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忙忙碌碌,一切都在按照既定的轨道在走。
时间一晃来到五月初,沈清黎祈福的最后一日。
午后,她坐在廊下翻看京城传来的情报,一直随侍身边的白薇、半夏两人指挥着侍从收拾明日回京的行李。
沉默顺从的侍女们屏息凝神,生怕惊扰到沈清黎,整个庭院氛围沉默又紧张。
好像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
白薇从屋里出来,看了眼乌沉,晦暗的天色,回身同半夏交换了个眼神,没一会儿,屋子里递了一件杏色青竹纹样和一件青色海棠的薄披风出来。
白薇抱着披风,蹑手蹑脚地走近沈清黎,在她身后跪坐展开披风披在她身上,“殿下,起风了,还需注意身体。”
沈清黎紧锁眉头,闻声头也不抬的说了一句,“阿婉,下来。”
连廊旁边的一颗老槐树上,一阵枝叶乱晃,谢七翻身从老槐树的枝干下来,两三下越过连廊的围栏,她顺手从白薇手上接过另一条披风,道了谢,便紧挨着沈清黎坐下。
白薇见状,起身离去,将空间退还给沈清黎二人。
谢七探头在瞧了眼信纸,一眼扫过去,只看见一句“抛尸闹市,衣无蔽体......”
她收回视线,过了半晌反应过来自己看到了什么的谢七,猛然睁圆了杏眼,猝然抬首看向沈清黎。
沈清黎掩了纸张,伸手揉着额头,一脸疲惫,“郑世宗死了。”
“那猎户为何.......”
无人知晓,原本沈清黎将人交给那王大永,不过是想着那猎户可以用郑世宗换回自己的女儿,谁知......
很快,寺中传来嘈杂之声,像是有什么人闯了进来。白薇放下手中事,领着几个护卫出了院子。而半夏则将廊下的书籍信件妥善保存好。
远处天边乌云翻滚,狂风渐起,枝叶婆娑乱响。
要下雨了。
白薇回来时,天上刚飘下几滴雨水。她浑身裹着冷气,推开院门,沈清黎站在廊下等她。
“殿下,大理寺与京兆尹捉拿罪犯,目前正全山排查中。”
“领队何人?”
“大理寺崔洵之崔大人,京兆尹何所谓何大人。”
又是崔洵之。
她交代道,“不用管他们,先收拾,还是明天一早启程。”
白薇得了令,立刻便吩咐了下去。
周遭晦暗,风雨欲来。
沈清黎站在四下无人的廊下,抬首望了眼天空,总觉心里隐隐有些不踏实。
最近所有汇报皆在掌控之中,让她懈怠了。
郑渊只有那么一个孙子,郑世宗身死,恐怕郑渊不会善罢甘休。
申时,膳房小僧过来送膳,离去时还不忘再三叮嘱:
“今夜雨大,嫌犯还未逮捕归案,还请贵人请勿出来走动,以免被闲杂人等惊扰。”
白薇道了谢,随口问了一句,“那些官差们抓不到人便一直不回去吗?”
“应该是了,除了崔大人傍晚时分回去了,其余人等尚未听说。”
“知晓了,谢谢师傅。”白薇礼貌道了谢。
进了屋,将晚膳放置于一旁的矮桌上,转头便和沈清黎说起这事。
“殿下,您说崔大人为何突然提前离去?”
沈清黎就着烛光慢悠悠翻过一页纸张,语气平淡,“要么是不放心家中母亲与幼子,回去看看再回;要么就是大理寺里有和王大永有关的线索。”
“王大永从出生便一直生活在这里 ,这些时间一直在山中逃窜,除了我们的人偶尔出手帮他掩埋线索外,他在外应当还有助手。”
“他应当是回去参加审讯去了。”
要说崔洵之不在反而最好,沈清黎见了他总觉不自在。上一次见面,崔洵之自降身份要与她做外室,沈清黎好不容易才狠下心拒绝。
她不明白,只有短短的两年不到的时间,崔洵之怎么就一副非她不可得模样,甚至要为了她放弃大好仕途。
可是她并不需要崔洵之的牺牲。
太子沈时宴身中南疆秘毒的第二年,他们便开始暗中培养了自己的势力。赵景婳与赵景安二人更是请了名师教导其兵法与武功,只等武威侯一案翻案重审。
沈清黎已经替姐弟两安排好了去处,兵权这种好东西不握在自己手中,总是令人难以安眠。
所以那日崔洵之说起时,她只觉荒唐。她堂堂永安公主何需他牺牲至此?
沈清黎放下手中书卷,轻轻叹了口气,她想起那日为了打消崔洵之的念头说了些违心之言,崔洵之红着眼眶,一脸破碎地质问她,“沈清黎,我崔洵之的真心在你眼中便低贱至此吗?”
“不然呢?”她轻声反问。
那人热泪瞬间流了下来,“我知晓我配不上你,你等等我可好 ,你不让我从戎,那我就好好走仕途,你等等我,我一定会变得特别有用。”
“等我两年好不好,两年后我就不会只有廉价的真心,我还会有用的。”
崔洵之紧紧握着她的指尖,生怕放松一点她就立刻抽离离开,不住的和她保证。
沈清黎那会心里想的确是,他哭起来怎么也这么好看?
以前在床上怎么不哭?
心思游离的后果便是,她没听清崔洵之后面说了什么,只盯着他开开合合的唇瓣,想着不知还是和之前一样柔软。
好在沈清黎还算理智,心里这么想想,到底没真付诸实践,不然又要给崔洵之念想了。
沈清黎想到这,心里诡异地升起一个念头:也不知崔洵之回去后有没有夜夜泪沾枕巾。
不过很快,她便没这些想法了。
王大永被抓了。
王大永打伤了官差,挟持了寺中僧人。大理寺与京兆尹的人拿不定主意,派人请她去前院。
沈清黎看了眼自己身上的湖水绿的曳地裙装还算得体,便只在外披了午后那件杏色披风。
白薇举伞,半夏擎灯。身后跟着谢七与一众侍卫,迎着大雨往前院去。
到了前面,僧众与官差围着王大永,而王大永不知从何处来的一把生锈匕首死死挟制着慧言的脖颈。
是的,那个倒霉鬼就是慧言。
乱哄哄地大殿一下安静下来,众人有序地给沈清黎让了一条路出来。京兆尹那边为首的何所谓上前同她解释道:“这人挟持了法华寺僧人,我们想要尽快将贼人逮捕归案,又怕伤及无辜,所以想请公主定夺。”
沈清黎拉下披风上的帷帽,露出嫩白如玉的俏脸来,她盯着王大永,那人不过三四十岁的模样,一把络腮胡,皮肤黝黑,身材壮硕,穿着灰褐色粗布麻衣短打。脸上和身上有着不同程度的擦伤。面容疲惫,一双眼睛却格外凶狠。
她盯着他因为用力而经络异常明显的胳膊,开口问道:“你挟持了这位小和尚所求何事?有冤屈?还是只为自保?”
"如果你单纯为活命的话,这个小和尚保不住你的命。你挟持他不如挟持本宫。"
“殿下!”
沈清黎摆手,声音立刻止歇,她继续开口道,“所以我猜你或许是受了什么冤屈。若是怕这些官差们将你带走后对你屈打成招或是严刑逼供,今夜这大殿里既有京兆尹的官差也有大理寺的官差,我想作为评判冤假错案的大理寺或许更适合带你走,同样本宫也会安排人一路护送你。”
“我保证,你可以将你的冤屈上达天听。”
沈清黎向他保证,同时也向他传达出了一个信息,大理寺可以平叛冤假错案。
王大永紧了紧手中匕首,盯着沈清黎,“你确定?”
沈清黎微笑,“你只能信我。”
“若是郑世宗确实被你所杀,那么他背后刻的‘金甲卫’以及图腾也是你所为吧。若是武威侯以及金甲卫确实如最近京中传言,那么大理寺是你最好的选择,若是郑世宗不是被你所杀,那你更不用害怕了,大理寺定然会还你清白。”
......
王大永犹疑了,被一旁时刻等待着的官差迅速拿下。
何所谓向她道谢,沈清黎一脸莫名,“何大人谢我做甚,我已经答应这人由大理寺将其带走。”
何所谓一滞,紧接着便看见沈清黎安排自己的人将王大永捆了起来,扔给了大理寺众人。
......
沈清黎不管他们怎么想,转身便走,谢七和慧言很快跟上。
慧言被王大永挟持了许久,脖颈处早就被匕首磨出了血痕,刚一出大殿,风卷着冰凉的雨水劈头盖脸砸下来,脖颈处的伤口处像撒了盐般,刺痛难耐。
他左右瞧瞧,最后委屈巴巴地看向谢七。
“姐姐可以带我撑伞吗?”他仰着脖子,露出还在流血的伤口,“好痛。”
谢七沉默片刻,点了点头。
慧言立刻钻进她的伞下,没走两步,“姐姐,你走慢一点.....”
......
“姐姐,我是不是很没用......”
.......
谢七忍了又忍,气道:“安静些,再说话我就把你扔这了。”
话落,脚下步伐倒是慢了许多。
黑夜里慧言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谢七,手下勾着谢七腰间佩戴的坠子,不再说话。
谢七似有察觉,但他能安静下来,她也就随他去了。
回到屋子里的沈清黎衣裙全被雨水打湿,便径直去了内室沐浴,等她换好舒适的寝衣,由着半夏将她头发绞干时已是戌时末。
天色太晚,半夏吹了灯便退了出去。
与此同时,黑黢黢的前院山门外,有人冒着大雨猛扣寺庙大门。
和亲友聊天,说起剧情,
我说:我的反派太乖了
都不给我们主角惹麻烦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雨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