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纪委调研组的到来,像一块巨石投入梨安县看似平静的官场水池,激起的涟漪无声却深远。尽管调研组行事低调,只与少数相关领导和部门进行了“例行”座谈,查阅了一些“普通”的文件资料,但其关注点——“基层环保和农业补贴领域的廉政风险”——却像一道精准的探照灯光,让某些藏在阴影里的东西无所遁形。
风向,悄然改变了。
县农业局对柳湾乡试点塘口样品的检测报告,原本预计会拖沓很久或者给出一个模糊存疑的结论,却出乎意料地在几天内就出来了。结果白纸黑字:未检出任何违禁添加成分,各项指标符合相关标准。报告被迅速送达柳湾乡政府,同时抄送了县领导。
之前态度强硬的农业执法大队胡队长,主动给刘茂才打了个电话,语气客气了不少,只说“按程序核实清楚了就好”,对之前的突击检查轻描淡写,绝口不再提“涉嫌非法”的字眼。
环保局钱斌局长在一次非正式场合遇到周砥,破天荒地主动点了点头,虽然没多说话,但那种公事公办的冷硬似乎软化了些许。
就连马副县长,再次召见周砥时,虽然依旧板着脸强调“稳定”和“规矩”,但语气缓和了许多,甚至主动问起省所专家团队对接和长期监测的进展,表示县里可以“适当支持”。
这些微妙的变化,周砥感受得真真切切。他知道,那封匿名信起作用了。省纪委的介入,像一把悬顶之剑,让那些试图捂盖子、下绊子的人心生忌惮,不得不收敛锋芒,甚至急于撇清关系。
压力骤然减轻,但周砥没有丝毫松懈。他清楚,这只是暂时的退却,对手并未伤筋动骨,仍在暗中窥伺。他必须利用这宝贵的战略间歇期,巩固阵地,扩大战果。
他首先加快了对李家洼村民损失的认定和补偿工作。有了县里“适当支持”的口风,乡里筹措资金的压力小了不少。他亲自督促,要求公平、公开、快速地发放补偿款,并再次公开承诺,待偷排案侦破后,将继续向责任方追偿。实实在在的补偿到手,下游村民的怨气进一步平息,对周砥的信任感也增强了许多。
接着,他高调宣布,根据县农业局的检测结果,西山沟生态养殖试点技术安全合规,继续按照原方案推进。他组织农业站和技术员,加大对试点户的指导力度,将每天的水质监测数据、鱼群生长情况在村委会公开栏公示,用透明打消剩余的疑虑。
同时,他并没有因省纪委的介入而停止自己的“暗线”行动。他指示刘茂才,继续推进对全乡潜在排污暗渠的摸底登记,并将这份不断完善的“风险地图”秘密备份。他相信,这份东西总有一天会派上大用场。
他还做了一件更重要的事。他再次联系了市报记者林静,这次不再是提供线索,而是正式邀请她来做一个跟踪报道:“林记者,上次的风波暂时平息了,检测结果也证明了我们的清白。我想请您来做一篇后续报道,不夸大,不回避,就客观记录我们柳湾乡是如何在质疑和困难中,坚持探索生态养殖这条路的,包括我们的成效、面临的难题以及未来的规划。”
林静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故事,欣然答应。很快,一篇题为《柳湾乡的“生态突围”:质疑声中坚守绿色发展》的深度报道在市报刊发,详细记述了鱼瘟爆发、紧急试点、下游纠纷、执法风波以及最终检测还以清白的全过程,笔触客观,既展现了基层创新的艰难,也揭露了存在的利益干扰和官僚作风,更突出了周砥和养殖户们的坚持。
这篇报道在市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甚至被省报转载。柳湾乡和周砥的名字,第一次以正面的、改革探索者的形象出现在更广泛的视野中。这为他争取了更多的舆论同情和理解。
做完这一切,周砥站在乡政府院子的老樟树下,望着远处郁郁葱葱的山峦。清风拂过,带来泥土和植物的清新气息。他感到一种久违的舒缓,但眼神依旧锐利。
他知道,眼前的平静只是假象。偷排案的侦破陷入僵局,关键证据缺失,嫌疑人难以锁定。背后的利益网络依然完好无损。省纪委的调研也不可能长期驻留。一旦外部压力消失,那些隐藏的对手很可能卷土重来。
他必须找到破局的关键点,不能总是被动防御。
几天后,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悄然出现。县里召开农业工作会议,会后,农业局长赵卫国看似无意地走到周砥身边,低声说了一句:“周乡长,你们那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的构想,其实挺有前瞻性的。上次市里的评审,虽然因为一些插曲耽搁了,但也不是完全没机会。关键啊,还是要有拿得出手的、过硬的东西。”
周砥心中一动,看向赵卫国。赵局长目光有些闪烁,说完便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这话是什么意思?是单纯的鼓励?还是某种暗示?周砥仔细品味着。“拿得出手的、过硬的东西”……除了技术和数据,还能是什么?难道是……证据?指向偷排案真凶、或者背后利益交换的证据?
赵卫国在这个时间点,说出这样一番话,绝非偶然。他是否也感受到了风向变化,想暗中递过一根橄榄枝?或者,他本身也与昌盛渔业那些人有隙,想借刀杀人?
无论哪种可能,这都提示了周砥下一步的方向——必须打破偷排案的僵局!
可是,公安侦查都陷入困境,他又能从何处入手?
周砥沉思良久,忽然想起一个人——王老五。王老五是个老养殖户,对柳湾乡一带的地理环境、人情世故极为熟悉,而且他性格耿直,讲义气,三教九流的人都认识一些。偷排者对当地如此熟悉,会不会在某些细节上,被不起眼的人看到过?
他立刻叫来王老五,没有明说目的,只是以排查全乡养殖安全隐患、防止再次被栽赃为由,请他暗中留意,最近有没有陌生车辆或人员在可疑地点出没,或者有没有听到什么关于偷排、关于昌盛渔业的闲言碎语,特别是喝酒吹牛时漏出来的话。
王老五经过这次风波,对周砥已是死心塌地,一听可能找到栽赃的混蛋,立刻瞪起眼睛,拍着胸脯保证:“周乡长你放心!我老王别的不行,打听个事还行!我这就去找我那帮老哥们儿喝酒去!”
一股新的暗流,在清风拂过的山岗下,再次悄然涌动。周砥知道,他正在接近风暴的核心。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