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苒和老柳到家的时候,老爸已经回来了。“宋县长家的几个孩子来了,我们几个去了废品收购站,我们先上去洗洗。”余苒和老爸交代了一句就拉着老柳上了楼。
老柳去了卫生间,余苒进了空间,三小只凑过来,余苒说:“先让奶奶去洗澡,过会儿和你们玩儿。”
结果三小只围着她更不让她走了,“怎么啦?你们也想洗澡?”三小只点头,余苒认命地说:“好吧,谁先来?”
莱莱跟着余苒走进了卫生间,然后是沐沐,最后是很有友爱精神的大黄,给他们洗完吹干,余苒又出了一身汗,给自己洗了个热水澡,舒舒服服地出了卫生间,三个祖宗还在卫生间门口守着呢。
“想吃什么水果带我去树下。”余苒太了解他们了。跟着三小只走到了芒果树下,“就知道你们喜欢吃这个”。余苒摘了三个大芒果,放进大黄叼着的篮子里。这回大黄叼不动了,余苒自己拎着篮子,“还有想吃的吗?”沐沐领路,带着余苒去了种菠萝的地方,余苒揉揉沐沐的脑袋,“我怎么不知道你还喜欢上菠萝了呢。”沐沐看着余苒,眼睛里满是笑意。余苒摘了两个菠萝,又去摘了两个桃子,两个苹果,两个梨,一串荔枝。拎着满满当当的篮子回了厨房。把两个芒果、一个菠萝、一个桃子、一个苹果洗净切块,分了一半儿给了三小只。剩下的一半分成两个果盘带出了空间,分别放到楼上、楼下的客厅里。
老柳已经洗完澡,跟老爸在厨房做饭了。晚饭简单,直接是西红柿打卤面、半只烧鸡、拍黄瓜。三人吃完饭,老爸说:“让我看看你们都淘到了什么宝贝。”
余苒从自己放到沙发的袋子里掏出两个报纸包,逐一打开,放到茶几上让两人看。“这是斗彩鸡缸杯?”老柳一边问,一边拿起一只看底款,“确实写着“大明成化年制”,字体也符合老师说的特点,像“婴儿体”。“大”字头部尖圆,不显高耸;“成”字撇画僵硬,腰部略向内弯;“制”字衣部横画较短,刀部简化。”老柳边看,便给老爸解说。
余苒又把自己包里的四个画轴一一打开,平铺在沙发上。“好像是古代的四大美女。我在那儿逛的时候,被一个画轴拌了脚,就捡了起来,展开一看是仕女图,就在附近又找了找,一共四个都拿回来了。没有细看,老柳你仔细看看印章和落款。”余苒自己也上前细看,指着其中一幅说:“你看这个场景是溪畔浣纱,这副画的应该是西施。”又指着另一幅说:“这个应该是王昭君,你看有琵琶、雁阵、骆驼队。另外两幅画的应该是杨玉环和貂蝉。”老柳说:“落款上写着顾洛,印章上的字虽然大部分认识,不知道是谁,还是回去让师傅看看吧。”三人又看了会儿,余苒把画轴卷了起来。
老柳打开自己带回来的两个画轴,“有一幅画我觉得和上次张大师的那幅画很像,另一幅不知道是谁画的。”余苒上前看了看,也没有看出所以然了,只能交给自家亲亲师傅了。
余苒说:“我们今天还买了两套家具,一套老柳知道,是水曲柳的,有床有柜子,正好可以布置一个房间。另一套还是在上次买太师椅那家买的,一个多宝阁,一个条案,两把太师椅,还是黄花梨,四百五。明天上午送货,我们俩吃完早饭就过去。”
老爸点头,老柳揉揉余苒的脑袋,“我老婆这运气没人能比。”
余苒耸耸肩,摇摇头,过去打电话去了,她得知道她挂的单成交没有。万幸,20.1元10万股全部成交,20元整的5万股成交了3.468万股,运气不错。
而此时余鸣也确认自己买的股票全部成交,跟余苒借的五万再加上他手里的钱,买了三千多股,心里瞬间踏实下来。儿子出生后,他就一个感觉,钱总是捉襟见肘,不够花。慢慢地,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做人原则。
第二天早晨吃完早饭余苒就和老柳去了高干小区,先是打扫卫生,把两个房间的地擦了一遍。然后余苒去了厨房,把昨天摘的苹果、梨、桃子拿了出来,有点少,又进空间各摘了一个,洗了后放在盆里备用。没事儿可干,余苒给院子里的蔷薇和月季浇了水。
九点钟,门口有刹车声传来,老柳开门迎接,送的是水曲柳家具,老柳指挥着几个小伙子搬进东厢房的空房间,先是床,然后是两个衣柜,最后是写字台,两个床头柜。一间屋子立马满满当当。老柳给几个小伙子一人一瓶冰汽水、一包烟,把人送走了。
余苒端着加了清洁剂的水,拿着软布进去擦洗家具,里里外外擦了一遍,又换清水擦了一遍,最后用干布擦干。余苒顺手又擦了窗户和窗台,这下子窗明几净,感觉不错。
又过了二十来分钟,送家具的又来了,这次是黄花梨,老柳指挥几人搬进一楼的那个房间,几个小伙子看了直笑,“这回全到您家了。”老柳也是汽水加香烟把几人送走。余苒重复前面的动作,把这几件新到的家具清理了一遍,又把地擦了擦,上楼洗澡去了。
洗完澡下楼没一会儿宋家三兄妹就到了。余苒过去打开大门,请他们进了客厅。宋歆问:“余姐姐,送家具的来了吗?”
“来了,我都清理完了,让你们看看。”余苒先让他们进了摆放黄花梨家具的屋子,“你们看看,这都是我们俩儿淘回来的。”三兄妹打量着这几件家具,宋歆说:“余姐姐,我就觉得挺好看的,别的什么都不知道。”另外两个人也点头。
“这是太师椅,在古代是权威与地位的象征。主要特点就是靠背与扶手连成一片。据说这个椅子起源于宋朝,还和秦桧有关,在清代很盛行。”又指了指今天送来的几件家具,“这个多宝阁、条案、两把太师椅是我昨天买的,花了四百五。”又指了指另外两把太师椅和茶几,“这三件是我五一回来时买回来的,花了两百四。你们觉得贵吗?”
三人点头,总共快七百了,普通人好几个月的工资了。想想也是,余苒说:“你们知道如果在商店里买需要多少钱吗?我估计得大几千。”几人惊呼。
“除了这几件,我昨天还买了套水曲柳家具。带你们看看。”余苒领着三人去了东厢房,“你们看看,这一屋子家具都是昨天买的。”
宋歆说:“余姐姐,我觉得一屋子都是这样的家具挺好看的。这些花了多少钱?”
“六百。如果是一屋子新家具,可能比这还要贵。”三人点头,确实如此。
“你们三个昨天淘到什么了?带过来了吗?”余苒问。
三人异口同声,“带过来了。”
宋歆从背的包里拿出一个用报纸包着的小物件,打开后,是一个很精致的鼻烟壶,还是内画鼻烟壶,画的是山水,壶底底款是“大清年制”,余苒笑着说:“运气不错,应该是个珍品。”
余苒出门叫了声,“老柳,宋博他们来了。”
宋博问:“柳师兄放假还很忙吗?”
“放假前导师带着他们做了实验,假期要写论文。”
老柳下了楼,和宋家兄妹打招呼。余苒说:“你看看宋歆淘的鼻烟壶。”
老柳看了后说:“应该是个真的,有收藏价值。”
宋伦拿出自己淘到的东西,是一个画轴,在写字台上展开。余苒凑上前看了看,“这是齐大师画的虾戏图?”又看了看落款,用的是白石老人的印章。老柳也上前看了看,“应该是真的。”
余苒说:“我跟老柳逛文物商店,齐大师的画最高上千块,最低卖五百,以后还会升值,好好留着吧。”
宋博拿出来的是一个青花瓷的笔筒,上面画的是麒麟。余苒拿起来看了看,果然是“大清康熙年制”,老柳也上前看了,说:“符合康熙时期瓷器的特点,应该是真的。好好留着。”
宋歆问:“余姐姐,你和姐夫昨天淘到什么了?”
“我们俩儿淘到手的都是字画,我拿下来给你们看看。”余苒上楼。老柳说:“你们余姐姐淘的画是自己送上门来的。”看三人都盯着他,老柳接着说:“她在那儿转的时候被一个画轴拌了脚,就捡了起来,打开一看是仕女图,就在周围一通找,又找出来三个。就把这四个都给背回家了。”
余苒把几个画轴都带了下来,先把仕女图的四幅画展开。“你们看看,都画的是谁?”
兄妹三人上前认真查看,宋歆指着一幅画说:“这个应该画的是貂蝉,这是在拜月。”余苒点头,“对。另外三个你看出来什么了?”宋歆又指着另一幅,“这个画的是杨贵妃,里边有牡丹,也要比那三个美女胖一点儿。”
“没错。咱们文科生跟他们确实不一样。你们再看看西施和王昭君这两个美人图里是什么场景。”
兄弟俩儿一个说:“这个画的是溪畔浣纱,这是西施。”
另一个说:“这个里边有骆驼、大雁,这是王昭君。”
余苒说:“不知道真假,咱们长见识了就行了。”
三兄妹惊讶地看着她,余苒笑道:“你们以为淘回来就是真的了?上次我们淘了三幅画,让我导师给掌眼,只有张大师的一幅是真的。我淘的那个墨竹图,师傅说是高仿,画的是真不错。老柳淘回来的另一幅我们俩以为是徐大师的骏马图,师傅说是仿的,那马画的线条不流畅,违和。这两幅画我让老柳挂客厅里了,充充门面。真的倒不敢挂了。”
几人笑,余苒卷起画轴,又把老柳淘的两幅画展开,让大家看。
老柳指着其中一幅说:“这个像是张大师的画,另一个我们俩也不知道。”
亲们,这章还是二合一。
求收藏,求关注。[求求你了][求求你了][求求你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6章 淘宝成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