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一靠在沙发上,闭着眼睛,浓密的睫毛在眼睑下投出淡淡的阴影。
顾筱潇将一杯温水轻轻放在他面前的茶几上,在他身边坐下,没有出声,只是安静地陪着他。
王泽一反手握住她的手,力道很大。“真好,我现在有你。”
接下来的三个月,王泽一仿佛从公众视野中彻底消失,却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默默潜行。他推掉了所有无关的邀约,报读了一个极为严苛的表演大师班,从最基础的呼吸、吐字、解放天性重新学起。顾筱潇成了他最忠实的观众和最犀利的评论者。
“停!”顾筱潇按下暂停键,指着屏幕上王泽一刚刚练习的片段,“这里,情绪是断层的。你只是在‘表演’悲伤,用技巧调动五官,但你的眼神是空的,没有真正的情感流动。想想你决定离开时,那种混杂着决绝、愧疚和对未来的不确定的感觉,不是单纯的流泪可以表达的。”
王泽一喘着气,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有些挫败地抹了把脸:“我知道理论,但那种复杂的情绪,我抓不住……”
“你不是抓不住,你是不敢去深挖。”顾筱潇走到他面前,目光清澈而坚定,“那些经历,那些痛苦、挣扎,甚至迷茫,都不是你的污点,是你现在最独特、最宝贵的财富。你必须学会正视它们,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把它们转化成你的表演能量!”
王泽一不敢相信,顾筱潇一个表演门外汉,居然能给他这么多的指导意见。也许她这种人,只要她想,什么都能做成吧。
这天傍晚,王泽一带着一身汗水与收获从大师班回来,刚进门,就看到顾筱潇拿着手机,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神色。
“泽一!你快来看!教授回邮件了!”
王泽一快步走过去:“是关于你之前那篇分析报告?”
“对!”顾筱潇点开邮件,语速因为兴奋而加快,“教授说,他把我那篇关于东亚偶像工业生态与演员转型困境的论文,推荐给了他在好莱坞的一位资深制片人朋友!对方对论文里提到的,偶像体系培养出的演员所具备的‘被规训的能量’以及面临的独特转型壁垒非常感兴趣!”
她深吸一口气,继续道:“他们目前正在筹备一个跨国合作的科幻项目,需要一个能打破东西方审美壁垒、兼具出色外形与复杂内心戏表现力的年轻亚洲男演员!教授问我,有没有具体的、具备这种潜质的人选推荐,并且需要更详细的数据支持!”
顾筱潇转头看向王泽一,目光上下打量着他,饶有兴趣的点了点头,一脸的满意。
王泽一愣住了,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好莱坞?找我?筱潇,我现在的处境……”
“正因为是现在!”顾筱潇打断他,眼神灼灼,带着不容置疑的信念,“泽一,你听我说。”她拉着他坐到电脑前,飞快地调出几个文件和各种分析图表,“你看,这是你这三个月在表演班的各项能力评估数据,进步曲线非常陡峭,尤其是在情绪层次感和微表情控制力上!这是你近期几个练习片段的对比分析,数据证明你正在从‘表现派’向‘体验派’过渡!”
她移动鼠标,点开另一个文件:“还有,这是你微博核心粉丝群体在风波前后的数据对比。虽然总量下降,但留存粉丝的活跃度、互动质量和消费能力指数不降反升!这说明你沉淀下了最优质、最具审美的受众基础!这些,都是冰冷的、客观的数据,它们都在说同一件事——现在的王泽一,拥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王泽一看着屏幕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和曲线,再看看顾筱潇因为激动而泛红的脸颊和那双充满智慧与信任的眼睛,心脏被一种滚烫而澎湃的情绪瞬间填满。在他人生最低谷、最不被看好的时候,是这个女人,用她最擅长的武器——理性与数据,为他劈开荆棘,指明了一条通往更广阔世界的道路。
他用力回握她的手,声音低沉而坚定:“好,筱潇,我听你的,就去试试。”
接下来的几周,顾筱潇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她与远在美国洛杉矶的制片团队安排了数次越洋视频会议。
视频接通,屏幕那头是项目的核心成员——一位眼神锐利的导演,一位颇具书卷气的华裔编剧,以及那位尚未露面的神秘制片人。
顾筱潇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用流利而自信的英语开场:“非常感谢各位给予这次宝贵的机会。接下来,我将围绕我推荐的演员王泽一先生,从市场数据、个人能力矩阵以及未来潜力等多个维度,向各位进行阐述……”
她逻辑清晰,引用的数据翔实有力,面对导演和编剧提出的各种尖锐问题,她均能对答如流,充分展现了她的专业素养。
“顾小姐,你提供的数据和分析非常精彩。”导演沉吟片刻,提出最关键的问题,“但我们无法回避一个事实,王泽一先生近期在本土市场遭遇了显著的争议和事业震荡。这可能会为项目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
顾筱潇早已预料到这个问题,她从容不迫地回应:“您说得对,争议性是存在的。但数据同样表明,这场风波像一场淬炼,帮他过滤掉了浮躁的、不稳定的关注,沉淀下了更具理性判断力、更高忠诚度和审美能力的核心受众。这对于一个旨在打造深度作品、寻求长远艺术价值的项目而言,或许并非坏事,反而是一种精准的受众筛选。”
她稍作停顿,语气更加沉稳:“更重要的是,他个人所经历的从巅峰主动坠落、在非议中坚守、并奋力寻求突破的真实人生轨迹,与他目前正在磨砺的、追求内在真实的表演状态,形成了一种极其珍贵且难以复制的艺术张力。这种张力,恰恰与我们这个项目中那个在星际迷途中寻找自我认同与生命连接的角色内核,不谋而合。”
一番深入交流后,屏幕那头,那位一直沉默倾听、头发花白的导演终于开口,他的声音带着温和的笑意:“顾小姐,你的陈述极具说服力,让我们看到了数据背后的艺术洞察。我们非常希望与王泽一先生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不知你们是否方便来一趟洛杉矶?”
事情顺利得超乎想象。
直到他们真正坐在圣莫尼卡那间可以眺望太平洋的明亮会议室里。
当会议室的门被推开,那位神神秘秘,从未露脸的制片人走进来时,王泽一愣了一下。
亚历山大·卡特先生看到他们,眼中瞬间迸发出惊喜的光芒,他爽朗地笑了起来:“王先生!果然是你们!这真是太奇妙了!还记得我吗?”
王泽一对这张脸十分的熟悉,有一种冥冥中就认识的熟悉感,但是他就是想不起来,自己在哪见过他。
过了大约 3 秒钟,王泽一惊喜地挥舞着手指:“是您!那个在学校湖边与我聊天,聊了很久的先生!”
“没错,就是我!”卡特先生笑着走上前,亲切地与两人握手,“我原本就对东方市场很感兴趣,那天你坐在冰湖边的身影,还有你那种自然流淌的温暖和自在,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后来看到顾小姐的论文和推荐材料,看到王先生的照片,我就在想,这个世界不会这么小吧?没想到,缘分真的如此奇妙!”
一旁的顾筱潇和导演好奇地问道:“你们认识?”
卡特先生幽默地眨了眨眼:“可以算是我一次未经策划的、非常成功的提前选角。”他转向王泽一,目光中充满了欣赏与期待,“王先生,顾小姐用她的智慧和专业,已经为你铺就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现在,是时候让我们看看,你自身的实力了。”
王泽一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决策者,最后落在身边顾筱潇那充满鼓励与信任的眼神上。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在体内涌动,他沉稳而坚定地点了点头:“是的,卡特先生,我准备好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