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弄权 > 第111章 NO.111

第111章 NO.111

“你……”夷狄可汗盛怒之下双手拍向面前的桌案,“狂妄至极。”

赵棠抚了抚被桌子掀起弄乱的裙摆,“可汗说笑了,本宫最是谦虚,哪里狂妄。”

夷狄的骑兵很强,这是有目共睹的。

但夷狄毕竟资源有限。大昭能够培养出十个骑兵,即便夷狄能够培养出三名优秀的骑兵,可战场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争,沙场就像是吞噬血肉的怪兽,不管你是优秀还是平庸,他都会无差别索命。

气氛归气愤,国与国之间从来不是情绪用事。

“可汗若是觉得本宫的提议还不错,不如坐下来继续?”赵棠倒是像是主人了。

立马有人送上来一张全新的桌子。

“你果真能全权做主?”夷狄可汗不相信眼前的这个年轻女子真的有这么大的权利。

赵棠慢条斯理的开口,“既然可汗不相信本宫,那看来咱们也没有什么好谈的了。”

说着就要起身朝外走去。

帐外的士兵拔出大刀挡在她的面前,赵棠的人也不是吃素的,紧随其后纷纷亮出武器。

瞥了一眼眼前的利刃,淡声道:“本宫是来和谈的,可汗是想在夷狄王宫见识见识我大昭的精锐吗?”

“住手。”库勒可汗出声喝止,“大昭既然要谈,为何不拿出真正的诚意,只有你一人来,本王不信你。”

赵棠直直的看向图库勒可汗的双眼,“本宫是大昭的储君,由本宫与可汗相谈再合适不过,毕竟,”赵棠看向谢敏诏,劈手将他腰间的利剑抽出,随手把玩,“从前那些的部落可是同我们大昭最精锐的铁骑谈。”

这话究竟是不是吹嘘,库勒可汗可比赵棠清楚,毕竟赵棠还没出生的时候,大昭的铁骑已经踏遍北地的大半疆土。

夷狄可汗知道利害,可也并不愿就这么低头。赵棠看出他的纠结,也不多说“若是可汗果真无意和谈,那就等着兵戈相见吧。”

“且慢,”一个人的情绪在两国利益之间算不得什么,夷狄冬日水草不丰,不得以四处侵扰,后来周边的小部落都对大昭俯首称臣,他们只得骚扰大昭的边境,可有战争就会有死亡,那是部落的子民,是他的子民,“和谈可以,但是条件需要重新定。”

赵棠将利剑随手丢还给谢敏诏,坐回身,“既然是商谈,自然要考量双方的诉求,”赵棠将原来的条件一一列出,“可汗有何处不满,大可提出来。”

面前的这些条件远比赵棠跟图兰那最开始谈的苛刻的多。

夷狄不仅要无偿归还顺州、儒州两座城池,还要还给大昭两座城池这么些年的税收,除此以外,大昭与夷狄互通有无,开设马市,以低于市场三成的价格收购夷狄的良驹。

这样的条款简直就是霸王条款,夷狄可汗自然不愿意,“大昭的太女,你这未免强人所难,如果真心和谈,不该提出这样霸道的要求。”

赵棠掀起眼皮,“可汗觉得该如何?”

这是有戏?

夷狄可汗立即出声,“那两座城池已经是我们的了,当初大昭吃了败仗丢了两座城,那这两座城就该是我们的。”

“可汗的意思,若是我们大昭再赢了,夺回来也成?你们也认?”赵棠反唇相讥。这两座城池绝对是不可能给夷狄的,这是大昭也是她的底线。

数年前夷狄赢了大昭,可休养生息这么些年,夷狄兵强马壮不假,可大昭的兵力究竟几何谁都不清楚。

若是赢了只拿回两座城池便罢了,可若是他们不只是想要两座城池呢。

“两座城池还你们也成,可我们平白没了两座城池,大昭是大国,难道想就这么空手拿回两座城池?”

“顺州儒州本就是我们大昭的城,百姓也是我们大昭的百姓,这毋庸置疑。”对于两城赵棠寸步不让。

“这些年两座城是夷狄的,那税收就该归我们。”国事之间,哪有一锤定音的,总是要拉扯几个回合。

赵棠摇头,她不同意。

“税收一事再议。”这事本就是一笔算不清的账,与其在这件事上浪费时间不如谈一谈其他事,“我们夷狄的马匹都是世间少有的良驹,你们想以低于市场价三成的利买回去,不成。”

这样低的价格,岂不是降低了他们良驹的身价。

“最多少一成。”库勒可汗比了比手势,这是他们能做的最大的让步。

赵棠取过纸笔,“两座城池归我们,不再收回这些年的赋税,但是,马匹要让两成半的利。”

抬头看向库勒可汗?“如何?”

实际上赵棠原本就没想能够拿回这些年的赋税,吃下去的东西想叫人再吐出来若非拳头够硬就是在痴人说梦,大昭想拿回自己的城池,可以诉诸武力,通过战争,但那样苦的只会是百姓。

最终这场谈判以赵棠拿回两座城池并且夷狄让利两成结束。

……

“阿棠此行果真凶险,”陈怀芷静静听完,只觉得心跳砰砰,若是一不注意,便会死在旁人的刀下。

赵棠轻轻拥住陈怀芷,“母后何必担忧,儿臣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还带回了捷报。”

对于此次亲征赵棠觉得差强人意,除了差点命丧敌手,其余的一切都好。

至于图兰那,她既然答应了就不会置之不理,帮了她,对大昭有利无害,她乐意之至。

此次北征赵棠还有李大将军出尽了风头,下边的将士们也是与荣有焉。

若是真的打起来,即便能胜,也是千万将士的性命换来的,如今虽说依旧损伤了一些兵力,可毕竟战争没有真正的打响,这些死伤不过尔尔。

庆功宴上君臣共饮,其乐融融。

“大将军横刀立马,不输当年。”隆庆帝兴起,追忆往昔。

李良平当年投身军伍时隆庆帝还是皇子,李良平在军队里混的风生水起时,隆庆帝也不负众望的被先帝立为储君。

这对君臣的相处似乎十分的符合史书的幻想,君臣和睦,帝王的猜忌和臣子的野心勃勃似乎并不能在,但赵棠知道,这些不过是表象,她的父皇也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帝王,而大将军也只是一介武夫,真正有大智慧的是大将军府中的谢夫人。

赵郡李氏和陈郡谢氏,是最合适的结合。

只不过李良平在赵郡李氏并不受重视,谢夫人在陈郡谢氏也不过是个远房。

赵棠仔细一想,谢敏诏似乎与这陈郡谢氏有那么些联系。

谢夫人身体并不好,玉京中的宴会,此生只得李钺一个孩子,亲自教养。

“自古以来,功成就该身就,身为臣子,最忌讳的就是让人上头的君主封无可封。”

“封无可封,赐无可赐,那就该赐死了。”

李钺坐在席间看着这对君臣饮乐,耳边响起的是出门前母亲对父亲说的话,从许多年前君王就已经封无可封了,除非列土封疆自立君主。

母亲少有这般言辞激烈强硬的时候,这句话此刻响在耳边,李钺不由自主的看向李良平。

“陛下,”李良平放下酒杯,声音洪亮“末将有个不情之请,望陛下成全。”

隆庆帝面色不变,“哦?说来听听。”

场面有那么一瞬间的寂静,赵棠清晰的看到所有人的脸色都有一瞬间的凝滞,变幻莫测,唯有站着的李良平面红耳赤,似乎什么都没察觉。

“犬子没本事,臣这个做父亲的希望陛下为犬子保媒。”李良平自顾自的高声絮语。

“是哪家姑娘?”隆庆帝询问。“若是两人互通心意,赐婚也叫朕沾沾喜气。”

李钺大为吃惊,他什么时候有心悦的姑娘了?

“这小子没本事,没姑娘心悦,求陛下牵线拉媒,赐婚光耀门楣。”李良平似乎喝醉了,“臣这一生没别的,就希望他能找个喜欢的姑娘,臣能安心带着夫人回乡解甲归田。”

隆庆帝放下手中的杯盏,脸色依旧,只是带了些吃惊,“爱卿尚在壮年,这是为何?”

“臣老了,陛下尚在壮年才是。”酒醉连带着视线都模糊了,身子都晃了晃,“臣不中用了,犬子尚且能为陛下效几分犬马之劳。”

“许多年前的旧伤,若非陛下怜惜,常常遣太医入府替末将看诊,否则臣早就死了。”

这话说的有些失了规矩,但没有人制止。

“爱卿太过自谦,”隆庆帝看向李钺,“朕看小李将军得了你的几分真传。”

“临危不乱,敢于挺身而出。”隆庆帝面带赞赏十分不错。

因着李良平的一番话,隆庆帝将论功行赏这一环节押后。待宴会散去,君臣一同出现在三清殿中。

“陛下,”李良平似乎醒了酒,浑浊的眼睛清澈了几分,“臣老了,该有年轻人替陛下效劳了,”

隆庆帝坐下,“年轻人是年轻人,朕与爱卿相识微末,边疆也离不开你。”

李良平郑重道:“陛下有命,即便臣身死,魂灵也必然应陛下之命而来,年轻一辈能人辈出,是陛下的恩泽。”

庆功宴后,威武大将军之子李钺封将,其父李良平北征后再次上书乞骸骨,帝屡屡挽留,不成,保留威武大将军封号加封征北将军。

北征之中其他有功者论功行赏,有罪者按罪处罚。北征的将士中,以李钺的品级升的最快,谢敏诏次之。

庆功宴的第二日,公主府大摆宴席,与北征的同袍们相聚。

席间赵棠挨个儿恭喜,独独落了最出风头的李钺和谢敏诏,热闹散去,赵棠单独面见两人。

窗外的桂花香气袭人,随着风落在赵棠的发丝。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号后

小船三年又三年

醒春集

北岛长夜

至死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