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全校大会其实没什么实质议题。各个学院目标各异,统一讨论意义有限。
它真正的作用,不过是给教授们提供一个场合,互相点个头,认个面。
除此之外,就是走一遍流程:宣读学校新一年的发展方向,再把教学与研究指标分派下去。
会议结束的时候,会场分成了两拨人:有人自愿留下,继续聊未竟的话题,甚至衍生出未来合作的可能;也有人觉得今天的吃喝与寒暄已算“达标”,便径直离开,各自回到繁忙的日程。
陆石川属于第二种,他还需要到学院完成未完的手续,就随着人流快步走了出去。
离开会场那一刻,陆石川感觉世界重新恢复了秩序。
那些笑声、寒暄在门后迅速归零,像是一段被剪掉的背景音。
他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下一刻的思绪已经被工作邮件拉回——会议不过是一场插曲,生活仍要照常继续。
——
随着新学期的推进,课程与研究的洪流像潮水般涌来,不论是教授还是学生都淹没其中。
走廊上的匆匆点头,办公室里的关门声,以及实验室的灯光昼夜不灭。
在这样的忙碌里,纪清和和陆石川没有再碰过面。
纪清和原本想着,哪怕约个饭、喝杯咖啡也好,可这念头也一直拖着没能实现。
其一,他的时间被课程、研究与学生事务切得七零八落,几乎没有一口喘息的空隙;
其二,则是——那天没能加上的微信,成了他们之间唯一的断点。
陆石川那边,更是风平浪静。大多数时候,他窝在实验室,埋头处理数据,颇有点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意味。
计算机科学系的氛围,也恰好也与他的性子契合。大部分教授都差不多:能不打招呼就不打招呼,能避开的寒暄尽量避开。
这种不约而同的冷淡,让陆石川心里暗暗庆幸——少了社交压力,他得以自在许多。
可日子一成不变到某个临界点时,沉默如他,也会想要一点噪音。
因此,陆石川决定罕见地去一趟中央食堂。
他一般都自带午饭,一来便于管理体重,二来是口味问题。
学校食堂的“白人饭”在他看来简直是对味蕾的亵渎,每一口都像是在受罚。
前一晚实验拖得太久,回到家时已近午夜,他连晚饭都懒得吃,更别说准备第二天的饭了,倒头睡去。
于是第二天中午,去食堂这件事,顺理成章。
——
午饭点的食堂热闹得近乎喧嚣,餐盘与刀叉的碰撞声此起彼伏,油烟和咖啡的香气交织在空气里。
陆石川在冷柜里拿了一份加州卷,穿过拥挤的人群,准确找到了最后的一张空桌坐下。
第一口刚咬下,肩头忽然被轻轻一拍。他转头,看见一个年轻学生,有些局促地开口:
“对不起,同学,可以拼个桌吗?实在没位子了。”
陆石川正要开口,另一个声音从身后插了进来——带着笑意,还有一点不请自来的熟稔:
“同学?王晨儿,你这称呼都叫错了,还想拼桌呢。”
纪清和边说着边走到他身旁,顺势拉开椅子,坐了下来。
接着,自然地把手搭上陆石川的肩膀,抬眼对那学生笑道:
“这是计算机系新来的教授,Dr. Lu。”
这个叫王晨的学生立刻像找到台阶般,先喊了声“纪哥”,随即连声道歉:
“不好意思,陆教授,您长得太年轻了,我还以为您也是学生……”
陆石川嘴角淡淡一勾,那是他用来中和冷漠的习惯性动作。看向学生,语气平和:
“没关系。被说年轻,我应该高兴才对。”
“你们随便坐,我不介意拼桌。”
两个学生忙不迭地坐到对面,纪清和却没有要挪开的意思,手依旧搭在他肩上。
他侧过身,懒洋洋地开口,带着几分挑衅的笑意:
“陆教授,你介意我坐这儿吗?要是介意,我现在就走。”
陆石川不看他,轻轻扶了一下眼镜,紧接着,行云流水般地手一挥把肩上的手扫了下去:“都坐下了才问。我看你也没有很在乎我的回答——你随意。”
纪清和笑了一下,低头拆开筷子,夹起食物。
那笑声轻轻的,带着一点不以为意的散漫。
筷子触到盘沿,发出极细的响声,节奏不疾不徐。
陆石川本不打算再看他,可余光还是被牵了过去。
他发现——
纪清和吃东西的样子意外地规整:一举一动都像是被目光雕琢过的,从容而笃定。
可怎么偏偏到了自己面前,就成了吊儿郎当、不着调的模样。
正想着,纪清和忽然转过头来,笑眯眯地举起手里的餐盘,凑近:“陆教授,咱俩心有灵犀啊,连午饭的选择都一样。”
“难道不是因为食堂其他东西都难以下咽?”
“哎,不能这么说。”纪清和摇摇头,“这世间口味千千万万种,咱俩能喜欢同一样,就说明取向差不多。以后要是出去吃饭,就不用互相迁就了。”
这话带着几分套近乎的意味,却也确实是纪清和的真心。毕竟,每次和其他几个华裔教授约饭,光是挑餐厅就能耗掉他半个脑子——有人爱粤菜,有人钟情湘菜,还有人非本帮菜不吃。可真要聚在一块儿,总得谁妥协谁让步。
纪清和拿起纸巾擦了擦手,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对了,陆教授——上次说好的,加个微信?方便下次我提前帮你占个座。”语气轻轻的。
陆石川抬头看了他一眼,像是在掂量。
“你是不是忘了,”他说着,顺手收拾起盘子,“今天是你来找我拼桌。”
纪清和被噎了一下,随即失笑:“也是,那行,那我下次再来碰碰运气。”
笑容里有几分打趣,也有一点说不清的意味。
“那祝你好运。”陆石川的手没停,擦桌、理筷、起身汇入人群,一气呵成。
纪清和怔了怔,靠回椅背,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脑子却一点也不安静。与其说失落,不如说是不解。
加个微信而已,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联络方式。
可他能感觉到——陆石川那份克制,藏着一种近乎本能的防御。
他不明白缘由。
于是开始在脑海里重播两人相处的每一个细节:语气、距离、笑意…… 一一检视,把自己吃饭的家伙事都用上了,试图找出自己越界的证据。
他越想,眉头越松,反而笑了。
起初,他不过是好奇—— 好奇那份与人群格格不入的安静,
好奇那双看似冷淡、却不全然无情的眼睛。
可被拒绝两次之后,好奇变了味。
那种“接近不了”的感觉,变成了一根刺。
那刺太细,细到他几乎辨不清——是兴趣,还是某种更深的执意。
亦或,只是心底那点被自己驯化了的恶劣。
毕竟,从小到大,纪清和想要的东西,从来没真的失过手。
倒不是因为不费力,而是他非常懂得出手的时机与力度。
他被教得得体、懂分寸,却也正因为如此,从未真正地学会接受“意外”。
世界多半照着他的轨道运转。
所以,当这件事偏离了他的预期,他明确地感受到了,一种被挑起的兴奋——
在拒绝的缝隙里,缓缓苏醒。
纪清和下定决心:如果时机未到,那就等;若是没有时机——那他就自己创造。
他看着陆石川的背影很快消失在人群里。
许久,纪清和抬起头,看着陆石川的背影消失在人群里。
阳光从他侧脸滑过,照进眼底。
那里有一把火苗,正从一点点往上窜,光亮而执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