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理想之花开在现实的土壤之上。”
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地了解过这句话,但是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另一句话:
“从来不是要让理想之花开在现实的土壤之上,而是现实的土壤一直盛开着理想之花。”
——
佩瑞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如果她不是一个很敏感和高感知的人,她大概会一直像向日葵一样站在阳光下吧。
可是,被赋予的能力,早早在暗中标好了代价。从前的佩瑞是一只刺猬,用最尖利的外壳对抗外界的一切伤害和不公。试图保护自己内心搭建起的世界,竖起坚硬的城墙,别人进不来,自己也走不出去。
而在佩瑞初中毕业那年,她第一次厌恶自己拥有高感知的能力。
初中的佩瑞很辛苦,她再也不是曾经那个可以奋斗就能拿全班第一的人了。身边的同学们都很厉害,学习有天赋的一抓一大把,他们不仅有天赋还努力。佩瑞能做的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可是当她逐渐意识到,努力已经很难达到目标,她开始质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很笨?是不是真的没有努力?
没有人告诉她答案,所以她得自己找,她开始向身边的朋友学习,找对学习对象,制定学习目标,一步步来,她熬了很久很久,熬到终于得到一个答案:她需要很努力够到的地方,是其他人随随便便抵达甚至超越的。
但是她没有放弃,没有气馁,她终于想明白一件事:竭尽全力的自己能抵达的高度,是她给自己的答案,她应该高兴。努力够不到的那是
自己缺少的天赋,不是所有人都有天赋,而且努力的人也值得称赞,他们付出的不比别人少。学会接受平凡而努力的自己也是青春里的课题,接下来她依然要继续努力,往前冲!
直到初三那年,临近毕业的三个月,佩瑞发现,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老师的差别对待也越来越明显了……
初中有中考,决定接下来是走高考还是中职,佩瑞没有丝毫怀疑自己考不上高中,她还把志愿填了市重点。
只是在那几个月,佩瑞依旧将绝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在提分上,可是熟悉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老师们不会再对每一个学生亲力亲为,他们把精力留给那些可以考上重点班的同学身上,时常找他们谈话,为他们制定提分计划,面面俱到,只为能帮助这些同学更上一层楼。
这些待遇没有降临在佩瑞这类离重点班有些距离的学生身上,是的,这些距离是在短短的时间里追不上的,所以他们只能被“待定”,靠自己,努力去争取,靠自己考个重高,这种感觉像被遗弃了,只能踽踽独行,走出自己的未来。
这大概就是佩瑞被不平等对待的一段经历,在当时的佩瑞来看,就像是一场大雨为水稻带来养分,但是这场雨淘汰了中下等的她。佩瑞感知到了,被突然“不待见”和现实打击中了,她内心抱怨:“可以这样做,但能不能不要这么明显地让我知道……”
特别是当她得知,班上有多少考上重点班,老师就能拿多少奖金,可是,他们也都是老师的学生,从学生身上获利是他们付出应得的,老师却不似那么真诚般对待和自己同一水平的学生。差别对待,也就是不成熟的老师们的把戏,演都不想演,还妄想得利。所以曾经的真心也会随着利益瞬息万变,或许也从未有过。惯会使些恶心人和干扰人的行为,被影响到的佩瑞无力挣脱和反抗,她只能不断给自己洗脑“不要听、专注自己!”即使自我安慰,但还是受到影响和干扰。
不真诚的人,最终也不会得到自己的那份利益。
或许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真诚,当一个个毕业生被明码标价成相应的价值,原来老师也会如同商人一样重利。把学生的未来明码标价,把他们的人生禁锢在考试分数上,还没好好育人,就想着收利,原来大人的世界不过如此。
佩瑞暗暗发誓,她将来一定不会成为像他们一样的大人。她不想让任何人成为她人生路上的阻碍,所以她要疯狂地汲取知识、能力,拓宽思维,她不要成为这个小镇里自私又无知的大人,她要走出去,去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在这段时间里,她反复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是:“就算全世界放弃你,你也不可以放弃你自己。”这也是她都好朋友小颂对她说的,在那个无助的时期,唯一一个可以给她带来希望的一句话。这无疑是给那个摸着石头过河的小女孩带来力量和希望,也让她从此刻明白,她要为自己挣一份公平,她要强大到无人可以阻挡她的脚步,她要自己成为自己的靠山。
虽然被喂了许多的心灵鸡汤,但不得不说那些鸡汤抚慰了如同佩瑞一样被这个世界伤害的女孩,在每个深夜里为她们疏解思绪,在无尽的前方为她们带来力量。
公平二字谈何容易,随着佩瑞越来越年长,她深知所谓的公平,除了明是非、辫黑白,以法律法规为准则,还有那些需要争来的、主动捍卫自己权益的公平。
在她努力做一个正直的人的路上,原来也会有考验和锻炼。
某一刻,她突然明白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公平,公平是由客观与主观丰富的,是一个难以评定的概念。于是佩瑞不再追求那些所谓的公平,只求问心无愧,一切都交给时间。
她尝试着忽略所有可能干扰到自己的声音和信号,对这些展现自己的钝感力。对于利己的事情,尽情地展现敏感度,努力成长,奋力攀登。
就让理想之花盛开在现实的土壤之上,让那些满腹才华的人可以尽情挥洒,让公平正义窥见天日,永不来迟!
我们要感知这个世界,但不要被这个世界改变。
这篇关于平等、公平与正义,在开始之前我写下这段话:这个敏感的话题其实是我一直逃避的,我曾亲身经历,无措、忍辱、崩溃、内耗等情绪,一度致使我的信念和世界观崩塌,重塑和重建的过程是漫长和不断自我疗愈的。
可是逃避和淡忘不会让伤疤消失,我也是一个非常“自虐”的人,我在接受这些的过程中会开始尝试把伤疤揭开,说给身边人听,尽量以一个客观的角度去阐述,我会得到反馈,也在不断的沟通中学会面对、处理。
写这段经历除了作为记录,也想让这些故事可以时刻警醒我自己,让我不断地从中学习和成长,我相信,以后在面对这一课题时我会更游刃有余地面对。
我们都有在很好的成为一个更合格优秀的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当天平倾斜,我们该怎么办?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