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远总裁办公室,张一鸣站在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的夜景,把手机贴在耳边:“李副院长,上次跟您和王院长见面后,我们对内科大楼的设计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想找个时间跟您再碰一下。我前几天看您朋友圈,您这周末要去杭州参加心血管年会吧?”
电话那端传来一个中年男声:"是啊张总,明天就得走,要不下周我们再见面聊?"
"我正好有事要去杭州,"张一鸣走回座位上,"您不介意的话,等您在杭州有空了我们见面聊一聊?"
"那好,那到时候我们再联系。"
挂断电话时,张一鸣的目光落在心血管年会日程表上,他唇角勾起一抹弧度,“亦心,我们后天见。”
南四环的一个普通房间里,兰亦心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PPT最后一页的终于完成。房间里回荡着《流年》轻柔的旋律:"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手心忽然长出纠缠的曲线......"
这时,手机铃声突然响起,兰亦心笑着接通电话:"晓霞,怎么啦?"
听筒中传来叶晓霞带着些八卦语气的声音:"亦心,今天卓远的讲座咋样啊?那个张一鸣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举动?"
兰亦心微微叹了口气:"讲座还挺顺利的,听众反应都不错。张一鸣嘛,就是客套了几句,说是之后要听一下我对新内科大楼布局的建议,所以没办法跟他加了微信。"
"这理由可真够光明正大的啊。"
"管他呢,公事就公办呗。"
"那他约你啥时候聊没?"
"他约我今晚上吃饭,我拒绝了,他也没再强求。"
"他还挺执着啊,你之前对他态度已经很明确了,他还不死心。"。
兰亦心轻轻笑了笑:"他可能就是随口问问吧。对了,后天大会要用的片子,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再调整调整,先不说了啊。"
"辛苦你啦,亦心。那先预祝你杭州之行一切顺利。"
"谢啦,拜拜。"
挂断电话后,兰亦心又将精力投入到PPT的修改中,直到确认每一页都没问题了,才长舒一口气,把片子发到了年会工作组的邮箱。
周五门诊看完了最后一个病人,兰亦心快速收拾好随身物品离开医院前往机场。其他去学习的同事上午就已经先出发了。
飞机起飞,兰亦心靠在座椅上,闭上眼睛,感受着飞机上升时轻微的失重感,心中却满是对这次心血管病学大会的期待,这是她第一次在这么高规格的学术会议上做主题演讲。
经过将近3个小时的飞行,飞机缓缓降落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兰亦心到大会所在酒店办理好入住后简单洗漱了一下,看了看时间已经接近凌晨一点,便直接躺倒在酒店柔软的大床上睡去。
周六上午当兰亦心来到主会场时,一起来学习的同事蒋晓琴和张扬已经入座。张扬立即热情地朝她招手,圆脸上堆满憨厚的笑容,示意兰亦心去他右边的空位就坐;而左边的蒋晓琴只是回头淡淡扫了她一眼,便面无表情地继续低头刷手机。
"亦心,你什么时候到的?"张扬问道。
"我昨天下门诊了才去的机场,晚上十一点落地的。"
"哎呀,辛苦啦。我们中午一起吃饭吧,下午去听你讲课。"
"好呀。"兰亦心对他报以微笑。
中午,自助餐厅,张扬、兰亦心和蒋晓琴坐在靠窗的餐桌前。张扬往嘴里送了一口小笼包,嘴角沾着一点汤汁:"亦心,你紧张吗?"他说话时鼓起的脸颊像只贪吃的小仓鼠,莫名透着可爱。
兰亦心忍不住笑出声:"不紧张啊。"
"那你真厉害。"张扬竖起大拇指,“我还没在这样的大会上做过主题演讲呢,要是我,估计得紧张得睡不着觉。"
"哪有那么夸张。"兰亦心把切好的牛排推到他面前,"我这次也只是碰巧,你肯定很快也会有机会的。"
"哈哈,那借你吉言啦!"张扬开心地笑着。坐在他旁边的蒋晓琴始终沉默不语,捏紧了手中的筷子,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张扬吃完放下筷子,突然问起:"对了亦心,你明天几点的航班回去?"
"中午一点多的。"
"你下午不听课啦?"
"不听了,我最近有点累,想回去休息一下。"
"那好吧。"张扬耸了耸肩,"我们晚上出去吃吧,顺便逛逛西湖。"
"好啊。"兰亦心欣然点头。
"晓琴,你呢,一起啊!"张扬转头看向蒋晓琴。
"我不去了,你们去吧。"她简短回应,头都没抬一下。
"那好吧。"张扬识趣地转移话题。
周六下午,多学科诊疗会场内几乎座无虚席,有最后一排空着。兰亦心的讲题"肾脏病患者中难治性高血压的管理"吸引了许多同行关注。她穿着剪裁利落的墨蓝色职业套装,自信地走上讲台。讲台侧边主持台座位上,李副院长——这位心内科出身的全国著名心血管专家正温和地注视着她。张扬和蒋晓琴也坐在台下第三排。
而在会场最后一排的角落里,张一鸣和江沐阳隔了一个空位静静坐着。俩人的视线都锁定在讲台上的那个清瘦身影上,神情却各有不同。
兰亦心清晰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台下的听众们听得聚精会神。当她讲完后,听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她微笑着向大家鞠躬致谢,走下讲台。台下,蒋晓琴靠在椅背上,双手捏紧,眼神嫉妒。
会议结束,一些参会人员起身立场,一些则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交谈。张一鸣突然转向身旁的江沐阳,眼神锐利:"沐阳,你怎么会在这里?"
江沐阳从容回答:"我们公司赞助了大会,在这里有智能医疗设备展台。"他嘴角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当然要来。”
“哦?只是来出差吗?”张一鸣挑眉。
“兰医生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她的讲题自然是要来听的。倒是一鸣,你们公司貌似跟大会八竿子打不着吧。”江沐阳含笑反问。
“我来这自然有我的理由,但是亦心在这里就更好了,正好有公事要找她。”张一鸣的视线穿过人群,落在兰亦心身上。
江沐阳顺着他的视线望去,恰好捕捉到她与李副院长交谈时脸上漾开的笑意:“哦?是吗?那就预祝你们的公事谈得顺利。”江沐阳加重了“公事”二字的语气。
两个男人之间气氛诡异,你来我往之间暗流涌动。
会场前方,兰亦心对李副院长真诚地说道:"副院长,您今天辛苦了。"
李副院长赞赏地看着兰亦心:"小兰,讲得很精彩啊。特别是关于肾内科与心血管交叉领域的见解,很有创新性。"
兰亦心谦虚地欠身:“副院长,您过奖了,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呢。正好今天借这个机会,有个问题想跟您请教。”
“你说。”李副院长点头。
兰亦心神情郑重起来:“我最近发现肾内科有一部分病人存在肺动脉高压的情况,我翻看了以前的病历,也有患者的超声提示肺动脉高压,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这方面的文献数量也不多,大型的临床研究更少,所以想向您请教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李副院长点了点头,认真地说:“这个问题确实很值得关注。肾内科患者的肺动脉高压病因复杂,可能涉及多种原因。所以要仔细鉴别诊断,明确病因后才能做针对性的治疗。目前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啊。你可以关注一下这部分人群的情况,具体情况得具体分析,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时来心内科做交流。没准我们两个科室可以合作发文章呢。”
兰亦心欣喜点头:“谢谢李副院长,那以后可能得多向您科室的老师们学习了。”
这时,张一鸣和江沐阳在不远处看着兰亦心和李副院长间的对话结束,也朝着这边走来。兰亦心看到他们二人,心中惊讶不已:“他们怎么会一起出现在这里?”
张一鸣率先和李副院长握手:“李副院长您好,今天有幸能看见您主持会议,您对会场的节奏把控真是炉火纯青,不愧是顶级专家。”
李副院长笑弯了眉眼回道:“客气了张总。”
张一鸣又转向兰亦心:“亦心,讲得真不错。”
兰亦心看了他一眼,礼貌地笑了笑:“谢谢。”
李副院长闻言露出惊讶的神情:“张总,小兰,原来你们认识啊。”
张一鸣正想接话,这时江沐阳也上前和李副院长握手:“李副院长您好。”
“哎呀,江总怎么也来了。”李副院长更是眉开眼笑。
“我们公司不是有用在冠心病人身上的可穿戴设备吗,在这有展台,所以过来出差。看见日程上您和兰医生都在这个会场,所以就过来了。”
又转头和兰亦心点头打招呼:“兰医生。”
张一鸣在一旁听着,适时地插话说:“李副院长,关于我们之前在电话里说的事情,您看您这边什么时候方便,我们一起吃饭聊一聊。”
“明天中午可以吗?我今晚上还有事。”
“好的,那就明天中午12点,我在酒店餐厅等您。”
随即张一鸣又面向兰亦心:“亦心和沐阳也一起吧,还想听听你对内科楼的建议呢。”
李副院长更惊讶了:“张总和江总也认识啊?”
“是啊,我们是高中同学,还是大学同校的校友。”张一鸣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江沐阳。
“不好意思,我明天晚上还有别的事,订了中午的航班得赶回去。”兰亦心答道。
“李副院长,你们谈公事的话我也就不去了。过段时间我们项目的阶段性会议上再跟您汇报一下进展。”江沐阳也笑着拒绝。
“好的好的。”李副院长笑着回答。
“亦心,那你今晚上有空吗,不介意的话能跟你聊一下新大楼的事吗?我们也联系了其他几位医护人员,正收集意见,想着早些汇总起来好尽快修改设计稿。”张一鸣又看向兰亦心。
兰亦心正想说晚上约了同事,李副院长看了看她,笑着说:“小兰,要是没有特殊事,你就配合一下吧,这对内科楼的建设也有好处。”
兰亦心有些无奈,但副院长都这么说了,只好答应下来:“好的,李副院长。”
“那就拜托亦心了,下午6点,我在酒店的西餐厅等你。”
江沐阳看着这一幕,目光微沉,但还是礼貌地和大家打招呼:“李副院长,兰医生,一鸣,展台那边还有事,我先走了,再见。”
兰亦心和李副院长告别后走向不远处的张扬和蒋晓琴,抱歉地说:“实在不好意思了张扬,副院长给我安排了任务,要给新大楼的布局设计提些建议,晚上没法跟你出去吃饭了。”
“没事没事,你先去忙你的。” 兰亦心和二人分别,没再去其他会场听课,直接回到了酒店房间,把自己扔到了床上,想着刚才几人见面的场景,只觉得脑袋一团乱麻。
六点整,兰亦心跟着服务员走向张一鸣预定的座位。张一鸣已经入座,看到她来了,起身绅士地为她拉开座椅:“亦心,你来了。"她坐下后,自己才在对面落座。
张一鸣把菜单推到她面前:“亦心,你看看想吃什么,随便点。”
兰亦心随意点了一份牛排和沙拉。
服务员离开后,张一鸣把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语气变得正式起来:"亦心,首先感谢你今天能来。医院大楼的设计和其他建筑的设计不太一样,有些布局方面我们作为外行人很难去切实地满足医护人员的需要。所以今天想向你请教,你的建议对我们很重要。”
兰亦心微微颔首:"客气了,为医院的建设出一份力是应该的。”
张一鸣边打开电脑调出设计图边说道:“介意我坐到你旁边来吗?好先给你讲解一下目前的设计。”
嗯,你随意。”兰亦心点头淡然说道。
张一鸣拿着电脑坐到兰亦心旁边,讲解起大楼的的内部设计。讲解完后他看向兰亦心,闻着她身上洗发水的清香味,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了大学时俩人一起上自习的场景,也是坐得这么近,也是总能闻到她身上淡淡的清香。
兰亦心闻到张一鸣袖口传来的古龙水味道,不由自主地往边上挪了挪:“我先说一下一些我认为的基本原则吧。建议将常规检查区与治疗区分开,门诊与住院部之间设置便捷通道,相互关联比较紧密的科室在地理位置上尽量靠近,这些都很符合实际需求。"
“我记下了。"张一鸣点头,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两人又在一些细节方面讨论了十多分钟。"关于布局建议,我想说的就是这些。"兰亦心看了看手表,"如果没有其他问题,我们可以结束这个话题了。"
张一鸣合上笔记本收起电脑:“当然,不好意思,聊了这么久菜都该凉了。我们先吃饭吧。后续我们更新设计方案后,如果有需要,还得再麻烦你。”
“嗯。”兰亦心淡淡回答。
吃饭期间俩人都异常沉默,只有餐厅音响里缓缓流淌出的轻音乐。
张一鸣看着兰亦心专心吃饭的样子,眼神柔和,"亦心,我们能聊聊其他事情吗?"
兰亦心心里叹了口气:“还是躲不过,那干脆讲清楚吧。”
她放下叉子:"请讲。"
"你......为什么来京市工作?"
"工作需要。"兰亦心简短地回答,"京市第一医院有全国领先的肾脏病团队,对我的专业发展有帮助。"
“亦心,我一直欠你一个正式的道歉。对不起,当年是我太自私。”他声音低了下来:“这接近八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想,如果当初我坚持一下,或者处理方式不同,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兰亦心看向他,眼神没有任何回避和闪躲,"张一鸣,我们都变了。"
"我后来去了美国,"他继续说道,仿佛没有听到她的回答,"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了两年,然后进入纽约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那段时间很艰难,遇到过很多挑战,每当我觉得特别累的时候,总会想起以前我们在一起时说起未来目标的样子,我就想啊,你一定也在为自己的目标在努力,所以我也要努力。”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在美国时,我认识了很多人,但这么多年,始终没能再喜欢上别人。"张一鸣的眼神里闪过一丝痛楚。
兰亦心静静地听他继续说下去:"两年前我回国,安顿下来后第一时间就去了江市和云市找你,但都没有你的消息。你不知道,当我在医院看见你的时候,我心里有多惊喜。这么多年,我一直都想着你,这些年的分离让我明白,你对我来说是多么重要。”
张一鸣向前倾身,双手轻轻放在桌上,"亦心,能再给我一次机会吗?让我们重新开始,我会加倍对你好,去尽力弥补。”
兰亦心喝了一口水,放下杯子,眼神平静:"张一鸣,事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有些路,走过了就不能再回头。"
张一鸣摇头,"亦心,可以的,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破镜重圆,我们也可以,只要你肯给我一个机会。"
“张一鸣,这么多年过去,你我都有各自的经历,很多事情都已经变了,我的心境也变了。”
默然了一会儿兰亦心继续开口:“当年我确实怨恨过,痛苦过,但是后来我想明白了,也许我们的分开是注定的。在你还没提分手的时候,我们之间每天的联系就只是三条短信,偶尔能有一个不不超过五分钟的电话。你有你的追求,当时在你眼中,我们之间的联系可能只是可有可无的。即便当时你没有提分手,即便我去美国做了交换生,那然后呢,我想,最终也不会有什么结果。所以我后来很庆幸你在出国前提出了分手,没有让错误延续更久。”
兰亦心深深地呼出一口气:“所以,张一鸣,我们都向前看吧。你也应该看看身边的人。”
“身边的人?你是说程辰吗?她是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时的学妹,在华人学生会认识的。我回国的时候邀请她,她就跟着我一起回来创业了。但我们只是朋友。”
兰亦心眼神平静:"你不必向我解释这些。即便不是她,将来你身边也一定会有其他人。我们已经回不到过去了。"
她拿起包起身:“我今天已经很累了,先回去了,再见。”说完转身快步离开餐厅,始终没有回头。
餐厅里的背景音乐不知道什么时候换成了《后来》。张一鸣怔怔地看着兰亦心离开的背影,脸上满是失落和不舍。餐桌上,他的手机屏幕亮起,是程辰的微信:“一鸣哥,和李副院长谈得顺利吗?”
他瞥了一眼,任由屏幕熄灭,始终没有拿起手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