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何宅。
白日里,后院内总是安安静静,只有仆妇丫头低声交谈做事的声音。这天,一个中年仆妇急匆匆的声音引得众人侧目:“小祖宗你慢一些,别摔了,姑娘在后院跑不了。”
众人侧目,只见一个身着蓝色常服的少年从院外径直跑入。
时值春日,天气正好,帘子竖起,屋内有一位年轻姑娘怀中抱着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幼女正在讲诗词。少年跑进屋,略擦擦额头上的汗后唤道:“阿姊!”
“阿弟回来了,过来坐。”宋时安放下书,怀中的孩子由乳母接手抱着。
宋时安身旁的丫鬟迅速搬来一个藤凳,这少年坦然落座,语气中带着兴奋:“阿姊,今年科考夫子准我下场。”
宋时安笑笑,起身端了杯茶递给少年:“你才十五岁,能下场已经很好,考中替你高兴,考不中再多念几年就是。”
少年一撇嘴,不太满意这个回答:“阿姊,你和祖母越来越像了。”
宋时安哭笑不得,伸手拿走他手里的茶盏:“何孟祈,你多大的人了,还是小孩子脾气。”
身旁的仆妇皆掩嘴而笑,就连乳母怀中的幼女也咯咯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说:“小叔叔和呦呦一样,都是小孩子!”
宋时安轻点何呦呦的小脑袋:“你们两个都不省心。”
屋内气氛一时融洽。
可既然何孟祈唤“阿姊”,那么自然是家中姊妹。但为何宋时安却姓宋呢?原因很简单,宋时安并非何家人,而是被何家收养的孤女。
宋时安的生父宋道坤与何孟祈父亲何昊乃昔年挚友,何昊生父是宋念宇的老师,昔年曾传授医术,母亲汪氏昔日待宋念宇也格外亲厚。两家素日走的很近,直到宋家全族重回西北,两家走动才慢慢减少,但每月都有书信来往。
那么,为什么宋时安会被何家收养?宋时安生母在她五岁时难产而亡,八年前,西北边境战乱,宋时安父亲作为随行军医,和宋家亲族一起在乱战中丧命。幸而,大战前宋父遣侄子将宋时安送去何家,打算局势安宁后再接回爱女。彼时,年幼的宋时安以为自己不过是暂住何家,却不料数月后噩耗传来,边境城破,父亲战死,父母的族人在镇上惨遭屠杀,无人生还,堂兄送信途中失踪。自此,宋时安在八岁的时候,真正成了孤女。
何昊与夫人程氏彼时膝下仅一子,思量过后两人决定收养宋时安,认为义女,入何家族谱,但不改姓氏,放在汪老夫人膝下教养。这样的身份既全了宋时安的孝道,又对得起自己与挚友的情谊。
两家无亲缘,这些年何昊待宋时安如同亲女,宋时安白吃白喝终究过意不去。她在莫名穿越前是思政教师,穿越后父亲教授医术于她,可谓掌握了两门技术,便时常帮家中人瞧病,顺便帮忙带带家里的孩子,充当保姆、家教兼家庭医生以作报答。
宋时安与何孟祈说话间隙,门口有丫鬟禀告:“姑娘,老夫人传话要姑娘过去一趟。”
宋时安闻言,洗干净手,略略收拾发髻。她看向何孟祈:“不妨我们带着呦呦一道去给祖母请安。祖母想必留我有话,就要劳烦阿弟将呦呦送回霜降阁了。”
何孟祈便从乳母手中接过年幼的何呦呦,打趣地说:“呦呦和小叔叔走,你姑姑现在越发啰嗦了。”说罢他牵着何呦呦的小手与宋时安一起赶去了正院。
何家院子布置的雅致,角落里的野花也在春日中绽放,别有一番意趣。
丫鬟们见两人走来,熟练地卷起竹帘向屋内回禀:“两位姑娘与郎君与到了。”
“祖母。”宋时安与何孟祈进屋,对坐在床上的老夫人汪氏行了一礼。
“别多礼,都快坐。快把呦呦抱来让曾祖母看看!”汪老夫人笑呵呵地招手,两人也未推辞,坐在了旁边的藤凳上。何呦呦则依偎在曾祖母怀里,一双大眼睛滴溜溜转。她年方四岁,最是惹人爱的年纪,也是全家的掌上明珠。
“曾祖母,呦呦今天可厉害了,和姑姑学了一首好长好长的诗。”
汪老夫人慈爱地看着重孙女:“那呦呦背给祖母听好不好?”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她背的结结巴巴,最后一句实在记不起了,只好求助的望向宋时安。
宋时安笑着接了话:“粒粒皆辛苦。”
她笑着帮侄女解围:“呦呦,这首诗讲了什么啊?”
何呦呦吐吐舌头:“农民伯伯种粮食不易,我们要珍惜每一餐饭。呦呦以后不能随便扔掉不想吃的东西。”
汪老夫人笑着打趣:“你们瞧,多好的孩子。”
身旁的心腹妈妈连忙接话:“老夫人,姑娘聪慧,这样小的年纪就这样懂事、以后定然有福气。”
这句话说在老夫人心坎上,笑了笑:“时安教的好。”
宋时安道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微笑:“孙女可不敢居功。”
何孟祈知道阿姊最不喜应付这样的话,连忙在一旁插诨打科:“可不是,那是我们呦呦聪明,阿姊教的可不如夫子呢。”
汪老夫人作势要打:“混小子,当年若不是你二姐姐,你如今能把心思放在正途上?你拿你二姐姐和夫子比,你夫子可是进士出身。若是才学不及你姐姐,那怕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喽!”
何孟祈咧嘴一笑:“祖母,孙子说笑呢,这不是逗祖母开怀一笑,笑一笑十年少。”
汪老夫人看向自己的小孙子:“你今日这般高兴,是有什么喜事?”
何孟祈起身:“祖母,今日夫子说,孙子文章写的不错,可以下场科考挣功名,这才提前下了学。”
果不其然,祖母和阿姊用了一样的说辞:“你年纪轻,考不中便多读几年。考中了也勿要喜形于色。”
他只好连忙点头,只盼望赶紧结束这个话题。
汪老夫人看着屋中其乐融融的孙辈,心中满是感慨。自己出身平民,也不过嫁了个医官,膝下仅一子。好在丈夫体贴不曾纳妾,儿子又争气,一举考中进士。官场沉浮多年,终于做了中书舍人,官居五品。
儿媳程氏虽出身平民,但家世清白,为人厚道,陪儿子共患难多年。原本膝下只有两子,汪老夫人也不嫌儿媳子嗣不丰,从不提纳妾之事,更不许儿子招惹别的女子,婆媳和睦。
当年收养宋时安,家中骤然多了个女儿。养个孩子并不简单,衣食住行样样都要多上一份。好在家中还能周转开,倒也无妨。
大孙子何孟辰争气,早早中了进士,但小孙子何孟祈却是个混世魔王。书是读不进的,学是要逃的,夫子是要气个半死的,斗蛐蛐儿,抓金铃子……气的儿媳儿子满屋子追着打,偏也不见成效。
后来不知道自己这孙女用了什么法子,五个月过去,这顽劣的孙子居然自己去上学堂了,居然每天回来还开心的给他二姐姐讲书!然后……改邪归正了。
全家人惊叹,而后彻底将宋时安当做了自家姑娘。
再后来,大孙子娶了永恩伯府的姑娘,仕途顺利,如今官居六品。膝下一女,乳名呦呦,大名何宁远。
简单的家庭关系,虽说人少些,但也四世同堂,足以告慰自己多年的辛劳。
这些年,宋时安出落的越发清秀端庄,容貌虽不说倾国倾城,但也绝非中人之姿。这孩子又知恩图报,自幼看顾兄弟与侄女,孩子们都很喜欢她,家宅和睦,姑嫂之间一团和气。想当年,就连自己长孙媳的娘家永恩伯夫人对时安也是多有称赞,亲家夫人都恨不能为自己小儿求娶,只可惜两人年岁相差甚远,只能就此作罢。
孙女十六岁了,这孩子的婚事……老夫人沉默良久后,端起茶,叹了口气:“时安啊,你的婚事怎么打算?”
宋时安心中一紧,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在古代,女人难做人,孤女更难做人。宋时安年方16,已过了女子及笄的年岁,是议亲的时候。可自己不是古代人,16岁放在现代正在努力备战高考,嫁什么人?
更何况,宋时安不是单纯的穿越古代。从现代26岁开始,她心脏手术后突然来到这个世界,成为四岁的宋时安。原以为自己是手术失败穿回了古代。好在自己生身父母待她不错,宋家也不是一贫如洗。她不用担心在古代被买进青楼,也不用担心自己被饿的看不出人样,突发恶疾去世。她认了命,决定好好活着。
可惜老天和她开了玩笑,留在古代一年后,她一闭眼,再一睁眼居然回到现代。她高兴了四个月,结果半夜一闭眼,又回到了古代宋家。这么折腾两三次后,宋时安认清了现实,自己现在活在两个世界里。现代每过四个月,自己会回到古代一年,而后再次回到现代。
现代中的她才30岁,事业刚小有成就,当班主任忙的昏天黑地根本没时间考虑结婚这件事。现在让她在古代成婚?于她而言太恐怖,她又不是不活在现代了。何况嫁人之后便要生子,这具身体都没有发育完全,在古代医疗条件如此恶劣的情况下,生育时保障大人活着的概率几成?她不想找死。
对她这个半路穿越,又骤然失怙的人而言,何家是自己目前的工作单位。既然在何家拿工资(每个月给姑娘的月钱,也就是零花钱),就不能吃白饭。这些年她一直为汪老夫人调理身体,又帮着义母与大嫂带孩子,所在职位可以当做:何家幼子家庭教师兼老夫人家庭医生。可惜,何家不能久留。于情于理,自己需要找时候离开。对古代女子来说,嫁人是最好的方式,但对宋时安来说,是下策。
可现在怎么对祖母说自己不想嫁人?现代的思想在古代说不通,估计自己这话一出口,祖母以为自己疯了。
她攥住手中的帕子,尽可能地让自己冷静后开了口:“祖母,孙女年少双亲尽亡,族中已无旁人。何家养我多年,无从报答已是愧疚终身。若有福气,孙女想多陪祖母几年。”
汪老夫人慈爱地笑笑,伸手揽过宋时安:“好孩子,你的孝心我明白。可是我总要在闭眼前为你寻一门满意的婚事,我下去才能给你死去的爹娘一个交代啊!”
宋时安垂下眼眸,开始表演。这种事,只有开场白铺垫好才能徐徐图之。她用帕子擦拭眼角的泪花,凄然道:“祖母,孙女从不求什么钟鸣鼎食之家,只求二人齐心,三餐四季一生共度。可……孙女总要为宋家留后。”
汪老夫人听到这里,明白了孙女的意思:嫁的人家不图高官厚禄,只求平稳夫妻同心,但是要能同意她给宋家留一个儿子继承香火。
平心而论,最后一条不过分。宋家已无后人,时安素来孝顺,想要留后无可厚非。
汪老夫人有些发愁,汴京官宦人家不少,自己孙女才名孝名在外,论说亲是不难的。可若要留一个儿子给宋家,在婚恋市场的行情就差了不少,好些的人家是不会同意的。
可前些日子,永恩伯夫人托人递话,自家侄儿今年入京读书。侄儿一表人才,年方18,读书上进。宋时安也到了说亲的年纪,就想问问汪老夫人的意思。老夫人心里觉得可以先相看,她终究想让孙女自己中意才好。
汪老夫人斟酌过后,试探的开口:“你大嫂家有一堂兄弟,名唤曹诚,读书上进。年少已然是举人,今年要入京考取进士,家中人口也简单。”
宋时安抬头,有些诧异。还以为是老夫人才开始相看,没想到居然都有人选了,这速度,这效率!
汪老夫人笑笑,轻抚孙女的手:“下月宁王回京,宫中贵妃要办马球会,邀了京中官眷。到时让你大嫂带你去,你也看看那孩子。若是聊得来,不失为一桩好姻缘,若聊不来,祖母再为你相看便是。”
话说到这个份上,宋时安只能起身行礼,装作害羞状:“孙女听祖母的。”
出了里屋,宋时安长叹一口气,双手掩面。她努力让自己冷静,难道自己真的没有办法摆脱古代嫁人的命运吗?相看需要时间,提亲需要时间,自己还有机会为自己筹谋。
屋外夕阳落下,宋时安没发现,阿弟何孟祈一直在屋外静静地看着她。
PS:架空朝代,称呼、官职、服饰有一半仿照宋朝。有一些宋代特别拗口的称呼我还是修改了,毕竟是架空朝代。
男主第二章出场,弟弟何孟祈是男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孤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