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盛死了。
死在一个平常的冬日里。
他是平安镇刘家村的一个普通村民,十几年来守着十来亩田地和村尾靠着山脚的一处盖着三间青砖草房并一间灶屋的宅子生活。
他膝下无儿,只一个刚十七岁的女儿。
早年间,他父母亲相继去世,家中的几个兄弟,个个穷得叮当响。
没法子,他只好上山打柴,又担到十几里地外的镇子上叫卖。
卖柴不赚钱,不过是个妥帖的进项。如果运气好,遇到了稀罕的药材,或是蛇蜕、毒蝎子一类的,一并装进竹篓子里,送到镇上的药材铺子卖了,才能攒下些许银两。
他是个泥腿子,庄稼汉,没有多了不得的见识,有了钱就琢磨着买地。
土地好啊,只要肯下功夫,好好侍弄它,地里长出来的庄稼总能填饱肚子。
又赶上朝廷开恩,许了农户开荒免三年税,他没日没夜地开了三亩地,并上自己这几年攒钱买的三亩,一共六亩地,足够养活他自己了。
他没有大富大贵的念头,只要能吃饱穿暖就心满意足了。
只是有一年秋日里,他砍了柴,又捡到了些栗子,想一并担进镇上卖。
半路上下起骤雨,他赶忙跑到一旁的破庙里避雨,却见庙里也躲着一个姑娘。
那时已是深秋,姑娘却是衣裳单薄,因男女避嫌,两人各自站在一角。
秋雨落,秋风起,潇潇雨歇寒意浓。
穿得厚实的林长盛都忍不住抖了一下,料想那姑娘也必定冷得厉害。
他干脆把那两担柴卸下,在破庙中间架了火。
两人没说什么话,但屋子里的暖意已能消融彼此的防备。
待雨势小了些,林长盛就冒雨回去了。
没说话,柴火留在庙里,栗子也留在了庙里。
又过了半月,林长盛又去镇上卖柴火刚,在一处路口卸下担子,支开摊子,一抬头就看见对面摆摊的人就是当初破庙里的姑娘。
那姑娘卖些自采的蘑菇野菜山货一类,也瞧见了他,只笑了笑,又没说话。
后头来的林长盛倒比那姑娘早收摊子,林长盛正要走,天上又飘起了秋雨。
他也不顾不得什么了,把自己竹篓子里备着的油布递到那姑娘面前。
那姑娘先是一愣,再笑着接过,用油布把不能受潮的山货给遮了。
林长盛被那笑迷了眼,回到家好几天,也还是牵肠挂肚的,又打柴去了镇上,转了半个镇子才找到了在一处地方摆摊卖山货的姑娘。
他心如擂鼓,紧挨着那姑娘的摊子卸了担子,壮着胆子寒暄客套。
他想知道这姑娘姓什么,可许了人家,自己能不能,能不能找媒人上门提亲……
那姑娘叫桃花,是个孤女,自己一个人过生活,林长盛听了心疼得厉害。
第二天就把家里的田契翻出来,揣在怀里去了镇上。他问那名唤桃花的姑娘,愿不愿意做他的妻子,愿不愿意同他一起生活。
桃花先是一愣,然后笑了,“现在我还不能答复你,我要想一想。”
林长盛挠挠头,憨憨地也笑了,“是该想想,姑娘你慢慢想……”
林长盛收整了手里的银钱,咬牙在村尾溪边起了三间青砖屋子。因为银钱不够,只能上了茅草屋顶,可这也是极为规整敞亮的房子了。
在冬天来临前,他又到了桃花面前。
桃花上个月就总见他,知道这人正忙着建房的事。
她笑问,“房子建好了?”
林长盛点头说好了。
桃花又问他,“你是来提亲的吗?”
林长盛说,“我是来求娶的。”
桃花抬头看看天说,“快要下雪了。咱们回家吧。”
在冬日第一场雪落下前,桃花从破庙搬到了林长盛新盖的屋子里。
刚装的门窗不漏风,刚修的屋子不落雨。
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猫冬,踏实!
那是林长盛最幸福的一段日子。早年家里贫苦,他爹身子弱,拖着病体拉扯大他们兄弟四个已是不容易,林长盛是家里的老二,即是弟弟,又是哥哥。
以前他不明白,人穷得都吃不起饭了,怎么还要成亲生孩子?现在他倒是觉得,吃饱喝足有个人陪着说说话,比什么都让人欢喜。
开春的时候,桃花怀了身孕。
林长盛激动得手足无措,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准备好,生怕妻儿受了委屈,更是没日没夜地琢磨怎么多赚些银钱来。
桃花看在眼里,也闲不住,跟着林长盛跑山。
等到临生产时,两人才得了功夫到镇上请郎中号号脉。可那时已经迟了,月份大了,孩子胎位不正,生产时想是凶险得很。
两夫妻吓了一跳,林长盛求大夫想想法子。
大夫琢磨着开方子,林长盛眼是眨也不眨,手里的银钱都使出去。
两人回去的路上,不断说着宽慰彼此的话,可就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上,桃花的肚子发动了。
林长盛不知哪来的力气,抱着桃花就往镇上跑,路上哭求了路过的骡车帮忙,等到冲进医馆时,如疯子一般。
可已经太晚了,大夫只来得及救下一个不足月的孱弱女婴。
这便是林长盛的独生女儿林小雨了。
自此,林长盛既当爹又当娘,求着嫂子洪霞和弟妹陶春杏搭把手,好不容易才保下这婴儿的命,硬是在一众叔伯婶娘手里把林小雨拉扯大了。
因着林长盛平日里为妻子桃花添置衣裳大方,下葬时又郑重,倒让村里村外都说他是个痴情的种。
又因他手里有那六亩还算肥沃的田地和这三间惹眼的青砖房,还没有公婆需要侍候,即便他带着个“拖油瓶”,来说媒提亲的人也没断过。
他个子高,身板结实,肯吃苦,是过日子的好手,又极疼姑娘。别说寡妇,就是些家境清贫的好姑娘,也有愿意跟他的。
林小雨是个女儿迟早要嫁出去,不过是养几年孩子添一份嫁妆,又不是个男娃要分家产。
丧妻带女的林长盛比起未娶亲的汉子竟还更抢手些。
可林长盛怎么也不肯再娶。
他说不出什么怕耽误别人的话,私心里就是不信别人能好好待小雨,不信别人不会欺负了她去。
十二年前。那时桃花已走了四五年。
林家的族长,也就是林家的长房林长盛喊大伯的老人把他叫了过去。
林长盛独自去了,跟着进了祠堂,又对着祖宗牌位跪下。
林族长给列祖列宗上了香,这才语重心长地说:“长盛啊,你爹没得早,你们家几兄弟要自己想着自己的大事,开枝散叶,血脉传承,万不可断了!你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啊!”
林长盛不敢抬头看,他知道当年林家多不容易才延续下来。但是他还是梗着脖子,咬牙道:“啥子孙?我就一个姑娘!”
这话简直是大逆不道!
姑娘算什么子孙血脉!姑娘是外人!以后是别人家的人!
族长气得直打颤,拎着拐杖打在他身上,厉声喝道:“忤逆不孝的东西!你说的是什么话!啊?你对得起你爹娘吗?你对得起你爷爷奶奶吗?啊?”
“你要犟到什么时候!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到时候你想娶都没人嫁!你想生都生不出来了!”
“谁爱娶谁娶!谁爱生谁生!”林长盛不管不顾,当着列祖列宗的面也把话说绝了,再没有转圜的余地。
林家长房,林族长的大儿子林长青,二儿子林长红不得不提了棍子来按着林长盛打。
林长盛在祠堂忤逆,又自断了血脉,不用家法是不行的。
林长盛也不反抗也不挣扎,让人想放水都没法子。
一掌宽三指厚的木板子“咚——咚——咚——” 结结实实落下,直打到他的身上背上屁股上腿上。
约摸有了三十下,林长盛疼得几乎要昏厥过去,却一直紧咬着牙不肯求饶。
还是他大哥林长锦带着三弟林长繁、四弟林长华,还有那时林长锦才五六岁的大儿子林大志,一路跑着冲进了祠堂,“扑通”几声跪下仅仅抱住族长的大腿。
“族长!大伯!别打了,别打了!”
“大伯,长盛他知错了……”
林长青林长红两人虽不敢停,却也放慢了动作。
林长盛满头满身的冷汗,“大哥……”
林长锦扭头看了一眼他弟弟,再也忍不住,跪着哭求道,“大伯,要罚就罚我吧!是我没出息!是我不顶用!我不能支持家业,不能侍养父母!是我没教好弟弟们!是我耽误了长盛啊!”
林长繁、林长华也跟着求,“大伯!是我们不好好,要打您就打我们吧,别打二哥了,别打二哥了啊!”
林大志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他跪在地上,看着平日里和蔼的林大爷爷此刻高高在上,两个堂伯伯按着二叔的手脚不住地打,心里只觉得害怕,忍不住跟着嚎啕道,“别打二叔!别打二叔!”
一时间,平日里沉闷清净的祠堂被呼喊声、哭泣声、求情声、拍打声填得满满当当。
林族长烦躁地抽出自己被抱着的腿,看着跪了一地的人,这才扬了扬手,让两个儿子停了动作。
林长青、林长红也不忍心,停了手各自扭过头不能看林长盛满身的红。
林长盛不肯低头,可是打也打了,气也出了几分,难不成真要把自己的侄子打死才算完。
族长沉默不言地走了,林长青和林长红也跟着去了。
兄弟几个抱头痛哭。
林长青两兄弟又折回来,给几人抬了个旧门板来。
兄弟几人这才小心翼翼地将血肉模糊的林长盛挪上去。
他疼得浑身被冷汗浸透,喘着气挣扎着向人又讨了一件旧衣裳,尽力将自己身上盖严实。
性子急躁的林长繁一看他这样,又急又气,眼圈都红了,压低声音恼道:“二哥!都这时候了,还怕人看?早让你别顶嘴,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林长盛趴在门板上,喘着粗气,声音微弱:“我不怕这个……我怕……怕小雨瞧见了……要哭……吓着她……”
旁边才十五岁的老四林长华,看着二哥这模样,再也忍不住,扭过头去,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带着哭腔嘟囔:“她才多大点儿……懂个啥……”
想到林小雨,林长盛心就软的一塌糊涂,:“那小丫头……精着呢……和她说话,她那双黑溜溜的眼睛就瞧着你……啥懂不懂的,被她那么一看,都觉得她懂了……”
林长繁抹了把脸,又是心疼又是无奈:“她懂不懂我不知道,你懂不懂我倒是知道了!二哥,族长的话你懂不懂?你怕小雨吃苦受罪,可你咋办?要是以后你病了,老了,动不了了,死了咋办?小雨以后是要嫁人的!她能给你养老送终?她就是想管你,婆家答不答应,她丈夫答不答应?”
林长盛闭了闭眼,摇头道:“咋……二哥对你不好?你以后……还不管我了?要是死了……就挖个坑埋了……还能有啥?我就一件放心不下……我的小雨……兄弟们……帮我多看顾着……我和桃花……在下面……也就安心了……”
走在前头抬着门板的林长锦,恨不得立刻打一顿这个倔弟弟,又想起他刚挨了打,只能干巴巴地斥责道:“你就不能……管管你那张嘴!说的都是什么话!”
不过才十五岁的林长华牵着林大志,走在最后面,默不作声地掉眼泪。
人都说娶亲愁,不娶亲咋也这么愁?
林大志什么也不懂,他只知道林长盛挨了打,不知道为啥挨打,也不知道为啥叔叔们哭。
那之后,本就因父母早逝而与本家关系疏远的林家四房,更不被待见了。几家与村东的林家本家几房,除了年节祭祖、婚丧嫁娶,几乎再无过多往来。
这个故事最初的灵感只有一个迷糊不清的男女主相遇的场景,但是随着我打下第一个字,她们好像在借助我的手告诉我她们的故事。
当我发现手里有了八万字的大纲时,我很惊讶,那仅仅是第一卷的故事。
大纲很细,我读了几次看入迷。我想我很爱她们,所以我决定好好写完她们。
许多时候我会为故事里的角色落泪。
她们远比我鲜活。
本文节奏稍慢,有名姓的有故事的角色已经有了几十位了。
在第一卷,也就是这一部分是林小雨处境和家族的刻画,是她出生的土壤,是她人生的锚点。
第二卷里,会将焦点移到她身上。您可以慢慢读,也可以移步第二卷看女主如何斗智斗勇,如何交友恋爱搞事业。
本文女主是土著,没有系统金手指一类的设定。但是我想,她是有外挂的,比如我的爱、亲友的爱,希望她也能得到你们的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咱们回家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