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炮灰只想回家(穿书)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寒食休沐,长安城正是踏青的好时候。

碧草萌芽,杨柳垂堤,湖心泛舟或提笼斗鸡,好不惬意。

“阿姊,快些来呀。”人群中有一胡服小娘子,跨坐马鞍上,振臂遥呼。

久不见回声,沈琳琅马鞭一挥,腰间佩带七事叮当作响,马蹄惊起春草。

沈含章正坐在罗裙帐中与人斗花,全然不觉帐外沈琳琅的迫急。

沈琳琅认出了阿姊的裙衫,探头进去,只见沈含章惯常寡淡的脸庞竟有了些生机。

柳眉轻蹙,本是花瓣状的花子被挤成了一抹红,额边祥云纹经着云卷云舒,面靥好似和朱唇一起发着力。

沈含章早早将金铜杂花和串珠金琉璃步摇置在一旁,现下用奇花簪满她的交心鬓,素手在上头不断摸索,却再寻不到空隙。

一柄罗扇轻拍到了沈琳琅头上,是旁的小娘子,“沈五娘,你如今是愈发像那轻薄儿。”

“柳十二,可莫再说,吾妹毓秀可爱,若为男子,满长安追捧的人里定有你一份。”沈含章数着自己鬓间的花,瞥眼随口回道。

柳十二娘只得讪讪收起手里的扇子,众人见状,默不作声。

“是我输了,这步摇便留给你们罢。”沈含章不再理会,拨开帐子,径自和沈琳琅结伴而去。

待她二人走远,柳家女悄声起身,自请离去。

这场春宴本就是这群小吏之女强求而来,却不想攀权附贵不成,被没分寸的柳家女弄砸了,只得不欢而散。

柳十二娘很是气恼,又有些艳羡。

沈含章是宗室女,又有官至一品的父亲大人。满长安城的贵女,身份在她之下,总是得不到她一句好话,身份再低些的人,她瞧都不瞧上一眼。

沈含章心不在此,只觉如今看到沈琳琅就容易没由来的心悸。离剧情线开始还有五日,一切从那场沈琳琅最期盼的曲江宴开始。

细风忽吹皱了红黄间裙,绯罗帔子拂到沈琳琅眼前。

沈琳琅早早扶正了珠帽,倚靠在柳树荫下,马儿悠哉悠哉围着她吃草。

胡服小娘子兴致不高,未施粉黛的面庞也浓烈地出奇,张牙舞爪地散着不满。

沈含章拢住缰绳,将马牵至沈琳琅身前,“好阿妹,咱们快快走罢。”

“阿姊若不愿与这些女子顽,下次直说便是,又教我来当靶子。”沈琳琅不情不愿地接过缰绳。。

“长安城人比景娇,阿姊我心痒难耐,只想凑近赏赏。”裙摆翻飞,沈含章踏着马镫,毫不费力地坐到了马鞍上。

沈琳琅纵马一路向北,进了南城门,便下马与沈含章并肩步行。

燕国公府足有半坊之大,不经坊门可由玄京大街旁侧直入。

跨进乌头门,有仆从自阍室而出,向二人行礼,“三娘子安,五娘子安。”

面前是一方大院,是燕国公府的马厩所在。抚了抚鸣珂马,沈琳琅将缰绳扔给马夫。

沿砖石路行,才刚到燕国公府的正门,门前有十来根竖立的长戟,威严非凡。

“阿姊可知再过五日是上巳节,” 沈琳琅边走边摇着沈含章的胳膊来回晃荡,“今年的曲江大宴,说不准阿姊的未昏郎君也在里头呢!”

沈含章正抬脚跨过门槛,险些绊倒,沈琳琅所说确实不假。“不知阿妹的如意郎君为何还不出现,教她只会打趣自己阿姊。”

沈琳琅讪笑躲过,阿姊如何不知自己与八皇子的纠葛。

怪只怪自己小时候学话本里行侠仗义的大侠救了他,他又学话本里的姑娘以身相许,简直是胡闹。

厅前门屏旁有廊桥通向二门,燕国公恪守礼法,严令禁止女眷擅闯外宅。

沈含章沈琳琅姊妹俩从不走旁路,偏爱穿过层层厅堂,燕国公对她二人有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作何。

还未走到内院里,有一婢女匆匆走来,“三娘子,夫人命婢子唤你过去。”婢女行了礼,在一旁候着。

沈含章觉察出了沈琳琅斥责婢女的意图,“五娘,无事的。”

沈琳琅瑟瑟,嘟囔着“不知什么人也称夫人。”往自己院子里去了。

婢女将头垂得更低,她总觉得府中三娘子虽看起来性情温和,实则最是瞧不起他们这群奴婢,方才她拦住五娘子,定是与婢女争吵有失小娘子身份。

行云阁二楼好似空中楼阁,四下无窗无遮仅用木柱撑起,廊下置竹制长帘,将帘卷起,便能观赏到府中园林美景。

沈含章的继母柔娘子,正与一头戴碧罗芙蓉冠的娘子言笑晏晏。

沈含章脚下木板吱呀作响,多可笑,圣人特许燕国公为阿娘建的行云阁,如今被柔娘子鸠占鹊巢。

见沈含章来了,柔娘子忙下床迎她,沈含章缓走至胡床旁。

“三娘,崔娘子与奴在这里盼了你许久,可算是归家,快坐罢。”柔娘子亲热地拉起沈含章的手,沈含章不动声色手腕一翻挣开了。

沈含章侧身拱手行礼“崔娘子安,母亲安。”崔娘子爱怜地看着沈含章,对儿子即将迎娶的新妇满意不已。

崔娘子最喜素净不张扬的女子,不怪自己儿子早早相中此女,燕国公府的小娘子确是与自家最为般配。

“柔娘,我早与你说吾儿与你家小娘子相配,见了面确知,果真不假。”一时柔娘子与崔娘子笑作一团。

沈含章假意迎合,掩唇轻笑,暗暗回忆起原书自己所谓夫君和婆母的特征。

沈含章记着原书描绘她的丈夫是崔太师之子,相貌平平,高中进士后得家族荫蔽,为朝散大夫。

他对原书女主即沈含章同父异母的继姐,念念不忘,后得原书男主八皇子门下荫蔽,嫌恶沈含章,终将其彻底舍弃在后院。

崔仁之母常饰芙蓉冠,性情豪爽,可太过溺爱其子。沈含章嫁入崔家后婆母帮过沈含章几次,却拗不过崔仁,最终对含章不管不顾。

沈含章揣摩着未来婆母应当是面前这位崔娘子,瞧她对柔娘子言语直来直往,又句句不离“吾儿”。

原书沈含章便经由经由这般定下亲事,原书崔仁本是让母亲大人前来相看沈清瑶,可柔娘子心比天高,觉得沈清瑶德器足以配储君,不愿女儿下嫁。

沈含章母亲大人虽为本朝长公主,可她早已随法师修行,不理凡尘。国公爷雅不愿过问闺中琐碎,子女姻缘府内诸事,尽数托付于柔娘子定夺。

念此情节,沈含章表现得愈发柔顺,揣度着崔娘子的喜好,与她谈得有来有往。

“时辰不早了,柔娘子,沈三娘,某先行告辞。”崔娘子豪爽一笑,柔娘子便唤府中婢女为她引路。

见崔娘子满意地离去,柔娘子嘱咐沈含章,过了上巳节,崔家便会请媒人上门纳采,教沈含章万万备好,这可是小娘子的大事。

沈含章放不下嘴角,方才脸都有些笑僵了,应和两声,回了自己院子里。

沈含章的未昏夫崔仁,此刻正与一众世家子弟在城北郊外踏青,醺醺然之际,忽想起阿娘那头还未传来消息。

去年上巳节时,崔仁借故吹风醒酒,在曲江畔走着走着,一眼就看中沈含章,小娘子正温柔地同自己阿妹言语,那烛光映在她眼里,竟如明月落溪。

崔仁瞧着她朝自己莲步轻移,许是要去取这旁的蚌壳小盒,另有一小娘子谄笑着与她同行。

崔仁正思忖小娘子不拘小节,凡事亲力亲为。忽的骤变生,她阿妹顽劣,有意将自己阿姊绊倒。

崔仁疾步去扶,正巧与小娘子撞了满怀,小娘子羞怯,连连道谢,挣脱了他的怀抱,自此崔仁念念不忘。

今年考中进士,崔仁势在必得,又想起去年遇到的小娘子,经多方打听,终于知晓是燕国公府的三娘子。

崔娘子与燕国公继室柔娘子早有交情,恰逢寒食,便马不停蹄地来赴柔娘子赏景之约。

可崔仁不知,沈含章当时有意屏退婢女,教沈琳琅悄悄绊倒王七娘,给这聒噪小女个教训,可沈琳琅伸错了脚,沈含章无故遭难。

沈含章险些摔跤,多亏有人经过,扶了沈含章一把,沈含章没仔细分辨他的脸,只当他是无关的寒门学子赶快打发走了。

事后沈琳琅无比羞恼,又怨贴身婢女没及时接住阿姊,在院子里好一顿闹腾。

沈含章见状,轻飘飘一句无事便安抚了沈琳琅,她不喜大张旗鼓,恐惹是生非,过去的事,就过去了罢。

这边崔仁袍角都要被他搓皱,忽然听见马蹄声到,仆从下马上前向着崔仁道喜:“恭喜郎君,娘子如今正寻阿郎[1]定夺。”

崔仁左拳锤右掌,成了,只等上巳节后,过六礼,迎新妇。同年学子纷纷向他道喜,一杯接着一杯,喝得崔仁是酣畅淋漓。

沈含章院中空荡,奴婢大都出城为已故亲人扫墓培土,只留下了三两父母亲人尚在的女婢侍奉沈含章左右。

“三娘子安,婢家中无事便早早归府,望娘子莫怪罪婢。”芍药是沈含章的贴身女婢,正俯跪在沈含章身前。

“今日女婢手艺不如你巧,来替我梳梳头罢。”芍药赶忙起身,三娘子性情虽冷,但对她是格外好,阿娘生病那次还特许她回家照看,芍药感激得很。

沈含章看着芍药的脸映在铜镜里,可怜在后来的剧情里沈含章将芍药当替死鬼,把她一切的罪责都推到芍药头上。

“五娘子,五娘子,慢着些,慢着些。”院中吵闹了起来,沈琳琅一把推开门,瞧见阿姊在屏风后的身影,又险些莽撞地推倒了屏风。

沈含章偏头便看到了沈琳琅怒气冲冲地叉着腰,“我当柔娘子唤阿姊作何,原是让不知哪家妇人来相看阿姊,这等好事她怎不去便宜沈清瑶!”

“五娘你昏了头,婢女蠢笨竟你也学得如此。”芍药为沈含章梳起义鬓,锋利高耸,和沈含章现在的态度一般。

“可阿姊,你还没见过他家郎君,怎能如此随意。”沈琳琅气势渐弱,与沈含章一同跪坐于矮床上。

“我自幼小熟读女德、女训,父母之命,岂敢违背。”沈含章示意芍药端起铜镜,左观右赏,对芍药的手艺满意不已。

“况且,说不准我们见过这位郎君,崔娘子说他家郎君才貌双全,乃今科进士。”芍药用青黛将沈含章的柳眉改为小山眉,衬出一丝忧愁来。

“阿姊,今年曲江大宴我可要好好会会这位崔郎君,他怎敢抢走我的阿姊。”沈琳琅靠到沈含章肩膀上,忧愁着阿姊当真会出嫁之事。

沈含章同沈琳琅玩闹了一番,姊妹俩一同尝了些生进二十四气馄饨。沈琳琅终是忘却了此事,回她那静尘院去了。

芍药悄然吹熄了烛火,退到外间,她知沈含章惯是不喜奴婢伺候。

沈含章入眠前还在想,今日也与往常一般不见沈清瑶踪迹,燕国公虽喜女子大门不出,也不能像沈清瑶一般连院子门都不出。

[1]阿郎是人们经常使用的老爷称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