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宫位于长安城东部的兴庆坊,在大明宫东南方,隔着几条街道的距离,但有一条位于东城墙夹墙内的宫廷专用通道予以连接,这两所宫城之间来往就无须经过民间街道。原来,兴庆宫最初是唐玄宗李隆基在皇子时期居住的王府,到了李隆基高居皇位的时代,才奉旨扩建为宫殿。李隆基很喜欢兴庆宫,甚至曾在开元十六年(西元728年)从大明宫迁至兴庆宫听政。
后来,安史之乱过后,兴庆宫变成了太上皇的住所,越来越不受重视,乃致年久失修。但是到了元和十五年(西元820年)阴历六月上旬,兴庆宫却在新皇帝李恒的指示之下整修完毕,焕然一新。
李恒恭请母后郭莹从陈旧的大明宫迁往新修的兴庆宫去颐养天年,并且宣布每月初一、十五都要率领亲王和大臣们到兴庆宫,向母后请安,祝母后长寿,由此赢得了至孝的美名。只不过,众臣皆认为,皇帝除了孝敬母后之外,也该要有一位贤内助,作为母仪天下的皇后才对。他们纷纷进言,力主尽快立后。孰料,李恒竟然充耳不闻,就是虚悬着后位。
其实,李恒早在遂王时期就没有王妃,在太子时期也没有太子妃。只是由于他父皇李纯在位十几年都不立皇后,引起了太多议论,众臣那些年只顾劝谏皇帝晋封郭贵妃为皇后,以致无人留意太子妃的位置也空着。
既然李恒登基前从无正妃,登基后也就缺乏众望所归的皇后人选。众臣只能敦促皇帝立后,却提不出最好立谁。这样,李恒要推讬,可比他父皇当年还容易。
朝廷需要讨论的大事很多,众臣难免逐渐淡忘了皇帝反正会拒绝讨论的立后议题。这正中李恒的下怀!后宫没有皇后加以约束,皇帝才最能随心所欲。
在后宫,李恒最愛去的地方莫过于六皇子寝宫。自从他母后郭莹搬去了兴庆宫,他就下令在大明宫中动土,要在半个月之内迅速加盖三所特小号的寝宫。然后,他以皇子们日渐成长为理由,指定原本同住的三皇子、五皇子、六皇子分开搬到这三所小型寝宫去住。
新建的三所小型寝宫外观类似,周围皆无院墙,亦即不设前后院,只有中庭是幼年皇子的户外游乐区。正由于格局一致,不易让人看出来,六皇子寝宫内部装潢最为讲究。但在这一年阴历七月初一(阳历八月十三日),杜秋陪着六皇子李凑搬进新寝宫时,才进门就赫然发现,这不像是为小孩设计的未成年皇子寝宫,倒像是妃嫔寝宫!丝绸帘幕和缎面屏风上都是鸳鸯蝴蝶之类充满旖旎情调的刺绣图案。
这一天傍晚,李恒只前来看了一看,问了一问凑儿睡在哪个房间,就匆匆离开了。杜秋鬆了一口气。然而数日后,李恒却在阴历七月初五(阳历八月十七日)夜晚不带侍从,悄悄前来。
杜秋刚刚哄睡了李凑,不料忽然听见了敲窗的声响。杜秋走到了窗前,就听到李恒在外面轻喊:“秋娘,你到后门去开门吧!”
“皇上,时候很晚了。”杜秋小声婉拒道:“皇上要看六皇子,敬请改天再来吧!六皇子已经睡着了。”
“朕不是来看他,而是来看你。”李恒直言道。
“皇上,这不妥当!”杜秋干脆坦率回道:“太后明察秋毫。太后警告过秋娘。”
“这你不用说,朕也知道。”李恒从容微笑道:“不然,你以为朕为何要大修兴庆宫?朕安排母后去兴庆宫养老,大明宫这边的事,她老人家就管不着了。”
“即使太后如今住得比较远,也还是不宜落人闲话。”杜秋委婉提醒道。
“你放心吧!朕很小心。”李恒安抚道:“你想想,三名皇子合住同一所寝宫的时候,朕都从没去找过你。朕等你有了独门独户的寝宫,又给你几天时间让你安顿下来,等了好久啊!”
趁着杜秋尚未反应过来,李恒又接下去游说道:“秋娘,你别让朕再苦苦等下去了!明天是朕生日,得要听从母后,到装修一新的兴庆宫去开寿宴,明晚就会睡在兴庆宫,不能来找你了。你如果想为朕庆生,只能在今晚给朕暖寿。”
“皇上,想要秋娘为皇上暖寿?”杜秋迟疑问道。
“是啊!难道你不愿意?”李恒反问道。
“秋娘当然愿意。问题只是,秋娘该如何为皇上暖寿呢?”杜秋探问道。
“唱一首歌吧!”李恒迅即答道:“朕从未听过你唱歌,很想听。”
“就只是,唱一首歌?”杜秋求证道。
“对!就只唱一首歌。”李恒承诺道,接着催促道:“你快去开后门吧!”
杜秋实在拗不过李恒,只好照做了。后门一打开,门外的李恒就痴痴望着杜秋,悠悠叹道:“终于见到你了!你不晓得啊,朕为了你,费了多少心思!”
“皇上破例给了秋娘傅姆的职位,让秋娘免于守陵,秋娘铭感五内!”杜秋故意避重就轻回道。
“你既感谢朕,就应该好好报答朕啊!”李恒调笑道。
“秋娘这不是开了门吗?”杜秋宛转回道,接着问道:“请问皇上要听什么歌呢?夜深人静,是否清唱即可?不用乐器,以免吵醒了六皇子?”
“好啊!就清唱。”李恒爽快答道:“到你房裡去唱。”
“皇上,就让秋娘在这儿唱吧!好不好?”杜秋柔声央求道。
“不好!”李恒否决道:“你在这儿唱,即使声音很小,说不定会有巡夜的守卫走过,看到我们两人站在这门口。朕当然不怕他们。问题是,朕封不住他们的嘴。万一他们偷偷嚼舌根,有什么闲言闲语传出去了,那可不是你最忌讳的吗?”
“是!”杜秋无奈叹道:“皇上请进!”
于是,杜秋为李恒带路,两人一道走过了两旁有灯柱蜡烛照明的走廊,踏进了杜秋的卧房。才进了门,李恒就伸出了双手,紧紧抱住了杜秋!
“皇上,别这样!”杜秋以耳语推拒。
“不这样,朕还能怎样呢?”李恒含情脉脉回道:“朕太想你了!”
“这样是不对的。”杜秋试图劝阻李恒,肃然说道:“先帝对秋娘恩宠备至,秋娘就算不去景陵守陵,也该为先帝守一辈子。”
“父皇是很疼你没错,不过,父皇有了你以后,照旧经常临幸别人,孩子生了很多。”李恒振振有辞回道:“你既没得到父皇专宠,就不必对父皇太愧疚了。再说,本朝皇室有鲜卑族血统,而鲜卑族传统是让嫡子接收庶母。说来,鲜卑族这种传统才合理,才不浪费庶母的青春,倒是汉人的礼法太古板,对女人未免太不公平了!”
“皇上这些话都很有道理,也很替女人着想。但是,秋娘毕竟是纯粹的汉人,很难抛开汉族礼法的束缚。请皇上还是尊重秋娘吧!”杜秋依然尽力推辞。
“秋娘,你这般推三阻四,是不是不喜欢朕?” 李恒顿感挫折,以受伤的语气问道。
“皇上,这——”杜秋很意外,不知怎么回答才好?
李恒鬆开了拥抱杜秋的双手,黯然说道:“朕不想勉强你。如果你不喜欢朕,你也照样是凑儿的傅姆,一样可以安心待在皇宫。朕不会对你威胁利诱,朕只要你一句真心话!你说出来吧!到底是喜欢,或不喜欢?”
“这,皇上,秋娘个性不像皇上这么直爽,这种话,没法直说呢!”杜秋难以作答,唯有推讬。
“好,你说不出口,那就用唱的吧!”李恒一本正经说道:“正好你方才答应了要唱一首歌。朕会听你唱的是什么歌,要是听得出你对朕无意,朕转头就走,再也不会来找你。现在,朕给你一点时间,让你想一想,要唱什么歌?”
杜秋只得遵旨,开始考虑要唱什么?她想到了一些贺寿的歌曲,从中挑一首唱给生日将至的李恒听,理应最为恰当,但也就等于间接表示不愛李恒了。
如果就此回绝了李恒,身为皇帝的李恒自尊心必然比一般男人更加强烈,不至于再来纠缠,那么,日子即可过得十分平静,再也无须提防郭莹,那该有多好呢!杜秋斟酌至此,差点唱起了一首《南山寿》,但此曲第一个音到了唇间,却并没发出来,因为,杜秋脑海中忽然浮现大约六年前,在宫廷小马场外围门口,自己窥视裡面骑着小马的恂儿,默默流泪,而李恒从隔壁大马场门口走了过来,递上了一条汗巾…
霎时之间,杜秋自觉心中溢满了柔情,如同潮水正要决碮,流向李恒!杜秋再也抵挡不住情海浪潮的趋向,而脱口唱出了: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李恒听呆了!正如十二年前的他父皇李纯,李恒听得亟欲亲手折一枝绚丽的花朵,送给人比花娇的杜秋!只是在杜秋的卧室裡,仅有一盏油灯微光的一片昏暗之中,李恒看不清周围有没有瓶花。
清唱一曲终了,杜秋静静低下了头,一言不发。李恒则猛然伸出了双手,再度抱住了杜秋。这一次,李恒抱得更紧,紧到杜秋几乎透不过气来!
“秋娘,有花堪折直须折!”李恒热切说道:“你别怕!朕会保护你,也会比父皇带给你更多快乐!”
说着,李恒就改把杜秋横抱了起来,走向床铺。杜秋则乖乖依偎着李恒,再也不抗拒...
历史上唐穆宗李恒确实没有立后。他安排母后搬出大明宫、住到兴庆宫去,也是史实。从史料中的蛛丝马迹皆可看出,李恒留下杜秋娘給六皇子当傅姆,用意是要与杜秋娘暗度陈仓。真实的李恒想必正如本书所述,乃是最愛杜秋娘的男人,也是杜秋娘一生最愛。《杜秋娘诗》里面用“咸池日东升”来形容李恒继位,显然其来有自。既然杜牧是访问杜秋娘之后写下了《杜秋娘诗》,此诗的笔调真能显示杜秋娘对生平所遇每个人物的看法。
本书是《惊世殊宠》系列第七部,女主角是唐宪宗时代宠冠后宫的杜秋娘。连载期间多半在中国的周五、美国的周四更新。欢迎读者们按时来追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新帝拒立后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