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学习生涯,被精确切割成一个个小方格,清晨六点半的跑操哨声准时撕裂睡意,七点的早自习、七点半的早饭、八点的第一堂课……时间像上了发条,连课间冲向厕所都得掐着表,食堂的饭菜是永恒的槽点,寡淡无味得令人望而生畏。
幸好,这刻板的齿轮运转中,总嵌着伙伴们温暖的齿痕,蔡冷,那个总带着点“江湖气”的男孩,成了大家的救星,几乎每天下午一点半,他都会像变魔术一样,提溜着四个打包好的饭盒溜进教室——那是他从校外“据点”精心挑选的“珍馐”,成功将大家的舌头从食堂的“荼毒”中解救出来,课间宝贵的十分钟,林陆是绝不会让它白白溜走的,她像只精力充沛的小鹿,总能精准捕捉到散落在各处的伙伴,把人拉到走廊边角,叽叽咕咕地说上一通“小话”,分享刚听来的趣事或吐槽某个老师,那短暂的放松是高压学习间隙的甜蜜氧气,晚自习的灯光下,则是许魏和李蔓的“秘密时间”,许魏总能在老师巡视的间隙,悄无声息地从桌肚里摸出点私藏的零食,分给同桌李蔓,两颗脑袋凑在一起,小口咀嚼着,分享着无声的快乐。而熄灯前的几分钟,更是许魏的黄金时刻。她会抓紧时间,用宿舍的公用电话,拨通那个熟悉的号码,话筒里传来母亲温柔的声音,听她絮叨学校的琐事、学习的压力、新交的朋友……那些在信纸上难以尽述的烦恼和喜悦,在电波中流淌,虽然隔着遥远的距离,母女俩的心反而在一次次这样的“电话粥”里贴得更近了。
宿舍生活也迎来了新气象,林陆因为身体需要调整作息,软磨硬泡地找班主任宋老师申请,成功搬进了许魏所在的宿舍,同住的另外两人,一个是“情报中心”曾春来,另一个则是气质清冷、长相酷似某位经典“林妹妹”的袁梦蝶,曾春来果然名不虚传,落落大方,一张巧嘴仿佛装了永动机,从年级主任的八卦到宋老师女儿在初中部某班读书、他爱人是某大医院护士长的“秘闻”,信手拈来,仿佛全校没有她不知道的“内幕”,而袁梦蝶,初看之下眉眼间带着疏离,话也不多,让许魏心里暗自打鼓,但相处下来发现,她只是慢热,性格其实相当平和,甚至有些腼腆,这让许魏悬着的心彻底放下——繁重的学习之余,她实在没有精力去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这样简单和谐的室友关系,简直是天赐的福气。
一中的教学节奏快得惊人,连一向努力的许魏也感到了吃力,就在她有些焦虑时,叶于提出了一个建议:成立课后互助小组,几个人一拍即合,约定每天下午课后推迟晚饭时间,在教室里互相讲解疑难,这个“互助小组”,很快就显露出了“真相”——哪里是“互助”,分明是叶于这位“隐形学霸”在单方面输出!他的讲解逻辑清晰、深入浅出,常常能抓住问题的核心,比老师按部就班的讲课更能打通许魏的思路,那些卡壳的地方经他一点拨,常常豁然开朗,最初只是他们四人小团体,但叶于讲题的名声不胫而走,旁听的人越来越多,小小的课桌周围挤满了人,无奈之下,许魏想起了园丁楼后面那个小凉亭,那里清静少人,绿荫环绕,成了他们新的“秘密基地”。
第一次摸底考的成绩出来,许魏破天荒地冲进了年级前五十!巨大的喜悦让她第一时间冲去给魏妈妈打电话报喜,挂了电话,兴奋劲儿还没过,她立刻拽上蔡冷冲出校门,狠狠采购了一大袋零食——这是她唯一能想到的、报答“叶老师”的方式,当她把鼓鼓囊囊的塑料袋塞给叶于时,对方提着这“沉重的心意”,真是哭笑不得:“许魏,朋友之间帮个忙不是应该的吗?你这……也太把我当外人了吧?”
许魏却一脸严肃,煞有介事地开玩笑:“叶老师此言差矣!朋友互帮互助是情分,但您这再造之恩,不表示表示,我这良心啊,它过不去这道坎儿!”旁边的林陆立刻帮腔,变戏法似的从身后亮出一杯在当时堪称“轻奢品”的珍珠奶茶(那时奶茶多是粉末冲泡,加几粒珍珠已是顶配),塞给叶于:“就是就是!芋头你就别推辞了,又没花多少钱,这是我们一点心意!拿着!”蔡冷也不甘落后,在兜里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崭新的MP3,大大方方地递过去:“喏,你不是爱听歌吗?我妈刚给我买的,借你听两周!”李蔓看着大家,抿嘴一笑,从怀里珍重地取出一根色彩斑斓的手编绳,轻轻放在叶于手心:“我听人说这个能带来好运。你这次考了第一,戴着它,下次一定还能行!”
面对小伙伴们真诚又各具特色的“谢礼”,叶于不再推辞,郑重地将它们一一收好,脸上是温暖又带着点压力的笑容:“好,好,我收下!那我只能更努力地‘教学’,争取期末让大家成绩再上一个台阶,不然对不起你们的‘厚礼’啊!”凉亭里顿时响起一片笑声和掌声。
时间在笔尖沙沙声和凉亭里的讨论声中悄然溜走,转眼到了第一次放假的日子,许魏一大早就开始收拾行李,魏妈妈在昨晚的电话里反复叮嘱她坐车的路线,她工工整整抄在小本子上,塞进随身的背包侧袋,林陆和她方向不同,陆妈妈早已在校门口翘首以盼,李蔓这次不回家,蔡冷就住附近,能同路一段的,只剩下叶于。
许魏东西不多,几件换洗衣服塞进一个小背包,和室友们道别后,她脚步轻快地下了楼,叶于果然已经在宿舍楼门口等着了,很自然地伸手接过她的小背包挎在自己肩上,两人并肩穿过渐渐喧闹起来的校园,走向校门。
校门口已是人山人海。初中部和高中部同时放假,各种车辆将马路堵得水泄不通,交警的哨声尖锐地此起彼伏,拉客的售票员们扯着嗓子,声音嘶哑地竞争着:“北城!北城方向!差两位马上走!”“南城!南城的这边!5块一位!还有仨座儿!抓紧上车!”……
许魏要回北边的村子,叶于家也在那个方向,只是更远些,两人侧耳听了一圈,奋力挤过拥挤的人潮,终于登上一辆开往北城的破旧中巴车,叶于动作麻利,一上车就掏出钱买了两个人的票,速度快得许魏连钱包都来不及掏出来。
“哎!芋头!你干嘛呀!”许魏伸手想拦,却扑了个空,只能无奈地抱怨。
“就这一次。”叶于摆摆手,拉着她在仅剩的两个空位上坐下,“再说,你请我吃了那么多零食,总得让我回请一次车票吧?”许魏拗不过他,叹了口气,目光转向车窗外,熟悉的校门、教学楼在视线中渐渐后退、变小,最终消失不见。
车子在坑洼的乡村公路上颠簸了近一个小时,许魏的目的地到了,她拎着小背包跳下车,一群候客的摩托车立刻像闻到花香的蜜蜂般围拢过来:“妹儿,走哪点?”“永胜村?永胜村两块钱,走不走?”……
许魏报了村名,在七嘴八舌的报价里挑了个最实在的,爬上了其中一辆摩托车的后座,紧紧抱住自己小小的背包,摩托车在“突突突”的轰鸣声中,载着她驶向家的方向,风在耳边呼啸,扬起路边的尘土,也吹散了些许离校的疲惫。
“妹儿,只能送到这儿咯,里头那路太烂,摩托进不去了!”摩托车在大路边停下,许魏付了钱,跳下车,深吸了一口家乡熟悉的、带着泥土和草木气息的空气,踏上了通往家门的最后一段泥巴小路。
远远地,老屋房顶那熟悉的炊烟袅袅升起,像无声的召唤,许魏的脚步不由得加快,最后几乎是小跑起来,还没到院门口,清亮的声音已经扬起:“奶奶!爷爷!我回来啦!”
坐在门口石阶上抽旱烟的爷爷闻声探出半个身子,布满皱纹的脸瞬间笑开了花:“哎哟!是咱家魏魏回来喽!快进屋快进屋,你奶奶在灶屋忙活呢!”
许魏三步并作两步跨进院子,放下背包,正要往厨房钻,厨房的门帘一掀,一个瘦高的身影端着碗筷走了出来,许魏脚步一顿,定睛一看,惊讶地“啊”了一声,眼前这个男孩,正是四伯家的独子,她的堂哥——许志刚,开学前那次不愉快的争吵还历历在目,她不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但眼前的事实是,许志刚最终还是住到了奶奶家,气氛一时有些微妙的凝滞。
许志刚抬眼看到许魏,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算是打过招呼,他对这个堂妹向来不算亲近,沉默地错身而过时,才低声补了一句:“奶奶说洗洗手,准备吃饭了。”
饭桌上异常丰盛:油亮诱人的蒜泥白肉、碧绿的炒四季豆、金黄的番茄炒鸡蛋、香气扑鼻的鱼香肉丝,还有一碗清爽的小白菜汤,大半都是许魏爱吃的菜。她筷子不停,吃得满嘴生香,还不忘把奶奶夸上天:“还是奶奶做的饭最好吃!学校食堂的菜简直没法比!”
龚奶奶被她哄得眉开眼笑,平日里那点严肃劲儿早抛到了九霄云外,一个劲儿地往她碗里夹肉:“爱吃就多吃点!瞧你在学校都瘦了!快,跟奶奶说说,在学校咋样啊?有没有人欺负你?”许魏立刻手舞足蹈,把学校里的趣事添油加醋地讲起来:蔡冷带饭的“义举”,林陆课间的“八卦发布会”,凉亭里叶于的“名师课堂”,还有宿舍里的种种趣闻……龚奶奶听得津津有味,不住地点头,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慈爱和欣慰,直到许爷爷皱着眉,用筷子敲了敲碗边:“食不言!寝不语!吃饭就好好吃饭!”祖孙俩这才相视一笑,暂时偃旗息鼓,专心对付起碗里的美食。
夜深人静,躺在老屋熟悉的硬板床上,身下是微凉的竹席,许魏望着窗外透进来的朦胧月光,翻了个身,心里想着:不知道林陆被她妈妈接回家是不是又被塞了一堆好吃的?蔡冷回到家是不是又能吃他妈妈做的各色美食了?叶于到家了吗?还有李蔓,一个人留在宿舍会不会无聊?……思绪像月光一样流淌,带着对伙伴们的牵挂,也带着回家后那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因为许志刚存在而产生的微妙疏离感,就在这些纷乱的思绪中,一天的疲惫终于袭来,她眼皮渐渐沉重,迷迷糊糊地坠入了梦乡,窗外的虫鸣,成了最好的催眠曲。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