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黎家风雨:从南洋到新会的根 > 第7章 第7章 生活总会制造一些相遇

第7章 第7章 生活总会制造一些相遇

走了大约一个小时,终于看到了林清源果园的招牌。果园很大,里面种满了橡胶树和椰子树,绿油油的一片,看起来很有生机。果园的门口站着一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门卫,看到黎卓安和黎卓远,拦住了他们,用中文问:“你们找谁?有什么事?”

黎卓安连忙说:“我们是从广东新会来的,村口周记杂货铺的周阿公是我们同乡,是他特意推荐我们到您这里来寻份活计的。”

门卫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说:“你们等一下,我去告诉我们老板。”说完,就走进了果园。

不一会儿,一个穿着白色衬衫、戴着草帽的年轻男人走了出来。他看起来二十多岁,长得很英俊,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你们是来应聘的?”男人用中文问道,声音很好听。

卓安连忙点头,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却不失礼貌:“老板您好!我们是从广东新会来的,村口周记杂货铺的周阿公是我们同乡,是他特意推荐我们到您这里来寻份活计的。”

说罢她下意识攥了攥藏在布包角落的字条,生怕对方不信,又补充了一句:“周阿公还说,他和您是多年的老相识,让我们提他的名字,您就知道了。我们姐弟俩能吃苦,采摘、分拣果子的活都能干,只求能有个落脚的地方。”

男人笑了笑,说:“我叫林清源,是这个果园的老板。你们以前做过什么工作?”

卓安说:“我以前在缫丝厂工作过,会算账,也能做体力活。我弟弟还小,不过他很懂事,能帮着做些杂活。”

林清源看了看卓安,又看了看卓远,说:“你们看起来确实很不容易。这样吧,你就负责果园的账目和后勤工作,你弟弟可以帮着照看果园里的鸡鸭,每月给你们二十块银元,管吃管住,你们觉得怎么样?”

卓安没想到待遇会这么好,她连忙点头:“谢谢林老板!我们愿意!”

林清源笑着说:“不用客气,你们跟我来吧,我带你们去看看住的地方。”

跟着林清源走进果园,卓安和卓远都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果园里的橡胶树长得很高大,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椰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椰子,看起来很诱人;果园的旁边还有一个小池塘,里面养着很多鱼,看起来很悠闲。

林清源把他们带到一间小木屋前,说:“这就是你们住的地方,虽然简陋,但是很干净。里面有两张床,还有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你们要是有什么需要,就告诉我。”

卓安走进小木屋,看到里面果然很干净,虽然简陋,却很温馨。她心里满是感激,对林清源说:“谢谢林老板,我们已经很满足了。”

林清源笑了笑,说:“不用谢。明天早上七点,你们来果园办公室找我,我给你们安排具体的工作。”说完,就转身离开了。

看着林清源离开的背影,卓安和卓远心里都充满了希望。他们终于在印尼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终于有了一个安稳的住处。卓远兴奋地在小屋里跑来跑去,说:“姐,我们终于不用担惊受怕了!我们可以在这里好好生活了!”卓安点了点头。

从郊外的清源果园出来,黎卓安牵着黎卓远的手,几乎是一路小跑赶回唐人街。夕阳把姐弟俩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青石板路上,随着脚步不停晃动。想到即将告别梁大婶,卓安心里既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又藏着几分不舍——那间逼仄的小阁楼,虽不是家,却给了他们初到南洋时最安稳的落脚处。

刚拐进裁缝铺所在的巷子,就看见梁大婶正站在铺子门口张望。看见姐弟俩回来,她眼睛一亮,连忙迎上来:“可算回来了!我从午时就盼着,还以为你们出什么事了。”说着就伸手去摸卓远的头,指尖触到孩子汗湿的头发,又赶紧往屋里拉,“快进来凉快去,灶上温着绿豆汤,解解暑。”

进了铺屋,一股熟悉的针线味道混着绿豆汤的清甜扑面而来。卓安刚要开口说果园的事,梁大婶就端着两碗绿豆汤过来,逼着他们喝下去:“先别说别的,把汤喝了。看你们这一身汗,路上没少遭罪吧?”卓远捧着瓷碗,咕咚咕咚喝得飞快,绿豆的沙甜在嘴里散开,疲惫都消了大半。卓安小口喝着汤,看着梁大婶布满针眼的手,轻声说:“梁大婶,我们找到落脚的地方了,是郊外的林清源果园,周阿公推荐的,还写了字条给我们。”

梁大婶正收拾碗碟的手一顿,连忙问:“林清源?郊外的那个果园老板?我倒是听过这个名字,说是广东同乡,还是个念过大学的年轻人,可你们就凭着一张字条去?万一遇到骗子怎么办?”

她拉着卓安坐在板凳上,眉头拧成个川字,“南洋这地方鱼龙混杂,前些日子还有人打着‘同乡招工’的幌子,把两个姑娘骗去橡胶园做苦工,再也没回来。你们两个孩子,手无寸铁的,怎么敢轻易去陌生地方?”

黎卓安连忙掏出周阿公写的字条,递到梁大婶面前:“梁婶您看,周阿公说和林老板是多年的相识,当年还帮忙牵线了林老板的创业。而且果园管吃管住,每月还有工钱,比在城里稳妥多了。”

梁大婶接过字条,借着煤油灯的光仔细看了半天,又反复问了周阿公的样貌、杂货铺的位置,确认和她早年听说的“周记杂货铺”老板对上了,眉头才稍稍舒展。

“既然是周启山推荐的,那倒靠谱些。”梁大婶叹了口气,起身往阁楼走去,“我这就帮你们收拾东西,明早天不亮就动身,路上能凉快些。”卓安要跟上去,却被她拦住:“你坐着歇着,我知道你们的东西在哪。”阁楼的木梯“吱呀”作响,卓安坐在楼下,能听见梁大婶在上面翻找东西的声音,心里暖烘烘的——自从父母去世后,再也没人这样细致地为她操心了。

不多时,梁阿婆抱着个鼓鼓囊囊的蓝布包袱下来,放在桌上打开。里面除了姐弟俩的换洗衣物,还多了两双新纳的布鞋、一包用油纸裹着的糙米,甚至还有几把常用色的线并一包缝衣针。“这双鞋是我前几天刚做好的,果园里路不好走,别穿破鞋硌脚。”梁大婶拿起布鞋,往卓安手里塞,“糙米够你们吃半个月,省着点用。针线带着,衣服破了好缝补。”

卓安看着那些东西,眼眶一热:“梁婶,我们不能要您这么多东西,您挣钱也不容易。”“傻孩子,”梁大婶拍了拍她的手,“我一个人攒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再说了,要用的话铺子里多着呢!你们拿着,到了那边好好照顾自己。”她又从抽屉里拿出个布包,里面包着三块银元,硬塞进卓安兜里,“这钱你们拿着当路费,剩下的留着应急。果园要是不好,就赶紧回来,阁楼永远给你们留着。”

卓远拉着梁大婶的衣角,小声说:“梁婶,我们会回来探望您的。”梁大婶笑了,眼角浅浅的几个皱纹挤在一起,却带着几分酸涩:“好,大婶等着。到了果园要听话,别给姐姐惹麻烦,也别去摘没熟的果子,小心闹肚子。”她絮絮叨叨地叮嘱着,从吃饭睡觉说到与人相处,仿佛要把所有能想到的都交代清楚。

夜里,黎卓安躺在阁楼的小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窗外的公鸡刚叫第一声,卓安就叫醒了卓远。梁阿婆已经在灶房忙活了,锅里蒸着馒头,飘出淡淡的麦香。“快起来洗漱,吃了馒头好赶路。”梁阿婆端着水进来,看着卓安帮卓远整理衣领,突然想起什么,又往厨房跑,“差点忘了,我给你们煮了鸡蛋,路上当干粮。”

卓安特意把自己那件洗得发白的月白短衫熨烫平整——那是母亲留给她的唯一一件像样的衣服,她想穿着它去见林老板,显得郑重些。卓远也学着姐姐的样子,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换上梁阿婆给的新鞋,站在镜子前照了又照。

吃早饭时,梁阿婆又开始叮嘱:“到了果园,要是老板让你们干超出能力的活,或者不给工钱,就赶紧往回跑,去找周记杂货铺的周老板帮忙。”她一边说,一边往卓安包里塞鸡蛋,“鸡蛋揣在怀里,别压碎了。路上渴了,就找路边的水井打水喝,别买陌生人的东西。”

出发时,天刚蒙蒙亮,唐人街的铺子还没开门,只有几个早起的小贩推着车子经过。梁大婶关了铺子门,跟着姐弟俩,一直送到巷口。“到了那边记得给我捎个信,哪怕让路过的同乡带句话也行。”她拉着卓安的手,舍不得松开,“要是受了委屈,千万别憋着,回来找大婶。”

卓安点了点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梁婶,您多保重身体,别太劳累了。我们一安定下来就给您捎信。”卓远也跟着说:“梁婶,我们会想您的。”梁大婶挥了挥手,催他们快走:“快走吧,再晚太阳就大了。”姐弟俩转身往前走,走了几步,卓安回头,看见梁阿婆还站在巷口,身影显得格外孤单。

从唐人街到郊外的路并不近,姐弟俩这次坐了牛车,才终于在正午时分抵达林清源果园。清晨的果园弥漫着淡淡的橡胶叶清香,露水沾在叶片上,折射出细碎的阳光,远处传来几声鸡鸣,让这片土地多了几分生机。

卓安牵着卓远的手,整理了一下身上的月白短衫,又帮卓远抚平衣领上的褶皱,才带着他往果园办公室走去。清晨的果园弥漫着淡淡的橡胶叶清香,露水沾在叶片上,折射出细碎的阳光,远处传来几声鸡鸣,让这片土地多了几分生机。

走到办公室门口,卓安深吸一口气,轻轻敲了敲门。“请进。”里面传来林清源温和的声音。卓安推开门,看到林清源正坐在办公桌前,手里拿着一本外文书籍,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他今天穿了一件浅灰色西装,领口系着深色领带,袖口露出精致的手表,与昨天的白色衬衫相比,多了几分儒雅的书卷气,完全不像一个打理果园的老板,倒像个在大学里授课的先生。

“林老板,我们来了。”卓安轻声说,带着一丝拘谨。林清源放下书,抬头看向他们,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不用这么客气,叫我清源头就行。卓安,你先跟我去熟悉一下果园的账目和后勤情况;卓远,等会儿会有人带你去鸡舍和鸭舍,教你怎么喂食和清理。”

卓安跟着林清源走出办公室,沿着果园的小路往前走。路上,林清源一边走,一边给卓安介绍果园的情况:“我们果园主要种植橡胶树和椰子树,橡胶树有五百多棵,椰子树三百多棵,还有一小片香蕉林。账目的话,主要是记录肥料采购、工人工资、橡胶和椰子的销售情况,这些之前的账房先生都整理好了,你可以先看看,有不懂的随时问我。”

卓安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点头,把重点都记在心里。她发现林清源虽然是老板,却没有一点架子,说话时总是耐心细致,遇到路边干活的工人,还会停下来跟他们打招呼,询问他们的工作情况,语气亲切得像朋友一样。有个工人不小心把镰刀掉在了地上,林清源还弯腰帮他捡起来,叮嘱他“小心点,别割到手”,让卓安心里暖暖的——除了父亲,她从未见过这样温和的老板。

走到仓库门口,林清源打开门,里面堆放着各种农具和肥料。“这里是存放肥料的地方,主要是有机肥和化肥,你要记得分类摆放,每次领用都要登记。”他一边说,一边拿起一袋肥料,想给卓安演示怎么登记。卓安连忙上前,说:“清源头,我自己来就行,您歇会儿。”她接过肥料袋,转身想放在指定的位置,可脚下不小心绊到了一个木凳,手里的肥料袋一下子掉在地上,肥料撒了一地,还溅到了林清源的西装上。

卓安吓得脸都白了,连忙蹲下身,手忙脚乱地想把肥料收起来,嘴里不停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马上清理干净,您的西装……”她看着林清源西装上的污渍,心里满是愧疚——这西装一看就很贵重,她根本赔不起。

林清源却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蹲下来,帮卓安一起收拾:“没关系,一点肥料而已,不碍事。”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叠得整齐的白色手帕,递给卓安:“你先擦擦手,别弄脏了。”卓安接过手帕,发现手帕上绣着一朵小小的兰花,布料柔软细腻,显然是精心挑选的。她擦了擦手上的肥料,把手帕还给林清源,小声说:“谢谢您,清源头,我会赔您一件新西装的。”

林清源摆了摆手,笑着说:“不用这么较真,一件衣服而已,洗干净就好了。倒是你,没摔着吧?”他关切地看着卓安的脚,卓安连忙摇头:“我没事,谢谢您关心。”从那天起,卓安就在果园里负责账目和后勤工作。她做事认真细致,账目记得清清楚楚,后勤管理得井井有条,很快就得到了林清源的认可。

卓远则在鸡舍和鸭舍帮忙,每天负责喂食、清理粪便。虽然工作很辛苦,但他从不抱怨,反而做得很认真。林清源经常会在傍晚的时候看到他们姐弟俩忙碌的身影,心里对这两个来自中国的孩子多了几分好感。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我的18岁男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