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午,张教授的两个孙子回家了,还没有进门,就喊着:“奶奶,我回来啦,饿死了!”余苒开门,发现两个孩子虽然喊的热闹,人还是干干净净的,大的那个文质彬彬,小的这个虎头虎脑,很是可爱,目光也很清正。
“你们好!你们两个谁叫张震?谁是张霆?”
两个男孩看着余苒,高点儿的男孩说:“我叫张震,这个是我弟弟张霆。”
矮个儿的男孩问:“姐姐你是谁呀?”
“我是来你们家作客的,我是王教授的学生,我叫余苒。”
余苒拉着两个孩子进屋,有点儿失策,没想到张教授家里还有孩子。余苒从自己背的挎包里,实际上是从空间里拿出两套文具,两个孩子一人一套,“拿着,姐姐送给你们的。”两个孩子看向自己爷爷,张教授点头,两个孩子异口同声:“谢谢姐姐”。将文具送回自己的房间。
孩子回来了,张教授的儿子、儿媳晚上才能回家,大家围坐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了顿午饭。饭后,余苒帮丁老师收拾完厨房,稍微喘了口气,几人就告辞了。
几人打车回了酒店,二师兄问余苒几个:“你们有没有什么想带回去的?这边的衣服还是挺时髦的,价格也便宜。”
余苒问二师兄:“我们要去哪儿买衣服?前两天老柳带回来几件,确实挺漂亮的,不过好像不便宜。”
老柳说:“我那个是托关系从华侨商店买的。二师兄有没有好的推荐?”
“离你们住的酒店不太远,有一个服装市场,跑那里进衣服的商贩挺多的。我带你们去看看,走着去就行。”
王教授摆手:“你们去吧。我上去休息会儿。”
二师兄领着三人到了服装市场,叮嘱三人:“记着砍价,先对半儿砍。”余苒三人点头,“知道了,你去忙你的吧,我们自己逛逛。”
三人先在市场逛了逛,余苒看上一件牛仔背心裙,配衬衫或者打底衫都不错。就拉着老柳上前问价,老板看了两人一眼,“128元。”
“太贵了!”余苒拉着老柳就走。
老板大叫:“别走嘛!你多少钱买?”还以为是男朋友给女孩买衣服,可以大赚一笔。判断失误。
“40块,我就买一件”
“太低了,再加点儿。”
“给的够高的了。牛仔裤才多少钱一条,这裙子还没有牛仔裤用的布料多呢。行不行?不行我们就去别处看看。”
老板咬牙,“行,给你。”
余苒拿过裙子比了比,给自己挑了件L号,又里里外外地检查了一遍,质量还不错,就掏出钱包付了钱。老柳接过衣服,装进余苒拿出来的一个大帆布包里。大师兄没想到余苒这么会砍价,本来想逛逛就离开,不做二人的电灯泡,现在倒不想那么快走了。
“大师兄,你想买什么衣服?咱们一起看看。”
“我想给我父母、爱人、孩子都买一身衣服。”
“那咱们一起,我们也想给父母买衣服。你的孩子多大?男孩女孩?”
“男孩,十一岁了。”
三人先去给父母买衣服,这里的衣服确实很便宜,余苒给双方父母一人买了一身夏装、一身秋装,也给师傅师母各买了一套。然后和大师兄去了童装区,这里的衣服就更多了,砍完价之后,余苒给跃跃分别挑了两套大点儿的夏装、秋装,冬装太早了,想买也没有。倒是有漂亮的毛衣,好看的绒衣绒裤,余苒给跃跃各买了两件,号码都大了一号、两号。
然后三人就去转自己的衣服了。投资的男装厂虽然也送衣服,但不是所有种类都生产。市场里男士穿的纯棉的、羊毛的衬衫、牛仔裤、夹克、长、短袖T恤,看的上眼的,余苒都给老柳买了一件,又一个大布袋子装满了。大师兄给自己买了两件就住了手,自叹没有这么超强的财力,真要学着写小说赚钱了。
最后三人去了女装区,余苒看上眼的不多,给自己买了两件就住手了。女装厂经常送衣服,余苒真的不缺。在离女装区不远的地方,三人看到了各式鞋子。余苒先给跃跃买了两双旅游鞋。大师兄也给儿子买了两双。再去看成年鞋,余苒给老爸老妈各买了双旅游鞋,又问老柳公公婆婆的号码,老柳摇头说不用买。余苒问大师兄师傅的号码,余苒按照他说的,买了大一号的旅游鞋给师傅。余苒和老柳两人没有给自己买旅游鞋,大师兄也没有。
往外走在靠近门口的地方,余苒还看到了卖布料的,各种花色,有薄有厚,都是十块钱一块儿,两米长。余苒前世曾经看到同事拿出来过,她老公被外派深圳工作。看到了,余苒就过去挑了十块儿,回家送人也不错。三人拎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
到了酒店,余苒把给师傅买的衣服、鞋子让老柳送了过去,让师傅试一试,不合适还可以去市场换。师傅喜滋滋地试了衣服,鞋子,都很合适,又看看小徒弟给老伴儿挑的衣服,应该也没有问题。老柳一看没问题,就回自己房间了。
大师兄跟师傅感叹:“师傅,您没看到小师妹给妹夫买衣服,看上的,都来一件,就算是砍了价,便宜吧,合起来也不少钱,小师妹真是财大气粗。我也要试着写写小说,光靠死工资真不行!”
“你以为你小师妹都是靠写小说赚的钱?”
大师兄震惊了,“什么意思?”
王教授又问:“你小师妹给自己买的衣服多吗?”
“不多,就给自己买了一件牛仔裙,两件很时尚的上衣。”
王师傅解释道:“据我所知,你小师妹投资了一家服装厂,专门生产女装,经常给她送衣服,我还碰上过一回。听送货人的意思,好像你小师妹偶尔还会给他们画设计图,兼职设计师。”
大师兄只能自叹才疏学浅。
再说张教授老两口送走王教授一行人,回了自己家。丁老师打开老柳拎着的礼品袋儿,和张教授调侃:“认识老王这么多年,头一次看到他中规中矩地提礼物上门作客。照原来的做法,拎袋儿水果就不错了,这水果还十有**是二弟子掏钱买的。”
张教授大笑:“你倒是了解他,老王不会在这上面花心思。收了女弟子就是不一样。”
“你什么意思?你是说这礼物都是余苒准备的?”
“**不离十。”
丁老师从礼品袋里拿出两个盒子,一目了然,上面写着“茶”呢,这是两盒茶叶。又摸出个小盒子,问张教授:“你猜这是什么?”
张教授摇头,“这个我可猜不出来。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丁老师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两根炮制好的药材,丁老师不认识,问张教授。
张教授拿起来端详了下,“这个好像是人参,另一颗是什么我拿不太准。等儿子回来让他看看。”
丁老师说:“这要是人参的话,这礼物是不是太贵重了?咱们要不要送回去?”
张教授摇头,“不管是什么,收下便是。应该都是余苒准备的,当初卖给她房子时,还留下几件家具,她说再加钱,我也没收。那家具也卖不了几个钱,咱留着也没用。这次见到了,人家当然想着要感谢一下。”
丁老师感叹:“这小两口不贪财,还挺会做人。”
张教授心说人家两口子能干,会挣钱,眼界也宽,当然不会为这点儿蝇头小利折了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