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辛夷……”
“啊?”瑜妃娘娘连叫了两声,坐在棋盘旁的辛夷才回过神来。“娘娘。”
“想什么呢?”芳瑜宫里,瑜妃娘娘看着眼前的棋盘,浅浅一笑。“都走神了。”
辛夷看着眼前的棋局,本该自己落子了。
辛夷无心地随意下了个棋子。
瑜妃把弄着棋盒里的黑子,了然于心。
“怎么?”瑜妃下子,“最近有心事?”
“没什么。”辛夷跟着下了个棋子。“不过还是在忙尚宫局的事情。”
“如果有什么事就和本宫说。”瑜妃一边盯着棋局分析着,一边说道。
瑜妃的娘家,是驻扎在陇西的裴氏一族。裴氏也是当朝正一品的名门贵族,世代武将,颇受皇室重视。
而裴婧怡又长得姿妍纤丽,自十八岁入宫,颇得皇帝宠爱。已然二十四岁的她,虽然在去年才得一皇子,后宫晋升之路却可谓是青云直上。
“谢瑜妃娘娘照拂。”辛夷浅笑。
“跟本宫客气什么?”瑜妃笑笑,“当初本宫初入宫,多有不懂这宫中的忌讳。还是你这司记姑姑多多警醒的呢。”
裴氏与尉迟族同为武将后代,因为利益与政见不合,多有摩擦。
当年十八岁的瑜妃裴婧怡与十九岁的承妃尉迟桑,同年作为秀女入宫,背后便有两个氏族暗自较量的意味。
因为要平衡双方心态,从入宫开始,二人的位阶便是同样。
当初尉迟桑入宫第三年便得了十一皇子,升列妃位。皇帝为了安抚裴氏,还赏了瑜妃不少珍宝。转眼次年,裴婧怡就得了十二皇子,封号瑜妃。
在性格霸道跋扈的承妃衬托下,瑜妃倒是个端庄性子。
“娘娘折煞臣了,”辛夷淡淡一笑,低下头。“臣不过是一介女官罢了。那些都是臣应尽的本分。”
“娘娘。”旁边宫女端上来一碟点心放在一旁。
“这是御膳房新来的南方厨子做的,”宫女退下,瑜妃微微一笑。“叫凤梨酥。”
白瓷浅盘里,鹅黄色的点心花纹巧妙、样子精致。
“上次同皇上用膳,桌上就有这个点心,香甜软糯,我喜欢极了。”瑜妃笑笑。“但一个人一个心思,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一句话仿佛击到了辛夷的心里。望着瓷盘,辛夷一时有些失神,口中浅喃。“是啊,可能……其实并不喜欢……”
“什么?”瑜妃没听清。
“哦没什么。”回过神来,辛夷淡淡一笑。
“你也尝尝。”说着,瑜妃娘娘递过去一块凤梨酥给辛夷。
辛夷心事沉沉,接过糕点。
——
对于淑慎来说,日子就这么不冷不淡地过了一个多月。自上次御花园一事后,淑慎总觉得辛夷姑姑对自己冷淡了许多。
又或是自己敏感想多了?……但淑慎转念一想,这不也是应该的么?自己不过是个女史罢了。
那,自己又在期待什么呢?
不,以自己卑微的身份,本就不应该期待什么……
转眼便是冬至。在民间,便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为了彰显皇族体恤下人,承皇后口谕,冬至这日,宫中的侍卫、宫女和太监都可各得一碗汤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