝忧虑。
喝完茶后,燕鸣昼起身告辞:“我得回去做些准备,检查一下房屋四周。你也最好把露台上的东西都固定或收进来。”
童栖点头,送燕鸣昼到门口。就在燕鸣昼转身要离开时,童栖突然鼓起勇气:“如果你的手疼得厉害……我可以帮你按摩。我学过一点,以前经常帮我奶奶。”
燕鸣昼惊讶地回头,眼中闪过复杂的神色,最终化为一个温柔的微笑:“谢谢你的好意。也许……下次吧。”
整个下午,童栖按照燕鸣昼的建议加固房屋,收拾露台。风确实越来越大,海浪也变得汹涌澎湃,不断拍打着沙滩。
傍晚时分,雨开始下了。起初只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很快就变成了倾盆大雨,被狂风卷着砸在窗户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电力果然如燕鸣昼预测的那样中断了。童栖点燃提前准备的蜡烛,将手机省着用电。窗外漆黑一片,只能听到狂风呼啸和海浪咆哮的声音。
突然,一阵特别猛烈的狂风袭来,童栖听到外面传来什么东西破碎的声音。他借着闪电的光亮向外看去,发现是自己画室窗外那串贝壳风铃被风扯断了,残骸散落在露台上。
几乎是同时,敲门声再次响起,比早晨更加急促。
童栖打开门,看见燕鸣昼站在暴雨中,浑身湿透,手里拿着工具箱和一把强光手电。
“我看到你的风铃……”他喘着气说,雨水顺着长发不断滴落,“还有,我担心这风暴比预期更强,你一个人……”
童栖赶紧让他进来:“你快湿透了!我去拿毛巾。”
燕鸣昼站在门厅,水渍在他脚下汇成一小滩。童栖拿来干毛巾和一件自己的干净衣服。
“先把湿衣服换下来吧,不然会感冒的。”童栖建议道,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自然。
燕鸣昼犹豫片刻,接过衣服:“谢谢。”
在烛光摇曳中,燕鸣昼背对着童栖脱下湿透的上衣。童栖不由自主地倒吸一口气——燕鸣昼的背上布满了细密的疤痕,像一张网覆盖在肩胛和脊柱周围,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骇人。
燕鸣昼似乎感受到他的目光,动作顿了顿,但没有转身,只是沉默地换上干衣服。
“那些也是……”童栖轻声问,几乎不敢说完。
“火灾留下的,”燕鸣昼平静地回答,系好最后一颗扣子,转过身来,“不只是手。”
童栖的心揪紧了。他忽然明白燕鸣昼为何总是穿长袖,即使在温暖的天气里;为何有时动作会有些微的不自然;为何对那场事故轻描淡写——他隐藏的伤痛远比表面看起来的要多得多。
“对不起,”童栖说,“我不该盯着看。”
燕鸣昼摇摇头,走到窗前查看风暴情况:“已经习惯了。只是不太好看,所以通常不会展示给人。”
“不是的,”童栖冲动地说,“它们只是……你的一部分。像树的年轮,记录着生存的痕迹。”
燕鸣昼回头看他,烛光在他眼中跳跃:“很少有人这么想。”
窗外又一道闪电划过,紧接着是震耳欲聋的雷声。房子在风中微微震动。
“看来今晚我得在这里打扰了,”燕鸣昼说,“这种天气不适合回隔壁。”
“当然,”童栖急忙说,“你睡床,我可以在沙发上……”
“绝对不行,”燕鸣昼打断他,“我是来确保你安全的,不是来抢占你的床的。沙发对我来说就很好了。”
最终他们达成妥协——都在客厅打地铺,这样既安全又能互相照应。
童栖铺好被褥,又点了几根蜡烛。在昏黄的光线下,风暴似乎变得不那么可怕了。两人并排躺在临时地铺上,听着外面狂风暴雨的交响乐。
“你知道吗,”燕鸣昼突然开口,“那场火灾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害怕密闭空间和黑暗。”
童栖侧过身面对他:“那现在呢?”
“好多了,但像这样的夜晚还是会有些不适。”燕鸣昼承认道,“所以其实谢谢你收留我,某种程度上是你在帮我。”
童栖感到一阵暖流涌过心头:“任何时候都欢迎。”
沉默片刻后,燕鸣昼再次开口,声音更轻:“那天你问我还想不想画画……我其实一直在画,只是方式不同。”
童栖惊讶地睁大眼睛:“真的?”
燕鸣昼起身,从自己的背包里取出一个素描本:“不太方便展示,但...我想你可以看看。”
童栖接过本子,在烛光下翻开。里面不是用传统画笔完成的画作,而是用各种材料拼贴、拓印、甚至烧灼出来的图像。有些是用手指蘸颜料涂抹的,有些是用树枝和其他物品代笔完成的。尽管工具受限,但每一页都充满了惊人的表现力和情感张力。
“这些太棒了,”童栖由衷赞叹,“比很多我用传统方式画的作品更有力量。”
燕鸣昼似乎松了一口气:“谢谢。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这种表达方式,接受自己的局限,然后超越它们。”
童栖继续翻看着,被其中一幅画深深吸引——那是一个背对观者望海的人影,虽然只是简单的轮廓,却充满了孤独与渴望。
“这是谁?”他轻声问。
燕鸣昼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可能是我,也可能是任何一个寻找某种东西的人。”
童栖合上素描本,郑重地还给他:“谢谢你给我看这些。真的很了不起。”
又一阵狂风呼啸而过,房子发出轻微的吱呀声。烛光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时而拉长,时而缩短。
“睡吧,”燕鸣昼轻声说,“风暴很快就会过去的。”
童栖闭上眼睛,听着身旁燕鸣昼平稳的呼吸声和窗外的风雨声,感到一种奇特的平静与安全感。尽管外面狂风暴雨,但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他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宁。
就在他即将入睡之际,仿佛感觉到一丝轻柔的触感拂过他的头发,那么轻,那么短暂,以至于他无法确定是真实发生,还是风暴中的又一个梦境。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