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丰国与肃国正式开战。又一个月,边关传来周国公身体抱恙和两次战事失利的消息,于是丰文帝派李国公李大将军前往支援,顾允之也在此行人员之列。
徐澜卉拜托谢逾准许她跟去送行。
不知是否察觉她单独有话要说,谢逾仅与顾允之寒暄几句就独自走到一边,把这片小小的空间留给他们。
此刻是蓁城,顾宅外,见完面,顾允之就要远行,出城前往边关,大抵战争不结束不会返回。
徐澜卉心情难免沉重,“顾郎君此去小心,我会为你祈福。”
顾允之沉静的眼认真的凝视她,颔首,随意道:“你我皆知此战最后结果,不是吗?”他说得漫不经心,好似这已经是一件确定无疑的事。
徐澜卉不解,她是知道没错,但是顾允之如何知晓?
“我不大懂你的意思。”
顾允之淡淡一笑,“只胜不败的意思。”
徐澜卉恍然,“你能这么有信心我就放心了。”她微微弯唇,转了话题,“你之前说考虑的事怎样了?”
两人上次相见还是她来顾宅探望那次,徐澜卉趁谢逾去后厨安排午膳间隙,与顾允之提到合作之事。
当然,此合作非单指对付唐曜,还有婚事。
徐澜卉主动问明顾允之可有心仪之人,顾允之当时并未立即表态,只是反问她为何有此一问。
她不会轻易害羞,也觉得这件事无需扭捏。
“因为家中总会为我安排亲事,可我又不想随便选个人嫁了。顾郎君是个正人君子,我信任你的人品。若是你心中无人,而哪日家里又提及议亲之事,我没法推诿,那我想不如选择郎君你。只是假装成亲,不是真的,这点你可放心。”
言罢,徐澜卉仔细打量顾允之的表情,猜测他会否答应。原以为会震惊,毕竟对于古人来讲,这种事始终稀有。然而,顾允之只是神色不变的看着她,沉默着。他不说话,徐澜卉反而紧张了。
不管是否答应都叫态度明确,沉默就比较微妙。
好在顾允之没有静默很久,大概两分钟后,他问:“假意成亲之后呢,吾乃正常男子,这岂非耽误吾?”
不想他会谈及此事,徐澜卉一愣,“呃,若你想要纳妾,我不反对。”此乃她想到的后招,实是没其他办法了。
“你真大方。”顾允之点着头,嘴角微微上翘,他轻声反问,“可如果我突然想娶一女子为妻,你又当如何?”
“简单!”徐澜卉这次答得果断,“你告诉我,我们和离就行,所以我才问你现在可有喜欢的姑娘。”
“如此说来,娘子已经考虑清楚,一应后果都有想过,就看吾是否答应?”
“是啊,全看你怎么想。”
随后顾允之即说需要时间考虑,徐澜卉同意,这一段日子却一直没有得到回音,再听到他的消息就是他要出征边关。
顾允之扬眉,“娘子着急?”
“不是啊,只是如果你实在不愿意,那就算了,这事我也的确有些强人所难。”借着这个机会,徐澜卉坦言想法。
按照她对顾允之的理解,此人不该如此犹豫不决,也不知是顾虑什么,就算拒绝也无妨吧?
换言之,顾允之更像会拒绝的性格。只不过,徐澜卉纵使这般以为,依旧打算争取一番罢了。
顾允之端正神色,道:“娘子,请等吾回来。”他拱手一礼,动作斯文极了,“那时候,吾会登门提亲。”
“我等你。”徐澜卉霎时喜不自胜,也回他一礼。
过一会,谢逾将亲自送顾允之出城。徐澜卉没有选择同行,得到想要的答案后,回了谢府。
芳兰馆。
徐澜卉静立珠窗前,身前上方显示屏亮着,其上有一行字。窗外庭院里兰花开又落,桂花香聚而散。
时间最终定格,两年半后。
相府里,谢蕙敏与礼部侍郎曹郎君成了亲、若婷嫁给小万,而府外,唐曜娶了林家的女儿林菲芳、鸢兮脱了乐籍离开弦音楼。
这些展开在显示屏关闭后浮现脑海,徐澜卉既有庆幸更有无语,无语的自然是唐曜,这人真是无论如何都会迎娶一门贵女。
蓁城,官道。
一大队军马士兵浩浩荡荡入城,为首的是李国公,接着是周沣、顾允之和李喆。百姓们夹道欢迎,庆祝这一次边关来之不易的胜利。
徐澜卉站于人群之外,仰望着凯旋的将士,听着人们的欢呼声,也不由得激动起来,她四处张望,并未只将注意力刻意投向谁。
“姑娘你看,是顾郎君!”小雀手指队伍前方,一红色骏马之上端坐的俊朗男子。
顾允之身着盔甲,威风凛凛,本是温润的气质此时也有几分棱角,确然是将军的气度。
徐澜卉定睛看着,不由发起愣,有些不习惯。在她心里,自从那次土桥死里逃生之后,顾允之与从前相比就有了变化。少了曾经的善解人意,多了令人捉摸不透的东西。
说不清是什么,就是不对劲。
许是察觉徐澜卉的视线,本已骑行至前方的顾允之回了头,英俊的模样颇为引人注目。
人群发生骚动,一女子惊呼:“顾将军是在看谁,不会是我吧?”
“哪是看你,是看我们大家,因为我们高呼他名字了!”
“是吗?你不也喊了周将军,也没见他回头看你。”
听着对话,徐澜卉不期然与顾允之目光对上,心里咯噔一下。不过那人仅望了一瞬,唇角勾勒出一抹笑后转回脑袋,与旁边的李喆说话去了。
眼神有点熟悉,徐澜卉控制不住心脏怦怦乱跳。她劝着自己,顾允之是顾允之,只是一个纸片人。
“姑娘,姑娘!”小雀喊。
“嗯?”
“我好像看见鸢兮小姐。”小雀又伸手一指。
徐澜卉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是一辆普通的马车,隐于人群外,车窗边女子侧脸清晰秀丽,的确是鸢兮。
是来看周沣的吗?
徐澜卉一想,未免有些心酸。倒不是为周沣和鸢兮,而是为她自己,明明和鸢兮是朋友的,却被唐曜给毁了。
徐澜卉嘴向下一撇,“走,我们去打个招呼。”
小雀犹豫不动,可看徐澜卉已经大步朝前,她只能跟着。
徐澜卉径自走到车窗边,对着里面的女子招手,笑道:“鸢兮姑娘,好久不见。”
不曾想会遇到徐澜卉,更不料遇到了,她还会过来与自己说话,鸢兮竟有些错愕的愣在那里,未能及时接话。
徐澜卉以为她是故意不理,也没觉尴尬,开口解释,“我就是经过,你别误会,我没其他意思。”
“没有!我没觉得四娘有其他意思!”鸢兮回神,急急开口,意识到语气过于紧张,她咳了咳,又苦涩一笑,“谢谢四娘关心,鸢兮也问你安好。”
“嗯,我很好。”徐澜卉大方回答,但见鸢兮脸色憔悴,忍不住道,“鸢兮姑娘也要保重身体。”
鸢兮轻咳一声,淡笑点头。
徐澜卉不知还能再说些什么,也就与她告别。鸢兮笑了笑,又朝人群簇拥着的队伍前方望一眼,这才放下车帘。
马车驶离,徐澜卉在原地站了站,目光惆怅。
小雀嘀咕道:“姑娘,鸢兮小姐好像瘦了不少呢,也不知她离了弦音楼如今是做什么活计。”
“我也不知,不过终归比曾经好。”徐澜卉叹了一声,转身,“回去吧。”
此次连续两年多的战事终于结束,丰文帝大悦,论功欣赏,封李国公为镇国大将军;周沣为右护国大将军,袭国公爵位;顾允之和李喆等人也都升至重要职位。
约莫五天后,顾允之带着聘礼来到谢府提亲。
那会儿,徐澜卉还在冯氏房里百无聊赖的听冯氏劝说,讲哪个青年才俊如何有德,她是左耳进右耳出,没太在意。
喜儿着急忙慌敲门进来,冯氏蹙眉。
喜儿缓了缓呼吸,说是顾将军上门求亲。
冯氏一听,起初没来得及反应,就见旁边的徐澜卉从座上一跃而起,牵起她的手,笑眯眯的喊了声“母亲”。
这门亲事,冯氏没有立即应下,毕竟谢清不在,但也给了顾允之一个友善的回应。自家女儿愿意,她难道还能给人下不来台?
因为这件事,谢清与冯氏意见产生分歧。
谢清以为顾允之是个孤家寡人,纵使如今是武官中的佼佼者,可家里人丁过于单薄,担心女儿嫁过去吃苦;冯氏是赞同这一点的,但又觉得女儿欢喜这桩事,他们为人父母还是不应插手太多,以免好事变成坏事。
正当两人无法定论时,冯老夫人来了。一席话罢,徐澜卉与顾允之的亲事就此确定。
为庆祝这桩喜事,相府又一次在门前派米,好不热闹!
正是春分时节,喜事一件接着一件,百姓们对这次谢四姑娘的亲事自全是祝福,也没谁诟病顾允之的背景配不上相门嫡女。
百姓们排队领米,各个脸上带着笑意。
人群外却有一男子隐于角落站立,围着脸的布巾下露出一小块疤痕,他眼神冷漠的看了看谢府匾额,转头走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