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此时有人会觉得涉及金钱很粗鄙,但其实哪家都没少接受商人们的投效,而且是纯吃干股;而名下有商铺的、商队的,安排门人做生意的,也是不少。
无非是有的人家不会让自己看好的子孙沾手这些事,会安排一些旁支跑腿。
长孙家不是这个情况,长孙无忌是很擅长投资的人,只不过他投资的是人,但一通百通嘛,投资生意也是这个道理。
在确认他们几个只是做点颜料和琉璃的生意,而且大头在李妙真手里,其次是郑家的,他们几个只是拿点小股,做点辅助性工作,长孙无忌就欣然答应了。
怎么说呢,虽然李建成已经没了前途,但李世民肯定不会让这个哥哥过得不好的。
因此,适当和魏王维持关系也不犯什么忌讳,没看依然和李建成走得很近的魏征都已经被李世民夸过好几次了么,恨不得立刻接受魏征这个前太子的政治遗产。
在这种前提下,让孩子们还在一起玩,是完全可以的。尤其是,华阴郡主,她是个女孩啊。
魏征不愿意让儿子掺和太多商贾之事,魏家出身本来就差一点,也更易因为行事不符合规矩而被人诟病,原本只是让魏叔玉跟着锻炼,也没想过这几个孩子会把这事儿当作生意做。
但,不参与又有种和魏王割席的意思,而魏征虽然在李建成的示意下,已经在和李世民接触了,但正因为李建成对他如此厚道,为了名声也好,为了情谊也罢,他就不能表现出割席的态度。
既然如此,那就加入吧,反正只是几个孩子的事。
其他几家倒是无可无不可,这些家族之间的联姻关系和合作关系、结盟关系,本来就乱得跟团乱麻似的,也无所谓再加一个了,而且只是孩子们出面,问题不大。真出了问题,还有未来太子的长子顶着呢。
此时,未来太子的长子正眼巴巴地看着亲爹亲娘。
李世民也没想到,让孩子被大舅哥家的孩子带着去玩了玩,竟然还带回来一笔钱来——虽然目前还没给。
但是从李承乾的描述,他也能听出来,这生意肯定是挣钱的。
想了想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更不涉及与民争利,挣的是那群世卿世禄的冤大头的钱,挣去吧。
但他也留下话给儿子:“你自己去说服你阿翁帮忙。”
而比起钱也好,合作也好,李世民其实是对这个侄女生出了一丝好奇,这好奇也不是偶然产生的,其实从《定唐传》,或者更早的,突然要去玄元观做女冠,又巧合地获得了李玄道观测出的特殊星象,他就已经好奇了。
总觉得她或许也和他们这群人一样,有什么奇遇。
只是不知道,她获得的奇遇,又是什么呢?
此时的李世民即使以最跌破想象的思维,也很难想到李妙真身上真正的奇遇,更何况是她虚构的“世宗”身份呢。
见识太少啊。
李妙真开始抓头发了,感觉自己见识真的太少了,比如此时。
当李秀戎要她换身轻便衣裳,要带她去自己训练的娘子兵兵营里看看的时候,李妙真其实还没觉得这其实不仅仅是秀肌肉行为,还是顶级炫富技巧。
李秀戎在城外的一处庄子,正是被她改造的娘子兵兵营。
姑侄二人骑着马,晒着太阳,往城外赶,李妙真觉得热和累,但也知道,都要学武功了,不能表现得娇气,只能找话题聊,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姑母,你怎么想起专门训练一批娘子兵了?”
这倒不是李妙真歧视女兵什么的,而是李秀戎是有权利掌管此时的常规兵种的,原本没必要去招募更有难度的女兵。如果是为了日常出行方便,其实按李秀戎的公主规制,也有出身更清白的护卫,也配备一些有武力的侍女。
而此时的大环境之下,从利益角度出发,男兵更好招募,更易统一训练(没有不同的生理期)。
很重要的一点是,此时的女性到了青春期就要开始缴纳单身税了,而且一年比一年高,到了一定岁数,还会有官媒给安排亲事,也就是说,可能好不容易把人训练成成熟士兵了,官府就要拉人去成亲了。
此外,在其他士兵都是男兵且思想觉悟参差不齐、人品道德更参差不齐的前提下,女兵是无法安心放出去和其他士兵进行战事合作的,否则和把她们推入虎口差不多。
李妙真为什么能立刻咔咔咔说出这么多问题来,那当然是因为她真的考虑过这个问题的呀。
李秀戎的公主规制有亲兵护卫和武力值强的侍女,李妙真的郡主规制人数上差一些但也有。
因此,她也需要考虑如何统领这些人,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思维发散一些,想到训练一批女兵,名字她都考虑好了,就叫花木兰军。
然后她就列出了这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她还在系统里问过未来网友,毕竟,在李妙真那个时代,女兵已经属于常规兵种了,想必在未来,这方面会做得更好。
而网友们的确也给李妙真秀了一下未来军事规模和军械,在科技的发展下,不同性别在军事训练上的生理差距已经被基本拉平,这是很让李妙真羡慕的地方。
但对于如何在远古唐朝的背景下去培训一批女兵,他们也没有给出很好的答案。
给出的最好的参考方案,就是参考新华国的做法。
毕竟那是开天辟地的直接从半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结构下,硬推到人人平等的社会的,当然一些地方并不完美,但想想百年前和百年后,说句历史未有之大变局丝毫不夸张。
李妙真能不知道那个方案好吗?铁的纪律、思想教育、部队扫盲,提高待遇,提高社会地位,军民鱼水情......
但她敢说,把这个方案发给李世民,李世民都得挠头,这东西真能在此时实现吗?
而在李妙真回忆自己的心路历程的时候,李秀戎已经回答;她的做法:“我在苇泽官守关的时候,有不少女子也出人出力,做了我的兵卒,战事之后,一些人选择回家,一些女子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留下来,这便是我这批娘子兵的最初。
后来,清点出战死的兵卒后,要给他们家中送抚恤,也是她们帮着做的。可能是女子天生心细,她们就留意到,有些士兵家中可能只剩妻和小儿,或者剩个未成年的弟妹,旁又有宗族对这点抚恤虎视眈眈。也有高堂在室,却对他们的妻儿不好的。
她们问我,该怎么让这些抚恤发给他们最牵挂的家人呢?我并没有想到很好的办法,一个两个,或许我可以下令,让宗族缩手,让长辈怜惜晚辈,但那么多,我只能把愿意跟我走的带走。
这些年,断断续续有孩子长大,娶妻嫁人,也有寡妇再嫁,但还有一些,多是女子,想留下来,但我又不知道让她们做些什么,就都训练成兵卒了。”
庄子里的人数不算多,三百人左右,这人数,一些大家族部曲都没这么少的。但能感觉到她们都过得很好,因为训练,皮肤晒黑了,手脚粗糙,但精气神十足。
但她们也有惶恐,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但她们这些年一直被养着,并没有多少被用到的机会。
李妙真能感觉到,其实李秀戎也有点担忧这个问题,但是她并没有对着她们表现出来。
李秀戎验收了一下她们这段日子的训练成果,还挑了几个人和她对打,虎虎生威的,看得李妙真很羡慕,她什么时候能做到这样啊。
回去的路上,李妙真多嘴,问了一句养这样三百人需要多少钱,然后就发出了没见识的感慨:
“好多钱啊!”
她好需要钱啊!
别人有的,她也想有。
李妙真把从郑玄瑾那里带回来的剔透的玻璃杯玻璃碗玻璃花具一一摆在桌上。
颜料挣钱,暂时还没做好舆论攻势,还需要等待名气的发酵。
玻璃镜子,她还没整理出工艺;玻璃窗户,目前烧不出来。
目前好像也就这堆玻璃的瓶瓶罐罐能利用一下。肯定是要往高价了卖。
可以说她黑心,但最主要的问题是,此时的产能还不足以把玻璃价格打成便宜货,而且她后续推出的玻璃制品都是想挣有钱人的钱,那一开始就得把玻璃制品的价格拔高了。
把如此洁净不染尘埃的玻璃制品卖给那群宗教人士,倒是一个选择,毕竟他们能接触很多达官贵族,完全是此时带货博主。
当然宗教人士也不是傻子,人家天天辩经,和达官贵人们交朋友,做这群挑剔有钱人的半个心理医师,脑子都转得飞快,想让他们打从心里觉得这玩意就该我佛门/道门用,还得好好考虑。
她拿着这些东西摆弄着,试着往里面倒果饮,或者茶汤,好像都不是很好看,果饮的颜色浅淡且略显浑浊,而茶汤更别提了,单独泡茶还好看一点,但味道差一点。
是了,此时还没有很成熟的炒茶技术,直接泡当然不香了,这也是个盈利点。李妙真调出系统,随意开了个问题帖子,询问适宜唐朝技术水平的炒茶技术,以及茶树培育方法。
因为是随口一问,李妙真都懒得玩角色扮演吸引流量了,这样虽然缺乏流量扶持,得到答案的时间慢一点,但反正她也不急。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盛什么才能把这一批不符合此时贵族审美的玻璃制品推销出去呢?
哇,最近好热,但很奇怪,即使这么热,我都不会丧失胃口,感觉自己像个丧尸一样,一回家就饿饿饿饿饿地翻冰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1章 娘子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