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幅壁画尽数显现后,灯匣垂下的五道光线在空中交错如织,将整条甬道映得静谧又神圣。
就在这时,巨门前的地砖开始震动。
那一块原本平坦的青石砖在光束照落下微微下陷,紧接着,以光束为中心,一圈嵌线缓缓浮现,接着第二圈、第三圈——整片地面像是被忽然唤醒了一般,纹路如涟漪般扩散开来。
一枚近丈宽的圆形石盘自地面升起,最外圈布满繁星刻痕,仿佛无数行星推演痕迹,中圈隐现八道刻槽,呈方位对称之势,与八卦方位一一对应。线与线之间嵌着数十颗星点,皆分布于卦纹轨道的交汇之处。
最内一圈,是一块完整的石心,呈太极两仪之状,一黑一白,泾渭分明。界限处,两侧各嵌一颗泛光圆珠,仿佛日月交辉。
俞棠虽不通阵法,但作为符修,在五行八卦上还是有所涉猎的,她主动走到阵盘前,向寒蝉介绍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合八卦。”
“你看这边,每一道槽边都有篆刻,分别为乾、坤、离、坎、震、巽、艮、兑。来,接下来我们来找找这个八卦的规律。”
“首先,画面和光的位置是能对得上的。”俞棠指着巽位,“刚才第一幅画落的是东南方向,火龙入谷,讲的是山火灾变,对应‘巽’,风火之始。”
而后她话音一顿,目光移向坤位:“第二幅,女子持灯,面对僧众。那束光落在正西南,坤为地,对应的是意志沉潜。”
“第三幅呢?”寒蝉问。
“她跪伏镇火,地成冢塔,周围是圆阵围拱——应该是兑,兑为泽,是封闭之象。”俞棠不急不缓道,“第四幅是佛出山体,一手镇火一手引水,是乾象。第五幅,玉竹生寒潭,位置正好是坎。”
寒蝉近身看了片刻,忽然指向一处星点轨迹交汇之处:“虽然这条轨迹连接兑、乾、艮三位。但我觉得,这塔似乎并不是泽象。”
“我觉得更像是艮。”她解释了一下自己的猜想,“画里虽然没有明画山,但塔是被封起来的,僧众登坛之地,象山而非泽。”
“你说的有道理,山不一定须画其形,只要有‘藏火、登坛、封闭’之意,便是艮卦的象征。塔中封火之意,只有艮能纳。”俞棠点头认可道,“而兑是泽,为献身之象,第四幅画上恰巧是众人伏地,封人于泽。”
俞棠起身,望向那三道未亮的槽口:“这个阵盘,是五象定主线,三象补结构。八卦合为轮,映五图之变。如今五象已定,还差三象补全。八卦为轮,缺一则断。”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把那三象补全,整座阵盘就可以解开了吗?”寒蝉问。
“嗯。”俞棠走向阵盘右方,低头看那道未启的卦位,“那你觉得,剩下的离、震、艮,对应哪幅壁画的缺口?”
寒蝉想了想:“五幅画讲的是灾、灯、献、佛、新生……是一个过程。我猜,起始、变数、封印,缺的恰是这三环。”
“火起于风,风为巽;灯火持于地,地为坤;伏身冢塔,是兑;佛出镇火,是乾;最后竹生寒潭,是坎。但我没想明白的是,起因不是已经在第一幅画中了吗?”
“不是,”俞棠轻轻摇头,“那场火来的太快了。画里只说‘大晦之年,火龙入谷’,听上去像是一切已然发生,却没说火是怎么来的。”
寒蝉皱眉:“你是说……还有一幕没画出来?”
“也许不是没画出来,而是根本没准备画。”俞棠道,“如果有些起点,不在壁画里,而在阵法下呢?”
言罢,她示意寒蝉看向阵盘中那几条星点交汇的轨迹,那些错综复杂的星线从五卦发散出去,最终只汇入一个中心槽位——震。
“震为雷,是八卦中唯一主‘动’的卦。你看这些星轨,皆自震位发散,像是一道早已设计好的脉搏。一旦搏动,便是灾起之时。”
她们对视一眼,各自心领神会。
震,既为起始,便不需人为补足。
俞棠目光一转,落在另一处未亮之位,轻声道:“那下一步……该补离位了。”
“离为火,为丽,为明。也是八卦之中,唯一一个既承前之灾,又启后之变的卦。”
“在这个阵盘中,它象征变数。”她顿了顿,“不过我更倾向于——它象征的是‘看见’。”
“也许那位神女,在一切开始之前,就已经看见了火——不止是燃烧的过程,还有它将引向的终结。她知道那火无法被扑灭,也知道自身会被火焰吞噬……可她仍旧选择往前走了。”
寒蝉问道:“那要怎么补全这一卦呢?”
她们默契地没有立刻动手。
此时阵盘静如止水,八卦线隐而未发。走到这一步所有的推理分析都环环相扣,绝不可贸然行动。俞棠蹲下身,重新检查光线、星轨与卦纹的交点。
她在离位附近半跪下来,指腹在石纹边缘慢慢抹过——那里纹路很浅,仿佛早被岁月磨去,只在最中央露出一痕细缝,像是旧火烧出的裂痕。
“可能是借物投映。用剑、灵器或者……”俞棠说着说着,忽然有了想法,低头从袖中取出一张离火符,掌心一翻,将符纸轻轻贴上裂缝。
灵气汇聚处,符面自燃,化为一道灼热的红芒,沿着阵线蜿蜒而去。
火光一缕缕顺着卦纹往外流动,如同倒灌而回的火潮,从八卦中溢出,沿着阵盘爬过兑、乾、巽……最终汇入坎。
阵盘微微震荡了一下,随即归于平静。
寒蝉看了一眼坎位,若有所思道:“坎为水,水主藏,象陷。若说火是祸源,那水就是收尾。”
俞棠点头:“也许真正镇住这场火的,除了封门和祭塔之外,还有问雪宗的这一潭寒水。”
她回头望向甬道尽头那排佛像,靠近寒蝉声音压低道:“包括这些佛像……也许不是为了渡生,而是为了镇火。”
寒蝉心里一惊:“你是说,这门后有可能并不是什么机缘,而是——封着什么东西。”
俞棠:……
寒蝉:……
怎么越分析越吓人了!
不过事已至此,俞棠还是接着道:“现在离已补,坎归位,火已归源。如果猜得没错,那最后这一步,就该是……封山。”
她带着坚定的目光望向艮位:“艮为止,止于山。藏火于内,绝后路。”
俞棠的意思是——若此时止步,可能反倒更为危险。
寒蝉默默看了一眼艮位,如担大任般点了点头。
她先低头查看卦纹边缘的接缝。那一处与其说是槽口,不如说是石面空出的一块缺口,仿佛禁制未开,尚待一击。
“这里不像其他卦位,是作为容纳灵力存在的。”寒蝉说,“我觉得它更像是一道必须从外部触发的节点。”
说完,她将手中长剑竖起,剑尖轻轻抵在艮位中心,用力一按。
俞棠:……咱们要不要思考下再做决定,这算不算破坏阵法啊!
俞棠一阵紧张,直到看到阵盘确实有了反应,艮位也应势亮起,她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来一点。
此刻艮位的纹路顺势展开,沿着石脊向两侧滑出一道折山般的纹路。几息之间,那尚未闭合的凹痕缓缓合拢,仿佛有一道虚影之山,自盘面拔地而起,横亘在火与水之间。
与此同时,一阵轻微的震动自脚下传来,仿佛整座地宫正在缓缓苏醒。动荡过后,整座八卦盘随之一点点升起,浮悬于光芒之中。
俞棠和寒蝉两人下意识靠近石门,先稳住身形,才重新望向阵盘。
如今盘面上的八道卦槽已全部亮起,原本沉寂的星点也逐一归位。星轨汇线,灵光自交汇处浮现,如涓流织网,又像一幅苍穹回转的推演之图,在阵盘之上缓缓展开。
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力在轨道间依次应和。光芒自盘心向外脉动,像是某种古老的心跳。八象成图,方位彼此呼应,隐约间竟生出一种仿佛天地初成般的秩序感。
太极中央的黑白两仪亦随之缓缓旋转,嵌于其中的日月双珠也在这一刻亮起,辉光交映,似乎在照见某种难以言明的因果。
整座阵图自此光芒合一,八卦旋转,星轨归位。
俞棠忽然察觉身后一阵微不可闻的震动,几乎是条件反射地侧身闪开,掌心已探向符箓,生怕误触了什么不该动的机关。
然而什么也没袭来。
她定睛一看,只见石门中央那枚此前沉默的凹槽已悄然亮起,有一道隐隐的气机自盘心牵引而至,一路贯穿锁扣,像是拨开了什么尘封的禁制。
沉重的石门因而发出一声迟钝的轧响,随即自行开启一道缝隙。甬道尽头吹来一缕夹杂旧气的长风,像是某种自地底深处传出的呼吸,穿过门缝,向着她们直面扑来。
风吹过甬道,拂动灯匣,也拂起两人衣角。穹顶那盏灯发出一声细微的哗响,光影在壁画上轻轻晃动,仿佛有某种无形之物正从门后伺机窥望。
俞棠:……咱们能改日再进去吗。
寒蝉:没事师姐,我可以给你打个头阵。
俞棠:算了,一起去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初衍界:五行八卦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