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之业,功在后世。
刘子丰离开后,本在侧殿学习古琴的林一被告知易宫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大公主。
从紫花给林一讲的故事,很容易能看出这大公主是冲着徐赜来的。
可该走的流程还是得走一遍,林一和女官说明情况便出去了。
女官对这后宫之事又何尝不清楚,不过她知道当个哑巴和聋子是最好的。
心中想自己一定要记住不知道大公主来了易宫,更不知道大公主来易宫干什么。
“翊德见过长姐。”林一行着万福礼;两手交叠防御胸前,微俯首,微动手,微曲膝。
大公主经过惠易,朝着正坐而去。
“平身。除了贴身之人,其余人退出去。”
转眼间房间里只剩下林一、紫花、大公主和柳茵。
柳茵是大公主的心腹,可大公主不知道的是人都是会变的,多年来大公主虽然和从前相差很大,然而对信任之人从来都不防备,坚信她们会唯命是从。
“五妹应该知道我来干什么吧?”
说完只听惠易对紫花说:“带他去水亭,把众人遣散,此事一定要严守。”
大公主笑了笑,其实能不能严守她早就不在乎了,只是不甘心,只是想告诉他,她还爱他,至死不渝。
“长姐请。”
紫花把侍女和太监都派在前院干活,后院只剩下大公主和徐赜。
这对昔日的未婚夫妇,如今再见面已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没有行礼,徐赜径直走过来,保持了五步远的距离。
他抬起头来,露出他极美的凤凰眼,只不过不再看向她。望着擦得极干净的柏木柱子,大公主想说的在这一刻终于还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没有说他两年来经受的折磨,她也没有讲驸马如何摧残她。
到底是大公主先控制不住情绪,痛声道:“也许我不该来的。”
大公主说完转身离开,或许还是不舍得。
因为这可能就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了,刘氏会知道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驸马还有自己的母妃又会如何对她。
转过身来发现男人正看着她,只是凤凰眼中多了一丝怜惜,大公主辛宓最不希望看见的就是怜惜,这就代表他知道了自己的处境。
她哭了,眼泪不自觉落下。可她不想的,握紧拳头,才发现自己还有东西要给他。
强忍着上前把东西塞在他手里便跑了,还好路很平坦,不然她一定会摔倒。
男人抬起手来,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泪,朝另一个方向走了。
林一和紫花等在后院的必经之路,看辛宓出来,连忙行礼。
她还是大公主,两下就收拾好了自己的衣服和头饰,一瞬间又恢复了往日的气势。
林一有些心疼她们,辛宓是一个牺牲品,惠易又何尝不是呢?
徐赜一见林一在门口,找了个藏身之处躲了进去。直到紫花跑来找他公主已经走了,他才出去。
感觉到身后男子的呼吸和脚步,紫花一直笑着,美丽的弧度使得她更加动人。
大公主离开易宫走出宫门时便看到了一个男子,看他的衣着打扮很明显是侍卫。
联想到之前的流言蜚语,大公主猜测此人是王淳君。
可她没有什么心情去套什么话了,于是在拐口处消失了。
剩下男子在门口踱步,有时进出的宫女会好奇,碰到猜出他身份的知情人,大家又急忙走开几步大谈特谈。
本来此事已经被按下来了,然而流言又开始四起。
林一在宫中,不怎么去外面走动,一是怕碰见什么熟人,二是怕知道的太少露出破绽。
于是在易宫的藏书楼里翻看一些书,南北朝之时南梁皇帝萧衍曾经编了一部书《通史》,据说萧衍曾夸下海口说“此书若成,众史可废。”
后来唐人刘知几说此书不仅长而且没什么用,价值不高,因此多被后世之人否定其地位。
可是不管此书的价值如何,若是能传到现代供学术研究也是不错的。
毕竟光凭一个人的评价就否认这本书也太草率,而且编者还是竟陵八友之一的萧衍,既然萧衍夸下海口,此书应该还是有亮点的。
林一想看看自己所在的藏书楼是不是有这书,按照此书失传的朝代时间,应该是在唐朝后期。
只不过自己在的这个国家好像并未在历史上记载下来,从女官教她的礼仪和自己的日常装扮来看这应该是唐朝左右,但是自己和身边人的名字她一个也没在史书上见过。
林一也懒得深究这些,转头问紫花:“紫花,你可知道《通典》一书?”
紫花思索了良久,“公主所说的可是南朝梁武帝派人写成的《通典》?”
没能想到紫花会知道这本书,因此林一十分激动,“你可知何处有这书?”
“奴婢只知道这书卷万册,极难得,不知藏书楼会不会有?”
不得不承认急性子是林一的一个缺点,没有摸清藏书楼的情况就开始海里捞针是不现实的。
林一让紫花守在门口,自己进去找起来,找了一会儿,林一觉得闷热,便把外衣脱了,只剩下一件打底的白裙。
紫花就在门口守着,想来也不会有人进来,找了一柱香的时间,林一放弃了。
她以为自己的运气会很好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书,可这里大多都是诸子的典籍。
正要穿衣服时,却发现前面站着徐赜。
徐赜也没想到会在这里看见公主,一见林一的衣着,徐赜立马跪下别过头去。
呆呆地等在那里,林一穿好衣服走过去时,徐赜传来悦耳的声音:“请公主放心,奴子什么也没看见。”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以为自己在这里和别人干那种事吗?
林一本来觉得他声音很好听,可一想才发现这人的思想有些不好。
“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只是在此找书,觉得热了便脱了外衣。”
徐赜一听这话,再想想自己的目的,就算这公主和流言里的王淳君在这里行房事也和自己没有关系。
既然她这样说了不如就此顺着她,自己也好脱身。
“公主恕罪,是奴子的错。”
林一也不想过多和他纠缠,毕竟他和大公主的那层关系再加上刘子丰的警告,这都让林一下意识的想和他保持距离,林一开口让他退下。
走出书楼,林一越想越气,她生平最讨厌的就是被诬陷,可她不知道这只是开头而已。
迎面急忙走上来紫花,在林一耳边说:“圣人请公主过去。”
走在装置雄伟的盛丰殿,林一脑中早已过了好几种可能,其中最符合的就是惠易和秦恒婚事的事情。
忐忑的心七上八下,婚事一旦改了。自己会被嫁给谁?大公主驸马那样的吗?不不不,千万不行。
圣人放下手里的奏章,示意绥远公公带林一去侧殿。
林一见圣人进来,开始行礼。
圣人看她如此规矩,开口说:“女官是只教你了这些礼仪吗?没有告诉你要忠贞于自己的夫君吗?”
见圣人如此生气,绥远公公立刻上前劝说,却被圣人一个犀利的眼神吓得连连后退,最后在圣人的示意下离开。
这是宁远公公第一次见绥远公公惹怒圣人。
林一被生生吓了一哆嗦,道:“什么?”
“现在宫里宫外都传遍了你和王淳君的事,你还什么都不知道?距离你和秦恒的婚事就四十天了,你……”
陶帝仿佛还要说什么重话时反应过来眼前的不是他的女儿,又生生憋了回去。
“没什么,你先出去吧。”
圣人揉了揉自己的头,要是这姑娘不嫁了,那就更不好了。
紧接着把绥远赶紧来,让他告诉言部的人,把言论转换一下。
果不其然,加上谢家的帮助,效果很好。几天后,民间就流传着惠易公主和秦恒的佳话。前几天还和惠易纠缠暧昧的王淳君一下被换成了秦恒。
秦氏倒是无所谓,比起娶其他公主,这位五公主反倒更适合,因为她背后有李氏和谢氏。
只是那位小妾不太高兴,但转头一想秦恒的心在她这里,也就展露出笑脸了。
回来后的林一自然知道圣人什么意思,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心不太舒畅,有什么堵着似的。
紫花通报说李思悯来了,惠易这位密友,紫花早就和她说过。
女孩穿着粉色的莲花裙,本就皮肤白嫩的李思悯,此刻就像一个仙子。
林一知道在她面前是最危险的,而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把她想成自己的好朋友,然后嘴角上扬。
“璃矜,你来了。”
李思悯轻笑道:“我就知道外面那些事根本影响不了你的心情。”
“哎。”一听这话林一就想到了圣人,心情也就不好了。
李思悯一看她变脸了说:“你放心,李氏、谢氏和陈氏已经掺和了,不出两天,这风向就会变。”
“好,只不过秦氏会不会听到?”
听到林一问起秦氏,李思悯的脸上出现一道忧伤但又很快消失不见。
“既然他们没找姑父说这个事,那他们肯定是当做没听见。”
见林一还是有些不高兴,李思悯站起身来:“咱们光说不高兴的事了,你看我今天的新裙子。对了对了,我还给你准备了新婚之礼,也是同样材质做的,不过还在赶工呢,估计得等你成亲那天了。”
“好,谢过璃矜了。”
李思悯试探地问:“听说王侍卫这两日十分思念你,你不去看看他?”
林一不知怎么回答,只低头摇摇不语。
李思悯看她这样也不好继续,想起自己再过五个月也要成亲了,便伤心起来。
本是兴高采烈而来却是失落低沉而归。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