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泥阶 > 第102章 浊流求清

第102章 浊流求清

西山沟村委会前的空地上,黑压压的人群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愤怒的声浪几乎要将屋顶掀翻。李家洼村民的怒火被二次污染的突发事件彻底点燃,不再是举着枯黄的蔬菜,而是扛着锄头、铁锹,脸上混合着被背叛的绝望和破釜沉舟的狠厉。西山沟的养殖户们则聚集在村委会门口,同样手持家伙事,脸色苍白却又带着几分被逼到墙角的顽固。村干部声嘶力竭的劝解被完全淹没,冲突一触即发。

周砥的车被堵在村口无法前进。他推门下车,对随行的派出所长厉声道:“立刻呼叫增援!但告诉同志们,没有我的命令,绝对不准上前,不准动用警械!先把外围控制住,防止更多人聚集!”

说完,他深吸一口满是躁动与腥臭的空气,毅然拨开人群,朝着风暴中心挤去。有情绪激动的村民认出他,立刻围上来,手指几乎戳到他脸上。

“周乡长!你看看!这就是你让他们暂停排污的结果!直接排到河里了!我们的鱼全死了!” “说话不算数!当官的没一个好东西!” “今天不彻底关了他们鱼塘,没完!”

唾沫星子溅到脸上,恶毒的咒骂冲击着耳膜。随行的干部紧张地护着周砥,生怕有人动手。周砥没有躲闪,也没有试图用声音压过众人,他只是目光沉静地扫过一张张因愤怒而扭曲的脸,努力寻找着其中尚存理智的面孔。

他看到李家洼村那位曾和他一起核算过化工厂补偿款的老党员,此刻也满脸怒容,但眼神深处还有一丝克制。他也看到西山沟这边,几个熟悉的养殖户眼神躲闪,带着心虚和后怕。

“乡亲们!静一静!”周砥猛地跳上旁边一个废弃的石碾子,居高临下,用尽全力喊道,“我是周砥!听我说!”

这一声嘶吼,暂时压住了喧嚣。所有人都抬头看着他。

“二次污染,是事实!责任在我!是我考虑不周,应急措施没到位,监管没跟上!我向大家检讨!”周砥开口就先揽下责任,语气沉痛而诚恳,“死了的鱼,造成的损失,乡里认!一定依法依规,全额赔偿!”

这话让愤怒的村民愣了一下,砸过来的咒骂声少了一些。

“但是!”周砥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提高,“堵在这里,就能让死鱼活过来吗?打起来,就能让河水变清吗?我们已经犯了一次错,不能再犯第二次!打架斗殴是犯罪,是要坐牢的!为了出口气,把自个儿折进去,值吗?”

他指着下游的方向:“你们的家在那里,地在那里!真正的出路,是想办法把污染治好,把生产恢复!而不是把别人的塘子砸了,然后自己也什么都没落下!”

then,他又转向西山沟的养殖户:“还有你们!觉得委屈吗?废水是不是你们排的?鱼是不是你们养的?只顾自己赚钱,不管别人死活,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这次是侥幸没出人命,要是下游谁家的老人孩子喝了这水出了事,你们担得起吗?”

他的话像鞭子,抽打在双方心上。李家洼的人沉默了些,西山沟的人则低下了头。

“现在,都给我把家伙放下!”周砥厉声喝道,“是爷们儿的,就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逞凶斗狠!李家洼,选出五个代表!西山沟,也选出五个代表!再加上乡里的干部,专家,我们现在就找个地方,坐下来谈!谈怎么赔偿,谈怎么彻底治污!谈不拢,我周砥今天就耗在这里,谁也不准走!”

他的气势镇住了场面。在他强硬而坦诚的态度面前,失控的情绪仿佛找到了一个泄洪的闸口。双方村民互相看了看,迟疑着,最终在各自村中长辈的呵斥下,慢慢放下了手中的农具。

代表很快选了出来。谈判地点就设在气味难闻的村委会办公室里。气氛依旧紧张,争吵不断,赔偿金额、治污责任、未来规划,每一个议题都寸土必争。周砥作为主持人,如同在走钢丝,既要安抚下游的损失,又要考虑上游的承受能力,更要把握政策的底线。

谈判从下午持续到深夜,又从深夜熬到凌晨。烟灰缸满了又倒,倒了又满,茶杯里的水冷了又换。周砥的嗓子已经完全沙哑,眼皮沉重得像灌了铅,但他的大脑却异常清醒,不断权衡、疏导、拍板。

最终,在天快亮的时候,一份艰难的协议终于达成:西山沟养殖户共同出资,对下游鱼类死亡进行即时赔偿;乡里紧急申请专项资金,补贴养殖户建设最急需的沉淀过滤设施;县环保局和水产站专家团队次日进驻,指导制定彻底的环保改造方案;成立由两村共同组成的河道监督小组;乡里承诺立即启动建设小型集中污水处理厂的规划申报工作。

当双方代表在协议上按下手印时,窗外已是晨光微熹。精疲力尽的人们脸上没有了愤怒,只剩下疲惫和一丝渺茫的希望。

周砥拖着灌铅般的双腿走出村委会,清晨冰冷的空气吸入肺腑,让他打了个寒颤。一夜鏖战,暂时平息了事态,但他知道,这远非终点。资金从哪里来?技术方案是否可行?漫长的改造期如何监管?集中污水处理厂更是遥不可及的梦。

更大的压力,来自县里。天刚亮,老陈书记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语气焦急:“周乡长,你怎么搞的?事情怎么又闹这么大?县里主要领导都知道了,很不高兴!说我们柳湾乡怎么老是出群体**件?刚刚胡副县长还打电话来,语气很严厉,质疑我们的□□能力!”

周砥靠在冰冷的墙上,无力解释,只是沙哑地回答:“陈书记,事情暂时压下去了。我们会处理好后续。”

挂掉电话,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席卷而来。处理矛盾时,他必须强硬果断,面对上级的质询,他却常常感到孤军奋战。

回到乡里,他甚至来不及休息,就立刻召集相关人员,部署落实协议内容,安排专家接待,催促资金申请……每一项工作都困难重重。

下午,县环保局的专家来了,查看了情况后,直摇头:“周乡长,情况不乐观啊。这种高密度养殖,简易处理设施效果有限,要达到排放标准,投入非常大,而且运行成本很高,养殖户很难承受。最好还是引导转型,或者寻找环境容量更大的地方集中养殖。”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了刚刚看到一丝曙光的养殖户头上,也浇在了周砥心上。

就在这时,党政办主任又匆匆跑来,脸色古怪地递给他一份刚收到的传真文件。是县里转发的一份市人大代表提案复印件,标题赫然是——《关于审慎对待农村小型养殖业环保整治,避免一刀切影响农民增收的建议》。

提案内容看似公允,强调环保的重要性,但通篇都在暗示基层政府在执行环保政策时方式简单粗暴,不顾农民死活,影响了民生就业,建议要给予更长的过渡期和更多的资金扶持。

周砥看着这份提案,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笑意。他几乎能猜到这份提案背后是谁在推动。压力,从来不止来自于矛盾的双方,更来自于四面八方无形的掣肘和“关怀”。

他将提案扔在桌上,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浊流汹涌,求清之路,道阻且长。但他没有退路。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的号码,语气恢复了平静和坚定:“李站长,是我,周砥。专家的意见我听到了,困难很大。但我们不能就这么算了。我想请您帮我看看,有没有哪种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投入相对小一点,适合我们这里……对,就是那种鱼菜共生、或者稻渔综合种养……我想带养殖户们出去考察学习一下……”

话筒那边传来诧异的声音,但周砥的目光已经投向窗外。既然现有的路难走,那就必须努力蹚出一条新路来。这或许就是基层工作者的使命——在浊流中,艰难地寻求那一点清澈的可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