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告之后,是更为凝重的等待。那种山雨欲来的预感并未随着时间流逝而消散,反而像缓慢上涨的潮水,一点点浸润着商仪映的日常。她并未陷入恐慌,反而以一种近乎修道士般的自律,维持着生活的秩序,同时敏锐地捕捉着每一个细微的预兆。
心悸的感觉偶尔会再次出现,总是短暂而突兀,像暗夜里不祥的鸟鸣。她对气温的变化也异常敏感,明明天气预报是晴好,她却总能从流动的空气里嗅到一丝若有若无的、来自远方雨云的湿冷。夜晚的梦境也变得光怪陆离,不再是具体的痛苦场景,而是各种象征性的碎片:断裂的桥梁,锈蚀的钥匙,在浓雾中反复出现又消失的路标……所有这些,都指向一种“临界”的状态。
她知道自己无法阻止这场雨的降临,这是循环机制的一部分,是那个内在恐惧种子汲取能量、显化外部的必然过程。她能做的,只是调整自己的状态,去迎接它。
在这段等待的日子里,她也清晰地感受到了自身变化所带来的外部涟漪。
苏晚再次联系了她,这次不再是担忧的短信,而是一个直接的电话邀请。商仪映犹豫了片刻,还是答应了。她们约在了一家安静的茶室。
再见苏晚,商仪映能感觉到对方眼中毫不掩饰的惊讶。苏晚打量着她,像是第一次认识她一样。
“仪映,你……”苏晚斟酌着词句,“你好像……变了很多。”
“是吗?”商仪映为她斟上一杯清茶,语气平和。
“说不上来具体哪里,”苏晚歪着头,努力寻找着形容词,“就是感觉……整个人沉下来了。以前你虽然也冷静,但总觉得绷着一根弦。现在好像……那根弦松了,但人却更……结实了?”她顿了顿,压低了些声音,“而且,那种感觉……就是让我老是联想到林清浅的感觉,好像淡了,几乎没有了。”
商仪映微微一笑,没有解释。她知道,当她内在不再将自己与“林清浅”割裂和对立时,外界那种错位的认知自然也就失去了根基。她呈现出的,是一个整合后的、复杂而真实的状态,无法再被简单地标签化。
“只是最近想通了一些事情。”她轻描淡写地说。
苏晚看着她,眼神里的担忧终于被一种放松和好奇取代:“不管怎么样,看到你这样,我放心多了。你都不知道前阵子我有多担心你,总觉得你……”她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
“谢谢你,苏晚。”商仪映真诚地说。在她最混乱、最孤立无援的时候,苏晚的关心,哪怕是带着误解的关心,也曾是一丝微弱的光。
她们聊了些近况,聊了工作,聊了无关紧要的八卦。气氛轻松而自然,仿佛回到了很久以前。商仪映能感觉到,她和苏晚之间那道因“林清浅”而产生的无形隔阂,正在慢慢消融。
除了苏晚,她也注意到其他一些细微的变化。物业管理员王师傅不再用那种饱含同**言又止的眼神看她,而是恢复了正常的、略带疏远的客气。便利店店员看到她,也会自然地报以微笑,不再有认知上的迟疑。
世界正在重新校准对她的认知,因为她自身的内在坐标已经稳定。
然而,这些积极的涟漪,并无法抵消那日益迫近的、来自雨夜的压迫感。
一天下午,她正在整理书房,准备将那些写满分析循环的草稿和处理掉。当她拿起一叠纸张时,指尖无意中碰到了书架上那个作为装饰的、小小的水晶球镇纸。
就在触碰的瞬间,水晶球内部,毫无征兆地弥漫起一片白色的雾气,雾气迅速凝聚,然后,极其细微的、几乎看不见的晶体,开始从虚拟的“天空”中缓缓飘落。
下雪了?
不,商仪映凑近仔细看,那不是雪花。是雨。极其微缩的、在水晶球密闭空间里模拟出的雨。
那雨丝细密而冰冷,无声地落在水晶球底部微缩的景观上。
一股寒意顺着她的脊椎爬升。预兆已经不再局限于她的身体感受和梦境,开始影响到她周围的物理环境了。这个水晶球她放了多年,从未有过任何异常。
她盯着那场微型雨,看了很久很久。直到水晶球内的“雨”渐渐停歇,雾气散去,恢复成原本清澈透明的样子,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幻觉。
但她知道不是。
循环的力量正在增强,它正在试图从各个层面提醒她,或者说,警告她:终点正在逼近。
当晚,她做了一个非常短暂的梦。梦里没有场景,没有人物,只有一个清晰无比的声音,像是古老的钟声,又像是某种机械的提示音,在她灵魂深处敲响:
“三。”
然后她便惊醒了。
窗外夜色深沉,万籁俱寂。
“三……”商仪映靠在床头,喃喃自语。是倒计时吗?三天?她无法确定。但这个数字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终结意味。
她没有了睡意,起身走到窗边。城市在沉睡,只有零星几点灯火,像守夜人的眼睛。空气里的湿意更重了,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几天,确实有降雨概率。
她没有感到恐惧,心跳平稳得出奇。一种奇异的、混合着悲怆与平静的情绪笼罩着她。仿佛一个死囚,在终于得知确切的行刑日期后,反而获得了一种诡异的解脱。
她回到床边,没有开灯,只是在黑暗中静静地坐着。
预兆已经如此清晰,涟漪也证明了她的改变是真实不虚的。
现在,只剩下等待那个最终的时刻。
她闭上眼睛,开始在内心中,一遍又一遍地预演那个雨夜。不是带着恐惧去抗拒,而是带着观察者的清醒,去设想每一个细节,每一种可能的反应。她在脑海中构建那条熟悉的街道,那冰冷的雨滴,那最终需要做出的、或许能改变一切的选择……
她知道,这一次,她拥有的最大武器,不是反抗命运的勇气,而是接纳一切的清醒。
当倒计时归零,当雨水落下,她将不再是那个被动承受悲剧的林清浅,也不是那个试图用理性囚禁痛苦的商仪映。
她将是一个完整的、走入雨中的、全新的存在。
第三十三天,在黎明前最深的黑暗里,静静流逝。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