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杏花压根儿不管姐妹俩在说啥,朝她们摆摆手:“我没事儿,你们姐妹让我在这地窖里待一会儿,你们都去忙吧!”
闻言,苏文君不再继续劝,看向苏二丫:“二姐,这会儿时间不早了,我先去城里买东西,不然晚上回来要赶夜路。”
苏二丫不放心叮嘱:“把余粮带上,路上小心点儿!对了,家里的粗盐快吃完了,三丫儿你把户籍带上去买些粗盐回来。”说完又问胡杏花:“娘,家里的户籍你放在哪里了?我去拿给三丫儿。”
买盐还需要凭户籍购买?
这时的官府把盐管控得这么严格?
苏文君虽然去过几次城里,还真不知道这事儿。
胡杏花:“户籍在我房间的柜子里,我去拿。”
“我自己去找,二姐你在这里陪着娘。”苏文君说完又看了一眼胡杏花,转身出了地窖。
路上,小乌龟问苏文君:‘主人,今日要抓肉食去城里卖不?’
“最近山里的兔子似乎多了不少,抓一些兔子去卖!”
‘好的,主人!’
兔子有小器灵抓,她就专心赶路。
走到城外的山脚下,苏文君把空间里装兔子的背篓背着往城外的小集市走去。
随意找了一个地方,学着周围卖东西的人把背篓往地上一放,吆喝了起来:“卖兔子,卖兔子,刚猎到的肥兔子.....”
清脆的嗓音一响起来,把附近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苏文君假装不好意思的冲他们笑笑,“我家刚猎的肥兔子,便宜卖了。”
一个身穿棉布衣衫的中年汉子,见她一个小孩子在这集市上卖兔子,走过来笑着问道:“小娃子,你这兔子咋卖啊?”
“十八文一只。”
她没秤,城里一斤兔子卖五文,城外便宜一些,四文一斤。她这些兔子基本上都是四斤出头,她卖十八文一只也不算太亏。
“别人都是按斤卖,你咋个按只卖?”中年男人疑惑道。
苏文君装着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脸上堆起憨厚的笑:“我今日出门时忘记带秤.....大叔,我的这些兔子每一只都超过四斤,卖十八文一只,谁买谁赚!”
“要是真像你说的每一只都超过四斤,那你这价格倒是还可以。让我来掂一掂你这兔子,看看你这话有水份没。”
说着伸手随意抓了一只野兔掂了掂,掂完一只又随意换另一只,连掂了好几只这才停手,“小娃子,你的这些兔子我全要了。”
“大叔,我这背篓里一共有二十一只兔子.....是三百七十八文。”
那人见苏文君算账速度很快,诧异的问:“小娃子学过算术?”
苏文君那能承认,摇头回道:“没有啊!这是来之前请村里人算好的。”
“原来是这样!”
自己这是怎么了?怎么会觉得一个猎户家的小孩子学过算术。
这人好笑的摇摇头,把铜板数给苏文君,然后把兔子倒进他拿来的箩筐里,挑着箩筐走了。
卖完背篼里的兔子,苏文君没在小集市上逗留,直接进了城。
进城后先去同福楼卖了二十只兔子,接着又去了其他酒楼和饭馆去卖兔子。把空间里的大兔子们消耗了一波,打算去找苏大丫。
看看她在城里过得怎么样,想不想回家,要是想回家就出钱把她赎回去。
苏文君不知道顾家的具体住址,向好几个小乞丐打听了一番,城里姓顾的有钱人家都住在哪里,然后一家一家的找过去。
有小器灵在,她只要在大门口探探就知道苏大丫在不在府里,不需要向府里的人打听。
城里一共有五家姓顾的富户,分别住在城东与城西。城东有三家,当家老爷是三兄弟,三家住的地方离得不远。
城西有两家,比邻而居。
一家听说家里有个出息的侄子在京城当官。
另一家只能算得上是个小富之家,家里的产业只有一家染布作坊、一家布店、一家秀坊和百亩良田。
苏文君一家一家找过去,最后在那小富之家找到了苏大丫。
苏大丫已被改了名字,叫湖绿,这名字还是苏大丫上次回来告诉原主一家人的。
苏文君此时还不知道苏大丫,已经被提拔为顾家二小姐身边的二等丫头了。
要说这顾家不过是个小富之家,为何家里的下人还要分一等二等三等,还是跟他们邻居学来的。
苏文君走到角门,上前去轻轻敲了几下,便有一个老妪的声音传来:“谁啊?”紧接着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扇,从里面伸出一个老妪的头朝外面警惕的打量着。
那人见是个不认识的黑瘦小丫头,探出半个身子朝苏文君摆手:“这里不是玩的地方,赶紧走!”说着就要缩回去把门关上。
苏文君赶紧伸手抵住门,一边给老妪递了五个铜板过去,一边快速说出来意:“这位婆婆,我是府上湖绿的家人,来找她有事儿,劳烦你帮我通传一下。”
老妪听到苏文君要找的人是府里最近才救了二小姐,被夫人提拔到二小姐身边当差的湖绿,眯眼扫了一眼苏文君递给她的五个铜板,脸上立即堆起了一个笑容,让开门让苏文君进去。
“你在这里院里等着别乱跑,我让人去通知湖绿丫头。”
苏文君微微颔首:“好。”
抬眼扫了一下院里的环境,院子里左右种了两颗两人高的石榴树。此时的树上挂满了成人拳头大小半红半黄的石榴,看着还挺馋人的。
也不知道这个石榴品种的味道怎么样。
苏文君刚如此想完,就看到树顶上最红的那几个石榴消失不见了。
不用想也知道是谁干的,当即在心里说:“山山,别摘了,我不想给苏大丫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好的,主人。’
苏文君用眼角余光观察了一眼院子,见没人注意到这事儿,乖巧的微低着头站在原地等着,神识放开去‘看’那个老妪有没有去叫人。
只见那老妪穿过一个月亮门,笑着跟一个大约二十五六的妇人说了几句话,就在月亮门前恭顺的等着。
没过多大一会儿,就见之前的那个妇人,领着一个身穿湖绿色衣衫十一二岁的小丫头,从月亮门走出来。
妇人穿过月亮门,严肃着一张脸对着小丫头和老妪说了几句话,就又回了月亮门,而那个小丫头则跟着老妪朝苏文君的方向走过来。
苏大丫一路忐忑的跟在老妪身后,暗想:爹这个月不是才来拿过月钱,怎么家里又来人了?难道是家里出了什么事?
苏大丫一看到苏文君便快步走过来,拉起苏文君的手细声细气的问:“三丫儿,怎么是你来了?爹呢?可是家里出了什么事?”
苏文君没急着回话,眼神看向落后苏大丫几步的老妪。
那老妪感受到苏文君的目光,朝苏大丫笑着指着对面开着门的一间屋子道:“湖绿丫头,带你家里人去偏房里说话吧!”
苏大丫连忙朝老妪道谢:“多谢王婆婆!”拉着苏文君去了老妪指的那间屋子。
两人一进屋,苏大丫立即有些着急的问苏文君:“三丫儿,怎么是你来了?可是家里出了什么事?爹呢?”
“他挺好的,家里也挺好的。大姐,娘前几日生了一个妹妹.....”
苏文君把这些日子家里发生的事跟苏大丫大致说了一遍,看着苏大丫问:“大姐,如果我说我想把你赎回去,你愿意跟我回去吗?”
灵芝和人参具体卖了多少钱她没说。
“爹知道这事儿吗?”
“还不知道。只要大姐你愿意就行,他的意见不重要!”
有意见就请‘苏老爷子’来收拾他。
苏大丫沉默着没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才说:“三丫儿,我现在已经是二小姐身边的二等丫头,月钱也比以前涨了不少.....三丫儿,你回去告诉娘和二丫,我不想回去,我想留在顾家,留在二小姐身边。”
“为何?”
苏大丫声音低低的,却透着坚决:“三丫儿,我在这里吃得好,住得也好!不仅有月钱和赏钱拿,还能跟在二小姐身边学刺绣和认字,学在村里学不到的东西,能见识到村里见识不到的人和事.....所以我不想回去,我想留在这里。”
苏大丫说完从袖子里摸出一个小荷包递给苏文君:“三丫儿,把这个带回去给娘!”
“是啥?你的月钱?”苏文君边说边捏荷包,小小一块儿,有些硬。
“这是我救了二小姐时夫人打赏的赏钱。”
苏大丫咬了咬嘴唇,声音压得更低:“三丫儿,我涨的那一部分工钱我会偷偷留起来不告诉爹,你以后每个月二十号就来顾府的这个角门等着,把那些钱带回去给娘补贴家用!”
苏文君见她不想回去也不勉强:“大姐,现在家里有钱用,这些钱还是留着你自己用吧!”说着就把荷包还了回去。
这时,之前那个老妪在门口咳嗽了几声:“湖绿丫头,时间差不多了!”
苏大丫朝门外应了一句:“我知道了王婆婆,我这就送我三妹出去!”
苏大丫说完压低声音语速有些急的说:“三丫儿,我在顾府有吃有喝用不上钱,你把钱带回去给娘!”
一边说一边又把荷包塞给苏文君:“乖三丫儿,我不在家,你替大姐多孝顺孝顺娘!等我有空,就回村去看娘和二妹,还有小妹!”说完就拉着苏文君往外走。
苏文君不太理解苏大丫的脑回路,但尊重她!
接过荷包塞进袖子里,跟在苏大丫身后往外走。
两人走到角门外,苏大丫又在苏文君耳边小声说:“三丫儿,记住了,以后二十号来这个角门拿钱!”
苏文君点点头,应道:“好!”
她站在门外看着苏大丫进去,又用神识‘看’到苏大丫给那个老妪陪着笑脸小声道谢,然后朝更深的院子走去。
苏文君在原地站了一会儿,转身离开了顾家。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