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授上门的时候,看到余苒的大肚子吓了一跳。“你这丫头,我就半个多学期没露面,你就要生了?”
余苒呲牙一笑,“双胞胎,明年三月份的预产期。”
王教授哈哈大笑,“我一回来,就要作师公啦!”
余苒给师傅倒茶,“您这次又去哪了?我本来还想着不管是唐宋专题还是元明清专题,您得讲一门呢,没想到开学后连个人影儿都没见到。”
“又给博物院帮忙去了。暑假没歇多长时间,就又走了。”
“我师母也跟您一起去了?”余苒问。
“你应该反过来说,是我陪你师母,在这方面,你师母比我专业,学术地位比我高。”
余苒点头。去厨房洗了盘小番茄,切了一个苹果一个梨,端了过来。师傅在外边受苦了,这次就破破例吧。
“师傅,您受苦了。今天破例,但是您也得悠着点儿,不能都给吃了。”
王教授接过毛巾擦手,先吃了两个小番茄,又用牙签插起块儿苹果吃了,然后又是一块儿梨。
“师傅,晚上在这儿吃饭吧。您想吃什么?”
“有肘子吗?再炖个牛肉,炒个菜就行了。你们家小柳呢,没在家?”
“去学校了,快回来了。”余苒答着话,往厨房走。“酱肘子家里有现成的,我把牛腩找出来,先泡血水。”
余苒进厨房泡上牛腩,又找出来丝瓜和西芹、鲜百合、西红柿,准备来个丝瓜炒鹅蛋、西芹百合,再做个西红柿鸡蛋汤
余苒回到客厅,和自家师傅说:“老师,我暑假在我们家住的那个小区里遇到了宋教授,把照片还给她了,确实是她和家里的几个哥哥一起照的。您不知道,她大哥,是我们县的县太爷,那本康熙字典就是她大哥的藏书。几个堂兄也挺厉害的,我和老柳都见到了。”
王教授点头,“他们家确实挺厉害的,还有一个是我堂弟国栋的师兄呢。”
“我们见到了,现在在机械工业部工作。”
“师傅,宋教授大哥家的几个孩子挺厉害的,老大在清大读研,现在研三,是学数学的。老二在人大,经济学专业,现在研一,导师是他家三叔。最小的是个妹妹,今年进了京大中文系,成了我师妹了。”
王教授点头,“确实不错。”
“老大叫宋博,在我家附近买了套四合院儿,现在又在我住的这个小区里买了套楼房,还是邻居。他们一般周末会来我这儿。”
余苒站起身走进主卧,把她和老柳淘的几幅画拿了出来。“师傅,这是我和老柳暑假的时候淘的,您给掌掌眼。”
余苒先把四副仕女图在客厅的沙发上一一展开。王教授过来看了第一幅的落款就眼冒精光,仔细查看画面,点了点头,又继续看第二幅、第三幅、第四幅,一一确认。然后长出一口气,“丫头,你淘到宝了,这是清代大画家顾洛的作品,他最擅长的就是画古代仕女,这画儿保存的还不错,你好好留着。”说完,又问余苒:“这也是在你老家的废品站淘的?你老家的废品站藏着国宝啊?!”
余苒含笑点头:“就是在废品站淘的,而且还是自己送上门来的。”看师傅盯着她,又接着说:“我在那废纸堆里溜达的时候,被一个画轴绊住了脚,心里觉得这也是缘分,捡起来一看是副仕女图,就想着不都说古代四大美女吗,就又在附近找了找,又找到三个画轴,就抱着回家了。”
王教授听着,心里不服都不行,这才是老天爷上赶着送财啊!“这画儿你先在这儿放着,我再看看。顾洛的四幅仕女图还真不多见,我得好好欣赏欣赏。”
“行,师傅您随意。酒柜上这两幅是老柳淘的,有一幅好像是张大师的画儿,另一幅也是山水画,不知道是谁画的。”说完,余苒就去了厨房。空间里的牛腩本来就是切好块儿速冻的,这血水应该泡的差不多了。余苒先用电饭锅做了米饭,又用高压锅焖上牛腩,等牛腩炖好了再加土豆,要是一块儿炖,还不得把土豆炖飞了?忙完这个,开始准备青菜。掰开百合泡上,将刷好的西芹切段儿,丝瓜切成小滚刀块儿,一一装盘放好。
然后就听到门口的开门声,这是老柳回来了。
余苒从厨房出来,“回来啦!师傅来了,在客厅鉴宝呢。”
“是吗?”老柳脱下羽绒服,挂到门口的衣架上,换了鞋走进客厅,“师傅,您回来了。”
“小柳回来了啊。来,看看你们俩儿淘的画儿,这次真是淘到宝了。什么时候有时间,我得去你老家看看,看看我有没有你们俩儿的好运气。”
“师傅您有时间的话,放假了和我们回去住两天,家里有地方。”
“岂止是有地方,我听国栋说了,去你们县里帮忙,住的是你们家的独栋小别墅,可宽敞了。他还动心想在你们那儿买房子呢。”
说到买房子,余苒想着得提醒老师一句,“老师,房价要起飞了,建议您赶紧买房,以后房价会越来越高,越等越买不起。”
王师傅摸摸下巴,自己的一儿一女,都已经成家立业,孙子辈里最小的都要上小学了。按照小徒弟的说法,手里留着钱倒不如换成房子,以后留给孩子们也是个念想儿。“行,我回去和你师母商量下。你买了那么多的房子,肯定认识不少中介吧?回头你给我介绍介绍。”
余苒点头,“那是一定的。”
“来,咱们说说这几幅画。余苒淘到的的四副仕女图是清代大画家顾洛的作品,很难得,好好留着。这两幅呢,你们说这幅看着像是张大师的画,眼力不错。另一幅也很有名,清代画家有一个“四王”你们知道吧?”
余苒点头,老柳是一听就算了。
“这是“四王”里王原祁的山水画。“四王”是王时敏、王鉴、王X、王原祁,他虽然排在最后,但他的成就最高。”
老柳一听来了精神,不知道四王,但不代表不知道王原祁啊。老柳前世还是个书画爱好者呢。
三人又欣赏了一遍几幅画,就把画轴卷了收了起来。三人洗了手,重新坐下来聊天。老柳给师傅和自己倒了茶,给余苒倒了杯白开水。
“我说我进来觉得哪儿不对劲儿呢,现在想起来了,你家的大狗呢?”
余苒一听就笑了。“我刚刚跟您说宋教授的侄子在我家附近买了四合院儿,没有往下细说。这三兄妹买了四合院,他们爸妈过来给他们送铺盖,带过来一只大鹅。说是老家的人送来的,在老家叨了人,对方不依不饶,他们赔了钱,这鹅不能再留着了,自己又舍不得杀,就给宋县长送去了。宋县长也不舍得杀或者说是不敢杀,就给三个孩子带来了。估计是想借他们的手吃肉。”余苒不怀好意地揣测宋县长的小心思。
老柳揉揉余苒的脑袋,“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是是是。”余苒接着说:“他们刚搬家,家里东西肯定不全,我跟宋博说好了让他们到家里吃饭。宋博带着一帮人过来、还把这大鹅给抱来了。然后这大鹅就不走了,宋博他们也不愿意要,说是养了他,这院子都得臭了。”
“放你们家就不臭了?”师傅也想知道下文。
“我家的两只狗勤快又聪明啊。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达成共识的。听到我们说大鹅到处拉粑粑,院子就臭了,没法养。我家沐沐就带着大鹅去了卫生间,给我们一通表演,大鹅拉,沐沐善后,给冲水。这个卫生问题就这样解决了。宋家三兄妹还是不要,说家里没有大狗,不能给她冲水,大鹅还是留在家里了。”
“你家的猫和狗呢?大鹅也不在啊?”
“我总不能把大鹅养在楼房里吧?就想着把大鹅送到住四合院的亲戚家里养一段儿时间,人家也顾忌卫生问题,这不送过去一只大鹅,还搭上了三小只,两只大狗得负责给她善后。”
王教授听着呵呵直笑,小徒弟家里太有意思了。
吃晚饭的时候,余苒指着丝瓜炒鹅蛋让师傅好好尝尝,看看跟平时有什么不同。师傅砸吧砸吧嘴,“是跟平时的鸡蛋有点儿不同,哪儿不同又说不出来。”
余苒坏笑着说:“这是鹅蛋,据说比鸡蛋补,您多吃点儿。”
“你是说那只大鹅是只母鹅?”师傅睁大了双眼。
余苒点头。“他那么凶,还把宋博的手给啄红了,我也想着这是只公鹅。结果那天他们走了,我睡了个午觉,起来后就看到了大鹅在大黄的小木屋里产的鹅蛋。”停了下,余苒接着说:“我也不知道公鹅长什么样,想着他那么凶,肯定是公鹅,真是经验主义害死人啊!”
余苒又笑着说:“老柳忙完了回到四合院,看到院子里多了只大鹅,就问我“你是从哪儿请了只祖宗回来?”估计他小时候让大鹅给叼过。”
“小时候淘气,忘了怎么惹到他了。就记着在亲戚家,被大鹅追着咬屁股。也忘了是哪家亲戚,就记着被咬了。”
师傅和余苒两人大笑。
老柳拍拍余苒的肩膀,“哎,不要把你的快乐建在我的痛苦之上。”
余苒点头,“不说了,喝汤喝汤。”
还是两章合一[红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7章 我一回来,就要作师公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