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女皇便命人送来了燕筠青想要的东西。
燕筠青选择先从李弘的脉案看起。
关于李弘的死,最主流的说法是女皇鸩杀和肺结核病逝。
女皇鸩杀一说在离他们更近的《旧唐书》失于记载,最早出现在《新唐书》中。但是女皇同时代的骆宾王,写檄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时都没有提及鸩杀,燕筠青觉得这个说法是无稽之谈。
肺结核病逝的话,证据主要是来自李治写的悼文,上面写“自琰圭在手,沉瘵婴身”,“瘵”的意思就是肺结核。可是这种说法也很不合理,因为女皇说过,在李弘离世的时候,她是抱着他的。如果真的是肺结核的话,那么二圣根本不可能接触到自己的儿子。
燕筠青沉吟片刻,翻开脉案。
李弘的身体从小就非常虚弱,嘴唇经常是青紫的。他很爱出虚汗,尤其是在喂养之后,也就是吃过奶之后,会大汗淋漓。童年时代的李弘,无论是身高还是体重都比普通人偏低些。除此之外,他还经常莫名其妙的发热,咳嗽,医师来来回回,都找不出病因。成年之后,他开始慢慢的喘不上气,咳嗽不止,发展到最后,就开始大口大口的咳血。
他是咳血不止而死的。
燕筠青叹了口气。
典型的先天性心脏病,而且从他公务繁忙还能活到二十三岁来看,李弘的病在现代可能就是一个微创手术就能解决的问题——应该是房间隔缺损。
如果心脏上的病真的很严重,例如法洛四联症,那么根本就活不到十岁。
他小的时候浑身虚汗不止,尤其在喂奶之后会大汗淋漓,是因为心脏不好而导致的新生儿心衰。不明原因的发热咳嗽也是因为心脏不好,而累及肺。由于心功能太差,他的心脏根本支撑不起他长高长胖,所以他只能偏矮,而且瘦削。
因为他的心脏中间破了个洞,所以他的心脏血流量比普通人要大很多。而他作为心脏病人,必然是缺少锻炼的,所以他孱弱的肺承受不住,最后导致肺部大出血,也就是肺动脉高压。
最重要的是,这种病,是有可能传给祾歌的。
想了想,她又摇头。
要是祾歌真的心脏有问题,他不太可能有现在的身手。
但不管怎么样,李弘给祾歌的底子并不好。
说完了李弘,燕筠青决定来看看周静姝。
周静姝的死因,据说是产后大出血。
燕筠青翻看了她的脉案,思来想去,也找不到能够挽回她的生命的方法。她的问题在于,她怀孕的时候年纪太小了。
可是,在这个时代,她怀孕的时候,已经算是成年了。
成婚之后进门有喜,又怀上夫婿唯一的后嗣,还是一对双生子,她已经是极其有福的女人了。
如今难产而死,也不过只剩一句“她福薄”的评价。
周静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根据侍奉过她的老宫人说,她是个活泼爱笑却孤僻的人。
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形容,让燕筠青觉得很难以想象。
周静姝这人,很没眼力见。
她格外喜爱数科的内容,天天抱着《算经十书》不松手。这其实是十二本书,是初唐国子监官学的数科教材。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根本没有人能理解她对于数科的喜爱。
就连她的父母,临川公主李孟姜和谯郡襄公周道务,也都觉得她牛心古怪。
不过数科倒也有助于管家,因此,周静姝马马虎虎读完了几本书,就随她去了。大不了低嫁在身边,父母也能照顾她。
但是周静姝慢慢开始讨人嫌了。
她会抓住身边每个人,一定要他们听她聊算术——这种东西在几千年后都让人头疼,就更别说这个大多数人连九九乘法表都不太会的时代了。而且她语序混乱,一开口颠三倒四不说,还滔滔不绝、不知疲惫,就连她的父母都烦不胜烦。
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李弘。
老嬷嬷说,虽然听不懂,但孝敬皇帝爱看她神采飞扬的样子。
料想也是,李弘三四岁就开始学习《诗》、《书》,他只怕是将所有精力都花在了文学和治国上,才能成为让李治武曌满意不已的仁孝太子。他大概是没有精力钻研数学的。
就是这点喜爱,让周静姝义无反顾地嫁给了李弘。
因为弘表哥会听她说话,让她觉得没那么孤独。
周静姝为什么不愿意交朋友?
这个疑惑在她留下的手稿中获得了解答。
周静姝可能有不为人知的失语症。
她在听到别人说话时,往往不能第一时间理解,而是需要重复一遍,或者写下来之后,通过阅读才能理解。
她能说话,能朗读,能写作,能复述,唯独不能立刻理解别人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在医学上,这叫纯词聋,是大脑发育受损的后果。
这件事,李弘知道,而且表达出了包容。
周静姝的手札,与其说是她的日记,倒不如是她和李弘的小纸条合辑。
她会为了自己手笨,打不好一条漂亮的络子给李弘挂玉佩而自卑,李弘就写下数学题向她请教,逗得她很是开心。在她写下的数学成果旁边,不仅写满了李弘的批注,还随处可见李弘画出的笑脸、贴上的小红花。
在周静姝的手札中,她还记下了她和李弘相处的细节。
就比如说,她详细描写了她和李弘的闺房之乐。李弘知道她没怎么好好读书认字,因此时常在床笫之间轻吻着她,教她识字,为她念诗。
周静姝非常喜欢这种亲昵。她曾经向人炫耀,却只得到了训斥和责罚。
她似乎也有述情障碍,廉耻心要比正常的大家闺秀低很多。
对于这个后果,李弘并没有责备她。他只是为自己的心爱的良娣选择了一本未曾拥有的算术书,然后温声告诉她,这种事情不好四处去说的。他要周静姝和他拉钩,从此记住这条规则。
祾歌的父亲,看来是个很有情趣、细致温柔的男人。
犹豫良久,燕筠青还是决定咬着牙再去看一遍周静姝的手札。这次她会着重去看周静姝都做出了什么成果。
和她的儿子一样,周静姝也表现出了对特定数字和图形的痴迷。
祾歌幼年时痴迷于球体、立方体和正方形,也痴迷于平方和立方;周静姝则相反,她痴迷于测算圆周率,更痴迷于测算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方法。
刚开始,她选择割圆法。这是祖冲之用过的方法,是把圆分割成正多边形,通过计算正多边形的边长来计算圆周率。但是很快她就失去了耐心,毕竟这种方法实在是太繁琐。
为了缓解疲劳,她开始玩数字排序的小游戏。她横着写下一行壹,又竖着写下一行壹,开始不断地将他们相加。最后,它们组成了一个三角形。
这个三角形,燕筠青认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帕斯卡三角形,在中国古代则被称作杨辉三角形。
可是,杨辉比他们现在,晚了整整五百年。
她对这个三角形产生了兴趣,一边继续计算圆周率,一边埋头苦算,想要找出这个三角形的规律,好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地算出它每个位置的数字。
她没能成功,因为她死了,死在高中生的年纪,死于难产。
在生命的最后时日,她还在发愁。她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大到她坐在桌前写字,肚子会顶住桌子。为此,她哭了好多次——这是燕筠青通过被眼泪晕开的字迹判断的。
燕筠青叹了口气。
直到进产房,她都不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还以为生孩子就是个游戏,一下子就出来了。
若是生在现代,她可以安心读书,潜心钻研她喜欢的数学。也不会被人逼着十几岁就怀孕生子。怀了危险的双生子,她也能选择更安全的剖腹产。不只是她,她的夫婿李弘可以在五岁之内就做手术补好心脏的破损,她的儿子祾歌,以及那个早夭的小公子,也可以从小就开始干预,不至于被霸凌……
不光是他们一家四口,还有女皇本人,不过她的身体状态,只怕她自己都不愿意提及。
频繁地妊娠分娩,再加上宠幸控鹤楼的美男,女皇实在是苦不堪言又无处述说。
她若是说出口了,就是“恶疾”,完全能以此为借口被休弃的。
燕筠青摇摇头,决定继续去翻看周静姝的脉案。
从脉案来看,周静姝末次月事之后,只和李弘有过一次房事。
周静姝的手札中详细描写了那天的情形。
李弘素来知道周静姝对于圆形的痴迷,因此,他送了周静姝一只浑圆的鲁班锁。
周静姝几乎是尖叫了出来,直接扑进李弘怀中。
就是这个晚上,他们有了双生子。
在爱和欢愉中到来的孩子,往往又聪明又漂亮。若不是遗传了母亲的自闭症,祾歌就又完美证明了这一点。
最后的最后,燕筠青在周静姝的遗物中,找到了李弘写给周静姝的绝笔信。
那不是一封信,更像是一卷连环画。
他先是向周静姝道歉,没能给她太子妃之位,周静姝在一旁歪歪扭扭地批注,“我做不来”,然后画了个哭脸。李弘解释说,他是一国储君,他的太子妃事务繁重,以周静姝的心智无法承担,不如就做个清闲的妃嫔。他十分后悔自己早年用功过度,导致身体羸弱不堪,不能看着他们的孩子降临。因此他向佛祖许诺,希望来生还能遇到周静姝,他会努力保重身体,努力活到他们的孩子长大。
在这封信的结尾,周静姝写下了一个“好”字,然后画下了两只拉钩的手。
燕筠青已经记不清这是她第几次叹息了。
李弘给了周静姝他能给出的一切。
周静姝显然也没有多少社交能力,她做不来政务繁重的太子妃,因此他将公务交给别人,将宠爱留给周静姝。相夫教子,她都做不来,但是李弘就是乐意用东宫的良娣、登基后的贵妃养着她,让她从容地做数学。
有唐一代名为开放,实际上女子的日子还是苦。李弘倾尽全力,给了周静姝宠爱、呵护、倾听、包容、教导,还有对于皇家后妃来说最重要的东西。
太子李弘的唯一子嗣。
燕筠青最后叹了口气。
要是他还活着,那该多好啊。
李弘此人,我感觉他是真·白月光那种男生。
说真的,他的记载着实不多。但是他的记载,让我觉得他是个很温柔,很有耐心,道德感很强的人。
作为李堂皇室,他竟然不能够想象,自己有一天会有和父母兵刃相见的那一天,因此在学到有关的书籍的时候,他直接就哭了。他说觉得这种事情很可怕,所以不想继续学,想换一本书。面对别人说他不好好学习就知道偷懒,他也是脾气很好的在解释说自己不是偷懒,而是因为身体实在不太好,熬不住了,所以请了病假。
要知道他是一个四岁就做了太子,准确的说是三岁就做了太子,这辈子都是养尊处优的皇帝最心爱的儿子。他是货真价实的小皇帝,但是居然没什么大少爷脾气,这就很让人觉得意外了。
李弘小的时候,李治和武则天从长安去洛阳,没有带上他,然后他就想爸妈想的哭了。这种事如果把名字抹掉的话,甚至会觉得他们不是皇家的人,而是普通的一家三口。
李弘四岁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当时的李治和武则天在长安给他建造了唐朝最大的皇家寺庙西明寺。李弘五岁那年,他的病好了之后,他就为了答谢父母,给父母建造了一座敬爱寺。除了敬爱寺,西明寺里还有他为了答谢父母而铸造的大钟。
而在他死后,李治一度精神有点不太正常。因为李治认为他的死是李治作为父亲,对儿子不够细心,不够疼爱,没有好好照顾,才让儿子死掉了。而历史书上记载武则天在他死后就去看他居住过的房间里,看着他的遗物,回想从小到大抚养他的经历,哭的停不住。而且也是武则天给李治的建议,让李治追封他为皇帝。
所以如果他真的留下了一个孩子,那么那个孩子绝对会被李治和武则天宠上天的。李治已经觉得他的儿子是因为他没有好好照顾而死,这就是李治的创伤。那么谁敢碰祾歌一下,李治绝对会咬死他。
多说一个题外话,我这是以前的旧稿子后重新改成了新稿子。所以有的地方确实是逻辑有点问题。就比如说祾歌更适合做独生子,但是因为在以前的稿子里面,双生子中的哥哥有剧情,不光有剧情,还有高光。所以在塑造祾歌的性格的时候,他就是按照弟弟来塑造的。
在重新做人设的时候,我没有去掉这一个设定,结果到现在,为了圆这个设定,我写的好累。
难得有机会聊聊,这一版的祾歌其实是4.1.2版本了,真的好多版本啊……
4.1.2的版本号是这样的,4是第四版大纲,1是第一次重写,2是第二次细修。他的名字也从豆子到福宝到周祾歌再到李罡李承正,对,他的字是承正。
豆子是2008年的版本,福宝是2012年,祾是2014年定下的,周和歌是2015年,罡是2017年,承正是2019年,现在的大纲是2020开始写的,问就是我始终觉得不够好,一直在改改改改。
上个版本是写到了3.8.6.5,写了四十万字,然后觉得不好,就舍弃重写了。因为我始终觉得就是自己的文笔太差,写不出我想要表达的感觉,所以我一直在修改修改。
有个小伙伴说我,他觉得我是在写的过程中是一个很神奇的情况。他说我跟他每次聊相关情节的时候,他都觉得我是在坚信着这些人都活着,活在另一个世界。我当时跟他说,我就是坚信他们活着的呀。因为我感觉我只想做一个没有感情的监控摄像头。
我感觉把他们的人设做好之后放在那里,他们就会自己做出选择,自己进行互动。很多时候他们的选择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让我大把大把的掉头发,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啊!这个时候真的很气。
中间有一个版本是小兔崽子当年就直接殉国了。你们都不知道我到底花了多大的力气才把他救活!!!!当时为了救活他,我真的我都直接想引入玄幻了。我一边哭唧唧,然后一边骂他,你为什么非得要逞强呢?别人都没问题,就你有问题,是吧?
那次的大纲最终导致整个故事线圆不回来,崩坏掉了,然后我就把故事删了,重新写了。那是3.2版本的时代了。
深夜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实在是不好意思了,不管了,我要睡觉了。
晚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1章 手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