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了老妇人之后,清旭以为云游子就要走了,可不想云游子看了眼清旭后又将明心拉到墙根角说小话,直到天光破晓时分才离去。
云游子离开之后,明心用修道书传音于点尘山明和掌门,将夜间发生的事情告诉他。
明和掌门知道之后,立即同明阳掌门与各位长老商议此事,并派明学长老前去龟山接云游子和安雪卉。
从钱云口中得知镇天宗的人也是走小道、走山路之后清旭和明心便没有再驾云飞行了。妖有妖气能寻,而镇天宗都是凡人,驾云飞行寻不到影踪。
明心和清旭继续按照地图所示寻找已荒废的村、镇,不过两人也往官道上走,之前在龟山上,清旭和明心都受了伤,明心道行深,未伤其根本,可清旭是受了重伤的,即便有神力护体也扛不住那么重的伤,可清旭一路行来一句难受的话都不说。明心知道他能忍,所以每天为其把脉,查看伤势。伤势虽无大碍,可他体内神力时稳时不稳,飘忽得很。所以凡遇到可歇脚的地方,明心便让清旭坐下歇歇脚,官道上总有几处可供人歇脚的茶棚,每遇到明心便要让清旭坐下歇歇,但说是茶棚,可碗中并没有上好的茶叶,多是一些碎渣,不过好歹有股清香味。
从风桥镇离开之后,清旭发现明心总是时不时的看见他,想来是云游子在离开之前同明心说了什么,让明心更加的关注清旭了。
清旭偶尔会对上明心的目光,有时笑笑,有时问明心可是有事?面上看不出但心中却在暗喜。
感谢云游子在风桥镇出现。
这一日,二人行走在官道之上,遇到一岔路口,便往岔口小道而走,这一路行来并未遇到茶棚,但往岔口处走不久就看到有两三块大石聚在一块,可让人歇脚,于是明心便让清旭在大石块下坐下歇脚,这个岔口要去往一荒村,那县志伤写了这村落已荒废了五六年了,所以往岔路口行来遇不到人影。
清旭坐下之后,明心为其把脉。嗯,脉象平稳,明心点点头,让清旭若是肚子饿了,就吃点粟米饼,然后再赶路。
清旭乖巧地拿出粟米饼掰开一半要分给明心,明心摇摇头,清旭说道:“我知道姐姐可不食五谷,但这粟米饼,我昨日在市集买的时候,那老妇人说是天下间最好吃的粟米饼,我买时尝了尝,确实同之前我吃过的那些粟米饼不同,清甜可口,我想让姐姐也尝一尝。”
明心撩开斗笠上的白纱,看着清旭期待的双眼,点了点头,接过清旭手中的粟米饼掰下了一小块,然后又将大块还给了清旭,捏着那一小块粟米饼尝了尝,点了点头说确实好吃。
看到姐姐吃了,清旭便笑了,这一路行来他都是这样的,遇到好吃的野果、饼子,都会让明心尝一尝,有时候还会特意去市集里买一些可口的糕点。
明心不食五谷,可清旭如此期待的望着她,她不想看到清旭失望便都会尝一尝。
明阳说了,要鼓励弟子。
等到清旭吃完粟米饼后,明心又问清旭:“清旭,这一路行来,可有你特别想要的东西?”
自离开风桥镇之后,明心时不时就问清旭这个问题,可清旭总是笑着摇摇头说没有。
今日也一样,清旭笑着说没有,二人便又继续赶路了。从前都是明心走在前面,清旭走在后边,可自离开风桥镇之后清旭就要走在明心的前面,这样若是遇到危险,他便能立刻反应了,明心也知道他的这点心思,没有说破,让他走在前面,以明心的道行,若是遇到危险,即便清旭走在她前面,她也能立刻出手。谁走在前,谁走在后,无所谓的。
她跟在清旭身后,望着清旭的背影,少年人头戴斗笠身材欣长,明心觉着他又长高了许多。
望着清旭的背影,明心又想起了云游子走前对她说的话。
云游子走前问明心清旭夜里可会做噩梦,明心想起二人露宿山中,清旭睡在树下时,有时会睡不安稳,额头冒着细汗,会被噩梦惊醒,可一旦明心问起,清旭便摇头说就是一个噩梦,但记不清了,然后就不再继续往下说了。云游子说这清旭从前在人间过得不好,或许会被噩梦缠身,一直无法走出过去的苦痛之中,入梦沉香会勾起一个人的**,但若是这个人没有**,则会陷入令他无法忘怀,或者是令他沉痛万分的噩梦之中,若情绪没有**,这入梦沉香点燃之后他势必会陷入噩梦之中。到时候明心就会知道,一直令清旭走不出来的苦痛是什么?等明心明白之后,便可以为清旭创造一个美梦,令他走出苦难,往前看。
明心听后觉得此话有道理,若是清旭一直陷在过去的噩梦之中无法醒来,那她则可以利用三梦沉香为清旭创造一个美梦,让他走出过去的阴霾,往前看。
这三梦沉香确实是个宝物!
这几日她一直想着此事,想着要寻个机会用入梦沉香看清清旭的欲念或是噩梦。只是之前几日,清旭的脉象一直不稳,明心担心若是用入梦沉香进入清旭的梦中,若清旭做的是噩梦,则脉象会更加紊乱,会伤到清旭的身体,眼下清旭的脉象平稳了,可以用入梦沉香了。
二人沿着小道一直走,在傍晚时分途经一农户家,这农户家坐落在山脚下,且方圆十里只有他们一户人家,家门口便是劳作之地。
农户家中只有两位四十多岁年纪的夫妻,见他们从小道迎面走来,便站在门口望着他们。等到二人走到家门口,瞧见了清旭的俊秀面容之后,夫妻二人才笑开来。
清旭拱手施礼,上报家门,言姐弟二人在官道走错了岔路口,等到傍晚时分才知道走错了路,但也不能往回走了,便只好叨扰夫妻二人,想在夫妻二人家中借宿一晚。夫妻俩热情好客,将二人接到家中。问二人可要吃点什么?
清旭笑了笑,拍了拍他背着的包袱,言他背了粟米饼,已吃过了。
明心进屋后将斗笠摘下,妇人瞧见她的面容后,拉着她的手仔细的看,惊叹是仙女下凡了吗?说完之后又看向清旭,问他们二人可是那仙山上的神仙下凡来的,怎么生得如此的好看?
清旭第一次遇见如此直白夸赞之人,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明心虽不是第一次被人夸赞,但看着老妇人真诚的模样,也被夸的羞了面。
夫妻俩问他二人要去往何处,于是二人又说了一遍家道中落要去投奔远方亲戚的话。
夫妻二人点点头,妇人要去灶下烧水,让二人用温水洗洗这一路的劳累,好睡得安稳些,那清旭二话不说便跟着妇人去灶间帮忙,丈夫见妻子走了,也跟着离开了,说是要去清扫一下耳屋,让二人睡得安稳。
夫妻二人住在这山脚下,房屋虽旧,但却干净,亦没有断墙坍塌。
正屋是夫妻二人居住,耳屋清扫干净就能让二人歇脚了。
明心看到妻子离开后丈夫便离开了,知道这丈夫是为了避嫌,便去灶间让清旭去帮丈夫清扫,自己同妻子在灶间烧水。
妇人应是许久不曾见过外人了,拉着明心的手说起了闲话,明心这才知道,这妇人家中是有两个儿子的,不过这两个儿子都去了附近的镇上,两人为一世家大族养马,马养得非常好,主家十分喜欢二人,每月的银钱给的不少,且时不时还有打赏,故而夫妻俩才将两个孩子放心的留在镇子上,不让二人回家种地。耳屋里的两间床榻,就是这两兄弟的。
说到最后,夫人叹了口气:“要不是因为他们养马养的好,主家喜欢,每月给的银钱也多,我们二人怎会忍痛让两兄弟都出去呢?若是两兄弟都在这里种地,连娶亲的钱都攒不到。”
人间穷苦之人一生都在为了钱而奔波。
妇人越说越激动,将肚子里的苦水一股脑的都倒了出来,明心认真的听着。她知道老夫人说这些话,并不是想让明心为她解决,而是想找个人说出来,说出来心中就好受些了。
耳屋内,男人问清旭可要在床榻之间放置一遮挡之物,虽说他俩是姐弟,但到底男女有别,况且都这么大了,理应避嫌。
清旭笑着说不用:“只是暂住一晚,不用这么麻烦的。”
他想看到姐姐。
入夜之后,他躺在床榻上,偏头便能看到对面明心的侧颜。
这一路行来,二人有时会宿在逆旅,有时会宿在山头。若宿在逆旅中,则一人一间房,若宿在山头或是像风桥镇那样的荒村之中,则姐姐会在他身旁打坐。
所以他一直未见过姐姐入睡后的模样,今夜趁此机会他可以瞧见姐姐入睡后的侧颜。
可天公不作美,今夜的月是下弦月,虽然没有乌云遮蔽,可月光的清辉只有几缕能透过窗棂照到屋内。
几缕月光照不亮屋内,清旭看得不太清楚。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