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的车窗外,一排排树木飞快地掠过。
周晴看了一会窗外,就闭上眼养神。
今天早上,离开家的时候,全家人都把她送到了村口。
汤兰英抹着眼泪哽声道:“儿啊,到那边要立刻发电报来,不要写信,电报快些!妈担心你。”
周晴的眼圈也红了,几年了,眼前这个女人对她温柔慈爱,体贴有加,共同的生活和劳动,早就让她在潜意识里把这家人当成了自己的家人。
“二姐,二姐,以后我考大学,一定要往江城考。”周雷缓缓道。
周晴摸了摸周雷的头:“往江城考是对的,江城繁华,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不是,我想往江城考,那是因为你在江城,我去了以后,就可以照顾你,保护你了。”周雷脱口而出。
周晴的嗓子像是被堵住了棉花,一身不吭,掉头而去。
周星呜呜地哭了起来:“二姐!二姐!”
周根民则叫道:“二丫,路上小心啊!”
周晴没有回头:“爸,我知道了,你们在家好好种菜园,要经常写信给我,告诉菜园的情况!”
走到镇上的时候,她静静地在那个小站前等去往县城的汽车。
此去江城,要是一般农村姑娘,心里还是怯的。不过,周晴上辈子可是跑过很多大城市的人。
大学期间,她勤工俭学,跟着一个品牌做活动,走了全国不少地方,所以,这区区几百里路,对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就跟出门买个菜一样。
至于东风服装厂到底能不能进,周晴心里还是有底的。
上辈子,她修过心理学,略通人性。
只要自己身体健康,五官端正,说话利索,头脑清楚,干事灵活就应能被录取。
何况,自己还有一张初中毕业文凭,这在八十年代,是绝对的优势。
这个年代国企招工,不像上辈子的国企那么难进,要托关系走后门啥的。
上辈子国企少,等于是铁饭碗,现在只要是企业,基本都是国企。私企刚刚兴起,根本不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最最重要的是,现在的国企面向社会招聘的,都是合同工,没有编制。
说白了就是找干活的人!
又累,又没前途,自然不会有关系户来争,正适合自己这样的农家子弟去干。
周晴不在乎什么编制不编制,她还不想被编制束缚了手脚呢。
正想得出神,耳边突然有个声音响起:“周晴!”
她转脸一看,却是陈刚。
“陈大哥,你怎么来了?”她有些讶然。
“听说你要去江城参加招工,我特意来送送你。”
陈刚说着,把手里的一个塑料纸包递给了她。
周晴接过来一看,却是一条红艳艳的围巾。
“你不是叫我大哥吗,这是大哥送给小妹的临别礼物吗,请务必收下!”陈刚轻声道。
见他这样说,周晴就笑道:“那好,我就不客气了!”
陈刚嗯了一声,微笑道:“去了江城,记得常报平安回来。”
周晴点了点头:“你也多保重,还有——”
“还有什么,你说!”
“还有就是,你不小了,该成家了,不要老是让陈大妈担心!”
“谢谢你的关心,我已经再谈了!”陈刚笑道。
“真的啊?哪里的?”周晴惊喜地问。
“隔壁桃花村的,我二姨介绍的。接触了几次,感觉还不错!”
周晴连连点头,她是真心为陈刚高兴:“那你还不快去找人家姑娘聊天去,别送我了,我车子马上就来了!”
陈刚一笑,说了一句:“保重!”转头就走了。
看着他挺拔的背影,周晴想,到了上辈子2024年,陈刚应该是退休老人了,那时候,拿个上万的退休金,日子一定过得幸福安稳。
这样人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就是幸福了。
可是,在经历过上辈子的贫穷的重创之后,她早已不满足于衣食无忧的普通生活了。
衣食无忧,不等于能抵抗未知的风险。
那些风险是什么呢?
是疾病!
是需要花费天文数字的医药费才能解决的生死问题。
谁能保证自己和家人能一辈子不生重病呢!
周晴伸出手臂,看着自己年轻健康的躯体,不由得深深庆幸,能够重新活一回。
而且活在这不是那么卷,机会遍地的改革开放初期。
未来,她要抓住一切可能抓住的机会,向钱看,向厚赚!
所有的人间疾苦,基本上用钱都能解决!
不知不觉,周晴就靠在座椅上睡着了。
一觉醒来的时候,还是没有到达终点站。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才听到火车进江城站的消息。
下了列车,她看来看手腕上新买的电子表,正好是下午五点整。
饥肠辘辘,她决定先吃点什么东西再说。
来到车站附近的国营小吃店,她点了一碗镇江锅盖面。
南方的事物,跟她们凤头镇的口味不同,清淡了许多。
上辈子,她也打小生活在北方,吃饭的口味偏咸偏辣,不过,既然来到了南方,就要学着去适应这里的一切。
吃完面,她问营业员:“大姐,请问,东风服装厂在哪条街?”
东风服装厂是当地有名的国企,当地人肯定知道。
果然,那个营业员就说:“东风服装厂啊,就在南大街,你到南大街一问就知道了。”
“那南大街做几路公交车?”
“8路”
周晴说了声谢谢,结账后就背着包走了。
到了南大街,她随便拉住一个路人就问,路人指了指方向:“瞧,东风服装厂就在那边的小巷子里。”
周晴走到那所小巷里,稍微往里走了走,就看到了东风服装厂的红色大牌子,竖立在院门口。
院门口有值班室,院子里面是一排排的至少六层的楼房,一看就是厂房。
这个厂的规模果然不小。
来到值班室门口,周晴就惊喜地看见一张招工启事。
果然,启事上的截止日期是1965年元月1号。
再看启事上的招聘要求,年满十八周岁,小学以上文化,身体健康,品行端正,签三年劳动合同。
这些条件,可以说基本上没有门槛。
于是 ,周晴走进值班室。
看门的老大爷从办公桌上抬起头:“姑娘,你找人吗?”
“大爷,我想报名招工,可以吗?”
那老大爷透过老花镜上下打量了她一眼:“姑娘,听你口音,好像不是本地人啊?”
“大爷,我是Z省人。”
“啊!那么远啊!这个——我们这次招工,是在本市招的,上头可没说要招外地人啊!”老大爷迟疑地说。
周晴心里咯噔一下,忙问:“大爷,您的意思,是我不能报名了?”
大爷想了想:“厂长只说在本市招聘,没说要去外地招,恐怕——是不行啊!”
一时间,周晴的脑袋有点转不过来。
怎么自己当初来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一点的呢!
“姑娘,天不早了,你要是从外地来,就先找个地方住下来吧,不然晚了,你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老大爷关切地说。
看来看天边的夕阳,周晴无奈,只得先走出了小巷,找到了街上的一家旅社,安顿了下来。
把包裹放在房间里,她就拿着暖水瓶出来打开水。
客房的走道里,有三个服务员正在聚众聊天。
周晴心里一动,就走过去问:“大姐们,我能问你们个事吗?”
“什么事,你说?”其中一个白白胖胖的中年妇女问。
“我想问下,本市可有什么厂招工啊?”
“招工?要么不远的东风服装厂?”那妇女答道。
“除了东风服装厂呢?”
“好像没有什么厂了,那边钢铁厂好像招男工,不过也不是这时候招,人家是开春招——姑娘,你是来找工作的?”
周晴哦了一声:“我只是随便问问而已。”
拎着暖水壶回到房间,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周晴盘膝坐在床上,就开水苦苦思索。
这可真是出师不利啊!
这个厂也真奇怪,怎么只向本市招工呢?别的企业都是面向全国各地招工的。
不过,它要是真的面向全国各地招工,就会登外地的报纸了。
还是自己实现忽略了。
脱了衣服,躺在床上,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怎么办呢?难不成打道回府?
回去,倒也不是怕人笑话,主要是,虽然在江城才呆了几个小时,可是,自己已经被这个城市的活力所吸引了。
这里的建筑,这里的人的精神面貌,都与改革开放初期那种欣欣向荣的精神吻合。
这种精神,周晴清晰的感觉到了。
她知道要不了几年功夫,这个城市的经济就会腾飞。
所以,既然来了,又怎么舍得回去?
这个时候,当初与强英的对话突然浮现出了脑海。
强英说什么来着?
她表姐在这个厂里做会计,自己要有什么事情的话,就去找她表姐。
她表姐叫什么来着,对,叫何文芳。
想到这里,周晴的精神稍微振奋了些。
嗯,不管有没有效果,好歹这也是一条路子。
自己大老远来了,不能就这么随随便便放弃,怎么也要努力一把,在江城这个地方呆下去。
主意打定,她就闭上眼睛,进入了梦乡。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章 离家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