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浪尖上的葡萄园 > 第17章 山海长歌

第17章 山海长歌

渤海湾的晨曦穿透薄雾,将第一缕金光洒在昆嵛山的轮廓上。林海川站在"山海坊"的观景台上,指尖轻轻划过斑驳的石墙,那些被岁月打磨的痕迹里,藏着祖父酿酒时留下的温度。远处,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葡萄园,新抽的嫩芽在微风中舒展,像一片片翡翠缀满藤架,每一片叶子都闪烁着露珠的光泽。

"海川,快来看!"沈听澜小跑着过来,发梢还沾着晨露,手里捧着一本厚重的皮质笔记本,"'山海丝'的活性比去年提升了17%,这是三年来最好的数据!"

林海川接过笔记本,泛黄的纸页间夹着一张祖父留下的羊皮纸,那些褪色的字迹依然清晰:"山海相融,微生物共生,此乃酒魂所在。"他轻轻抚过那些字迹,仿佛能触摸到祖父当年伏案记录时的温度。

"国际订单又增加了。"林泊大步走来,手里挥舞着一份文件,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喜悦,"德国最大的葡萄酒进口商刚刚追加了五万瓶订单,他们说'浪尖之吻'已经成为亚洲冰酒的标杆。"

沈海生不知何时也出现在观景台上,他叼着那柄用了二十年的烟斗,眯着眼睛望向远处忙碌的葡萄园:"哼,当初谁说我这老骨头种不出好葡萄来着?"他指向正在指导工人修剪藤蔓的赵志远,"要不是老赵坚持传统手法,这葡萄能这么有筋骨?"

赵志远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憨厚地笑道:"哪是我的功劳,是咱们这山海之间的风土好。再说了,没有海川和听澜研究出来的新法子,光靠老一套也不行啊。"

王秀兰端着几杯冒着热气的茶走来,茶香混着晨风飘散:"各位,先歇会儿。我刚听说,陈默那孩子考上了省里的酿酒研究生,专门研究微生物发酵呢!"

"那小子有出息!"沈海生得意地捋了捋胡子,"当初谁说他吃不了这份苦?现在可好,成了咱们酒庄的第一个大学生!"

林海川接过茶杯,热气氤氲中,他的目光落在远处几株最古老的葡萄藤上。那些盘根错节的藤蔓,见证了几代人的坚守与传承。三年前那个决定性的时刻仿佛就在昨天——国际大赛的奖杯依然在展示厅里熠熠生辉,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专程前来,只为亲眼看看那瓶改变命运的"浪尖之吻"冰酒。

"海川,市里来了通知。"林泊突然正色道,手里拿着一份红头文件,"咱们'山海坊'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了,下个月还要作为传统酿酒技艺的代表,去巴黎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展。"

"这是好事。"林海川点点头,目光却落在正在采摘今年第一批葡萄的工人们身上,"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这份技艺传承下去。"他指向远处几个年轻学徒,"这些孩子,就是我们的未来。"

沈听澜若有所思地说:"我正在编写一本关于'山海丝'微生物与酿酒工艺的专著,准备在国内高校推广。已经有六个实验室联系我们,想合作研究风土微生物与葡萄酒的关系。"

"好啊!"赵志远拍手笑道,"咱们这老手艺,可不能失传了。我那几个徒弟,现在都能独当一面了。"

午后的阳光温暖而明媚,葡萄园里弥漫着葡萄成熟的芬芳。林海川沿着藤架间的小路慢慢走着,不时停下来查看葡萄的长势。陈默小跑着追上来,手里拿着一沓文件:"林哥,这是我整理的明年种植计划,我建议增加几个新的葡萄品种,和咱们的传统品种混种,可能会产生更丰富的风味层次。"

林海川接过文件,仔细翻看着:"想法不错。不过要记住,无论怎么创新,都不能丢了咱们的根本。"他指着远处几株最古老的葡萄藤,"这些老藤才是咱们酒庄的灵魂。"

傍晚时分,夕阳将整个葡萄园染成了金色。林海川站在观景台上,看着工人们开始一天的收工。远处,林泊正在和几位来自法国的葡萄酒商人交谈,沈听澜则带着科研团队继续她的工作。海风轻拂,带来远处渔船的汽笛声,与葡萄园里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谱写着一曲山海之间的长歌。

三年后·国际葡萄酒文化交流展

巴黎的秋日,阳光温柔地洒在展览馆的玻璃穹顶上。林海川站在"山海坊"的展台前,指尖轻抚着水晶展柜里那瓶"浪尖之吻"冰酒。展台设计融合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美学,背景墙上昆嵛山的轮廓与渤海湾的波浪交相辉映。

"这种独特的微生物群落,只有在渤海湾与昆嵛山交汇的特定风土条件下才能自然形成。"林海川用流利的英语向一群外国专家解释道,手指向显微镜下的图像,"我们称它为'山海丝',它赋予了葡萄酒独特的海洋矿物感与山间清新气息。"

沈听澜站在一旁,手里拿着平板电脑,向参观者展示着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我们已经成功将'山海丝'的培养技术标准化,现在可以向其他中国酒庄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他们挖掘各自产区的独特风土特色。"

展厅的一角,陈默正在主持一场关于"传统与创新"的研讨会。作为省酿酒研究所的新生代研究员,他西装革履,谈吐从容:"传统工艺是我们的根,但创新是让这棵树继续生长的阳光和水分。我们正在建立中国第一个风土微生物数据库。"

林泊则忙着与几位国际进口商洽谈合作事宜,他的英语已经相当流利:"是的,我们计划明年在波尔多举办一场中国风土葡萄酒品鉴会,主题就叫'东方风土,世界味道'。"

沈海生和赵志远则在品鉴区,耐心地向参观者介绍不同年份的葡萄酒特点。沈海生总是忍不住要品评几句:"这酒啊,就像咱们昆嵛山的人,看着朴实,可越品越有味道!"

归途·葡萄园的黄昏

飞机穿越云层,林海川透过舷窗望着逐渐缩小的巴黎。沈听澜靠在他肩头,轻声说:"三年前,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葡萄园,能站在世界舞台上呢?"

"因为这里有山海的馈赠,更有人们的坚守。"林海川握住她的手。

回到"山海坊"时已是深夜。月光如水,洒在沉睡的葡萄园上。林海川独自站在祖父当年最爱的那片藤架下,指尖轻触那些盘根错节的藤蔓。沈听澜轻轻走来,递给他一杯刚开瓶的葡萄酒。

"尝尝这个,"她微笑着说,"这是用今年新培育的混种葡萄酿的,我给它取名叫'传承'。"

林海川接过酒杯,轻轻摇晃,然后小啜一口。酒液在舌尖绽放,既有传统品种的醇厚,又有新品种带来的清新果香,尾调里还藏着淡淡的海风气息。

"很好。"他点头赞许,"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海川,"沈听澜望着远处的葡萄园,轻声说,"你知道吗?我从来没想过,一个小小的葡萄园,能改变这么多人的生活。"

林海川望向远处灯火通明的酒庄,那里有他的家人、朋友,还有一群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是啊,就像祖父常说的,酒里有山海,也有人的魂。"

一阵海风吹来,带着葡萄园特有的芬芳。远处,传来工人们收工回家的欢笑声,还有陈默正在给年轻学徒们讲解酿酒知识的爽朗声音。

林海川和沈听澜并肩站在星空下,看着这片他们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土地。葡萄藤在夜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坚守与传承、创新与发展的故事。

这不仅仅是一个葡萄园的故事,更是一曲山海之间的长歌——关于一群人如何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酿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味道。

在渤海湾的潮汐里,在昆嵛山的季风中,在每一代酿酒人的心里,生生不息。

而这个故事,还在继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