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两个人带着南南来到了家对面的超市,推着购物车,两个人买菜买调味品。陈铭生耐心地等着杨昭慢慢悠悠地看调味品的说明,杨昭还是像以前一样,选择困难症。
陈铭生乐了,“买最基本的就行。”
“嗯,我看保质期……”
“你不会准备在老美住几个月吧!”
“不啊,这个日期不新鲜了……”
陈铭生整理着购物车里面的东西,南南坐在购物车里,爱不释手地研究着买的巧克力和棒棒糖。
“杨昭,我们什么时候去医院?”
杨昭拿着一瓶胡椒粉回头,“你要是状态好,就明天,累了,就后天,先订制假肢,取模要站好久呢!”
“明天吧。”
“那晚上我跟技师约时间。”
“嗯。”杨昭继续研究手上的胡椒粉。
“杨昭。”
“嗯。”杨昭回头。
“你看这个胡椒粉5分钟了……”
“是吗?”杨昭迟疑片刻,“这个不好,产地是墨西哥,换一个。”然后继续从货架上取调味料研究。
陈铭生摇摇头,低着头笑,“你再选,我们等会回去吃夜宵算了……”
杨昭一愣,“你说什么?”
“没什么,哪里的胡椒粉都一样,就放一点点。”
吃完早餐,杨昭开车带着一家人来到曾经住过一年的医院,时值春季,医院草坪上透着新绿,伴着花坛里面的点点黄花,雅致而又清新。
杨昭在院子里停好车,带着南南和陈铭生并肩走在医院的路上,隔了好几年,再看这里的一草一木,陈铭生还是觉得熟悉。那些当年在这里治病的点滴,又漫上心头,医院花园里的银桦树,沐浴了几年的风雨,更显巍峨。
陈铭生撑着拐杖走在医院的柏油马路上,他低低地笑了:“没想到,我也能走着进老美的医院。”
杨昭抬头轻笑:“又贫。”
正在一言一语之间,风驰电掣过一辆救护车,陈铭生拉着南南招呼着杨昭避让。远远地,他看到从救护车上抬下来一个人,像是转院,身上挂着输液的袋子。
陈铭生往前走,然后轻飘飘地来了一句,“是不是跟我当时一样?”
杨昭抬眸看着救护车上面的躺着的病人,“你比他严重。”
“嗯?”
“你看,那个病人只是挂了水,你当时,身上还插着几根管子,血氧不稳定,我们临出发之前,昆明的医生差点给你插管。”
陈铭生低低地说:“我都不知道。”
“嗯,你死活不愿意来,倔的跟驴一样。”
陈铭生低着头笑了,他一边撑着拐杖走路,一边说:“没事,对付我,你有的是办法。”
一家人来到了陈铭生之前住院的病区,曾经照顾他们的医生和护士们都出来迎接,陈铭生和南南立刻被金发碧眼的医生护士们围了起来。
一晃上次在美国治病已经是十年前,两位主治大夫已经被霜花染白了鬓角,他们拍着陈铭生的肩膀,“你怎么也不老啊。”
杨昭站在陈铭生边上,给他翻译,他看到曾经熟悉的医生,还是一样害羞,没说两句就红了耳根,只是笑着点头。
小护士们一直逗南南玩,医院的环境有些压抑,她们好久没看到这么可爱的小丫头了,杨昭想起来,打开自己的背包,把自己用彩陶做的中国结装饰品给大家分,安静地走廊上洋溢着久违地快乐。
陈铭生一直笑着帮杨昭拿着包,他笑着看杨昭把从中国带来的糖葫芦、大麻花和果脯分给医生和护士。
拿着小礼物的护士,溜到杨昭的耳边,低声耳语:“杨,你老公留寸头比光头帅多了……”
杨昭想了一下,这就是陈铭生当时剃光头时期,照顾最多的护士。她淡淡地一笑,那些往事呼之欲出。
华裔的小护士带着南南去医院的儿童乐园玩,杨昭陪着陈铭生去医院的肢体康复中心。
肢体康复中心明显的翻新过,室内各种训练的坡道、楼梯、器械一应俱全,之前的窗户换成了整面墙的玻璃,阳光透过玻璃窗,柔柔地洒在室内。
正值春日,窗外的银桦树抽出新枝条,将点点绿意,肆意播撒。
假肢制作的技师和康复师已经在医院的康复中心等待着他们,陈铭生一眼就在展示柜上看到了自己同款的假肢,他指了指:“就这个,再来一个新的?”
杨昭笑了:“十年了,老美的技术都更新换代了,试试更先进的。”
杨昭在国内就提前做了功课,技术的最尖端是智能仿生假肢,可以根据残肢肌肉运动的趋势以及健全肢体,精准控制发力,控制屈膝、步态辅助等功能。
杨昭一边跟技师沟通,一边给陈铭生翻译。
沟通完毕,杨昭想听听陈铭生的意见,就一起到医院的咖啡馆买咖啡。
“仿生假肢怎么样?”
“一般吧……”陈铭生挠挠头,“那玩意太高级了,我都玩不转,关键是还要充电,总感觉,怪怪的,像穿了一个家用电器在腿上。”
“家用电器……”杨昭笑了,“你看刚刚的视频了吗?仿生假肢你就可以不用拐杖或者扶着上楼了,你截肢位置高,之前的假肢还是要拖着上楼,不能交替迈步的,换好的吧,会方便很多。”
杨昭没有再喝咖啡,一双闪着光的眸子,澄碧如水,灼灼地望向他,那目光,让他忍不住拒绝。
他笑了,然后点点头。
回到肢体康复中心,杨昭跟技师沟通,然后是取模。取模需要用保鲜膜覆盖住肢体,再用石膏覆盖住完整的残肢,等石膏定型之后,确定好接受腔的形状。
陈铭生像之前一样,脱了外套和外裤,只剩了一条平角短裤,他扶着墙小跳两步,站定,技师看着眼前的陈铭生,薄薄的羊毛衫下面是几块依稀可见的腹肌。左腿淡淡的小麦肤色下面,包裹着流畅线条的肌肉和骨骼。
技师看着有些出神,然后侧过头对杨昭说:“杨,你先生看起来像个艺术品一样,就像……断臂的维纳斯,他残缺的身体,好像更衬托了一种艺术……”
杨昭笑了:“其实,您才是艺术家。”
陈铭生看着两个人浅笑,有些不解,他问杨昭:“怎么了?”
“说你身材好……”
陈铭生瞬间脸红到了耳根,淡淡地说:“No……no……”
杨昭笑了:“你应该说,Thank you,美国人直来直去的,不用谦虚,再说……他说的就是事实。”
陈铭生依旧不好意思,他挠挠头,笑了。
取模的时间很长,杨昭坐在椅子上,一边喝咖啡,一边看技师把保鲜膜一圈一圈缠在陈铭生的腰上,臀部还有残肢上。杨昭看向陈铭生的眼神多了一丝柔情更添暧昧,裹紧的保鲜膜,把陈铭生身体的线条刻画的更加清晰、细腻……她忍不住想要抚摸和亲吻,最近忙于他的病情和工作,很久,她没有感受那种血肉交融的快乐了……
不一会儿,南南跑来了,她手里拿着一袋软糖,蹦蹦跳跳地用手指捏着淡黄色菠萝形状的软糖往嘴巴里塞。
看到陈铭生的样子,她笑了:“爸爸,你好酷啊!”
取完模型,杨昭给陈铭生预约了明天和后天的体检,简单的项目需要空腹完成,部分CT和更精确的检查安排在了后天。
两天的检查都起了个大早,南南没倒过来时差,一直躺在儿童车里面睡觉,杨昭很耐心地陪着陈铭生一个诊室一个诊室地检查。
做CT的时候,碰到了很多住院的病人,其中一个看起来特别严重,病人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整个头上缠着厚厚地绷带,三四个医生守在边上,旁边还跟着一个一脸疲惫和愁容的家属。
虽然跨越了国籍,可是人类的情感似乎可以共通,杨昭和陈铭生不自觉的站起来,推着南南的儿童车,把CT室门口更好的位置腾出来。杨昭跟医生说:“我们不赶时间,晚一点做也可以。”
一群医生护送病人进了CT室,空荡荡的室外只剩下那个绝望的女人,陈铭生看过去,那是一个白种人,年级不过三十多岁,可是看起来像是很久没有好好睡觉,憔悴绝望的情绪冲撞着她,她没有坐在CT室门口的椅子上,而是蹲在门口,哭到窒息,一边哭,一边不住地在胸前画十字。整个走廊里,回荡着她凌厉的哭声。杨昭起身,从包里拿出餐巾纸,蹲在她的身边,低声安慰。
良久,CT室的门重新打开,一群人风风火火地护送病人离开,陈铭生平复了一下情绪,才脱了外套,步入CT室。
十年啦!不知不觉把他们的故事线往后推进了十年!
还有什么新的故事呢,下周五继续[坏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9章 旧金山·日常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