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帝国的首次司法审判,不只是一场权利更迭的了结,也是一次教学。
做出公开审判的决意前,底比斯最高司法机关向全国各城发了诏令,要求各级司法人员5天内汇集首都,旁观审判。同样的,为了让大众对法典有更直观的感受,这次的审判特地将地点改在了众神之城,这里有足够大的空间,可以容纳上万人。
众神之城。这个地点一出来,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要知道,这个地方从建好到现在,除了上次的培训,还从来没对外开放过,别说普通平民了,就连不少贵族家的纨绔子弟听说后,都决定走一趟。
于是,可以容纳上万人的众神之城到开庭当天,竟然被挤得水泄不通。程风携着穆特诺米出庭时,整个法庭上空都环绕着“玛阿特”的呼声,而等到那些人被带到被告席时,呼声立马一变,变成了“绞刑、绞刑、绞刑”的字眼。
太过强烈的呼声影响了法庭的秩序,主审判官埃米尔肃着脸敲响了桌上的铜锣,与此同时,散落在观众席的工作人员也敲锣扯嗓地让大家肃静。
几息过后,上万人的殿堂终于安静下来,埃米尔这才按照流程,开始确认当事人身份,宣读法庭秩序。
按照预期规划,今天的审判有三轮,分别是针对主谋、从谋,以及下面那些小兵的,被控告的核心罪名有两项:武装叛乱、以及谋杀罪。
所有物证人证齐全,尤其是武装叛乱,孟菲斯能作证的平民一抓一大把,他们不可能将所有证人都带上法庭,便找了两个识文断字,有胆识的人做代表,将那两天发生的事情,包括那些人是如何潜入他们家中,带了什么东西,什么时候出门,什么时候听到外面的兵刃声等过程详细写明,让城中能作证的人签字画押,再由这两人将这份上万人签字的物证带上法庭。
谋杀证据要稍微复杂点,毕竟派去的刺客都是当场自尽,但也无妨,关在牢里的那些人可不是一块铁板,不少都愿意当污点证人来减轻身上的罪孽。
所以整体而言,整场审判还是比较顺遂的。
在场这么多人,本来大部分都是来看个西洋镜,顺便看看那些人的下场解解气,但是随着一轮一轮的审判、辩护、陈述、评议流程过去,不少人被这样肃穆井然,公开严明的秩序所感染,变得若有所思起来。
直到此刻,他们才终于模模糊糊地摸到了这部法典的意义,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切切实实的约束。
对神明阶层的约束,对王室贵族的约束,更是对平民大众的约束。
程风和穆特诺米,玛阿特女神和第一神殿大祭司,帝国前任和现任王妃,哪怕是尊贵如她们都要通过这样逻辑严明的证据来指证凶手,讨回公道,更遑论其他人了。
法典秩序高于一切特权阶级,这才是这场审判最根本的意义。
看着场上被氛围所感染,逐渐收敛起那漫不经心神色的人们,程风知道,她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至于这个法典的分量能托举帝国多久,那就得看后来者的管理和维护了。
而那些,就不是她要在意的事情了。
随着太阳渐渐西行,这场漫长的审判终于到了最后的宣判阶段。
几位主谋绞刑,剥夺政治权利,剥夺埃及公民身份,驱逐出境;其子孙后代永世不得参政,除非有特大功勋获得特赦。
什么意思呢,翻译一下就是,这几人被执行绞刑后不得在埃及境内安葬,其子孙后代如果想要替他们收敛尸身,还得跋涉千里去境外才行。
不止如此,穆特诺米还曾在新神谕里注明,任何神职人员不得为死刑犯主持葬礼。这句话的意义可不止表面这么简单。要知道,尼罗河对岸的安息之地是受神殿管辖的,上至王室贵族,下至平民想要入土为安,都需要根据地块大小向神殿缴纳费用。同样的,从事葬礼行业的人(例如哭丧师)也都在神殿有记录,所以神谕发话,那死刑的人就真的找不到一个安葬的地方,找不到一个主持葬礼的人。
真真正正的,死无葬身之地!
法典和新神谕的配合,才是这个死刑的最大杀器。
台上,埃米尔还在念着那一长长长长长串名单,除主谋外,其他参与甚深的高层都获得了绞刑-无期服役不等,子孙后代3-5代不能入政的惩处,至于那些小喽啰,基本都是20-30年的服役,不牵连家人。
这份名单高达上千人,等埃米尔念完最后的宣判结果已经一个小时过去了,而在这个枯燥的过程中,场上没有一个人喧哗,也没有一个人离席。
直至宣告本场审判结束的锤子敲响,所有人才如梦初醒般,看着那些人被押回牢狱,然后渐渐散去。
不知为何,这样一件值得交口谈论的大新闻,居然在这场落幕余晖中没有溅起一点水花。大家热热闹闹地来,安安静静地离开,直到很久很久,所有人都已经走在回城的路上时,才终于有人感慨了一句:
“法典啊······”
法典啊。
简简单单三个字,更多的,好像就说不出来了。
但其实不说,大家也都懂。
“有法可依”这四个字,对于生活在文明社会下的人来说就像空气一样自然,没什么稀奇,一般也不会想起。可对于习惯性受压迫,任人搓扁捏圆的人来说,它真的真的,是黑暗里唯一的一束光明。
哪怕只有烛火那般大小,也足以让人飞蛾扑火般,为它供给养分。
这个时候,无需任何言语,只要偶然一个视线,就足以让心中藏着一团火的人紧紧相依,默契一笑。
所有人从未有一刻像此时这般清醒的认知到:新秩序降临了。
埃及第十九王朝,是公平与正义的时代!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带来公平与正义的人,要离开了。
对此,除了早被通知的拉美西斯,其他人都表示了极度的讶异。尤其是还未离开的穆特诺米,她的眼神在两人之间来回转了几圈,才迟疑着开口:“你、你们······”
不等程风回答,拉美西斯就扣着人的腰将人揽入怀里,臭着脸抢答:“依然是夫妻,感情好着呢,她只是出去晃一圈,过不了几个月就回来了。”
程风笑着点头。
穆特诺米恍然,残存的惊讶还没褪去,敬佩与赞叹之情又涌上心头。顿了顿,她面色复杂地向程风道别:“本来还想约你庆祝一下的,既然这样,那就祝你得偿所愿,早去早回。”
“谢谢,也祝你生活顺遂,万事无忧。”
穆特诺米点头致意,然后带着图雅离开了,余下内部几人站在原地,沉着脸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离别。
聂芙特倒还好,毕竟这不是最终离别嘛,所以比起伤感,她更多的是跃跃欲试:“能带上我吗?我也想感受下。”
“下一次吧。”程风笑着婉拒,“这次太匆忙了,下次我提前通知,到时候你把手头的事情安排好再出发。”
当然,这只是托词,事实上,因为这次她想一个人去征服托德拉峡谷,完成之前的心愿,所以任何人都不想带。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并接受这种拿命去搏的运动的,她不想到时候回来面对一干人等的指责劝说,所以就想悄悄把这事儿办了。而且,在去之前,她还得先去一趟赫梯——她要用赫梯的炼铁法给自己打造一套登山设备。
每一个徒手攀岩家在征服一座高山前,都会在有安全保护的情况下进行一遍又一遍的“踩点”,用双手双脚丈量出一条合适的路线,然后才会挑一个天气、心态、手感脚感各方面都合适的日子开始徒手征服。
若是前世那个托德拉峡谷,她敢说自己闭着眼睛都能选出一条合适的路线来,可这里毕竟和前世相差了几千年,谁也不知道现在的托德拉峡谷是什么样子。她没那么莽,也没那么自大,所有的前期准备自然是从头开始。
顺利的话,大概三四个月就能回来吧。
刚好用掉今年的份额,嘿嘿。
就是赶不上赛提的生日了。想到此,程风视线移到了那个一直抿嘴沉默着的孩子身上。她掰开拉美西斯的手臂,弯腰抱了抱赛提:“生日礼物我已经准备好了,到时候让你父亲转交。抱歉啊,我不是一个居家的母亲,所以要辛苦你多担待了。”
赛提眼一酸,眼眶立马红了。
智商再怎么妖异,他也终究只是一个孩子而已,长到这么大,除了上次叛乱,这是他第一次物理和心理上感受“离别”的滋味。
赛提紧紧攥着母亲的裙子,憋了又憋,终究还是没有说出任何挽留的话,只是含着嗓子交代:“你要早点回来。”
“好,我只做一件事,做完就回去。”程风一口答应。
得到保证的赛提这才松开了她。
程风摸摸儿子的头,转而和其他几人简单作别,最后路过拉美西斯时,看着这辈子唯一让她驻足又放她自由的爱人,程风踮起脚,在他嘴边轻轻印下一吻:“谢谢你,等我回来。”
拉美西斯喉结动了动,终究还是什么都没做,只是鹰一般的目光紧紧盯着爱人,追随着她的背影,直至彻底消失,然后转身大步离开。
聂芙特:“诶诶,哥,你干嘛去?”一副要见血的样子。
拉美西斯站定,回头:“处理政务。怎么,想一起?”
聂芙特连连摆手:“不不不不不,我今天休息。”
拉美西斯挑眉,视线在她和赛提身上转了一圈,最后不容置疑地下令:“驳回了,带上赛提,赶紧回来。”
聂芙特:?????
靠!早知道就不嘴贱了······
开启两章候鸟夫妻模式~~当然,老拉也不是这么被动的人嘿嘿~~~
许个愿,5章内完结~但目测不太可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1章 100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