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睛放了下光,对阿吉说:“你快来说一说。”…我看了雨荷一眼,雨荷便明白了我的用意,给阿吉倒了杯水。
阿吉谢过了我之后,继续说:“这个就要从书院的主人,顾老夫子说起了。”…我们三个聚精会神地听着阿吉继续八卦…“顾老夫子,以前可是京城中的大官,他是礼部尚书,太子太师,官至正一品,关键他是做过当今皇上的老师,而且多年掌管科举考试。他为人清廉,不结党营私,他在礼部的时候,真的为朝廷选了很多有才能的人,许多出身于寒门,通过科举考试为朝效力。现京里好些大臣都受到过顾老夫子的恩惠。”
我问:“这么厉害的老臣,怎么会来这个地方开书院?都做过圣上的老师了,在京城安养天年那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阿吉回:“事情是出在顾老夫子的儿子身上。”
我又问:“现在的顾夫子?”
阿吉说:“不是他,顾老夫子有两位公子,书院里的顾夫子是顾老夫子的第二位公子,他还有一位大公子。顾老夫子的两位公子也如他一样脑子极好,大公子一举夺得“探花”,入朝为官,二公子科举排名略微逊色些。…但科举高中只是这一切的开始,纵使你考的再好也不代表你能在朝堂上混的风生水起。…大公子也继承了顾家的家风,如他父亲一般清廉,所以仕途并不顺利,与自己的上级多有意见不合,屡屡受挫;而顾老夫子由于平时清正,朝中也没什么帮衬之人,他也不愿开口让那些受过他恩惠的人提携下自己的儿子。当时有很多人上门求亲,但大公子都回绝了,就这么耗了好多年,顾老夫子突然上书请辞,说要告老还乡,毕竟他做过圣上的老师,圣上一再挽留,但顾老夫子去意很绝,圣上只能应允。听说是大公子一心要离京修道,顾老夫子想陪着他。”
我说:“儿子这么大了有什么好陪的?”
阿吉回:“听说可能顾老夫子为官多年也看透了这个朝堂里某些人的尔虞我诈,捧高踩低,斗来斗去不是为了朝堂和百姓,为的都是私欲,像他这样的人少,则力量单薄,他能撑了这么久实属不易,应该也是累了,也是失望了。又加上两位公子都如他的秉性,但没有他的好运气,仕途坎坷。便举家回来了老家,在这里开了这个书院。”
我又问:“那大公子真的去修道了?”
阿吉回到:“是的,小姐,大公子在离这么不远的一个道观修道,有时顾老夫子还会去这个道观住几日呢。”
“那瑶瑶姨是哪家的女儿?”
阿吉说:“顾大公子没有成亲,顾二公子也不敢在京城婚配,是随了他们回来后才订亲的,这位夫人父亲的官职不大,只是离这很近的一个小官的女儿而已,只是现在书院内院的杂事都有这位夫人管理。”
我又问阿吉:“这些你从哪里听来的,书院里的人应该不会告诉你这么多。”
阿吉笑了起来:“小姐真聪明,我一半是在出门前在老宅那里听来的。这些天和其他少爷小姐的仆人们混熟了,一半从他们那里听来的。”
我笑到说:“阿吉,你太机灵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