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我。谁能救救我?”
眼前人虽然没说过这样的话,但黎雾却觉得她能清楚听到求救声,这个叫童瑶的女孩儿每时每刻都在呼喊。
在她平静的外表之下,有一片黑暗的深潭,她越是挣扎,就越快被淹没。
她想要求助,只得到默然的眼神,她想自救,却找不到出路。最后,她只能默默地,一动不动,连呼吸都变得微弱,勉强自己不在意周遭的一切,变得迟钝冷漠。
唯有欺骗自己,她才可以活到现在。
亲人少有隔夜仇,但同学之间的矛盾却可能积怨很久。其实长大以后就会发现,这一段关系跟未来的几十年岁月相比,可以说是无足轻重,但对于当下的孩子而言,眼前人们的评价可谓是人生的全部。
黎雾和女警一起陪着童瑶,等她整理好心情,才陪她一起走进派出所办案区。这期间她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童瑶明白,不论是崔垚、辛栀还是那些老师们,全部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童瑶自己。
“对了,还有亲戚什么的,也都干脆滚远一些吧!”黎雾恶狠狠地想。这不仅因为童富的作为,还源自于童瑶的姑姑。
因为童富被抓了,童母一时又联系不上,姑姑作为目前关系最近的女性亲属,被叫到了派出所。
不过这位姑姑一进屋就表示:“我不管啊,该怎么处理你们就怎么处理,也不用问我,我什么也不知道就在旁边儿陪着。”
比崔垚的叔叔还不上心。
似乎是担心被说刻薄,童瑶姑姑不忘强调客观原因,说是兄妹俩因为争夺遗产,已经多年没有往来了,她甚至都没怎么见过这个侄女,更别提有什么感情可言。
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是,虽然被欺凌到想要轻生的地步,童瑶还是决定跟崔垚达成和解。
“我知道他为什么选上我。”童瑶告诉女警:“因为我们的名字里有一个同音字,他曾经因为这个字遭到过欺凌,如今只是不想被当做目标。”
就因为不想被叫成“土堆”,于是抢在前头,把外号按在女同学的头上,叫人家“窑姐儿”,造黄.谣供其他同学消遣,还怂恿同学们“伸张正义”,殴打欺凌女生。
如此恶劣的行径,崔垚却只用一句“跟她开玩笑”就想轻飘飘带过去。
“我跟他和解,不是因为我大方,更不是怕他。”童瑶直言:“我要让他们尝到低头的滋味。他们只是普通学生,欺负人并不会让他们高人一等。”
童瑶的和解条件,是所有欺凌过她的同学公开道歉,把他们欺凌其他人的事也全部说出来,由媒体公开报道。
童瑶想要一场道歉,现实却并没有那么简单。
“至于吗?有那个必要吗?”班主任李老师劝道:“得饶人处且饶人,你们都是同学,往后走上社会才会明白,同学之间的情谊才是最真挚的,上学时候打打闹闹,那都是正常的,根本不会影响到你们的关系。这点儿小事儿,放到社会上根本就不叫个事儿。”
李老师一番苦口婆心的模样,看得黎雾嘴角直抽抽。
比起被欺凌导致的绝望,校方更希望将童瑶的轻生倾向归咎于她的父亲,全然无视她课本里密密麻麻的求救涂鸦。那些被橡皮擦破的纸页,是她无声的呐喊。
童富自然不是个东西,甚至在家里装了针.孔摄像头,时不时偷窥女儿的生活。不过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好歹没禽兽到直接动手,童瑶没有被侵害。如果家长能理解她,或许童瑶就不会无处诉说。
至于童瑶家装有针.孔摄像头这件事,最先发现的人是谢无终。
是怎么看出来的?他没看,他听出来的。
童富平时忙于生意,很少照看童瑶,家对于他而言就像宾馆,只是用来睡觉或者跟别人睡觉用的。但他却知道童瑶除了画画,就是“打电脑”。非常精准地表述了“敲键盘”这一场景,甚至都知道她不是在玩游戏。
谢无终便在此事上留了心。
在童富家里检查电脑信息时,网警们发现童瑶非常小心,总是会习惯性删除上网的记录。所以,童富不是通过上网痕迹了解到女儿行为的。那还能是通过什么?
之后便是隐藏文件夹、针孔摄像文件夹、偷拍文件、X爱视频……最隐秘的犯罪也会留有痕迹,哪怕是在家里,甚至于虚拟的世界。
总有人揭开邪恶,维护公正,伸张正义,给角落打一束光,将黑暗彻底照亮。
***
龙城警方连夜发布警情通报,正面回应,讲明事情原委,赢得了舆论支持。
即便有几个还想带节奏,将矛盾引向治安环境的,也都在网友们的驳斥中匆匆退场。
网警们调查发现,这些账号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表面看只是个人账号,实际上却是由团队运营,通过流量换取金钱的。
他们就如同蚊蝇,只要有热度就会立即蜂拥而上,借此为账号增加流量。
然而长红比爆红更难,热度就像快餐食品,来得快消耗得也迅速。
为了维持住话题的热度,这些账号会努力找关联,做出更深解读的模样,其实是通过与其他关注点的联结,延长用户们对热点信息的关注时间。
网络世界的特点,是人们往往会站在弱势的一方。于是团队想到,将热点事件与老百姓普遍关注的治安问题联系起来,增加网友的危机意识和关注度,话题就能继续保持热度。
网警们很快发现,这些账号的团队背后,是一家新注册不足半年的MCN机构,由四个应届大学生创立,员工也多是兼职大学生。
网警们对机构进行了宣传,这几个学生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表示往后好好经营,不再通过影响社会秩序的方式赚取流量。
终于得到片刻喘息,温柏舟买热牛奶回来,就看到谢无终在发呆。
“怎么了?”温柏舟问道。“宝宝”两个字没出声,只做了口型。
谢无终当然看到了,只当对方是叫他小名,接过牛奶抿了一口。
“我不明白。”谢无终这话说得没头没尾,温柏舟却懂了。
工作这么多年,谢无终很少带个人情绪,因为担心影响判断。当然遇见实在离谱的嫌疑人,他有时候也要跟着骂几句,可像今天这样强烈的情感波动,还是第一次出现。
是极其强烈的厌恶,对于童瑶的父亲。然而又不只是厌恶那么简单,谢无终无法理解这个人。这个人渣父亲,是怎么做到想把罪名按到未成年的女儿身上?
甚至于在警方告知他童瑶被欺凌,他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保护孩子,而是大喊着“我是她的监护人,我得跟着她打官司,你们不能抓我,我孩子未成年离不开监护人”。
“犯罪者的思维跟正常人不一样。”
温柏舟给出的确实是普遍道理,谢无终当然知道,但今天却钻了牛角尖。“面对伤害自己家人的人,不会想亲手报复回来吗?怎么能毫不在意……”
谢无终说完,自己又摇头:“算了,有血缘的也未必是家人,只不过无法选择。”
其实他很通透。但越是这样,温柏舟越担心。
心理学镜像效应表明,个体倾向于从他人身上看到自己的特质、态度和情感,也就是说,谢无终看到的不只是童富,他在思考他自己。
他们的至亲都受到伤害,一个拼尽全力也无法补救,另一个只想着如何从中得利。
“你还记得高景峰吗?”谢无终忽然问。
“当然。”温柏舟苦笑:“他有很多很好的特质,果敢,敏锐,算无遗策,真的很适合当警察。”
谢无终也下过这样的判断,他并没有错,如果高景峰没有实施后来的计划。
然而他还是做了,所以现在,他是个彻彻底底的罪犯,还是重刑犯。
当高景峰得知憧憬的人被残杀,当他察觉凶手是谁之后,他选择帮凶手脱罪,想尽办法让对方判了死缓,又重伤离开监狱。
然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能亲手折磨那个凶手,让他在漫长的痛苦里真正明白“后悔”两个字的含义。
这件事中,也有一个女孩儿——被害人的女儿。
高景峰当时如何说服女孩儿签下谅解书,除了二人之外,没有人知道,而他们俩谁都不肯说。女孩儿是否明知高景峰的复仇计划?真相永远是个谜。
谢无终叹道:“虽然我们抓了高景峰,但我始终觉得,我能理解他的感受。这是我第一次觉得,自己能够设身处地,从一个重刑犯的角度想问题。”
谢无终的话让温柏舟心惊。谢无终是不是想要手刃仇人?那样的话谢无终就毁了!
然而温柏舟无法劝阻,他甚至是全世界最没有资格阻止谢无终的人。
所以他要在谢无终发现之前找到那个人,哪怕真的是谢无终动手,他也要想办法把罪名揽到自己身上。
温柏舟只一心为谢宝宝着想,却不知道这个想法为后来埋下了隐患。
这个傻瓜觉得如果谢无终不跟他在一起了,以后他出了什么事,谢无终就不会受到影响。他的潜意识里觉得,远离谢无终也是一种保护。
“傻子。”这是谢无终后来给他的评价。
分手之后,对前任的评价。
而在当下,全体龙城网安最关注的,是网络罪案调查组的成立。
根据谢无终的构想,在上级公安机关的大力支持和主管副局长俞建平的奋力推动下,龙城市公安局在现有网安支队的基础上单独成立了“网络罪案调查组”。
“网络罪案调查组”由谢无终任组长,同时继续兼任网安副队长,不再任负责人。温柏舟任副组长,保持网安副队长职务不变。
除了他们俩,组里只有两个兵,其中一个还没拿到执法权。
两小只报名之前,谢无终就找他们谈过。调查组做出成绩,不能保证升迁,做不出成绩就只能看着同期往上走。
对此,两小只的答复是——
“我们跟着师傅。”
“我们跟着谢队。”
于是,龙城市公安局网络安全调查组正式成立,草台班子红红火火搭起来了。
还差一个女警。
讯问询问女性需要有女警在场,因此将有一名新同事加入调查组。据说此人已经参加完新警集训,近期就会报道。同时她也是这一批里唯一申请进入调查组的人。
成立调查组之后,谢无终和温柏舟除了网警专门负责的案件,还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
前路未知,幸有身边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