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泥阶 > 第108章 暗桩与明棋

第108章 暗桩与明棋

县里的“紧箍咒”很快传遍了柳湾乡。生态互助小组的晚间会议上,气氛一度压抑得如同暴雨前的闷热。听说试点被限制规模,严禁扩大,刚刚燃起希望的养殖户们脸上又蒙上了一层阴霾,议论声里充满了失望和不解。

“为啥不让搞了?不是弄得好好的吗?” “肯定是有人眼红,去上面告状了!” “是不是王老五那塘子又出啥幺蛾子了?” “周乡长,这……这算怎么回事啊?我们刚看到点盼头。”

王老五更是急得脸红脖子粗,猛地站起来:“周乡长,我王老五拿身家性命担保,我们绝对按刘站长教的做,一点没胡来!县里不能这样啊!”

周砥抬手压下了众人的嘈杂。他的表情平静,看不出刚刚经历了一场县里的风波。“大家都静一静。县里不是不让搞,而是要求我们更稳当地搞。”他将马副县长的指示,换了一种更易接受的方式传达给大家,“省里的专家说了,任何好技术、好方法,都需要时间来验证。县里这是对我们负责,对柳湾河下游所有的乡亲负责。要求我们先把现有的这几个点做精、做扎实,把每一项数据都记录清楚,证明这条路不仅效果好,而且长期安全可靠。这不是坏事,是好事!基础打牢了,将来推广起来才理直气壮,谁也挑不出毛病!”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坚定:“所以,不是停了,是进入了更关键的阶段。从今天起,我们互助小组的每一个塘口,都是重点观测点,每一项操作都要更规范,每一次投料、每一次测水质,都要详细记录。农业站的刘站长他们会全程指导监督。我们不仅要养好鱼,还要给县里、给所有怀疑的人,拿出一份漂漂亮亮的成绩单!大家有没有信心?”

周砥的话,像一阵风,吹散了部分迷雾,重新凝聚了人心。虽然前路多了限制,但目标反而更加清晰——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说话。

“有!周乡长,我们听你的!” “对!做出个样子给他们看看!” “不就是多记几个数嘛,没问题!”

会议结束后,周砥又单独留下了刘茂才和王老五等几个核心成员,细致部署了接下来的数据监测、记录规范以及与省专家团队的对接事宜。他强调,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小心翼翼,绝不能出任何纰漏。

安排完这一切,回到乡政府宿舍,已是深夜。周砥感到一种深深的疲惫,不仅来自身体,更来自心神。他知道,县里的限制令背后,绝不仅仅是环保风险考量那么简单。钱斌局长的质疑虽然专业,但时机和力度都透着不寻常。马副县长的态度也颇为微妙。

正当他凝神思索时,手机屏幕亮起,是一条来自市报那位记者林静的短信:“周乡长,冒昧打扰。我们关于柳湾乡生态养殖破局的初稿已经完成,主编看了很感兴趣,建议可以做一期深度报道,希望能补充一些您个人在基层推动创新的思考和遇到的阻力,不知您是否方便通个话?”

周砥心中一动。舆论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或许能在外围形成一股推动力,抵消部分来自内部的压力。但他必须格外谨慎,不能授人以柄,说他利用媒体向县里施压。

他斟酌着回复:“林记者您好,感谢关注。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我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个人微不足道。报道请务必聚焦技术和群众实践,客观反映成效与仍需完善的方面,避免主观褒贬。如有需要核实的信息,可随时联系乡农业站。”

既表达了配合,又划出了界限,将焦点引向工作和群众。

几乎同时,另一条短信悄然涌入,来自那个县委办的“熟人”:“小心环保局钱斌,他与县里某位老领导的公子关系密切,那位公子在本地代理一家品牌渔药和饲料,销量不小。”

短信言简意赅,却像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迷雾中的某个角落。周砥猛地坐直了身体。原来根子在这里!生态养殖的推广,尤其是中草药和益生菌的运用,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奶酪。所谓的环保风险,很可能只是一层冠冕堂皇的外衣,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商业利益争夺。

这就解释通了。为什么环保局的检查如此“及时”和“深入”,为什么质疑如此“专业”又“尖锐”。这不是简单的观念保守,而是利益驱动下的精准打击。

周砥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但随即又被一股更强的斗志取代。如果只是理念之争,他可以耐心说服,用事实磨。但若是利益之争,那就更没有退路可言,只能更坚决地向前走,用更扎实的成果和更广泛的群众基础来武装自己。

他删掉了那条短信,心中却已了然。接下来的路,既要明修栈道——继续严格按照县里要求,把试点做精做细,搞好与省专家的合作监测,积累正面数据;也要暗度陈仓——更广泛地团结和发动群众,积蓄力量,同时更要小心谨慎,避免直接冲突,不给对方留下任何攻击的借口。

第二天,周砥表现得一切如常。他甚至在乡党委会上,主动就生态试点工作做了检讨和反思,承认前期有些急于求成,对潜在风险估计不足,表示坚决拥护县里的决定,将集中精力做好现有试点,夯实基础。他的态度诚恳,姿态很低,让一些原本准备看笑话或趁机敲打他的人一时无从下口。

暗地里,他加快了另一项工作的部署。他找到乡里几个口碑好、头脑灵活、对生态养殖感兴趣的年轻养殖户和返乡青年,让他们以个人身份,多去其他村“串门”、“取经”,看似交流养殖经验,实则潜移默化地传播生态养殖的理念和西山沟试点的成效,了解其他养殖户的真实想法和困难,悄然播撒种子,等待合适的时机破土而出。

他还指示刘茂才,在严格遵循县里规定不扩大试点数量的前提下,可以无限度地“开放参观学习”,欢迎全乡乃至外乡的养殖户来西山沟“看看”、“聊聊”,让事实自己去说话,让王老五他们自己去“炫耀”。

一时间,西山沟那几个被限制的塘口,反而成了柳湾乡最热闹的“技术交流中心”。这种无形的、自发的传播力量,正在缓慢而坚定地渗透,绝非一纸行政命令所能完全禁锢。

周砥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远处起伏的山峦。他知道,自己埋下的这些暗桩,撒下的这些火种,或许暂时无法形成燎原之势,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种等待勃发的生机。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四个字:厚积薄发。

桌上的电话响起,是门卫老赵:“周乡长,大门外有几个人,说是李家洼的养殖户,想找您反映点河水的问题,看着情绪不太对……”

周砥眉头微蹙,李家洼位于柳湾河下游。他立刻道:“请他们到接待室,我马上过去。”

新的波澜,似乎又在酝酿之中。他整理了一下情绪,迈步向外走去。基层的日子,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平静。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