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零壹网络法 > 第94章 94 套住脖颈的绳结

第94章 94 套住脖颈的绳结

这内容,这也太……周围有没有人?有没有针孔摄像头?李海松的担忧是多余的,办公室里只有他,没有第二个人知道他登录了这个不寻常的网站。

翻了两页都没找到,李海松准备关闭界面,忽然灵光一闪,看向筛选机制,果然是按热度排序。点选按发布时间排序,出现的内容就没那么惹人心慌了。

但也都是不健康的内容,李海松当了一辈子老实人,一个人在办公室翻这种网页,依旧难掩心慌。

当他反到第四页的时候,他的手顿住了。缩略图上的场景他十分熟悉,人物身上的校服也是他每天看到的模样。他颤颤巍巍点开视频,画面中间出现了一张他熟悉的脸,那就是他的学生。

看到童瑶忍受巴掌和谩骂,不停地道歉,李海松的心一抽一抽地疼,他恨不得冲进屏幕,拦在那些人面前,质问一句“你们凭什么”。

可他又凭什么?他只是个排名末位的普通老师。

欺凌事件证据确凿,该怎么办?

李海松想了两天,夜夜失眠,终于决定——举报。偷偷举报。不要被领导知道就行了。

于是就有了保安小宋收到“假快递”的事件。

那之后,李海松又登录过几次那个网站,找到一些疑似欺凌的视频,通过分析查找到蛛丝马迹,然后向当地警方递送举报信。

谢无终这次来找李海松,就是想要告诉他,他举报的案件中,已有6起被查实,其中2起涉及刑事案件,嫌疑人已被批捕。

李海松闻言,双眸含泪,久久未语,终于抹了把眼睛,叹道:“太好了。真的,太好了。”

可他还是忍不住好奇:“你们什么时候知道,举报的人是我?”

谢无终想了想,说了个日期。李海松愣住:“那不就是,我递交举报信那天?”谢无终点头:“是的。”

李海松差点儿惊掉下巴:“你们是怎么发现的?哦,是通过网络地址吧?我用了学校的网,在家里也上过那个网站。”

谢无终道:“哦,不是。从快递袋子看出来的。”

李海松:“???”

谢无终讲述他如何锁定学校的过程,李海松听得目瞪口呆。可就算确定是七中,那么多学生在,为什么想到老师身上?

谢无终道:“你用了红色钢笔画外封袋。学生用红笔倾向于选择水笔,方便耐用,会用红色钢笔水的,恐怕只有老师了。我猜学校教材室会供应红墨水,对吗?”

李海松点头,他就是担心被发现,连彩印机都没用,特意手画了一个快递公司Logo。

李海松叹气:“百密一疏。”

“对了,这个给你。”谢无终说着,温柏舟就从公文包里掏出一沓大信封。“杂志袋子容易坏,用这个吧,就算有人查,也只会查到我们网络罪案调查组,查不到你头上。”

李海松愕然:“你们怎么知道我用杂志袋子?”

谢无终瞄一眼桌上的《物理教学》,不言自明。

李海松:“百密二疏……”

不止于此,在易校长的支持下,网警们还检查了校园网,发现确实有人通过教职工办公室登录暗网,顺着这条线查下去,也能作证此事与李海松有关。

李海松:“……”哪里密了?根本是漏洞百出!看来自己根本没什么做坏事的潜质。

关于举报人是李海松这件事,只有谢无终和温柏舟知道,尽管易校长多次请求他们透露一二,两人始终表示“没查到”。对此李海松感激不尽:“我选择匿名,就是怕得罪领导,谢谢你们的体谅。”

谢无终收下了这份感激,并当场提出了条件:“李老师,我们需要您帮个忙,可以吗?”

李海松露出疑问神色,又在看到对方那双清澈如泉的眼睛之后,坚决地点了头。

***

那天回家的路上,李海松始终在想白天的事。

网络罪案调查组,原来还有这样一个部门,会从线上追到线下,他从前一直以为网络警察都只是辟个谣删个贴这么简单。

“李老师回来了。”李海松进门的时候,老婆徐婉正坐在电脑前敲字。

“嗯。”他应答一声,换了鞋进屋。

从相识到结婚,徐婉一直叫他李老师,李海松起初有些不好意思,后来又觉得这样太疏远,说到底,还是因为老婆并不爱他吧。

可是他很爱老婆,该怎么办?

“在加班?”李海松放下东西,洗了手:“我去做饭。”

“锅里热着呢。”徐婉说着,手上动作未停,始终敲着键盘。

“好的。”李海松讷讷道。徐婉总是这么周到,哪怕再忙碌,对他依旧如此体贴,挑不出任何错处来。

可是李海松却不想她这样,她宁愿徐婉邋遢懒惰,跟他撒娇,也不想她处处独当一面,仿佛他只是配件儿。

“我啊,可真是贱的……”李海松无奈地想。

“好了。”徐婉停止敲键盘,招呼李海松过去。“你看看这个,有什么意见跟我说。”

“好。”李海松依言照做。看到屏幕的瞬间,他便愣住了。

“这是什么?”李海松不明白。看起来是人名,大概有四十多个,所有名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姓李。

徐婉伸手,拉住李海松的手,轻轻放在自己小腹上。

什么意思,不必多说了。

李海松呆住了,嘴巴张成了个“O”型,半晌儿才找回自己的声音:“你——!你怀孕了?!!”

徐婉:“……你这反应,怎么不像是高兴?”

李海松忙摇头:“不是不是。”又觉得有歧义,忙有点头:“是是是。”这回更不对了。

徐婉笑起来:“你这个书呆子。”

李海松却笑不出,他屈膝蹲在徐婉面前,抬头看着心爱的老婆,终于还是问了:“你确定吗?要给我生孩子?”

徐婉:“……你怎么了?喝多了还是没睡醒?”

刚刚在这里取名字的时候,徐婉设想过李海松的各种反应,有惊吓有喜悦,却从没想过会是怀疑。

“你到底什么意思?”徐婉也不高兴了,甚至感到了委屈。

看到妻子快哭出来的表情,李海松当即意识到对方误会了,可他嘴笨,一着急就更不会说话,满口胡言乱语。

徐婉起身要走,李海松怕她伤着,不敢用力去拽,又怕她气着,一时心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给徐婉磕了个大的。

徐婉:“……”这次她不气了,她懵了。

当晚夫妻俩长谈俩小时,徐婉才终于明白老公是怎么回事了。原来对方一直以为自己跟他结婚,是因为年纪到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徐婉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说你是书呆子,你还真是呆子。什么就叫年龄到了?法律规定几岁必须结婚,不结婚枪毙,是吗?”

李海松摇头:“那哪儿能呢?”

徐婉笑道:“那你干嘛那么想?”

李海松还是没有信心:“可是我,很普信啊。”

徐婉一愣,旋即爆发一串银铃般的笑声,李海松忙嘘嘘扶着,生怕她闪着腰。

这次徐婉真把眼泪笑出来了,抹了一把才道:“我倒是希望你普信,你但凡有一点点的自信,今儿都不会出这种事儿。”

李海松还是不明白:“你哪儿都好,为啥嫁我?图我没长相,图我工资低,图我笨嘴拙舌?别说是图我爱你啊,虽然是真的……但是你又不傻……”

“你还知道我不傻。”徐婉摇头道:“我当然不傻,我嫁你,因为你心地善良。”

“啊?”李海松长大了嘴巴:“那不就,‘是个好人’吗?”

徐婉:“……”她简直没脾气了。

“你要这么说也行。”徐婉说着,讲起了两人相识的那一段。

那时候徐婉刚毕业,考了编制,有了工作,家里开始帮她物色良配。她相亲认识了几个,观感都不怎么好,虽然家境都还可以,但行事风格才真叫一个“普信”。

直到她遇见了李海松。

那天的相亲,徐婉本来没多大兴趣,她在咖啡店等了半晌儿,对方竟然还迟到。

起身欲走,发现街边起了争执,几人吵嚷推搡,还有个女孩儿在哭。徐婉定睛一看,正跟人争论那个,不是她的相亲对象吗?

到跟前儿一听才明白,刚在地铁上有流氓咸猪手,哭的姑娘就是受害者。

李海松目击事件,要把流氓扭送派出所,流氓撒腿就跑,李海松抓住人就不肯撒手,可惜他一介书生,根本斗不过对方,几乎是被拖着到了地铁口,到路边儿就被流氓给揍了。姑娘也追了出来,急得在旁边儿直哭。

徐婉见状立即打了报警电话,组织群众帮忙,又给小姑娘递了纸巾,安慰对方。好在现场围观群众也都是正义之士,愣是把流氓围住,等到警察来了。

那之后,李海松就爱上了徐婉,在他看来这就是他的女神天降,聪明果敢,美丽大方。

但是他想不通徐婉看上他啥了?他当时被流氓打得跟猪头一样,还挂着一条鼻血……

徐婉没回答李海松的问题,而是说起了另一件事:“今天有个姓谢的警官找我,说七中欺凌案件是你举报的。”

说完不等李海松反应,徐婉凑过去,“啵”一声亲在他嘴唇上,“你很善良,也很勇敢。你说得对,我喜欢你,因为你是个好人。”

李海松懵了,半晌儿才发觉自己嘴角翘起,正乐得像个傻子。

“老婆,原来你喜欢我啊。”

徐婉又笑了,这次是气笑的。“不喜欢我为什么要跟你结婚?给自己找事儿是吗?”

李海松笑起来,仿佛一个憨憨。“那咱们回书房吧,接着给孩子取名。”忽然,他又想起一件事:“你为啥一直叫我李老师?”

“你不就是李老师?”

“可我是你老公啊。”

徐婉又笑了。“呆子。”

***

“大头校园怪谈”事件尘埃落定,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又恢复了平静。

高三生投入紧张的备考当中,传得沸沸扬扬的怪谈也在网络上销声匿迹。网络时代的热门话题就像是快餐,上菜快,吃得热闹,结束也迅速。

最后出现在更衣柜里的录音笔,确实是任天真使用过的,里面的歌谣也是她录制的,但录音笔早在事发前一周就丢失了。

目前只能推断,将录音笔放进更衣柜的,很可能与将崔垚尸体挂进去的是同一人。然而到底是谁,无从查证。

崔垚的死就像是一切的终点,那套住脖颈的绳结,仿佛一系列事件的句号,是圆的。

胡盼坐在窗前,看着女儿安静画画。

虽然那几个孩子被迫说谎,但法官没有采信他们在庭上的证言,童富到底进去了。生活虽经历困境,现在却也算是平静安稳了。

提示响起。

胡盼拿起手机,看到一串陌生的数字。“我知道你离婚的原因。”下一秒,手机摔在地上,屏幕分崩离析,女人惊恐的面容倒映在碎片里。

关明朗的母亲放下儿子的画稿,陌生的号码发来的文字让她心惊:“关明朗不是自杀的。”

崔垚母亲拿着手机,露出近乎扭曲的笑容。“我要你们,为我儿子偿命!”

暗网作为载体,放大了贪婪和**,为猎奇心理提供了滋生壮大的土壤。

“您好,我是网络罪案调查组负责人谢无终,请问可以跟你见一面吗?”

在这场一反常态的暴雨中,网络罪案调查组仍奔波在追求真相的路上。

陈年旧事并没有被彻底掩埋,揭开的伤疤背后是不容缺席的公正,剜除旧疮是为了真正痊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宁得岁岁吵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