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黎明诊所 > 第3章 第三章:白色战场

第3章 第三章:白色战场

顾怀瑾空降玛丽亚医院引发的波澜,尚未在茶余饭后的窃窃私语中平息,一场更大的风暴已悄然迫近上海的边缘。起初只是报纸角落里不起眼的短讯——“闸北区疑似出现数例剧烈吐泻病人”,但不过两三日光景,这晦暗的星火便以燎原之势,烧遍了半个上海滩。

霍乱。

这个带着中世纪恐怖气息的名词,如同一声沉闷的丧钟,在1925年初夏的闷热空气里骤然敲响。恐慌像无形的瘟疫,比细菌传播得更快。商店关门,行人掩面,往日喧嚣的街道变得空旷而死寂,只有运送病人或尸体的车辆,不时发出刺耳的鸣笛,撕裂这令人窒息的宁静。

晨光熹微,却驱不散沈家公馆内凝重的气氛。精致的雕花餐桌旁,早餐几乎未动。沈母放下瓷勺,碰撞碟沿发出清脆的响声,打破了沉默。

“明薇,外面现在是什么光景,你难道不知道吗?”沈母的声音带着压抑的焦虑,眼圈微微泛红,“霍乱!那是要人命的瘟病!别人躲都来不及,你倒好,还要主动往那最脏最乱的隔离区里扎!”

沈明薇握着筷子的手指紧了紧,目光落在眼前未曾动过的清粥小菜上,语气尽量平和:“妈,我知道危险。但我是医生,这个时候,医院就是我的战场,病人需要我。”

“需要你?上海滩就缺你一个医生吗?”沈鹤年放下手中的报纸,眉头紧锁,语气比沈母更显沉肃,“玛丽亚医院那么多医生,何必非要你冲在最前面?你一个女孩子家,万一……你让爹妈怎么办?”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商人的权衡,“况且,你现在风头正劲,多少双眼睛盯着。治好了,未必有多少功劳;可万一出了纰漏,或者……或者你自己染上了病,之前积累的名声,沈家的脸面,可就全毁了!”

“名声?脸面?”沈明薇抬起头,看向父亲,眼中闪过一丝痛色,“爸爸,人的性命难道不比沈家的名声重要吗?我在英国学医,不是为了在安全的地方沽名钓誉!‘医学救国’也不只是一句口号!现在疫病横行,民众恐慌,正是需要医生站出来的时候!我若因为怕死、怕担责任就退缩,那我学这一身医术还有什么意义?”

“你——!”沈鹤年一时语塞,脸色沉了下来。

“明薇,你怎么就不懂父母的心呢?”沈母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我们就你这么一个女儿啊!那些病人可怜,妈知道,可你要是出了事,不是要了妈的命吗?算妈求你了,跟医院说一声,就说……就说家里有急事,去不得!或者,只在外围做些指导工作,千万别进那隔离区!”

看着母亲落泪,沈明薇心口一阵酸涩。她放下筷子,站起身,走到母亲身边,轻轻握住她冰凉的手,声音柔和却无比坚定:“妈,爸爸,你们的担心,我明白。但我不能退缩。”她望向窗外,街道上空旷寂寥,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笼罩着城市,“如果连我们都怕了,退了,那些躺在医院里等死的人,又该怎么办?我的‘战场’在那里,我的‘责任’也在那里。”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拿起搭在椅背上的白大褂,利落地穿上。

“我必须去。”

说完,她不再看父母写满担忧与不赞同的脸庞,毅然决然地走向门口。身后传来母亲压抑的啜泣和父亲沉重的叹息,但她脚步未停。理想的重量,有时正在于需要扛起与至亲期望相悖的担当。

霍乱的消息已从报纸角落蔓延至头版头条,恐慌如同瘟疫本身,以更快的速度席卷了整个上海。玛丽亚医院,这座象征着现代医学的“白色巨塔”,瞬间成为了抵抗死亡的前沿阵地。求救的、涌入的病人和家属挤满了大堂和走廊,哭喊声、呻吟声、医护人员急促的脚步声与指令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乱世地狱绘卷。

沈明薇穿过混乱的人群,径直走向院长办公室,语气平静,眼神却如淬火的钢,坚定而灼热:“院长,我请求负责隔离病区的统筹工作。”

院长眉头紧锁,脸上是难以掩饰的疲惫与焦虑:“明薇,你想清楚了?隔离区风险最大,工作强度最高,而且……情况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糟。”

“我想清楚了。”沈明薇没有丝毫犹豫,“我在英国学习时,接触过相关的公共卫生与防疫知识。这个时候,我不能躲在后面。”她的“医学救国”理想,在经历了与家庭的冲突后,变得更加清晰和义无反顾。

院长凝视了她片刻,终于沉重地点了点头:“好!隔离病区交给你。医院会全力支持,但……你也务必保护好自己。”

命令下达,沈明薇如同奔赴战场的将军,立刻投入了工作。她迅速调配人手,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规范消毒流程,组织护士加紧培训补液和急救技术。她娇健的身影在混乱的隔离区内穿梭,语气果断,指令清晰,像一根定海神针,勉强稳住了这片方舟上的人心。她亲自为病人检查,安抚恐慌的家属,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眸中的光芒却未曾黯淡。她要用自己的知识与汗水,在这片死亡的阴影中,开辟出一块生命的绿洲。

然而,现实的残酷远超书本的描述。药品开始短缺,干净的纱布、生理盐水都变得珍贵。病床远远不够,一些症状较轻的患者只能蜷缩在走廊的草席上。死亡,如同一个沉默而高效的收割者,不时地带走一条条挣扎的生命。

就在沈明薇为一支紧缺的抗生素与药房主任据理力争时,一个她此刻最不愿见到的人,出现在了隔离区的入口。

顾怀瑾。

他依旧是一身纤尘不染的深色西装,与周围忙碌、狼狈的白色身影格格不入。周锐跟在他身后半步,像一道如影随形的阴影。他们的到来,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空气中仿佛有无形的弦被绷紧。

“顾医生,您这是……”一位资深护士长认出了他,语气带着迟疑。

周锐上前一步,代替顾怀瑾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大半个区域:“奉徐大帅令,顾怀瑾医生特来协助玛丽亚医院防控疫情,防止扩散,稳定民心。”他特意强调了“防止扩散”和“稳定民心”,其背后的政治意味,不言而喻。

沈明薇放下手中的药品清单,转过身,与顾怀瑾的目光在空中相遇。他的眼神依旧古井无波,仿佛眼前这人间惨剧与他毫无干系。一股无名火在沈明薇胸中窜起,他来这里,只是为了完成军阀的命令,只是为了“控制”,而非“救治”吗?

顾怀瑾无视了各种复杂的视线,径直走向隔离区的规划图,快速扫视了一遍。然后,他开口,说出了抵达后的第一句话,冰冷如刀:

“分区不合理。清洁与污染通道有交叉,风险倍增。”

“轻症与重症混杂,交叉感染,徒增死亡率。”

“人手分配效率低下,无用功太多。”

他每说一句,沈明薇的脸色就沉下一分。这些都是现实困境,她何尝不知?但在如此混乱和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她已竭尽全力。

“顾医生有什么高见?”沈明薇压下火气,语气生硬地问。

顾怀瑾终于将目光从图纸上移开,落在她脸上:“立刻封锁医院侧门及后院,所有人员物资只留一个出口入口,由兵士把守,严格管控进出。”

“将现有病人按症状轻重重新分区,重症集中西侧楼,轻症移至东侧临时棚区。两者人员、物资、护理完全隔离,不得流动。”

“停止对部分深度昏迷、瞳孔已散大的重症者使用稀缺的补液和药物,资源优先供给有存活希望的患者。”

最后一条,如同一道惊雷,炸响在所有人耳边。

“放弃治疗?!”沈明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猛地踏前一步,声音因愤怒而微微颤抖,“顾怀瑾!他们是病人!是活生生的人!你怎么能像清理垃圾一样决定他们的生死?!医者的仁心在哪里?!”

她的质问,代表了在场几乎所有医护人员的心声,众人看向顾怀瑾的目光充满了震惊与排斥。

顾怀瑾面对她的怒火,神情没有丝毫变化,只有一种近乎残忍的理智:“资源有限。情感用事,只会让更多人死。辨别,舍弃,是控制疫情、挽救多数的基础。这不是医院,是战场。”

“即使是战场,也没有放弃伤兵的道理!”沈明薇寸步不让,“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们就不该放弃!”

“你的希望,建立在更多无谓的死亡之上。”顾怀瑾的语气冷硬如铁,“周副官,请按我说的,协助医院执行。”

周锐立刻应声,开始指挥跟随而来的几名士兵模样的手下,竟真的准备强行调整病区。

冲突一触即发。沈明薇和众多护士挡在重症病区前,与周锐等人形成了对峙。哭喊声、争吵声、呵斥声混作一团,隔离区乱成了一锅粥。

就在这时,一个抱着孩童的年轻母亲冲破阻拦,哭喊着跪倒在沈明薇面前:“医生!医生救救我的孩子!他烧得厉害,一直在抽……”

那孩子约莫三四岁,小脸通红,意识模糊,间或有轻微的抽搐,显然是重症霍乱合并高热惊厥。

沈明薇心头一紧,立刻蹲下检查。情况危急,需要立刻镇静和补液。

“快!准备镇静剂和生理盐水!”她急声吩咐。

“沈医生,最后的镇静剂……刚才已经给三楼的那个老人用了……”护士的声音带着哭腔。

沈明薇的动作僵住了。就在这时,一个从她身边走过去,修长的手指拿着一个小小的瓷瓶和几根细长的艾条。

是顾怀瑾。

他没有看沈明薇,而是直接在那孩子身边蹲下,动作快得惊人。他撬开孩子的嘴,将瓷瓶里的些许药液滴入其舌下。随后,点燃艾条,在孩子的人中、内关、涌泉等穴位快速灸烫。他的手法依旧稳定、精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说也奇怪,不过片刻,孩子剧烈的抽搐竟然缓缓平息了下来,虽然依旧昏迷,但呼吸似乎平稳了一些。

那母亲愣住了,随即反应过来,对着顾怀瑾就要磕头。

顾怀瑾却已站起身,对周锐冷声道:“去找石灰,大量,沿着污染区外围洒遍。尸体必须立刻深埋或火化,不得停留。”

他救了那个孩子,用一种沈明薇无法理解的方式。但他随即下达的命令,依旧是那般冷酷,仿佛刚才那瞬间的施救只是程序化的操作。

沈明薇看着他又恢复冷漠的侧脸,心中充满了巨大的矛盾与困惑。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可以毫不犹豫地宣布放弃一部分生命,却又会亲手施展奇术挽救一个垂危的孩童?他那冰封的外表下,究竟隐藏着什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狩心游戏

怀上前夫他哥的崽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