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李二凤,刀下留人 > 第17章 弑兄杀弟的命运走向

第17章 弑兄杀弟的命运走向

新年新气象,李妙真一觉醒来,李建成已经去参加朝会了,因为今夜要一起去太极宫陪李渊过年守岁,郑观音已经安排人给她送来了新做的衣服和首饰,还有新道袍和新拂尘,李妙真正在挨个试穿试用。

结束换装后,她还很有兴致地去了郑观音专门为宠物开辟出的新院子,逗弄尾巴垂在笼子外面正摊成一张虎皮饼的小猛兽。

一直玩到快中午,总是显得阴寒的天气才因天空正中的太阳而变得温暖了一点点,李妙真抬头看天,正在想,这兵荒马乱的武德五年可算是过完了,大过年的,给系统里的网友们和接受过神谕的那三位来个新年赐福吧。

岁月静好中,就听外面传来了兵荒马乱的声音,似乎是有几个人在飞快奔来,在巨大笼子里趴着晒太阳的小老虎飞机耳都被吓出来了,弓起背部,瞪大眼睛四处巡视。

李妙真没敢出去,因为脚步声听着比较近了,而且郑观音怕野兽伤人,给小老虎安排的是比较偏远的院落,也就是说,即使真有人冲撞东宫,也不会派太多人手来这里。

李妙真定了定心神,让人用东西把院门严严实实堵起来,又找了个地方藏起来,这才思索,怎么了这是,难不成她一个不注意,李世民又玄武门事变了?

没一会儿,李妙真听到李承道的声音,还带着哭腔。

“大娘,妹妹,耶耶他,他被四叔所伤,正在太极殿!”

太极宫的动乱结束得很快,因为本来也没乱,李元吉收买的禁军将领根本不是他的人,压根也没打算动手。

李世民预料到了一切,他一个人,加上常何——没错,这正是李元吉自认为“给他妹妹一个家,他就会跟我走“的禁军将领,足以解决掉李元吉和他带来的四个随侍,一点问题都没有。

他也相信,李建成肯定也有安排,不会让自己受伤。

然后李建成受伤了,还是为了救李世民。

这事是怎么发生的呢?李世民一身血污地站在一身血污的李建成的床榻前,还是如在梦里。

他就记得,他刚一剑捅穿李元吉的一个随侍,又一腿踹翻李元吉,命人把他绑了起来,而常何也骁勇善战,手起刀落绝不留情,就这么砍了两个随侍。

眼看胜利在望,李世民就听李建成大喊“二郎,小心”,然后他一回头,就见李元吉仅剩的那个随侍用刀劈向他的方向,但有身侧的李建成挡着,这刀便劈在了李建成身上。

紧接着,李建成那几个随侍,看起来呆呆的样子,该保护主子的时候动作慢,哭的时候倒是很快,都哭着跪在地上,喊道:“太子为护秦王受伤,快叫太医!”

太医来得很快,李建成也被迅速抬到了宫殿内,伤口的位置不算太惊险,在肩胛下方一点,但血流了不少,李建成眼睛紧闭,似乎陷入昏迷。

李渊只想着李元吉或许会受点伤,却没想到真正受伤的是大儿子,而李元吉被人绑着扔在地上,还在大骂李世民故意阴他,再傻他也反应过来了,常何都反水帮李世民了,所谓的在通训门内埋伏好的人手,自然也是假的了。

他偷渡进宫和禁卫合作的十几号齐王府护卫,此时怕也都被俘虏了。

大势已去啊。

李元吉恨得不行,见耶耶来了,更觉委屈,刚要诉苦,李渊就抽出佩刀,用镶嵌宝石的刀柄砸在李元吉头上,砸得他鲜血直流。

“你这畜生,你竟让人伤了你大兄。”

“我没有,我是要杀那,”

李渊没让他继续说下去,一个巴掌把他打得以头抢地,好歹也是戎马半生的武川镇功勋子弟,李渊虽然这几年养尊处优,但力气还是在的。

李渊迅速作出安排,以李元吉密图谋逆的罪名削去李元吉宗籍,罢免官职爵位,暂且关在宫中,并让人围住齐王府,抓住“离间天家骨肉”的主谋——不用说,自然是齐王府属臣们。

当然,他也作出指示,不可侵扰齐王家眷。

然后,李渊又派人去通知东宫,他怕李建成有个好歹,总得见孩子们一面,这便是李妙真得到消息的原因。

郑观音带着几个孩子匆匆而来时,李建成已经被包扎好,但因为失血,面色还是苍白,李渊正坐在一旁看着受伤的儿子满眼心疼,忽又想到什么,伤感地对李世民说;

“看你大兄这样,耶耶就想到去岁你对战王世充,身中流矢,那时耶耶不在你身边,在长安担心得心焦,我的两个儿子,为何都如此多灾。”

李世民想到他那被流矢所伤、病重而死的飒露紫,也想哭了。

父子俩执手相看泪眼,互诉衷肠。

郑观音担心丈夫,却也只能立在一旁,等这父子俩表演完毕。

李渊哭了一会儿,只觉得最近真是心力交瘁,颇为疲惫,安慰了儿媳妇几句,又挨个关心了一下东宫的几个孙子孙女,这才准备回去休息。

李世民踌躇,他有话想问太子,但想着不好打扰人家一家团聚,还是按下了心中的疑窦,也跟着离开了。

太医交代几句,也去殿外候着了,外人都走了,李建成紧闭的双眼才缓缓睁开,对上一大几小担忧的目光,轻声安慰:

“没事,没伤到要紧处,吓到了吧。”

郑观音握紧他的手,落泪,“怎么会这样呢?你身边的人在做什么,竟看着你被刺伤。”

“不必罚他们。”

郑观音原本也有所猜测,听他这么说,也算是确实了所想。

她有点恼,一定要用这么惊险的方式吗?

但还是顺着他的意思来,并帮忙打补丁:

“一点不罚也不合适,不过事出突然,又是在去见圣人,他们没有带武器也正常,我们可以从轻处罚,暂时先把他们关押起来,等风头过去了再处理。”

李妙真也听懂了,她就说嘛,李建成明明早就知道了,不可能一点准备都不做站那等人砍,还替李世民挡刀,开什么玩笑啊,这兄弟俩如今的感情还没好到替对方挡刀的程度。

看来是苦肉计。玩政治的人,心是挺狠的,连自己都下得去手。

不过李妙真也想明白了,那句“日后讨回来”,可不仅仅是从李元吉那讨回来,还是把李世民架起来,亲哥都这么做了,他能不优待亲哥吗?

虽然李世民应该也能猜到事情真相,但朝臣不知道啊,在他们看来,事情是这样发生的:圣人突然要给秦王分封一大片地,太子不仅没有反对、还和秦王重修兄弟之情;齐王嫉恨秦王,发动宫变,太子不知情,但还是在紧急关头救下了秦王。

接下来呢,李妙真猜,大概就是太子因此身体不好,主动提出让位,并举荐秦王。

这么一来,李世民欠李建成的可太多了。

对不做人的皇帝来说,可能欠谁恩情越多,越要对谁下死手。但李建成还有三重保障:李世民要名声、李世民要防止儿子们有学有样、李世民要考虑朝堂的反对。

对于失了大位的太子来说,他不能硬碰硬,也很难留什么后手——总不能私下里养兵吧,只能一层一层给李世民套枷锁,即道德绑架。

对原本处于上位的李建成来说,道德绑架也是一种示弱,以他对李世民的了解,这个弟弟吃这套。

李世民的确吃这套,他已经完全想明白了,只觉得伤感,刀剑无眼,李建成算得再好,也只是减轻风险,不可能完全保证自己不会死,他以命相搏,不就是希望保住一家人的性命么。

那么骄傲的大兄,一向被视为李家继承人的大兄,李世民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想过挑战对方的权威,更没想过逼他到如此境地。

他又翻出了那些神谕来看,原本呢,对于其中的一些指责,他不认同,觉得这些人没处在他的境地,自然可以大言不惭地说什么“不必做得这么绝”,皇位之争,向来如此,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他有什么错?

但此时的李建成频频示弱,那么轻易就接受了让出太子之位这个选择,又让李世民觉得,或许,他是没必要做得那么绝。

“叮”,系统突然发出提醒,“宿主,历史走向已扭转,李世民摆脱了弑兄杀弟的命运走向”。

李妙真满头问号,这个走向不应该早就扭转了吗?在李建成主动让位的时候,李世民难不成还想着杀哥哥呢?

想到这里,李妙真悚然一惊,自恢复记忆并拥有系统以来,她不可避免地带着种“我是位面之女,能轻易改变历史走向”的自得,虽然还没自满到觉得自己现在就能——干掉李世民成功上位、把突厥赶出漠南漠北、顺利弥合南北分裂三百年的隔阂、踏尽世家大族然后开科举促进教育公平......

但也觉得,靠系统装神弄鬼,靠对历史走向的把握,她可以让古人按她的想法做事。

而现在李世民告诉她,并不会。即使李世民把系统投放看作了神谕,即使他知道杀李建成会面临名声受损和“神明不满”,他还是并未放松对李建成这个第一继承人的警惕。

而李建成也从未相信神谕那微薄的偏向能保住他们全家的性命,他选择用细密的恩情织成网,用不断的示弱去降低李世民的警惕。

当走出这种自得带来的迷障,李妙真不得不承认,是她太天真了,她怎么就真的觉得靠金手指就能在历史最顶尖的帝王手下拨弄风云呢?

她有点恐惧,那个被无数光环环绕着的千古一帝,此时终于显露了一点残酷的内里,这才是深度渗透了朝堂、果断制造玄武门事变的李世民啊,而不是那个在网友口中被调侃成爱哭鬼的李二凤。

她又有种难以抑制的兴奋,她迫不及待想成长起来,成为拨动历史风云的那些人中的一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宁得岁岁吵

捡到一只助眠人参宝

春坊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