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以为你吓得神智不清了,这样一看,心里素质良好。”宋俪拍拍她的肩,“要我说,就先别去了,等个几天开放后人多阳气重再去。”
杨菀皱眉,那开放时间也太少了,上午九点开,下午五点就关了。
不过,经此一事,她确实有几天没再往图书馆跑。
尽管后面开放了,但因为多数在闭馆时来,杨菀还是偷摸走的后门。但那次莫名的遭遇,还是给了她一点阴影,黑漆漆的环境多少让现在的她萌生恐惧。
“又是你?”
突然响起的女声吓了杨菀一跳,轻便的书袋落地,练习册滑出,落到那人脚边。
打开手机上的手电筒,照到一张惨白的人脸。
那个女生捡起练习册里露出的一角,一张手作枫叶书签。原来如此。
“你。。你是人是鬼?”杨菀被吓得脑子打结,想着是直接跑,还是捡起练习册再跑。
“陈茉。”算是自我介绍,她拿着那张书签问,“你自己做的?”
等一下,这好像是那天?杨菀想起来了,恐惧霎时转成怒火,吓人好玩吗?!起身拍拍灰,捡起地上散落的练习册,一把夺回书签,“和你有关系吗?!”
然后,利落转身,从后门跑了。
关于这个枫叶书签,确实是她自己做的。初中时候,一家人开车去新河公园玩,找了处草坪野餐,她不想听她父母的唠叨,就自己乱跑着玩。
有棵枫树红艳艳的惹眼,她便顺手挑了一片好看的叶子带回家做成了书签。
//
那天从图书馆出来后,杨菀内心骂了一万句,表示再也不晚上来了。
可,就算是大白天,有时候好像。。。
杨菀一边发着消息,一边巡视,根本看不到宋俪。‘我手机忘充电了,你带了充电宝吗?你在哪儿?’
‘带了,我就在2号借阅室进门第二个书架旁边。’
杨菀再三确认,‘哪儿呢,没看到你,那桌坐着两个男生。’
宋俪环顾四周,‘怎么可能,就我一个,你是不是走错借阅室了?’
杨菀退回去,看了一眼标识,‘没错啊,2号借阅室,我就在门口。’正打算拍照,但是低电量提醒弹出。
一张图片传过来,宋俪从座位上拍摄的借阅室门口空空如也。
可惜杨菀没能看到,手机已经自动关机。
察觉到些许不对劲,但大白天,又有其他学生在,能有什么事。先借个充电宝充电。
恰好看到座位上一个女生,戴着耳机写着练习册,充电宝放在一旁没有用。杨菀悄声上去问,但对方耳机也没摘,没听到一样继续写着。
这种情况,基本上就是婉拒的意思了。
杨菀本身也不算e人,一个个问想想就尴尬,正一筹莫展,一个熟悉的人经过她的身边。
“陈,茉?”小声叫出,对方停了脚步,看着她似笑非笑,“我说,你到现在还没觉得奇怪吗?”
“奇怪什么?”杨菀瞬间觉得叫住对方是个错误的选择,哪儿来的谜语人。
“唉。”陈茉摇摇头,朝门口走去,轻飘飘留下一句话,“要知道真相,去旧图书馆看看吧。”
什么旧图书馆?杨菀追过去想问问清楚,但出了借阅室门口,陈茉已经消失,不知行踪。
再转身进入借阅室,一切熟悉又陌生,宋俪在位置上向她招手,问她怎么才到。
刚刚借阅室里是这些人吗?杨菀看向四周,有些愣怔,那个奇怪女生陈茉的话也让她深思。
她是不是应该?
开什么玩笑。讲故事呢。还调查真相。杨菀没工夫也没兴趣,快开学了,如山堆的作业还没写完,爱谁去谁去。作为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她决定视而不见。
不过某天,宋俪和杨菀闲聊到班级群里新来的一位数学老师。
“听说她曾经也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今年从实中调任过来的。”宋俪将照片给她看,而杨菀怎么看怎么眼熟,“就是她,那天装没听见,不借我充电宝。”
“你没看错吧?”宋俪看杨菀一脸笃定,疑惑,“她今天才刚从外地过来。你看,她的朋友圈,那天正在外地开教职工会议,还有定位呢。”
杨菀盯着照片出神,不会认错的,就是她。只不过,现在照片上的她比在图书馆里见到的女生要显老不少,而且,杨菀有印象,女生旁边是一摞《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想起陈茉口中的旧图书馆。。难不成,杨菀的表情开始控制不住——穿越了?
//
学校搬过家,之前的老校区在二十公里之外,现在基本上都拆完了。听说是有这么一个图书馆,当年老校长力排众议建的,说是市里图书馆太远,要让学生们有个自由阅读的放松空间,规模也不是很大。
二十公里。远得不是一点半点。杨菀点着鼠标,真要去啊?心中纠结不已,她也没那么想知道所谓真相。并且,这种想法一直伴随着她乘上地铁。
当破败掉漆,灰蒙蒙的建筑进入视野,杨菀陡然有种熟悉感,一直到走近,看到棵艳红的枫树才恍然。她来过这里,不远处就是新河公园。原来,这里就是老校区,这个小破楼就是图书馆。
这样的震惊一直到杨菀踏入这个破败的建筑,里面的格局布置十分眼熟,和现在的新图书馆大差不差,她终于明白那次错觉般的场景是真的,她看到的是二十公里外的破旧图书馆。
“你看到的一直都是这里,只不过它的意识,投影出了之前的场景。”灰扑扑的架子后,走出那个女生,陈茉。
“你知道我会来?”杨菀警惕,“还是你一直跟着我?”
“你会来。”陈茉语气淡然却笃定。
“你刚刚说,它?的意识?”
“嗯,就是你说的那个男生,”陈茉尝试想起名字,“小枫?”
“啊?”杨菀脑子绕不过弯,“你是说小枫是。。鬼魂?”
“鬼魂也不至于。”陈茉不打算解释,“就是形成了自我意识。这里很快就要拆掉了,他不会再出现了。”
“你让他消失了。”杨菀觉得这世界一定疯了,她都听到些什么。
“不是我让他消失的。”陈茉摆手,“我只是善后。”
“为什么是我?为什么要告诉我?”
“因为那张书签,执念让它化成了钥匙。你是巧合。能让你看到,大概是因为这座图书馆,太孤独了。”陈茉走上前,“现在,希望你能将那张书签给我,完成最后的收尾。”
杨菀向后退,陈茉看出她的抗拒,“你想留纪念,我可以还给你。有些东西不应该存在,会扰乱原有的秩序,请理解。”
杨菀还是不为所动,陈茉似乎有所察觉,“小枫不是那片枫叶,你带不走他。他是这个图书馆本身的意识。”
//
杨菀查关于旧图书馆的信息时,看到过一个对当时校长的采访视频。校长是一个笑得很慈祥的老太太,戴着眼镜,像是邻里邻居会给小孩糖果的奶奶。
她说,都是学校了,建造一个图书馆,很正常不过吧。
应试教育压着这些娃娃们喘不过气,早出晚归,填鸭式灌输,书包永远塞得满满当当。她眼里透出些心疼。
但教育的本质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们这些做老师,做长辈的,不是该让他们发自内心去享受知识带来的智慧,去发现书本里的美好吗?
校长说着拿出一本译制书籍。“这本《小王子》是本馆的第一本书,也是我捐赠的。”
/如果你想建造一艘船,先不要忙着雇人收集木材,分配任务,而是让他们渴望大海。/
视频的最后,是她站在图书馆前,在那棵红艳如晚霞的枫树前,说,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应试教育里能有个缓口气的地方,自发得渴望知识的海洋。
//
所以,推荐《小王子》是因为。。。
杨菀忽然明白自己那时会错了意,但她再也没有机会去和那个男生表达歉意了。
那段时间发生的匪夷所思,终究也被日常按部就班的生活掩埋进时间的洪流。只是那片火红的枫叶书签仍在杨菀的笔袋里,提醒着那一切不是梦境。
越临近高考,课业越繁重,她几乎所有时间都待在学校。教室图书馆两头跑的枯燥日子,偶尔也会在某个午后或傍晚,期待着会不会再次走到那个陈旧的图书馆。
一晃很多年,杨菀大学放假回来,听闻县里修了一个图书馆,就在那个旧图书馆拆掉的地方。说是那片荒地,规划局琢磨了好几年。
图书馆规模有两三层楼,整洁又漂亮,书籍齐全。而且,有了专有的地铁站点,不用绕路了。
杨菀第一次去时,看到借阅室门口有一块大屏幕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工作人员说这是新引进的ai助手,索引更方便快捷,说着还带她试了一下。
杨菀随口说了一本无趣的专业书,却在看到最后一行字时,愣在原地很久。工作人员在一旁解释ai还会根据需求,推送相关书籍,可看到显示后,瞬间噤了声,以为程序出错。
巧合吗?
有时候,杨菀会相信世界本就奇妙。
//
为您推荐书籍,《小王子》。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