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前的一个冬夜,夏枳南站在落满白雪的天台,问过顾萧启一个问题。
“顾小气,你喜欢男生吗?”
顾小气是他给顾萧启起的外号,名字谐音相似,而且性格也像,小气巴拉又爱记仇。
顾萧启站在栏杆边,面无表情的看着他,说话时带出阵阵白雾:“不喜欢。”
他笑着歪了歪头:“那你喜欢我吗?”
顾萧启静默了片刻,眼神有些奇怪:“你不是男的?”
“我当然是男的。”他笑着说:“你不喜欢男生,但说不定喜欢我啊!像这么优秀,喜欢我不是很正常吗?”
可能这句话实在不要脸,顾萧启沉默了很久才转过脸去不再看他,轻声说了句:“作梦。”
那时候的夏枳南从来不会觉得受打击,他将冻得通红的双手凑到嘴边哈了口气,眼睛笑眯眯地随顾萧启视线看去。
远处烟花绽放,一闪一闪发着明亮的星光,映照在他和顾萧启的眼睛里,也同样明亮。
.
夜晚,弯月高悬。
楼下的流浪猫眯着眼,窝在被人废弃在路边的破洞单人沙发上,闲适地晃了晃尾巴。
夏枳南弯着腰,低头朝车内的人歉意道:“对不起了嘉豪,我家太小了。”
车内张嘉豪坐在驾驶座上,因为房子太小,实在挤不下了,嘉豪只能跟他的同事阿堂轮流在他家客厅打地铺休息。
“哪里话,我们工作期间也不能睡,刚好我跟阿堂两个轮流值班。”张嘉豪笑道。
夏枳南递过去一把钥匙:“哦对了,这是备用钥匙,晚上你们换班休息可以直接用钥匙开门。”
张嘉豪接过钥匙,揣进裤兜里:“好,晚上我们换班时会尽量轻点。你们安心睡觉吧。”
“谢谢。”
“不用这么客气,我们工作职责所在,等抓到那几个嫌疑犯,你们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夏枳南笑着点点头。
张嘉豪探头,从前挡风玻璃往外望了一眼,随后朝那个方向扬了扬下巴,道:“那个,你朋友好像在等你,你过去吧!”
夏枳南朝他所指的方向看去。
夜深人静,路边的灯光也暗暗的,什么都看不太清晰。
但是那笔直高挺的背影,在这昏暗的光照下却像是自带着电影质感,难以忽视。
夏枳南走进那路灯下的光圈,道:“你的车停哪了?我送你过去吧!”
顾萧启转过身来看他,撇了一眼他身后不远处的张嘉豪车子。
“不用了,你尽量别离开警方的视线比较好,注意安全。”
夏枳南也朝后看了眼,想了下也对。
如果他送顾萧启,可能嘉豪还要跟着保护他的安全,还是别给人添麻烦的好。
夏枳南点头:“好,那你也小心开车。”
两个人都静默了下来,就这样不尴不尬的面对面站了几秒钟,也不交谈。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两人在玩木头人的游戏。
顾萧启不说话,但也没转身离开。
夏枳南从他的耳尖,沿着往下看他手上的腕表,也没说话。
又过了一分钟,见顾萧启仍没有什么动作,夏枳南终于忍不住试探的问道:“你,是还有什么事吗?”
“我以为你有话跟我说。”顾萧启淡淡说道。
好家伙,原来对方也在等他反应。
“没,这时间也不早了,你快点回去吧!”
顾萧启话本就不多,轻轻“嗯”了一声后转身离开了。
夏枳南直到看到他走远了,才动身回家。
在客厅打地铺的阿堂已经睡着了,但沉睡的呼噜声却在听到开门声时戛然而止。
阿堂抬头查看,见是夏枳南才放下心来。
把人吵醒了,夏枳南愧疚地抱歉。
阿堂摇了摇手,表示没事。
夏枳南也不好再多说,毕竟阿堂和嘉豪两人要轮流值夜,这少得可怜的时间还是多休息吧!所以让他继续睡,自己则回了房。
年轻人睡眠好,夏枳南刚回房,就听见规律的呼噜声又起起伏伏起来了。
躺在床上,夏枳南睡不着。
今天是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没有工作,闲适地待在家里,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竟觉得有些不自在。
躺了许久,拿起手机看了眼时间,算了算。
如果一切顺利,顾萧启应该回到家了吧?
打开与顾萧启的微信聊天界面,有些犹豫要不要问下他到家了没。
会不会有些唐突呢?
但询问一下是不是安全到家,应该挺正常的吧?
纠结了许久,聊天框的文字写了又删,删了又写。最后发送出去的,其实只得简短的四个字,如果连标点符号也算上的话,也就五个。
“到家了吗?”
“嗯。”
这条消息几乎是秒回的,夏枳南有些惊讶。
因为顾萧启看起来不像经常玩手机的人,所以他没预想会很快得到回复。
虽然只是一个毫无感情的“嗯”字。
既然已安全到家了,时间也不早了,夏枳南也简短了回了一个“好的,早点休息。”,便不再过多打扰,息屏睡觉。
过了好一会儿,夏枳南呼吸平缓,已然睡熟时。
他枕旁的手机屏骤然亮起,一个微信弹窗提示。
“晚安”
发信人,顾萧启。
.
与此同时,深夜的长兴街派出所会议室里灯火通明,烟雾缭绕。
女大学生出租房案件被新媒体曝光,部分现场照片被各路网友转发,虽然第一时间封锁消息,但周围的民众都议论纷纷。
为尽早破案,消解民众恐慌情绪,刑侦队在离得最近的长兴派出所,设立临时专案指挥部。
所有侦查员、勘查员、法医经过白天一天的劳累后,还是不得不在这凌晨一点聚在会议室,汇报白天的调查进展和结果。
会议室里,座无虚席。
坐在会议桌前的,都是负责相关调查的组长。没有位置的,自己领了红胶凳坐到后面墙角去。
困意袭扰,派出所的值班民警贴心得给大家准备了浓茶。
坐于首席,头发花白的中年男子,是负责市重特大案件刑侦支队长,也是本次案件调查指挥的总指挥——严义清。
他喝了口茶,环视一圈确认所有人都在,清了清嗓子。
“应该都到了啊!各位同志都辛苦了。”
严队开口说了句开场白,意味着会议正式开始,所有人都稍稍提起些精气神聆听。
“刚刚从医院传来消息,被害人何婉晴伤势过重,多处器官衰竭在医院宣告死亡。”
此话一出,整个办公室气氛都低沉了下来。
这位年轻女孩的死令人惋惜,也意味着整个案件的调查难度增加,不能再寄希望于受害者提供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和犯罪过程了。
“案件……性质恶劣,社会影响大,民众心里恐慌不安。所以一定要从严、从快侦破此案,将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现决定,设立1013专案侦查组,由我为组长,李队为副组长。”
李队全名李济国,是区侦查大队长,刚过五十岁生日,满头华发与黝黑的皮肤形成强烈的对比。
李济国朝众人点了点头算作打招呼了。
夜深人困,忙碌了一天,大家脸上都是困倦疲惫,所以也都没什么大的表情。
严义清也不想再多说废话了,道:“现在汇报一下侦查情况吧!谁先来?”
“我先来吧!”负责现场的痕迹勘查员说道。
严义清喝了口茶,点了点头。
勘查员走到笔记本电脑前,打开事先准备的材料投影到会议室大荧幕上。
映入眼帘的有五张照片,勘查员把其中一张放大。
照片是客厅全景,空间不大,推拉式窗户,简陋的沙发茶几,悬挂式电视机。
客厅布置简单,物品整洁。
但从镜头往下看,却是一个长发女人怒目圆睁,头朝北仰躺在地。胸腹前十多道伤口流出,染红了她身上的白裙子,地板上都是她的血液形成的洼地。
勘查员道:“案发现场共两室一厅一卫,这个是案发现场客厅的照片,这是受害者张悠悠,发现时已经死亡。根据第一个发现现场的邻居说,当时大门微微敞开,他推开门时,就发现客厅里的死者张悠悠躺在血泊里,随后立刻报警,没有进屋。
经技术侦查员现场勘查,发现大门锁没有暴力撬开痕迹,大门及附近墙体有喷溅式血液。地面有几个39码带血鞋印,鞋尖朝外,推测嫌疑人身高160到165。应该是犯罪嫌疑人逃离现场留下。”
说完,勘查员又打开另外一张房间照片,房间里有一米五的大床并一个化妆台。墙角有一个打开的行李箱,床头挂衣架挂完衣服,化妆台上是各种化妆品和护肤品。
被子和床单凌乱,布满干涸的血迹,床边有一片滴落状血液。
“这是发现何婉晴的房间,民警入房查看时还有呼吸。当时房门大敞,她身上只穿着内衣裤俯卧在地,头朝房门口。垃圾桶里有呕吐物,床单中央有一片黄色尿渍。血鞋印就是从这个房间开始出现的,但并没有发现血指纹。”
勘查员打开剩下三张没有异常的照片,大致说明情况总结道:“另一个房间和卫生间物品摆放整齐,只有两名受害人的指纹和足迹,阳台防盗网没有被撬开的痕迹。现场也没有发现作案工具。
综合来看,犯罪嫌疑人应该是有预谋的带着作案工具,用和平手段进入案发现场。在张悠悠打开门瞬间,迅速连续捅刺杀死,随后进入卧室,有掐颈行为,但最后还是用刀将其杀害。”
严义清听完了然点了点头。随后朝法医问道:“老赵,张悠悠和何婉晴有没有被性侵的痕迹?”
赵法医:“经初步检验,张悠悠没有被性侵的迹象。何婉晴的尸体等送到殡仪馆,我们就会进行检验。接下来我让阿峰汇报一下张悠悠解剖检验情况吧!”
阿峰是一位看起来二十五、六的年轻小伙,刚从县级市转过来的法医,长得清瘦,带着一副黑框眼镜。
禤齐峰看着文文弱弱,但解剖技术扎实,观察细致。有一次,赵法医与其合作,就觉得这后生未来可期,随后让他申请转到市这来。
这次是他刚转来经手的第一案。
禤齐峰与勘查员交换了位置,打开张悠悠验尸照片。
“根据现场检测的尸温,死者张悠悠大约是13号凌晨十二点到两点之间死亡。死者全身共有56处刀伤,其中捅刺伤有21处,胸腹部18刀,颈肩部3刀。
其他抵抗伤有35处,均在手臂、小腿等部位。这说明死者很可能曾经与罪犯进行过挣扎抵抗,甚至搏斗。
致命伤是左胸处的这里,刀子直接刺穿过肋骨,刺穿死者心脏和肺部,造成大量失血性死亡。经过测量估算,刀子应该是一把单刃,约二十公分的水果刀。胸腹部的伤口都是平直刺入,能直接刺穿肋骨,导致骨折可见凶手力气很大。结合死者的160身高来看,我们觉得凶手应该是一个力气很大,身高与死者差不多的男性。”
严义清听完,满意的点了点头。
禤齐峰之前虽然在清远一个县市级工作了两、三年,但这是他刚转来第一次面对这么多领导,说话稳妥没有磕绊,逻辑清晰描述准确,老赵没有看错人。
“好,等何婉晴的尸体运过来后,老赵,你和阿峰尽快检验,有情况立刻汇报。”
赵法医马上点头:“好。”
“侦查组呢?”
夜越来越深了,严义清说话时声音也低沉略显疲惫。
注意:本文案件、人物全部为作者虚构,没有案例,也没有参考案件。
请勿用地区去对照现实世界的真实案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 12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