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过后,日子过得飞快。余苒的选修课,学生们已经习惯了她上课的套路,配合默契,每次课都受益匪浅。余苒呢,继李白的研究论文之后,又寄出一篇有关杜牧的论文,也确定了自己博士毕业的论文主题,就写杜牧了。
很快就要期末了,余苒现在发愁的是当初自己答应给学生的彩头---自己的签名。班里的学生本就对古诗词感兴趣,又都想拿到余苒的亲笔签名,上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PK的结果也是各有胜负。
本来依照余苒的心思,干脆都给个签名算了,可那样的话受累的就是自己。一个班一百多人呢,两个班就是小三百,这是要累死自己的节奏啊。而且这样放水也不好,对自己以后的教学没有好处。如果大家的表现都很好,可以考虑选前两名,这样也不算放水。
不管怎么说,承诺的东西肯定是要兑现的。余苒先在空间采购了三百个精美的笔记本(多出来的以后也能用)。然后就是查找合适的签名寄语,余苒在网上搜索半天,选了这么十几句话出来:
热爱,是面对生活最好的解药。
心要像伞一样,撑得起收得住。
带着期望努力,日子格外有意义。
只有自己才是这细碎生活里唯一的光。
平常心,知进退,尊重失去,懂得释怀。
日出有盼,日落有伴,心有所期,忙而不乱。
过去不重要,未来才重要。
所得,所不得,皆不如心安理得。
以最大的平静,去爱我们不确定的生活。
把努力当成你的一种习惯,而不是一时的热血。
生活总是这样:你以为失去的,可能在来的路上;你以为拥有的,可能在去的途中。
繁华中自律,安静中自省,低谷时自强。
莫道人间多烦事,知足便是清闲时。
活着不是要用眼泪博取同情,而是用汗水赢得掌声。
确定了要写的寄语,余苒就忙里偷闲,每天写个二三十本。因为还有两次课,胜负还未定,余苒只是把寄语、签名写出来,具体给谁,最后一次课见真章。
至于怎么考试,开学前余苒和导师王教授商量后是这么定的:三次小论文,再加上出勤、课堂表现等等,合在一起就是期末成绩了。
讲宋词用了小半个学期的时间。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南北宋时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词人。宋词中的婉约派和豪放派代表人物特别有名,相关的学习、研究持续了一千多年。婉约派注重音律和谐、语言精丽、情感细腻,多写离愁别绪、闺情花月。其代表人物有柳永、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秦观、李清照等。豪放派突破传统藩篱,题材广阔,气象恢弘,风格雄浑豪迈。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当然,其他的宋词名家也不能忽略,比如说范仲淹、张先、陆游、岳飞等。
余苒讲的宋词从柳永开始,以岳飞结束。那些耳熟能详、令人振聋发聩的千古名句,被同学们饱含激情地背诵出来,光是听听就让人激动不已。大家对古诗词的热爱、青睐更是让余苒想到了央视的一个栏目名称---经典永流传。
最后一次课,同学们的诗词背诵比赛也评出了前两名。余苒从自己带来的大挎包里掏出一个个精美的笔记本,直接在上面填上名字,发给获奖者。最后余苒还拿出相机,让学生帮忙与这些获奖者拍了两张合影留念。
获奖的同学拿着奖品,翻看上面的寄语,越读越喜欢。你读读我的,我看看你的,认真体会、思考寄语中隐含的智慧。头脑灵活的人开拓思路,马上想到这样的寄语也可以写在圣诞贺卡、新年贺卡上,校园里又有了新的流行风向标。
双胞胎出生后,宋家三兄妹不像过去那样每周来报到,但两三周肯定是要来一回的。余苒特意跟他们说:“如果不嫌孩子吵闹你们就过来,你们来了还可以帮我哄孩子、让我请轻松下。”从那以后,他们不说每周都来吧,但两周至少来一次。
周日的时候,宋家三兄妹过来了。一来宋歆就说:“余姐姐,听说你上的选修课还给学生签名了,早知道我也选你的课了。”
“你个学中文的,再听我去讲唐诗宋词不是浪费时间吗!”余苒轻声叱责她一句。又接着解释:“这帮学生第二次课就知道我是千家雨了。本来上课的时候为了让他们参与进来,把学生分成了三个组,每次课会有一个古诗词背诵比赛,学期末获胜的小组有奖励,他们要求把这奖励换成我的签名,我同意了。最后两周忙的我,每天最少要写二十本,为那些寄语,真是绞尽了脑汁。”
说完余苒上楼拿了三个笔记本下来,刚才她想起来了,这个小丫头第一次见面就说让她给签个名,到现在都没有拿到,难怪要说这件事,这是心里愤愤不平呢。
“喏,就是这个,送给你们吧。还需要我写上你们的名字吗?”
三人翻看寄语,很快选定了自己想要的。
“姐,麻烦你写上我们的名字。”
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求收藏求关注啦![抱拳][抱拳][抱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9章 余苒的签名寄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