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牙侩说,他对不住你”
冉二娘跑的满头满脸都是灰,散落的发丝被汗水黏在脸上,她搓着双手,在人群中显得有些无所适从的窘迫。
先前同她聊家常的俞姑娘变回了卫遣司的俞司卿。
冉二娘脑中盘旋着许多话,不知道该以什么态度开始对面前的俞蕴说。
她因过往经历对官家贵人心存芥蒂,即便是刚为她所救,知她心性,冉二娘仍然有些不自在。
她的视线越过俞蕴肩头,去看院内脚步匆匆,来来往往的官兵。
姚持谨追击逃跑的孟逾舟,带走了画卷外大多数的杀手。
余下的被赶来增援的卫遣司控制,并分出人手帮俞蕴和文故知将冉二娘等人带出来。
混乱的事态终于得以平息。
现在转移到画卷外再看池龟拍卖行,才知道刚才身处世外桃源般的旷阔天地,实际上只是挂在稔当典当行后院的一张画卷。
画上山水池鱼悠然自得,作画者功力深厚,画技卓然。
左上角题着池龟拍卖行的名字,虽然没有署名,但无论题字还是画作都是世间罕有的精品。
只可惜器物开智生灵,能力体现各不相同。
池龟拍卖行可以引人入画中幻境,制造出一个近乎真实的世界,却与寻常画作的一样质地脆弱。
只需要普通的火苗便可以损坏它的本体,将其付之一炬。
池龟拍卖行最终还是没能保存下来。
看着不远处身着螺青色官府正小心仔细收集灰烬和碎片的卫乌使,冉二娘的鼻头一阵阵发酸。
“小孟牙侩知道这些恶人为他而来,不愿拖累大家,只把这个旧铃铛放在我这里,叫我等一切结束之后,连同他留下的话一同交给你们。”
指了指文故知掌心的古旧铜铃,冉二娘最终还是没能控制住情绪,双手掩面抽泣起来。
“孟家庇护我们,都是好人!到底为何要残暴出手伤害无辜性命,如今闹到这种地步,还惹上了人命,老天怎么如此不公平......”
冉二娘声泪俱下,原本沉静的小院因她的情绪更添几分悲凉。
到底是普通百姓,突遇横祸还见到那么多诡异的尸体,俞蕴有些不忍。
可是即便知道冉二娘受到惊吓应该被好好安抚,俞蕴却没有办法替她抹去这段残忍的记忆。
池龟画卷已毁,孟逾舟不知所踪,他们没有能模糊人记忆的盼茶了。
“二娘,孟逾舟可还有别的什么话要交代吗”
文故知适时的接话,声线尽可能的轻柔温和,要冉二娘再回忆一些孟逾舟临走之前的细节。
他从战场上下来到禁军营当统领,见过许多因战场厮杀或第一次见到尸体时造成阴影的新兵,他们的状态与冉二娘一样无助和迷茫。
几年下来,经验让文故知知道此时比起让他们休息,给予明确的指令更能帮他们跳脱出思维,缓解脑中不断盘旋的噩梦碎片。
俞蕴也想要为冉二娘做点什么,可她现在双眼蒙着丝帕,连一个坚定支持的眼神都无法给她。
万幸,姚持谨的逃离并未加重俞蕴的失控,她的情绪因沉思而稳定,稍加休息就恢复到与平常无二的状态。
器灵外溢的能量也还能由她所控制,萦绕在周身的异能被长剑吸收入内,剑身光芒一闪,随后趋于平静。
她没有陷入柴苻预想的最坏结果,但因对垒姚持谨而爆发汹涌的情绪还是给她造成了麻烦。
俞蕴双眼的玉质化状态并没有消退。
是文故知主动递上一张丝帕为她暂时遮挡瞳孔的异样,俞蕴才能在人来人往的双槐坊内驻足而不引起恐慌。
站在冉二娘身前,俞蕴因器灵能力而加强的视力能让她透过丝帕将女人的无助和不安尽收眼底。
无法抑制的恐惧又一点点蔓延上心头,俞蕴再一次觉得此间种种都是她的过错。
就在她感到呼吸困难之前,文故知捏住她的手臂,将沉浸在自责中的她一把拽回现实。
“没事吧?”
他关切的问道,见俞蕴沉默,他没继续多问,转而向她分享刚才从冉二娘处得到的信息。
画卷被焚烧后,孟逾舟情绪崩溃,无法接受孟家几代人守护传承的池龟拍卖行断送在他的手里。
据他话里话外传达的意思,孟逾舟似乎对姚持谨一行人的到来并不意外,他早知道会有这一天,只是没想到对方猖獗到对双槐坊动手。
也因此,他知道若他还在双槐坊,便会给居民惹来更大的麻烦。
敌人是亡命徒,为了逼他现身可能会再起一场杀 戮。
孟逾舟已经失去了池龟拍卖行,无论如何不能再失去这些街坊居民。
为此,他趁俞蕴拖住姚持谨之时独自一人乘龟离去,吸引杀手远离双槐坊。
留下古旧铜铃给俞蕴和文故知,希望能得到原谅。
“他同冉二娘说,只管把这个交给我们,我们就能找到他”
文故知指腹摩梭着铜铃上的纹路,里外雕花都没有留下文字,但当他拿给俞蕴看时,两人立刻便知道该去找谁。
铜铃的铃舌质地是带有油脂光泽的象牙。
双槐坊内,与象牙有明显联系的唯有一人。
再加上弛归和池龟的相近,即便孟逾舟不说,弛归客栈的许掌柜也是解下来审查的重点。
而他专门留下这件信物便意味着他们三人之间未谈完的交易仍然有效,孟逾舟愿意把一切都告诉他们。
只是因风波突起,要耽搁些时日。
不过无妨,线索有了眉目,对于刚脱离一场危险灾难的文故知和俞蕴来说都是莫大的安慰。
俞蕴很想要立刻把姚持谨交锋中得知的,关于鬼市和济宁军残旗之事告诉文故知。
但碍于现状,还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她优先处理。
空旷处有人招手喊她过去。
双槐坊内事态严重,柴苻派人请来的除了卫遣司其他四个处的援兵,还有院长俞泊峤。
身着官袍的中年人负手而立,不怒自威,正在典当行门外街道上安排对附近居民的疏散。
周围已经戒严,要严格搜查各家商户持有器灵的情况和数量,各户账本上记录的先前买过器灵的人也要一一被提审问话。
此案涉及器灵数十件,各类人员百余,可以称得上是尚器监典册院自成立以来涉案人数最广,器灵种类最多的一件大案了。
杀手尸体的处理也是问题。
陪同俞泊峤赶来的还有一年纪大些的红袍官员,若说俞泊峤长相还算得上温和,那这位红袍官员可谓是将相由心生贯彻到了极致。
他从长相到气质都凶狠非常,凛然正气,刚正不阿。
跟在俞蕴身后,文故知一眼认出这干练老官员正是先前在辞今朝见过的大理寺卿,庞大人。
来处理烂摊子的两人原本正在低声议事,见他们走近便话题骤止,只是从表情和肢体动作中也能看出来他们讨论的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庞大人更是将杀人一般的视线落到文故知身上,盯得他直发怵,硬着头皮站到了老头跟前。
若不是碍于身侧还站着俞蕴和俞泊峤,只恐怕还没等他走过来就得先被庞大人提出去打一顿。
两人上前先是分别行礼,规规矩矩地见过俞院长,见过庞大人,随后再没人说话,气氛降到冰点。
文故知还在犹豫着要怎么张口叙述双槐坊之行的起因结果,就见余光里身影一晃,俞蕴直接单膝下跪向俞泊峤请罪。
“臣办事不利,未能将双槐坊内情况摸透便擅自潜伏调查,险些酿成大错,请院长责罚。”
她朗声道,蹲下时还有些不稳,衣裙下腿脚轻微晃了晃,又被她强行稳住。
文故知这才注意到俞蕴身上的衣服多处破损。
外搭的厚斗篷早不知丢到了何处,里面素雅单薄的衣裙上都是被蛇骨鞭勾出的细小口子,虽然没有明显的洇血,但不能就此认定没有受伤。
根据文故知刚才注意到的她下蹲时晃动的幅度,他判断她极有可能是收了内伤。
内伤难愈,若是伤及筋骨肺腑那远比皮肉流血要更严重,应当静养,这么猛然蹲下只会因肌肉拉扯而加重伤情。
文故知更不同意她将所有的罪责揽到自己身上。
双槐坊一事若真要追究也该是审判盗窃器灵,从鉴器司逃走的孟逾舟,他才是关联起一切的人。
或者再往前追究到元宵节的屠杀大案和遇袭的御船。
敌人阴险狡猾,俞蕴只是做了她该做的,自始至终秉持职责,即便对战姚持谨吃力也并未一剑封喉,而是代表院内宣判对方的罪责。
她已经提前做好了最周全的计划和准备,本就是事发突然,谁又能提前预料双槐坊内情的复杂。
况且如今也并未酿成大祸。
文故知的视线环绕一周,尚器监典册院几乎出动了各司大半人员,正在有条不紊的配合大理寺官差一同封装商铺货品、清点人数、登记造册。
再往远处,冉二娘和所有被救出的拍客并在一处休息,也有专人时时看顾,安抚他们的情绪。
能解决到如此地步,多亏了俞蕴。
现在不以功劳对她大加赞赏却要按渎职责罚,天底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文故知跟在她身侧也单膝下跪,如同元宵节那日在天子面前为禁军争辩,他腰背挺直,不卑不亢的要替俞蕴也争一争。
“禀俞院长,臣与俞司卿共查双槐坊器灵走私一事,全程伴她左右,愿为人证”
文故知说道,无视了庞大人眼神中的制止。
“臣可证明,俞司卿查探时所言所行都以百姓与贵院利益为先,多次挺身在前冒生命危险保护众人安危,未有任何渎职出格举动。”
“俞司卿已尽力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下,并为此身负重伤,即便歹人侥幸脱逃臣也以为这不是她的过错”
在他为俞蕴争辩的全程,俞泊峤只是听着,不发一语。
身旁庞大人则眉头都拧成了川字,心里把文故知骂了一遍又一遍。
他与院长俞泊峤是同一书院考出来的师兄弟,同窗多年又在同京城官场浮沉,他比谁都更清楚这笑面虎师弟的脾性。
瞧着亲切温和的长辈,具有的铁腕手段和心机城府却是他们这些老官员也学不来的。
皇权特许的尚器监典册院主人就算真要惩罚俞蕴,那也是人家自己的家事,哪有他这外人插话的余地。
况且,庞大人瞥了一眼沉默的俞泊峤,撇撇嘴。
他那心疼又关切的眼神哪像是要惩罚俞蕴的样,说到底不过是先斩后奏,事情超出了掌控,人前做做样子给个台阶也就轻轻揭过了。
偏偏就这混小子看不清局势,拒绝跟他眼神交流还不听劝,气的庞大人直想踹他。
文故知不明所以,见两位权臣脸色阴晴难辨,还以为是自己说的不够可信,急得向前膝行两步又补上一句担保。
“臣愿以官职担保所言句句属实,还请俞院长严审此案,勿让真凶逃脱”
轻飘飘一句话压上了自己的前程,只为给俞蕴求一个公平。
俞泊峤看着那张脸有一瞬间的晃神,随后对两个小辈露出慈祥的笑容,他让俞蕴起来站到他身边。
再转向文故知,俞院长正色道。
“卫遣司司卿有罪与否我院自有决断,不劳文大人费心。”
“我却有事要问问你,文故知,器灵一事,你身为行走御前享光辉前程的禁军统领,又能懂得多少?”
—
即将满六十章——
请多多互动~UU~
感谢你喜欢我笔下的故事!
—
新卷屯稿中,隔日更新
有全文大纲,可放心入,不会坑
祝你天天开心,我们明天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9章 请罪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