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镂尘宝器录 > 第36章 共醉今朝(下)

第36章 共醉今朝(下)

俞蕴观察着文故知,给足了时间供他权衡利弊。

短短三日时间是不够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和爱好,却够了解她的能力和态度。

俞蕴这样毫无缘由的释放善意,提出要帮助他调查他的目标,背后的原因无非有两点。

要么她与济宁军案有关,要么济宁军案与器灵有关,无论哪种,究其根本都是利益相通。

既然要打开天窗说亮话,文故知也不客气,直接问道。

“济宁军案与尚器监典册院有关?”

“也许吧”俞蕴诚恳回答,“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她的回答模模糊糊不置可否,文故知一愣,没明白。

“若济宁军案与你院无关,为什么还要派你来帮我查”他追问。

俞蕴犹豫了一会,似乎还没决定判断要不要开口,她需要时间再考虑一下风险,于是话锋一转,又问起文故知的打算。

“兔子花灯的红章呢,你还查吗”

文故知的全部注意力在当对方提起济宁军案时就已经被吸引集中到她身上,自然也跟着她的思路跳跃。

提及那红章,他陷入新的思考。

乔世子送给筱缃的礼物里有器灵是不争的事实。

爆裂开来的琉璃蝴蝶钗在他眼前冒起和御船上那作乱的器灵相似的黑烟,接连出现在眼前的异样任谁也无法以意外草草带过。

尤其是文故知,琉璃蝴蝶钗由筱缃自首饰盒中拿出摆放,在此之前还曾数十次挽起她的青丝,摆在辞今朝一年半载安分正常的钗子到了他手中就爆裂伤人。

再回想先前御船上,凭他文故知在舱外苦战,宴会舱只木门一关就能一丝一毫不受影响。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攻击的核心目标不一定是什么,但其中必有一个是他文故知。

澄王跋扈嚣张,却有一句话没说错。

虽说从龙之功,御前红人,但也不过是区区禁军统领,替皇帝看门户是个苦差事,一没油水捞二没高权限,表面风光。

他算是年轻有为的富户,但京城最不缺的就是大官和富户,一块青瓦掉下去都能砸死官府的燕子,商人的狗。

能引起敌人暗处几次三番设计要指他于死地的原因自然在他身上,不是禁军统领,就是禁军统领正在做的事。

而文故知正在夜以继日不懈追查的唯有一件事。

他在利用职务之便私查投敌叛国的济宁军下落。

看来有人不想让他查,这人与朝堂有关,选择袭击御船全身而退,同时又手握器灵。

文故知改了态度,也学她的样子把双刀横放到桌面上,不紧不慢的给自己斟茶。

“也许吧,可能查,也可能不查”他淡淡道,以她原话奉还。

“我不知道你,或者你们,查了我多少过往,没关系我一概都认”他反过来观察她,态度诚恳,说的也是实话。

“我说了,没人想要讹诈或者要挟你”,俞蕴耐住性子继续推进。

她先前也没把握能简单完成这场谈话,多少抱着点尝试的心态,想看看独行已久的文故知面对送上门的帮手是什么态度。

毕竟她背靠尚器监典册院,有名有实作不得假,对他来说有利无害。

最主要在于她手上对方的底细确如她所说深挖的不少,但从她个人角度出发来看资料,纸上的文字都是平铺直叙的表现,看不出本人的能力。

他们接下来要掺手的济宁军案非同小可,要就此真正成为一条绳上的蚂蚱,还得探探虚实。

若文故知只是表现的诸多心思谋划,实则内里空虚,色厉内荏,急切寻求帮手而直接答应她的援助,那还真得再考虑考虑。

现在见他防备心如此慎重,不见真章不松口,俞蕴反而欣赏起他的敌对态度。

顶着风险,她开口跟他交底。

“元宵节那日不止御船遇袭,尚器监典册院也同时遇到了偷袭,对方调虎离山,在城内散步器灵引卫遣司几乎全体出动,屠杀留守岗哨和侍从四十余人,这事你知道吧”

俞蕴淡淡道,根据回忆平静的叙述起当日的惨状。

文故知点头,他在大殿上亲眼见院长俞泊峤上书陈情,转天去到尚器监典册院也见了院里低迷的气氛和随处可见的白幡纸花,对此事并不陌生。

起先包括他在内的所有人都以为犯下御船袭击案和偷袭尚器监典册院的是同一伙贼人,为某个目的引起京城大乱而利用器灵袭击御船,为了拖住能与器灵一战的卫乌使才偷袭尚器监典册院。

这个看似合理的猜想却在后续三日间随着他们对世子案不断加深的调查和对真相的接近而不断瓦解。

他们没有在世子案里找到任何能与尚器监典册院有关联的信息,如同世子去向之迷,或许袭击御船和袭击尚器监典册院的原本就是两拨人马。

俞蕴却比文故知更多知道一层消息,为博取他的信任,她选择此时拿出来与对方摊牌。

“我们查过,那晚贼人的屠杀只是幌子,他们盗取了我院典录司登记造册,保存在藏书阁中的一样器灵残片”

“器灵残片?”

原是偷盗,难怪俞蕴欲言又止,日日紧张,全程随行。

文故知被吸引,皱眉思索世子案中与之相关的内容,一无所获,只能用眼神催促她往下说。

“嗯,济宁军军旗残片”

轻飘飘几个字如震天惊雷轰在文故知脑中,他愣在当场,半天说不出话来。

“不可能”

他凝视俞蕴的眼睛,希望从中找出谎言的痕迹,“甲袁兵变是济宁军不战而降,带着边境百姓投靠敌国换来的休战和谈,既然没战,怎么可能军旗会有残缺!”

他有些急躁,肩上伤口未愈,近几日缺觉失血身体亏空,一时间气血翻涌,眼前泛起雾一样的恍惚。

慌乱之下他随手抓住周边的东西稳住身体,俞蕴向他伸出手,几次犹豫,他没有握住她的好意。

俞蕴关心他的伤势,体贴的提出等之后再谈,说着就要收起东西离开。

文故知眼前还一阵阵发晕,头痛不止。

见她真有要走的意思才抬手捉住她悬在半空还未撤回的手,握住了又觉得不妥,松了松转下几寸改握她的手腕。

她的手腕像她的人一样微凉,血肉透着鲜活的生命力,握在手心像握住了一块暖玉,没来由的叫他稳住了心绪。

“我没事”他开口解释,沉沉审视的神色被疑惑和茫然取代,现在的文故知不需要关心。

“我知道尚器监典册院与那场大战有联系,你没必要瞒我”

他焦急的需要知道她所知道的一切,直接指出他们的关系,想以此要挟俞蕴,“你们院为何会有济宁军残旗,甲袁兵变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如今人在何处”

俞蕴面对他抛出的一连串问题只是叹气,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也不知,文大人”她轻轻摇头,“济宁军残旗一直存放在藏书阁最顶层,即便是负责看守藏书阁的荀老也说不清它的来历,原本与残旗在一处的还有对它的记录,是前任院长亲笔,如今也一同被盗了”

“济宁军案轰动一时,我朝从上到下官民共愤,这么大的事你们前任院长应该还有印象,快去找他问问,残片被偷没准还剩下记录的备份”

一听还有机会他彻底急了,说着就要起身,被俞蕴反向用力压着手臂拦下。

“前任院长在十年前病逝,遗物唯有尚器监典册院”她语含悲伤,浇灭他刚燃起的希望。

文故知短时间内经历情绪大起大落,耗尽了本就虚弱的精神头,肉眼可见的消沉萎靡。

俞蕴不愿让空气变得如此凝重悲伤,也见不得前一日还张扬自信叫板澄王的同僚变成灰扑扑的落水狗,她重新提起这场谈话的目的,再次诚恳的抛出橄榄枝。

“乔世子送给筱缃的琉璃蝴蝶钗是器灵,正如你所见,无论攻击形式还是消散状态,这件蝴蝶钗都与大闹御船的酒杯极其相似,像是同宗同源”

“我熟悉器灵,却实在也不知道济宁军案的种种牵扯,虽然现在还无法看透其中缘由,但这伙贼人与器灵,与济宁军案必定牵扯密切”

“我帮你,为得知济宁军案的消息,也为追回被偷窃的残片,不管你信或不信,我知道的只有这些了”

她目光淡淡扫过,盯着被文故知握着的手腕愣神,感受着那里自他掌心传来的灼热温度。

脉象虚浮,气血翻涌,伤口重新流血,他在发烧吗。

俞蕴下意识抬了手背去触摸他低垂的额头。

此前仓仓促促,文故知的装扮没换过,头发还是先前冠着的样式,睡松了,额前掉下些碎发遮住了他晦暗不明的神情。

他在发愣,自小习武的敏锐仍没丢下,也没管探过来的是什么,下意识松了握着俞蕴手腕的手就去擒住。

于是在额前几寸,俞蕴一只手刚重获自由,另一只手就又被自掌心捏住,这次还是绑着绷带的那只。

“既然被盗走的是济宁军的军旗,文大人,现在你已是这两件事的连接点了,不只是为你私查,还......”

“还为我是济宁军后人,统帅文柏岳独孙,最后的文家血脉。”

文故知悠悠开口,声音低沉,接下她未出口的后半句话。

他手里没下多大的力气,喃喃自语间更像是无意识的自我防卫,而她手被捉着动弹不得,两人就这么僵持在半空。

幸好俞蕴足够耐心,又是半晌,文故知改捉为握,轻轻的带着她垂落到桌面上。

俞蕴知道事情谈成了

自双手落下,文故知会成为她此行的盟友,危机四伏前路上的后盾。

“抱歉,一时情绪上头,得罪了”松了压着她绷带的指尖,他苦笑着向她道歉。

十五年前的济宁军案在十五年后还会出现新的变数,凭空而来的残破旧军旗再次将他卷入其中。

文故知自以为时间已经足够长到抹平他的愁绪,没想到过了这么久再提起这件事还是一如从前,情绪与他都分毫未能改变。

俞蕴说得对,他可能是开始发烧了。

他能感觉到肩膀刀伤隐隐作痛,还能感受到握着的掌心下来自另一个人不同的微凉体温。

抬头,他以温和的笑容回报俞蕴的关切。

“我会继续追查济宁军案,既然世子案与此事有关,还是需尽快追查红章线索,看看是否能找到失踪在外的世子本人”

“器灵事务我知之甚少,往后追查必定会牵扯到器灵,届时还请俞司卿出手相助,不吝赐教”

俞蕴点头应是,端起茶杯润了润喉,松了口气,面上是一如既往的稳重冷静,暗地里慌的冷汗直流。

明牌交底谈合作不亚于一场豪赌,她实在不擅长应付这种场面,幸好对方是文故知,嚣张妄为的禁军统领文故知。

“红章不必担心,我有一混迹暗市的恰当人选,三教九流之类他最熟悉,之后拿给他瞧瞧”

既然已经结为同盟,许多事开口就会容易很多,俞蕴最后问出了她最为关心的问题,作为这场谈判的结尾。

“所以文大人,你究竟为何追查已经盖棺定论的济宁军案”

文故知如梦初醒,下意识握了握拳,一手下是俞蕴,另一手触及寒冷的硬物,低头一看正是他发晕时候随手抓住的他的双刀。

“文家祖传两把寒铁大刀,为军刀改制,锋利非常,十年前一把属于我祖父,统帅文柏岳,另一把属于我父,督军文榫”

抚摸着仿制的刀柄纹路,他眼中含恨。

“文家双刀世代相传,褒奖家中子弟忧国奉公,赤胆忠心。叛国卖民者,不配为双刀主人”

“为此,追到天涯海角我也要带回文家双刀。”

喜报,喜报,通过一天抓耳挠腮,下一卷的章纲已经全部梳理完毕,下一卷器灵多多——

即将进入新阶段咯?*。?(ˊωˋ*)??*

感谢你喜欢我笔下的故事!

有全文大纲,可放心入,不会坑

日更日更,如有临时情况会改为隔日更新

明晚九点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6章 共醉今朝(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貂珰

虐文受死遁后他们都疯了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