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黑风高的无人之夜。梁云钦虽没本事杀人,却有想法跑路。
他在枕上几番睁眼,看了看外头的天色,又强忍着闭上。
这些日子,他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样子,成日泡在邀月阁喝酒,对苏姒的宠爱也达到了极点,珠宝玉石、大箱小笼地往邀月阁送,大有点千金散尽管它来不来的意思,还逢人便说,“这钱,花了的才是自己的。留给儿孙糟践,还不如自己糟践呢。”
他这般日日荒唐,便是为了麻痹官府和黑石堂,以便势头不对的时候,就跑路。
窗上终于传来几声轻轻的笃笃声,他当即抬起了头,看向了外面。
这一夜,他拉着整个邀月阁的人喝了大半夜,拿着白花花的银子大撒特撒,然后便假寐在床,就等着这一刻。
他警惕地看了看身边熟睡的苏姒——这个枕边人,他故意灌了好多酒,她不到第二日午后是醒不过来了。看着这张睡梦中依然让人心动的脸,他可惜道:“你也说了,这些年,是靠着我才过了几年好日子。如今,缘分尽了,咱们就各顾各吧。”
说罢,梁云钦起身下榻,蹑手蹑脚地摸黑到了窗边,开了个小缝。窗外是他的护卫范存。
“老爷,都备好了,马车就在后门口等着。”
“没人看见吧?”
范存摇头:“老爷放心。”
梁云钦点点头,回身从柜子底下摸出一个包袱,又抠起地板,抱出个小箱子。
这些日子送来邀月阁的箱笼,大件的都是给人看的。真正值钱的东西都让范存分散了,换成了银票。只有少数价值连城的,一时出不了手的,装了个小箱子。
他手中一没权,二没刀,就是个人人觊觎,又人人可拿的钱袋子,从没想过像曾怀义一样,真正把绥陵当家,想长长久久地在此开枝散叶。于是,借着做生意、游山玩水之机,早早就在山高水远之处另置了产业,便是预备着这一日。反正他打小就流落多地,哪里都是家,但哪里也都可以不是家。
等发现孙九爷和梁夫人关系的时候,他别提多庆幸自己早做了这手准备。他虽去了熹园一趟,但也知道那门槛不好进。若要舍的大了,还不如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老子不陪你们玩了,早点收山,落袋为安。
邀月阁这声色犬马之地,哪日不是闹到半夜三更方歇。梁云钦听着外面悄寂无声,这才开门。
可刚开了一条缝,门就嘎吱一声响。身后的榻上,传来“嗯”的一声。
梁云钦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惊得猛地回头去看,见她翻了个身,又睡了,这才松了一小口气。
这邀月阁的人睡得晚,可外头街上的人起得早,再晚只怕撞见人了。他不敢耽搁,先将肩上的包袱塞出去,又小心地扶着门,将胖大的身子挤出去,这才将包袱背上,抱着小箱子,猫成个煮熟的虾,一路看,一路偷摸到了后门。
果然,守门的人已经被范存打晕了,开了个门缝,就等着他。
他疾步朝范存跑了过去,出门的时候,回头最后扫了一眼,小心又兴奋地转身而去。
这时,一双漂亮的眼睛,正在黑暗中,带着盈盈笑意看着他。
***
竹雨院内,孟珂继续道:“这抓人,还只是一难,二难则更甚——衙门声势浩大地这么抓人,满城都看着,敢问,大人准备师出何名?”
侍剑不明白了,在一旁嘀咕道:“查案抓人还需要什么名目?”
涤砚却明白,低声应道:“这越大的案子,越难办。查封义庄,坡上挖尸,为何都要找查账和整理坟山的理由?哪怕梁云钦在背后煽动人来衙门闹事,为何公子也只是安抚,却不揭破衙门是在查这大案?”
“公子不是说,案情不明之前,谨慎行事,暂不透露吗?”侍剑道,“可现在不是什么都清清楚楚,也证据确凿了?还有什么好慎重的?”
二人说话间,听孟珂又问:“这案子到底要怎么查办,后面怎么审,又怎么向朝廷呈报?大人可想好了?”
周冶看着她,一时无言。
他如何不明白,这个案子真正的难办之处,不在于如何弄清案情本身,也不在于案犯怎么抓,怎么审;而在于案情一旦揭开,他要怎么对上交代,对下安抚。
他查阅过旧案记录,又找了书吏俞用之回去问过他老爹,买卖尸体之事曾几次被人撞破,但都被糊弄遮掩了过去。因为这个案子,太大了,也太难了——不管怎么去办,此案终究都伤及郡县、州府,乃至朝廷的脸面。
比起案情本身,上头更看重的是——局面,局面一坏,他这个办案之人,便是过非功。
而届时将引发的滔天民愤,又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周冶笑笑,抬眼看她道:“小姐这是……来看我笑话?”
孟珂反问:“我为什么会觉得这是笑话?”
她垂下眼眸,面含悲悯地道,“我觉得,这是再悲凉也没有的事。”
“儿时,我们读书明理,以为只要懂得分辩是非,只要去做对的事,便够了。”她也微微叹了口气,带着淡淡的讥嘲道,“但等到我们长大了,便知道,在是与非之上,还有利与害。做一件错的事,很可能于己有利。而做一件对的事,却得承受其害。”
她摇了摇头,“这做人,难哪!”
周冶深深地看着她,她身上,不只有那通晓世事之慧,还有份无差别的悲悯之心。
“这便是大人的前任们不作为的原因:做了,未见得有功;不做,至少于己无害——害不到他们自己头上。而大人你,是个想作为的人,我只会敬重,怎可能看笑话?”
孟珂道,“不管是谁在这个位置上,面对这个问题,都不容易做。而对大人你来说,甚至都不是在利己和利民之间为难。而在于,哪怕你义无反顾地选了利民,依然无法两全。”
听了这话,周冶只觉又喜又悲,喜的是有人不需要言语就能懂得,而悲的是,她戳破的这份现实的不能两全。
这一瞬,他突然明白了,为何这个案子一路查来,她只在需要的时候,才让他自己去看那些实实在在的证据。
原来,她并不只是为自己撇清,更是在给他选择:让他自己看清实情,让他自己去判断,去选择,这每一步要不要走,该走到哪一步,又该怎么走……
***
侍剑看公子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疑惑道:“他们到底在打什么哑谜?我就闹不明白了,公子办这么大个案子,是大功一件啊,到底在烦难什么?”
涤砚道:“两个字,民怨。”
侍剑:“民怨?”
洗墨也在一旁点头道:“都说死者为大,可死了的人还被他们这样糟践,真是缺了八辈子的大德了!这事传出去,谁听了不瘆得慌?死了都不得安眠,被他们大卸……不只八块。去血肉,最后连点骨头渣子都不剩,被磨成东西,日日拿在手中……”
他嘴里骂了一句什么,继续道,“谁能不对衙门寒心?谁不骂一句,官商勾结吃人。谁,又能不怨?”
侍剑:“什么意思?因为这,就不能查案抓人了?不是更该办了这些人?”
“不是不办,”
连从来一是一,二是二的涤砚,这次也有些举棋不定,不敢说定要捅破此事,“公子处理此事之前,得先想定了怎么个办法,才好去做。”
“这有什么好想的?”侍剑越听越懵。
洗墨忍不住敲了他头:“这事一闹开,衙门失了民心,百姓必定民怨沸腾……这绥陵就乱了。”
侍剑没明白怎么就乱了,疑惑道:“这事又不是我们干的,我们处置了坏人,是好事啊。百姓不该感谢公子吗?”
涤砚道:“这事伤及了朝廷、衙门的体面。”
侍剑摸着后脑勺:“体面?觉得发生了这事丢……面子?衙门之前的官没做好,如今有人纠正过来不就好了?”
洗墨道:“你傻啊!这事捅出来,百姓还能信衙门吗?大伙儿都会想,这一件是揭开了,可那没揭开的呢?在没看见的地方,还有多少更黑的事情——这也是事实。我们公子愿意捅破这天去,替大伙儿掀开此事,也愿意为此扛下这道天雷。可公子这样的人,又有几个呢?”
三人的声音越来越大,周冶终于扭头去看着三人,道:“朝廷的体面,不是达官贵人好面子,不是寻常人家不愿意让人看见丢脸事的那种好面子。”
“所谓的朝廷体面,是一张遮羞布。这张遮羞布底下,是一团不愿意让百姓看见的污糟。他们不愿底下人伤了这份体面,是因为一旦发现底下的污糟真相,会发生什么事?布衣之怒,尚可血流五步。”
“这张遮羞布,掩盖真相,也因此纵容了无数的罪恶。但没有这张遮羞布,这世道,也就……乱了。”周冶看着侍剑道,“而一旦引发震荡,最首当其冲的是谁?还是百姓。他们才经历了这事,你想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成为暴民被镇压?”
侍剑虽然脑子有点糊,但也知道天下一乱,流民四起,会是什么样的场景,这下也跟着为难上了:“那……公子要不还是再考虑一下?”
洗墨也看着周冶和孟珂二人:“这事就没有什么……折衷的办法?”
“有。”孟珂笃定地道,“但凡出了民情沸腾的大事,都会处理几个宵小,甚至牵扯进几个大员,以泄民愤。该怎么判,怎么罚,都有律例可依,但是,难就难在,终究还是触碰了朝廷的红线——体面。”
“这样……虽然不痛快,但好歹处置了祸首,也不是不行吧?那些人的亲人不知道,也能避免伤心一场。是吧?”
洗墨看着涤砚和侍剑的脸色,又看向周冶,可周冶的脸色并没有好哪怕一分。
周冶道:“可是,这样一来,大事化小,那些人不会得到应有的惩罚,很多人根本不会被处置。二则,百姓不知道,也就不知道防范。难保那些人不会过一段时间,甚至直接换个地方,春风吹又生。”
洗墨:“这……那……怎么办?”
***
孟珂又道:“这还是假设一切顺利,能抓到人,能拿到实证,把案子做实的情况。可这案子若做不实呢?若是人跑了,证据毁了呢?捅出这么个大窟窿,只拿住几个小喽啰,大人怎么交差?”
洗墨和侍剑都睁大了眼,看了看公子,又看向了涤砚,可这次,连涤砚也答不上了。
周冶扫了屋内人一圈,像是做了决定:“这事必须办,这事也……必须让百姓知道。必须有他们的千万双眼睛看着,才能避免这种恶事死灰复燃。”
他岂能不知道为官之人的想法?谁愿意有千百双眼睛,而且还因为旧案而带着怀疑眼光,事事盯着,时时看着?可是,这是唯一的出路。
只靠官府灭火,是灭不完的,也灭不及时的。只有所有人都看着,所有人都能示警,才不会有其他的义庄案,或类似的案子隐藏数年而不发。
孟珂看着他,慢慢道:“可是,若因这一案而开罪了上头,断了你的仕途,那绥陵百姓便只能翻这一个案子——你这个好官,也只能用这一次。”
周冶笑道:“我本来就是来吃喝玩乐的。能在这块地里,挖出这一块糟烂的东西,也就不枉来这一趟了。”
孟珂看着他笑笑,点着头道,“大人自然可以不再走仕途,退出朝堂,做一生的富贵闲人。周家大公子,有退路,有选择。可是,有了你这颗祭棋在前,日后换了其他人,面对其他案子,还敢不敢翻?朝廷之上,那些有心想做些事的人,会不会噤若寒蝉?”
周冶正要说什么,孟珂又继续道:“自然,大人你毕竟不是无根之木。在这朝堂之上,想自保是容易的,想不影响仕途,也不是不可能。可是,别人呢?别人就没有这样的倚仗了。”
周冶突地笑了:“什么都让小姐说了,我……还有什么可说。”
孟珂定定地看着他,笑道:“大人,朝堂上,就按朝堂的玩法。至于江湖的,便交给江湖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4章 民怨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