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梦里青春到永久 > 第21章 图书馆里的时光与心弦的轻颤

第21章 图书馆里的时光与心弦的轻颤

T大的图书馆,一座知识的圣殿,也成了罗小林和邱明月重逢后最常驻足的“据点”。邱明月那句“以后咋们又可以一起去图书馆了”并非戏言,而是迅速落实到了行动上。

起初,这种“一起”带着几分试探和随性。邱明月会在微信上发个消息:“罗小林,下午去图书馆吗?东馆三楼靠窗位置不错。” 罗小林往往回复一个简单的“好”,或者“几点?”。邱明月总是会提前一点到,占好两个相邻的座位,放上书本或水杯作为标记。当罗小林背着双肩包,脚步轻盈地找到他时,看到的往往是他已经摊开书本,侧脸在透过高大玻璃窗洒落的阳光里显得专注而沉静。他会抬起头,咧嘴一笑,露出整齐的牙齿,那笑容瞬间驱散了图书馆的肃穆,染上阳光的温度,无声地说着:“你来了。”罗小林回以一个浅浅的微笑,在他旁边的空位坐下,默契地不再言语,各自沉入书海。

他们的专业领域相隔甚远。罗小林面前摊开的是《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这类厚重大部头,密密麻麻的公式、晶体结构图、相变曲线,是她需要啃下的硬骨头。她思考时习惯微微蹙眉,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绕着垂落的发丝,或者轻轻咬着下唇,笔尖在演算纸上沙沙作响,留下严谨而复杂的推导痕迹。邱明月则埋首于宏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投资学的教材和案例中。他看书速度很快,眼神锐利地扫过一行行文字和数据图表,手指在笔记本电脑键盘上飞快敲击,做着笔记或分析模型。偶尔,他会停下来,拿起桌上的保温杯喝口水,目光会不自觉地飘向旁边。他看到罗小林被一道复杂的题目困住,眉头锁紧,像个认真解题的小学生;看到她终于豁然开朗,嘴角勾起释然的弧度,眼神亮晶晶的;看到她因为长时间专注而略显疲惫,悄悄伸个懒腰,像只慵懒的小猫。这些细微的表情变化,邱明月尽收眼底,心底会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柔软和愉悦。他喜欢看她专注的样子,那是一种沉静的力量,与他记忆里那个在县城图书馆安静读书的少女身影完美重叠。

他们的“一起看书”,并非全程沉默。学习间隙的短暂休息,成了他们交流的宝贵时光。

“罗小林,喝点水。”邱明月会把自己的保温杯盖子拧开,递过去,里面常常是温度刚好的温水或她喜欢的茉莉花茶。

“谢谢。”罗小林接过,小口啜饮,缓解看书的干渴。

“怎么样,材料科学的大神,被难住了?”邱明月压低声音,带着促狭的笑意。

“唔…这个晶体缺陷模型有点绕。”罗小林指着书上的图示,小声抱怨。

邱明月凑近些,认真看了看她指的地方。他虽然完全不懂材料学,但逻辑思维极强。“看起来像是某种路径依赖?是不是需要先理解这个基元结构的稳定性?”他尝试用自己领域的术语类比。

罗小林眼睛一亮:“哎?你这么一说…好像有点启发!我得从这个角度再想想。”这种跨学科的思维碰撞,常常能给她带来意想不到的视角。

更多时候,他们分享的是各自在阅读中发现的“宝藏”。

“邱明月,你看这段!”罗小林轻轻推了推他的胳膊,指着自己摊开的一本杂文集,“这个作者写记忆,说它像老房子的墙,时间久了会斑驳脱落,但某些地方被反复触摸,反而会形成一种温润的包浆…写得真好。”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带着发现美的欣喜。

邱明月放下自己的书,凑过去认真读了一遍,点点头:“嗯,很贴切。就像我们记得的初中那些事,是不是也像包了浆?”他笑着看她,意有所指。罗小林脸微微一热,别开眼,含糊地应了一声,继续看书,但嘴角却不自觉地弯起。

邱明月则喜欢分享一些有趣的金融案例或者历史故事。“罗小林,你看这个,”他指着屏幕,“1929年大萧条前夕,连擦鞋童都在讨论股票…疯狂吧?人性的贪婪和恐惧,在资本市场里被放大到极致。”他会低声讲述这些故事,声音带着一种引人入胜的磁性。罗小林虽然对金融兴趣不大,但很喜欢听他用这种生动的、带着思考的方式讲述,这让她看到了他专业领域里鲜活的一面。她偶尔会问:“那如果你是当时的投资者,你会怎么做?”邱明月便会兴致勃勃地分析起来,眼神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他们之间还形成了一些只有彼此才懂的小默契和小玩笑。

比如,当罗小林发现邱明月对着电脑屏幕眉头紧锁,手指烦躁地敲击桌面时,就知道他可能被某个复杂的模型或数据搞烦了。她会默默地从包里掏出一小包话梅或者薄荷糖,轻轻放在他手边。邱明月看到,会先是一愣,随即像被顺毛的大型犬,烦躁的气息瞬间消散,拿起糖对她晃晃,无声地用口型说“谢啦”,然后剥开糖纸塞进嘴里,继续奋斗。

邱明月则像个精准的“投喂官”。他总能掐准罗小林专注学习容易忘记时间、错过饭点的习惯。当图书馆的挂钟指针指向某个时刻,他会轻轻碰碰她的胳膊肘:“罗小林,能量警报!该补充燃料了。”然后变戏法似的从背包里拿出一个还温热的红豆面包,或者一小盒切好的水果。罗小林每次都会惊讶:“你什么时候买的?”邱明月只是得意地笑:“山人自有妙计。”久而久之,罗小林开始期待这种“投喂”,那是一种被细心关照的温暖。

图书馆的闭馆音乐悠扬响起,是他们“一起看书”时光的结束符。收拾书本、关闭电脑,并肩走出灯火通明的大楼,融入T大沉静的夜色,是另一种享受。

初夏的夜晚,空气微凉湿润,带着草木的清香。他们沿着校河慢慢走着,路灯将影子拉长又缩短。有时会继续讨论刚才书中未尽的话题,有时只是安静地走着,享受这份并肩的宁静。邱明月会自然地走在靠近马路的外侧,高大的身影带着一种无声的保护感。河面倒映着灯火和星光,晚风拂过,吹动罗小林额前的碎发,也吹动两人心中不易察觉的涟漪。

“今天的包子铺新出了豆沙馅,你明天早上要不要试试?”邱明月的声音在夜色里显得格外温和。

“好啊,不过别太早,我明天上午没课。”罗小林的声音带着一丝放松的慵懒。

“行,那十点?老地方接你?”邱明月侧头看她,眼神在路灯下亮亮的。

“嗯。”罗小林点头,心里泛起一丝甜意。这种“老地方”、“接你”的约定,已经成为他们生活里自然而然的一部分,带着一种超越普通朋友的亲近。

有一次,他们遇到一场突如其来的阵雨。从图书馆出来时,雨点已经噼里啪啦砸下来。两人都没带伞,只好缩在图书馆宽大的门廊下。

“这雨来得真急。”罗小林看着密集的雨帘。

“等等看,说不定一会儿就停了。”邱明月说着,却悄悄往她身边靠近了一点,高大的身躯有意无意地帮她挡住了侧面飘进来的雨丝。

雨没有停的意思,反而越下越大。门廊下避雨的人渐渐多起来,空间变得有些拥挤。邱明月的手臂几乎贴到了罗小林的手臂,隔着薄薄的夏衣,能感受到彼此的温度。罗小林有些不自在地微微动了动,邱明月似乎察觉到了,稍微让开一点,但很快又因为后面人的推挤,两人靠得更近。罗小林甚至能闻到他身上干净的皂角味混合着图书馆的书卷气,还有一丝若有似无的汗意,是少年独有的清爽气息。她的心跳莫名地快了一拍,脸颊有些发烫,只能假装专注地看着外面的雨。

“看来一时半会儿停不了,”邱明月看了看手机,“我叫个车吧,先送你回宿舍。”

“不用麻烦了,等雨小点跑回去就行。”罗小林不想太麻烦他。

“这么大的雨,跑回去肯定淋透了,感冒怎么办?听我的。”邱明月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已经低头开始叫车。罗小林看着他专注的侧脸,那句拒绝的话终究没说出口,心里反而涌起一股暖流。车来了,邱明月很绅士地拉开车门让她先上,自己再坐进去。狭小的车厢空间里,两人并肩坐着,衣服摩擦发出细微的声响,窗外雨声哗哗,气氛有些微妙的安静。邱明月试图找些话题,罗小林也轻声回应着,但两人都感觉空气里弥漫着一种不同于平时的张力。下车时,邱明月坚持把伞(司机提供的)塞给罗小林:“你拿着,宿舍楼还有点距离。我跑几步就到了,男生淋点雨没事。”说完,不等罗小林反应,就冲进了雨幕里,高大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雨帘中。罗小林握着还带着他手心温度的伞柄,看着他消失的方向,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才转身走进宿舍楼。那一晚,窗外的雨声似乎格外清晰,敲打在她心湖上,漾开一圈圈难以平复的波纹。

感情的进展,就在这些细水长流的日常里悄然发生。比一般朋友更亲密吗?答案是肯定的。他们共享着图书馆里静谧的时光,分享着书籍里的悲欢与智慧,分享着食堂里新发现的美味,分享着校园里四季流转的风景,也分享着彼此生活里琐碎的烦恼和小确幸。邱明月知道罗小林不喜欢太甜的奶茶,知道她每次考试前会有点小紧张,知道她看悲剧小说会偷偷红眼眶(虽然她极力掩饰)。罗小林知道邱明月对数字极其敏感,知道他篮球打得很好但最近因为学业减少了训练,知道他虽然外表阳光开朗,但遇到专业难题时会跟自己较劲到深夜。

他们之间的肢体接触也多了起来,自然又克制。邱明月会在罗小林够不到书架高层的书时,轻松地帮她取下来;过马路时,会下意识地虚扶一下她的后背;在拥挤的食堂或校车上,会自然地用身体隔开人群,为她圈出一小片空间。罗小林也会在邱明月熬夜后显得疲惫时,悄悄递上一杯热咖啡;在他打球不小心擦破手时,从包里拿出创可贴(不知何时开始习惯性带着了);在他眉飞色舞地讲完一个精彩观点时,笑着轻轻拍一下他的胳膊表示赞赏。

然而,那层薄薄的窗户纸,始终没有被戳破。邱明月享受着这份日益深厚的亲密,小心翼翼地守护着,生怕一个唐突就打破了这份美好。他记在心里的那串电话号码,早已烂熟于心,每次拨通前,心里还是会掠过一丝悸动。他有很多次想说出更深的情愫,比如在雨夜送她回宿舍后,比如在她被难题困扰他成功开解后,比如在某个夕阳把图书馆染成金色的傍晚…但话到嘴边,看着罗小林清澈沉静的眼眸,又变成了一个温和的笑容或一句平常的关心。他怕吓到她,怕这份来之不易的亲近会因此改变。他安慰自己:就这样,也很好。她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能分享喜怒哀乐,能一起走过T大的春夏秋冬,这已经比他预想的重逢好太多。

罗小林呢?她并非毫无知觉。邱明月眼中毫不掩饰的欣赏和关心,那些不经意的靠近和保护,那些只有对她才有的细致入微,她都感受得到。那份“他乡遇故知”的纯粹喜悦,早已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发酵成一种更复杂、更温暖、更让她心绪不宁的情感。她喜欢和他待在一起,喜欢看他专注的样子,喜欢听他说话,甚至喜欢他偶尔带着汗味的少年气息。当邱明月靠近时,她的心跳会漏拍;当他长时间没回消息时,她会下意识地看手机;当听到别人谈论他(尤其是女生)时,她会竖起耳朵。可她习惯了安静,习惯了内敛,习惯了把心事藏在书本和公式后面。这种朦胧的好感让她有些无措,也有些甜蜜的负担。她不确定这算不算喜欢,更不确定邱明月那显而易见的亲近,是源于深厚的旧日情谊,还是……别的?她选择了顺其自然,选择了在图书馆的书香里,在并肩的行走中,在分享的片刻里,慢慢体会,慢慢确认。她告诉自己:这样安稳的陪伴,也很珍贵。

于是,在T大宏伟的图书馆里,在无数个阳光倾泻或灯火通明的日子里,在堆满书籍的长桌旁,总能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高大阳光的男生和一个安静专注的女生,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专业世界里,却又共享着同一片宁静的空间。阳光在他们翻动的书页上跳跃,笔尖在纸张上沙沙作响。偶尔,他们的目光会短暂交汇,一个带着阳光般温暖的笑意,一个回以沉静如水的浅笑。没有轰轰烈烈的告白,没有戏剧性的冲突,只有时光在书页的翻动中悄然流逝,只有一种比友情更亲密、比爱情更含蓄的情愫,在寂静的空气里缓缓流淌,如春风化雨,无声地浸润着两颗年轻的心,为他们的青春纪念册,添上最温柔隽永的一笔。他们的故事,就像一本正在共同书写的书,情节在图书馆的日常里缓慢铺展,结局尚未可知,但每一个共处的当下,都充满了令人心安的暖意和充满可能的期待。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婚内上瘾

夫君是纯爱文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