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这间位置很偏的档案室的门,灰尘味扑面而来,里面很黑,隐约能看见透明柜子里归放整齐的一排排档案袋,走进去甚至能听见隐隐的回声。
他心里顿时很慌,一边腹诽使唤人没下限的刻薄上司,一边研究了半天这里的灯怎么开。
打开灯稍微平复了一下心跳,他才看清这间档案室。这里很久没有人来过了,空气中除了灰尘味,还夹杂着一点不易察觉的霉味,他走过留下的脚印清晰可见——地上的积的灰尘实在很厚。
要不是亲眼看见,他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么一间纸质档案室,据说旧年代很多资料都有纸质备份,但现在纸质资料已经很少见了。
他没时间在这里闲逛,走进里面开始找自己要拿的资料,就在他循着标签找到东西并关上透明柜时,旁边柜子的标签吸引了他的注意——同域重罪犯档案。并且那柜子最上面一层只有一个档案袋。
“重罪犯,不会是……”他忽然想起了曾经家喻户晓的那个人,以及三年前那场惨烈的爆炸。
他心里小小挣扎了一下,终于还是没拗过好奇心,把那个一枝独秀的袋子拿了下来,然后看到上面写着“H182-1214 莫轼”。
这几个代表时间的数字仿佛一下子又把他拉回了三年前令所有同域人印象深刻的那一天,那天事情发生得太多太快,让人反应不及:突然发布的重磅逮捕令,随之的出兵、扑空、叛逃、全境封锁,毫无预兆的特大爆炸,不断增长的失踪伤亡人数,以及一天之间从将军变成叛徒又戏剧般丧命的……
“莫轼,”他紧张地干咽了一下,“这居然真是他的档案。”
袋子不是死封,鬼使神差地,他抖着手偷偷打开了:
本档案仅供内部查阅使用,对本档案内容的摘抄、复制、引用、披露均受同域法律约束。
案件公开档案
莫轼,前军方第三军区上将,于景历182年畏罪潜逃,其在军方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渗透第三军,并暗中勾结西南角残余势力,意图助其反扑同域……
“喂!”
突然出现的声音吓得他心脏狠狠一跳,他赶紧把档案恢复原状放回柜子里。
“哎呦喂,你怎么还在这?磨磨蹭蹭地干什么呢?办公室里那位现在大发雷霆,说再不见着你人就把你开了,还不快点回去!”来找他的同事大步走过来,火急火燎地拽着他往外走,他干咽了一下,悻悻地跟着,几步间已经熟练地准备好了挨骂的表情。
临走出门,他回头看了一眼那个柜子,然后离开了,门在他身后自动关上落锁。
黑暗重新统治了这里,档案室里浮动的尘埃渐渐平息,脚印会在很久以后被覆盖,被放回原处的“H182-1214 莫轼”仍然静默地记录着这位重罪犯的罪行:
莫轼,前军方第三军区上将,于景历182年畏罪潜逃,其在军方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渗透第三军,并私自勾结西南角残余势力,意图助其反扑同域,篡夺五区军权。
但他早已露出端倪,三方共同成立的调查小组暗中对他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工作,掌握了确凿的犯罪证据,经智研会共同商讨决定,于景历182年12月14日对第三军区上将莫轼实行逮捕。
莫轼利用自己的眼线得到了行动消息,于当天畏罪潜逃,实施行动的武装军队在第三军处扑了空,随后三方共同下令封锁附近机场、港口以及其他公共交通,冻结其资产,展开严密搜捕。
随后不久在洛沙湾港口发现莫轼踪迹,奉命在洛沙湾港进行检查的检察人员与其展开激战,但由于莫轼携带了微爆弹,产生的迷雾对检察官的抓捕行动造成了严重影响。
最终三名检察官两人轻伤,均为被子弹击中腿部,一人昏迷后经抢救苏醒,无人员死亡。
莫轼随后登上了停靠在岸边的一艘可疑船只,这艘船后来被普遍认为是专门来接应他逃跑的,但莫轼登上后这艘船却发生了剧烈的爆炸。经有关机关证明,以莫轼当时的位置,经历这种程度的爆炸后无生还可能。
随后共有四批专业人员先后被派去对其尸体进行打捞,但是一无所获,对可疑船只以及爆炸原因的调查也无重大进展。
介于莫轼已经死亡,经智研会共同商讨决定对“H182-1214”案进行结案处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