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沈忧穿过那气势恢宏、威压如海的玄灵宗山门,夏辞感觉自己仿佛穿过了一层无形的界膜,真正踏入了一个灵气盎然、秩序井然的仙家洞天。
脚下是宽阔得望不到边际的白玉广场,地面由整块的灵玉铺就,光滑如镜,清晰地倒映着天空中流散的云气与远处飞檐的剪影。
广场边缘,矗立着九根盘龙巨柱,龙鳞栩栩如生,隐隐有灵光流转,似在呼吸,镇守着这片天地。远处,无数殿宇楼阁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飞檐翘角如凤翼展翅,直欲冲入云霄,气势恢宏磅礴。不时有驾驭着飞剑、葫芦、玉梭等各式飞行法器的弟子化作各色流光,在殿宇间潇洒穿梭,衣袂飘飘,带起阵阵灵风,令人艳羡。
广场中央,一尊三足两耳的巨型青铜丹鼎巍然屹立,鼎中燃烧着不知名的灵木,散发出袅袅青色烟霞,药香弥漫开来,闻之令人精神振奋,体内灵力都活跃了几分。
更远处,传来阵阵呼喝与灵力碰撞的轰鸣,那是宗门的练武场,隐约可见无数弟子身影闪动,剑光霍霍,法术灵光爆闪,一派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景象。
一切都充满了生机、活力与严整的秩序,与他曾经挣扎求存、只有血腥与混乱的混沌山,简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夏辞只觉得眼睛都不够用了,心中的激动与震撼难以言表,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什么都觉得新奇无比。
守候在山门后的几名弟子,身着统一的玄色劲装,腰佩长剑,气息精悍。他们见到沈忧,立刻停下手中事务,齐刷刷地躬身行礼,神态恭敬至极,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畏惧:“参见沈师叔祖!”
师叔祖?夏辞心头猛地一跳,偷偷瞄了一眼师尊那冷峻如冰雕的侧脸。
他知道师尊在宗门内地位定然不低,却万万没想到,其辈分竟然高到了如此骇人的地步!自己这算是……一步登天了吗?可为何心中反而更加忐忑?
沈忧面对弟子的行礼,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只是从鼻子里发出一个几不可闻的“嗯”声,算是回应,便带着夏辞穿过广场,并未对这片核心区域多做停留,似乎对这些繁华景象早已司空见惯,甚至……隐隐透着一丝厌烦。
他们沿着一条以五彩卵石精心铺就的小径前行,越往里走,环境越发清幽,栽种着许多散发出莹莹光辉的灵植,空气中的灵气也愈发浓郁精纯,几乎要液化一般。喧闹的人声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潺潺的流水声与风吹竹叶的沙沙声。最终,他们来到一片位于主峰侧翼、极为僻静的山腰平台。
这里翠竹掩映,一道灵泉从山岩缝隙中涌出,汇成一汪清潭,潭水清澈见底,有五彩灵鱼游弋。几间白墙青瓦、样式简洁古朴的屋舍,疏落有致地散布在竹林与清潭之间,显得格外宁静出世,与方才广场上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沈忧推开最靠近竹林、也最为僻静的一间屋舍的门。里面陈设极其简单,甚至可称得上简陋:一张硬木板床,一套原木桌椅,一个孤零零的蒲团置于窗下,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虽洁净无尘,窗明几净,却冷清得没有一丝烟火人气,仿佛许久无人居住。
“今后你住这里。”沈忧的声音打破了屋内的寂静,没有丝毫暖意,如同他给人的感觉,“宗门戒律与入门心法在桌上,自行研读。明日卯时,于院中修习基础吐纳,不得迟误。”
他的话语干脆利落,没有任何多余的关怀、叮嘱,甚至连一句“可还习惯”之类的客套都没有,仿佛只是完成一项程序化的交代任务。
夏辞心中那初入仙门的兴奋与激动,如同被泼了一盆冰水,迅速冷却下来。他连忙收敛心神,恭敬应道:“是,弟子明白。”他犹豫了一下,看着师尊即将转身离去的背影,还是鼓足勇气问出了那个盘旋在心头的问题:“师尊,弟子……弟子资质愚钝,若有修行不解之处,该……该去何处请教您?”
沈忧的脚步停在门槛,未曾回头,月光将他挺拔的身影拉得悠长。他沉默了一瞬,然后,一句比山风更冷、更清晰的话语,如同冰锥般砸入夏辞耳中,回荡在狭小空寂的房间里:
“非性命攸关之事,勿扰。”
话音未落,白影一晃,便已消失在门外浓郁的夜色中,干脆利落,没有半分留恋,仿佛多停留一刻都是对他时间的莫大浪费。
夏辞一个人僵硬地站在原地,望着空荡荡的门口和门外沉沉的夜色,心里也仿佛被掏空了一块,空落落的,带着一丝寒意。他慢慢走到桌边,手指有些冰凉地拿起那本薄薄的《基础吐纳诀》和厚重如砖的《玄灵宗规》。指尖触及书卷冰凉的封面,另一只手却再次无意识地抚上锁骨之间那片天生带来的、指甲盖大小的浅金色叶片状印记。
这个师尊,果然如初见时那般,冰冷、疏离、难以接近。收他为徒,似乎真的仅仅是因为“掌门所托,不好推辞”,是一项不得不完成的责任。自己对于他而言,或许与路边的石子、山间的草木,并无本质区别。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泛起的细微酸涩,开始借着窗外透入的月光,认真翻阅起《玄灵宗规》。
条条框框,繁琐复杂,涉及宗门等级、戒律奖惩、资源分配、弟子义务等方方面面,但他看得极为认真,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咀嚼。直到夜色深沉,月华渐暗,腹中传来强烈的饥饿感,他才恍然惊觉时间流逝。正在此时,一名穿着朴素灰衣的杂役弟子悄无声息地送来了一份简单的饭食——一碗灵谷饭,一碟清炒素蔬,并说是沈长老吩咐送至新入门弟子居所的。
夏辞看着那虽不精美却热气腾腾的饭菜,怔了怔,心底那点失落和寒意,又被一丝微弱的、奇异的暖意所取代。师尊他……表面冷若冰霜,行事却并非全然不管不顾。
次日卯时,天刚蒙蒙亮,晨雾尚未散去,竹叶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夏辞准时来到院中,发现沈忧已负手立于清潭之畔,依旧是那身纤尘不染的白衣,沐浴在淡薄的晨曦与氤氲的水汽中,宛如随时都会羽化登仙的世外之人。
“开始吧。”沈忧没有半句寒暄,甚至没有回头看夏辞是否到来,直接开始讲解最基础的吐纳法门,“抱元守一,意守丹田,引气入体,需如溪流汇海,缓而不断;循经导脉,当似春雨润物,细而无声;周天运转,切记欲速则不达,躁进则易殆……”
他的讲解精准、简洁,每一个字都直指修炼要害,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和情感投入,仿佛在诵读一篇与他无关的古籍。然而,当夏辞依言尝试,因初次正式修炼而心神紧张、气息略显浮躁,或是因对经脉不熟而姿势略有偏差时,冰冷而犀利的训斥便会如同早已准备好的鞭子,瞬间落下。
“心神不宁,杂念丛生,如何感应天地灵气?”
“手势歪斜三分,气至手厥阴心包经必然受阻,愚不可及!”
“引气速度如此急躁,是嫌经脉不够脆弱,想早日报废吗?”
“灵力运转滞涩如老牛拉车,你的灵根是摆设吗?用心去感受、去引导!”
一句句毒舌的评价,毫不留情地砸在夏辞头上,精准地挑出他每一个细微的错误并将其放大。夏辞面红耳赤,倍感压力,只能咬紧牙关,摒除杂念,一遍遍按照师尊那苛刻到极致的要求去纠正、去体会。汗水很快浸湿了他单薄的衣衫,左臂已然愈合的伤口在某些特定动作的牵扯下,依旧会传来隐隐的钝痛。
然而,在沈忧那近乎不近人情的严苛指点下,夏辞惊讶地发现,自己以往自行摸索时许多似是而非、滞涩难通、甚至完全走错了方向的地方,竟真的被一点点强行扭转、打通!虽然过程痛苦不堪,精神高度紧张,但那种灵力在正确引导下于经脉中顺畅流淌、每运转一个周天都能清晰感受到自身在一点点变强的感觉,效率远非他自己瞎摸时可比。
中途,夏辞因试图理解一个关于“气沉涌泉”的要点,气息操控不当,导致灵力在腿部经脉中微微逆行,整条左腿瞬间一阵酸麻胀痛,险些跪倒在地,脸色瞬间发白。
沈忧皱了眉,身形一动,便已来到他面前。夏辞以为又要迎来一顿疾风骤雨般的责骂,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却见师尊并指如剑,隔空虚点在他左腿几处关键穴位和腹下丹田位置,一股精纯、温和却又带着不容置疑力量的灵力瞬间涌入,如同最高明的向导,迅速理顺了他腿部紊乱的气息,并在他丹田气海处轻轻一旋,稳固了他有些晃动的根基。
“凝神,内视,仔细感受我的灵力流向与你的差异。”沈忧的声音依旧冷淡得没有一丝人情味,但那指尖传来的、稳定而强大的暖流却做不得假,“连最基本的周天路径都记不住、控不好,传扬出去,丢的是我沈忧的脸面。”
夏辞心中一凛,随即涌起一股混合着羞愧与感激的复杂情绪,连忙收敛所有杂念,闭目凝神,全部心神都沉入体内,仔细追踪、体会着那股外来灵力精妙无比的引导路线。果然,在那股力量的带动下,他原本如同无头苍蝇般乱撞的灵力渐渐变得温顺有序,开始沿着《基础吐纳诀》上记载的、那条最正统也最有效的路径,缓缓而坚定地流动起来,先前的不适感很快消失。
修炼结束后,夏辞几乎虚脱,浑身肌肉酸痛,精神更是因高度集中而疲惫不堪,但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精神处于一种异常振奋的状态。他感觉自己真正触摸到了“修炼”的门槛,与之前那种懵懂的状态截然不同。
“明日依旧此时。”沈忧丢下这句毫无变化的话,仿佛刚才那及时的出手相助从未发生,便转身离去,白影几个闪烁,消失在竹林深处,仿佛多待一刻都会沾染上世俗的尘埃。
接下来的几天,皆是如此。沈忧仿佛一个设定好程序的、最严苛的教习傀儡,言语如刀,从不给予半分肯定或鼓励。夏辞则如同最坚韧的蒲草,在狂风暴雨般的打击和锤炼下顽强地扎根、生长。他进步神速,不仅彻底稳固了引气入体的境界,灵力日渐充盈,甚至开始尝试掌控和施展几个最低阶的、诸如“净尘术”、“明目术”之类的小法术,虽然时灵时不灵,却也让他欣喜不已。
但他也敏锐地察觉到,当他在沈忧的带领下,偶尔前往传功堂领取份例,或是在去往练武场边缘感受氛围时,宗门内其他弟子看他的眼神,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意味。有毫不掩饰的好奇,有深深的探究,有因他辈分过高而产生的敬畏,但更多的,是一种不易察觉的……轻视与排斥?他偶尔能听到一些零碎的、刻意压低的议论随风飘入耳中。
“看,那就是沈师叔祖从山外带回来的那个……记名弟子?”
“看起来平平无奇,身上连件像样的法器都没有,也不知走了什么大运,竟能入得沈师叔祖门下……”
“听说是在混沌山那种地方捡回来的,浑身煞气,怕是没什么根基跟脚的野修……”
“沈师叔祖那般人物,平日里连内门真传弟子都难得指点一二,怎么会突然收下他?真是奇怪……”
“嘘!小声点!别忘了他的辈分……不过,听说沈师叔祖根本不管他,由他自生自灭呢……”
这些或明或暗的议论,像一根根细小的针,扎在夏辞的心头,让他有些发堵,呼吸都变得不畅。但他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将拳头在袖中悄悄握紧,指甲深深陷入掌心。他知道,言语的辩解苍白无力,唯有实力,才是打破一切偏见和轻视的唯一途径。他必须更加努力,拼命地修炼,不仅要抓住这来之不易的仙缘,不辜负这份(哪怕是基于责任的)机缘,也更要……真正配得上“沈忧弟子”这个身份,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这天夜里,夏辞在灯下(一盏沈忧差人送来的、以灵石驱动的简易萤光灯)苦苦研读《基础吐纳诀》,试图理解其中一段关于“灵气化液,筑基之始”的晦涩描述。他反复揣摩,结合几日来的修炼体会,却始终觉得隔着一层薄纱,不得其解。想到师尊那句冰冷的“勿扰”,他几次起身走到门口,又硬生生停下脚步,不敢前去叩响那扇可能带来更严厉斥责的竹门。
正当他抓耳挠腮、心烦意乱之际,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窗外竹林边,有人影极快地一闪而过。他心中一动,屏住呼吸,悄悄挪到窗边,借着皎洁的月光和斑驳的竹影,隐约看到潭边那块光滑的巨石上,不知何时立着一个熟悉的、挺拔的白色身影,正是沈忧!
师尊怎么会在这里?夏辞的心脏猛地一跳,几乎要跳出胸腔。他紧紧贴在窗边阴影里,连大气都不敢喘。
只见沈忧并未看向他这边,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负手望月。清冷的月辉勾勒出他完美却冷硬的侧脸轮廓,那平日里锐利如寒星、仿佛能洞穿一切虚妄的眼眸,此刻在朦胧的夜色中,竟显得有些……悠远与迷离?不,一定是错觉。
他就那样伫立着,山风吹动他雪白的衣袍和如墨的发丝,宛如一幅绝美的水墨画。过了许久,久到夏辞几乎以为他会站到天荒地老时,一声极轻极淡、仿佛融入风中、带着某种难以言喻复杂情绪的叹息,若有若无地飘了过来。随后,白影一晃,便如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浓郁的夜色与竹林深处,再无踪迹。
夏辞怔在原地,心头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湖面,掀起惊涛骇浪。
师尊他……是特意来的?是因为察觉到自己修炼遇到了瓶颈,心神不宁?还是……只是恰好月色不错,来此赏景?那声叹息,又是因为什么?
那句冰冷刺骨的“勿扰”言犹在耳,可这深夜悄然来临、默然伫立的身影,以及那声微不可查的叹息,又该如何解释?
这个师尊,当真是口是心非,难以捉摸,如同笼罩在层层迷雾中的深潭,让人看不清底下究竟是寒冰,还是……另有乾坤。
夏辞握紧了拳头,看向沈忧消失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光芒,有困惑,有感激,有敬畏,更有一种日益坚定的、想要变强,想要揭开那冰冷外表下隐藏的真实面目,想要真正走进那片迷雾一探究竟的决心。
他回到桌边,再次拿起那本《基础吐纳诀》,原本晦涩难懂、如同天书的文字,此刻在脑海中,仿佛也随着那夜风中消散的叹息,而变得清晰、顺畅了几分。
无论如何,他一定要在这能者云集、看似祥和实则暗流涌动的玄灵宗站稳脚跟,不仅要修炼有所成,更要弄明白,自己这莫名而来、与灵剑和印记相关的身世,以及这位更加神秘莫测、如冰似雾的师尊,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与秘密。
夜还很长,露水渐重。他的仙途,也才刚刚开始,前路漫漫,唯剑与心,不可辜负。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