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多年前。
阿米娅最初并没有察觉到有什么不对。
萧凛总是那样耐心,话不多,却会在她不经意停下脚步的时候递上一壶温水,在她因为海风刺痛脸颊时替她把围巾往上拉一点。岛上从没有哪个男人会这样做。对他们来说,女人不过是嫁人、生子、再嫁人——只要还有价值,便不断重复。
而萧凛不是。
他会听她讲话。会记住她提过的一切细小到毫无意义的事情。会在村民嘲笑她“太外向、太不安分”的时候,轻描淡写的一句:
“我觉得这样很好。”
阿米娅于是理直气壮地爱上了他。
“萧,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那天傍晚,落日沉进海面,天光像被血染过。阿米娅握着萧凛的手,带他穿过村落,沿着暗潮攀升的岩壁,来到一处由海水侵蚀出的天然洞穴。
洞穴内潮湿温暖,空气中却有一种诡异的甜腥气味。
“这是……?”萧凛语气温柔,像是不愿打破某种仪式。
阿米娅微微笑,神情有点儿骄傲:“我们族人真正的墓地。”
他愣了几秒。
她却已经走到洞穴尽头,拨开垂落的藤蔓——
那些“尸体”沉睡在透明水膜之下。皮肤雪白,睫毛轻得像会动,五官无一例外都精致到不真实。时间在他们身上仿佛停住了。
“他们都已经死了。”阿米娅轻声,“可只要被海潮覆盖,就不会腐烂。我们会一直保留他们,就像他们随时会醒来一样。”
萧凛沉默。那种沉默很轻,可锋利得像刀。
阿米娅看不懂。她只以为他被震撼了,于是凑过去,像分享秘密一样在他耳边低语:
“我们是人类,也不是人类。”
“我们的祖先来自海里,与人结合。我们既能在海里存活,也能像人类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只要回海里,就能活得……很久很久。”
萧凛的眼睛,终于亮了。
不是那种温柔,也不是爱意。是研究者遇见样本时的光。
阿米娅忽然觉得后背凉了一下,可她没来得及问。
萧凛已经握住她的手,语气轻柔得近乎虔诚:
“谢谢你。”
“谢谢你告诉我这些。”
那一刻,阿米娅以为“感谢”意味着她被接纳、被珍惜。她甚至羞怯地笑,一双眼亮晶晶地望着他。
可她不知道。
同一时间,萧凛心中已经形成了完整、清晰、冷到可怖的结论:
——长寿与尸体不腐,必然与海基因有关。
——塞歌岛不是传说,它是人鱼基因保留库。
——而阿米娅,是他打开这一切的钥匙。
他看着她,眼里带着温度。但那不是爱。
那是选择了一只温顺且毫无防备的实验动物时的温柔。
——————————
阿米娅最先感受到的变化,是村民们看她的眼神。
起初,只是几句似有若无的议论:
“她天天带那个外面来的男人,不像话。”
“表里不一……塞歌岛不容这种人。”
再之后,连以往最亲近的幼年玩伴见到她时,也会不自觉后退半步,表情复杂得说不清是恐惧还是憎恶。
阿米娅不理解。
她只是爱上了一个外来的男人,仅此而已。
可就在她想要去问清楚的时候——
萧凛却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别去在意他们。”
语气温柔,像包容世间一切委屈。
“阿米娅,你不是他们那样的人。你是特别的。”
一句话就足够了。
阿米娅红了眼眶,所有质疑、困惑、愤怒,全部被这句话轻描淡写地抚平。
她甚至觉得自己被“理解”了。
第二步,是与外界的隔离。
萧凛渐渐不再随考察队集体行动。他拒绝公开记录任何关于塞歌岛的内容,也不再参加团队例会。
理由简单得不能再合理:
“我找到了突破口,但需要单独深入。”
研究所给了他充分的信任。毕竟,他是最年轻的主任研究员;他的能力、声望、履历,都足以让所有人相信他的判断。
于是,他逐渐拥有了“单独进入岛屿深部”的权利。
而陪伴他的——只有阿米娅。
阿米娅以为这是“信任”。实际上,这是切断她与集体的最后一条绳索。
第三步,是让她依赖。
“阿米娅,你知道吗?”
那晚潮声正盛,风从海里吹来,湿冷得像是要把心脏一寸寸浸透。
萧凛将她拥在怀中,声音轻得几乎要散在海风里。
“我不会离开你。你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存在。”
阿米娅缓缓闭上眼。
她不知道,这句话是经过计算的——
不是太多,不是太少,不会显得用力过猛,也绝不会让人察觉距离。恰好足以让她把人生的意义,全部系在他身上。
直到那一天。
萧凛站在村子的井口边,眼神平静得像在观察一个尚未命名的标本。
他问:
“阿米娅,你愿不愿意带我去你们举办‘潮礼’的地方?”
阿米娅怔了怔。潮礼,是族人最深的禁忌仪式,没有人会向外人提起。
她犹豫了仅仅三秒。然后,她抬起头,看向萧凛。
“如果是你……我愿意。”
那一瞬间,萧凛很轻地笑了。
无喜无悲,无失无得。就像一个研究者终于看见了自己即将完成的实验。
————————————
潮礼并不是在海岸举行的。
阿米娅带他一路下潜,穿过一条狭长而幽深的石缝,海水在耳边低声震荡,像是无数未说出口的祷语。潮下世界漆黑,却并不沉寂,有某种呼吸般的律动在深处回响。
当水流骤然变得温暖时,萧凛意识到——他们到地方了。
那是一个天然的海底穹窿,圆顶上镶嵌着成千上万块夜光贝,仿佛有星辰倒悬海底。中央的石台边,躺着一具具不腐的年轻尸体,安静得像是在睡。
阿米娅赤脚上前,脚踝间的海水泛起柔和的波纹。
“每当我们族人生命将尽,就会在潮礼中回到海里。”她低声解释,声音干净清澈:“回海的人会沉睡很久……然后醒来。”
萧凛的心脏跳了一下。
不是激动。是确认。
——人鱼混血的躯体,会在海中休眠并自我修复。
——死亡不是终点,只是中断。
——“永生”不是神话,而是可以被复制的机制。
阿米娅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她只是抬起脸,眼中带着温柔甚至带点骄傲:
“萧,我早就想带你来看了。我想让你知道,我的族人并没有诅咒。”
他轻声回应:“是的,阿米娅。那不是诅咒,而是礼物。”
阿米娅笑了。
她不知道这句话的后半句是:
“——是可以被剖开的礼物。”
回到岛上以后,一切都开始发生变化。
萧凛第一次主动提出:“阿米娅,你能让我见见你母亲吗?”
阿米娅怔了怔。她的母亲已经沉入潮礼多年,正沉睡在那片海底穹窿中。
萧凛却温柔地说:
“我想看看你曾经最爱的家人。我想理解你。”
阿米娅眼眶一下酸了。她点头。
她不知道,这意味着——萧凛将拥有接触“长眠者”躯体的直接机会。
同一时间。
岛民终于察觉到异常。
女人们不再在海岸迎她。老人们在她经过时会闭上眼不看。孩子们会在身后悄悄投石子,然后立刻逃开。
有人在夜里,站在她窗外,冷冷吐出一句:
“你已经不是我们的人了。”
阿米娅抱着膝坐在床沿,整夜未眠。
清晨时,她轻轻推开萧凛的门。
他正低头写着什么,没抬头,却自然地伸手摸了摸她的发顶。
“他们不理解你,不要难过。”
阿米娅终于控制不住,轻轻哭了。可惜她不知道,萧凛写下的,是第一份草案:
《混血人鱼休眠机制提取与复制实验设计(初稿)》
目标:
分离海源基因表达区域;
验证“潮礼”触发条件;
尝试复制可控“休眠 →再生”过程;
若成功,则人类寿命可被无限延展。
所需材料:
——混血个体组织样本
——潮礼水域环境模拟
——**对照……
右侧备注:
“阿米娅:情感状态稳定,可继续使用。”
萧凛放下笔。
门外潮声平静,和往常没有任何区别。
岛上没有人知道,从这一刻开始,塞歌岛的灭亡就已经被写下了第一行字。
——————————
五十多年后的现在。距离“阿修罗号”科考船“事故”发生不到三天。
GI研究所,某最高等级的实验室。
手术开始前,萧凛并不紧张。丢失了“S1号实验体”这种重大事故,责任却算不到他头上——就算有人需要承担责任,那个人也一定不是他。
因为,联邦人类军团无法离开GI研究所的支持。永远都不能。而他现在,要做一些与所谓“人类大局”无关紧要的事。
——五十多年的等待,到今天,总该有个结果了。
哪怕衰老已经让他的手开始发抖,哪怕他清楚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属于“逆自然”的实验范畴,他仍然稳稳地戴上手术呼吸装置,将生物活性溶剂沿着静脉缓慢推入。
他看着溶剂顺着导管流入体内,液面在针筒里下降,颜色如同磨得极细的银粉溶在水中,几乎温柔得近乎无害。
没有疼痛。只是从骨骼深处慢慢涌起一种迟缓的温热,像是某种沉睡已久的东西被唤醒。
心率开始下降,血压重新稳定,细胞代谢速度在缓慢转向另一条生理路径。表面看来,他不过是安静地闭着眼躺在那里,但在显微镜层面,他的身体正在重新定义“活着”的意义。
过了很久,他睁开眼。世界似乎比之前更安静。声音不再嘈杂,所有杂音被自然地过滤掉,只剩必要的部分。连光线都变得柔和,像是被另一层透明的组织重新折射过。
他抬起手,皮肤仍旧是人的质感,只是颜色比以前要更冷一点,没有了衰老常见的暗沉,呈现一种薄而清的光泽。
不是夸张的变化。如果不小心,是不会察觉的。
萧凛缓缓坐起,甚至连呼吸都平稳得不太像一个年近八旬的人。
助手小声问:“感觉如何?”
“我很好。”萧凛说,“像是换成了新的耳朵和眼睛。”
这是实话。
他感觉自己终于重新“接上了生命”。不是回到年轻,而是进入一种新的生理流动,好像细胞不再以死亡为终点,而是向另一种稳定态过渡。
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相反,他第一次感到自己真正站在了自然的对立面,却又稳稳地立足其上。
成功,没有悬念。
他甚至在心里轻轻呼出一口气。
阿米娅,我做到了。
几天后,他开始意识到一些细微的变化。
不是痛,不是异样,而是一种思维上的顺滑感。
过去在推演复杂模型时,他需要先搭骨架再向里填充逻辑,现在却像是只要看到第一块拼图,其余位置便自动填满。他不需要刻意推理,思想在他尚未指令时就已向前延展。
助手以为他恢复得良好,还庆祝似的端来热汤。
萧凛没有解释。他宁愿相信自己终于“成为了更高的生命形式”。
夜里,他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整理实验记录。笔尖几乎不需要停顿,思维清晰到让他自己都微微讶异。
但就在写到一半时,他突然停住。
他刚刚下意识地写下了一行自己并没有预设过的理论假设。那行字不属于他的研究体系,也不是他曾经思考过的结论。
语气、逻辑、论证方式,精确、冷静、像是——
像是另一个人。另一个,他很熟悉的“人”。
萧凛盯着那行字很久。直到寒气一点点从脊椎底部升起。
只是那一瞬。下一秒,他把这微弱的不安压了下去。
他告诉自己,这是认知提升带来的自然结果,是大脑接近“第二层意识结构”时必然的行为模式。人类理解不了人鱼的意识方式,而现在,他只是在适应。
他深吸一口气,把那张纸收进文件夹,动作沉稳,神情安静。就好像,他是真的相信了自己的解释。
然而夜深之后,当他独自走出实验区时,他分明听见水底深处有一种缓慢而无声的回响。
不是声音,不是词语。只是某种意识的存在感。静静地,与他同在。
没有侵略,没有指令,也没有要求。只是陪着他,像影子一样,仿佛它从来就在那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