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莱撇了撇嘴,叙述了宋茉这几年的经历。
姜莱和宋茉也是在一个职工大院长大的孩子,姜莱的母亲和宋茉的母亲是同事,都是小学的老师,姜莱的母亲教语文,宋茉的母亲教美术,宋茉从小耳濡目染,也算是在美术上有所造诣。段景萍的父母一开始并不同意她和宋常武结婚,段景萍的母亲是也是老师,父亲则是棉织厂厂长,再往段景萍的母亲那边宗族探究,基本上都是知识分子,段景萍出身也算是书香门第的出身,而当时宋学武的家庭很普通,那是做生意都叫投机倒把的年代,所以段景萍的父母并不看好宋常武,可是年轻时候的宋常武风趣幽默,有着一副好皮囊,段景萍是家里最小的那个,不谙世事,对他非常的迷恋,段景萍的父母无可奈何的同意了这桩婚事,两人顺利完婚,第二年便生下了宋茉。
当时举国经济低迷,宋常武就想着怎么也要给娘俩好点的生活条件,寻摸着去考个大车票,跑跑长途挣点快钱,宋常武那时候可算是一穷二白,考车票的钱都是问段景萍父母借的,宋常武也算争气,硬是把大车票考了下来,托人找了关系去给厂子送货。
开大车挣钱用句老话说,那是把脑袋放裤腰带上挣钱,一个不注意就会掉脑袋的活,开大车平时休闲无非是打麻将、打扑克赌点小钱。宋常武跑了全国很多地方,开阔了眼界,不甘于一辈子开大车,加上年纪变大,脑袋反应不灵活,索性研究起了小买卖。
宋常武认识了一个南方老板,在南方老板的介绍下,贩卖汽车配件,挣了第一桶金,干起了实体店。那个年代像汽车配件这种货源很少,快递不发达,宋常武干的风生水起,短短两年成为了当地的万元户。又过了两年,房地产市场化,取消了福利分房,开启了商品房时代,宋常武就买下了现在这套房子,并进军房地产事业。
同时,段景萍母亲退休,段景萍父亲棉织厂倒闭,家里经济陷入了低迷,这个时候宋常武曾经开大车时结交的朋友和他见面,几个人推杯换盏,阿谀奉承,把宋常武高高地举起,宋常武想着如今自己的身份,又想着段景萍家里曾经对他的瞧不起,人在强烈自卑的时候,忽然有一天身份发生了变化,就会变得异常暴躁,狂妄自大。加上身边的朋友添油加醋,总是上赶着给宋常武介绍年轻的女孩,宋常武越看段景萍越不顺眼,段景萍是个自尊心极强的人,她宁愿抱着襁褓里的宋茉跑回娘家,在楼下默默的哭着,也不敢上楼寻求帮助,她永远记得父亲说的一句话,既然你选择了他,接下来的路你不要后悔。也许是要这口气,段景萍在宋茉成长的这些年里,从来没有向家里求助,哪怕是宋常武患了癌症。
宋常武有一次喝多酒,叫段景萍来接他,不知怎的,俩人发生了争吵,当着朋友的面,拽着段景萍的头撞向了路边广告牌,满地狼藉,血迹斑斑,段景萍被送往医院救治。那年宋茉13岁,站在旁边,目睹了一切,后来段景萍跑去了外地,宋茉和外婆生活了几年,那时候每天她都问外婆,妈妈到底什么时候回来,外婆没有回答,只剩下一声声的叹息。
她恨宋常武,但也爱着宋常武,这种原生家庭带来的惊恐,让她无能为力。再后来家暴便成了家常便饭,有一次宋茉半夜惊醒过来,发现宋常武刚和段景萍争吵完,段景萍晕倒在地,宋常武从她身上跨了过去,并弹了一个烟头掉落在段景萍身上,宋茉惊呼着扑到段景萍身上,掐灭烟头,哭着喊着叫着身下的人,那时候她恨,她想,如果上苍有眼,让宋常武死吧。
再后来宋茉身上也经常有着青一块紫一块,姜莱曾问过几次,宋茉不说,长大后,姜莱也明白了其中缘由。大一那年暑假,宋茉接到某个催债公司的电话,才知道宋常武已经面临破产,随即立刻给段景萍打了电话,她才知道,宋常武被曾经一起开大车的那几个朋友做了局。这几个人看宋常武混的如鱼得水,得了癌症还能有钱活这么久,人心不足蛇吞象,几个人骗着宋常武包下了某个工程,说这个工程最后的利润一定会翻十倍,宋常武那时候怕死了,想着多挣钱,买靶向药,多活一天是一天。于是把家里全部积蓄都砸了进去,最后的结果,则是血本无归。
哎,这是真人真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第 21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