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贫家小农女 > 第91章 下山收粮

第91章 下山收粮

苏文君边往外走边说:“带着医仙门的护院一起去更安全。要是遇到敌军就直接把他们杀了,要是没遇到,也能帮着收粮食背粮食回山。鲤鱼谷有晒坝,背回来两三天就能晒干。”

两国联军大部队现在在奉贤郡城外围城,前面被攻破的县城也留得有军队驻守,还会派骑兵出来巡逻。要是运气不好遇到这些巡逻的骑兵,不是去见太奶就是被他们抢劫财物。

胡家三兄弟看苏文君风风火火的要下山去收粮食,赶紧跟上她的脚步。几人回到围屋,叫上人一点没耽搁就往山下走。

买来的护院们练了将近一年的武,吃的又好,不管是脚程还是体力都比胡家兄弟强了不止一倍,跟着他们慢慢下山太慢,苏文君便道:“大舅二舅,你们在后面慢慢走,不着急,我带着他们先走。”

胡大哥也知道自己赶路的速度慢,想都没想就同意了:“行,你们年轻人走得快就先走,不用照顾我们几个老家伙的速度。”

胡小弟立马跳出来反驳:“大哥,你老我可不老,我也要跟着文君外甥女先走。”

苏文君微微抽了抽嘴角,“小舅舅只要跟得上,就跟我们一块儿走吧!”小手一挥,率先往山下跑去。

这些日子她隔几天就要带着这些人山上山下的训练,见她一眨眼就跑得只能看到一个背影,全都有序又快速的跟了上去。十几个呼吸间,两百多号男男女女就跑没影了。

胡小弟见自己媳妇也要跟着大部队跑,眼疾手快的拉住她的袖子,“玉娘,你可是我媳妇儿,可不能学三丫头那个小没良心的把我丢在后面。”

刘玉娘颇有几分练武天赋,虽然练武时年纪有些大,但她自己刻苦,加上时常泡苏文君给他们配的改善体质的药汤,现在对付一两个壮汉完全没问题。

见自己被绊住脚,只好无奈的拉着胡小弟边跑边说:“小江哥,你以后还是别跟三林四林一起睡懒觉,跟着我和一林二林一块儿早起练武。你再这么睡下去,连一林二林都要超过你了。”

胡小弟在他老婆刘玉娘面前一向不要脸,附近又没旁人,哭唧唧的控诉:“媳妇儿,你这也太狠心了,你怎么能忍心让我那么早就起来?你不疼我了,太让我伤心了。”

可能是一物降一物,刘玉娘就吃他这一套,胡小弟一撒娇,她的嘴角就压不住了,下意识的放慢了往前奔跑的脚步。

无奈道:“算了,你想睡就睡吧!”

胡家地的位置苏文君知道在哪里,带着一大群人呼啦啦的跑到田边,看着田里的水稻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她都有些心疼了。

同一个品种的水稻,在山谷里长得壮得跟小牛犊似的,在山下却是一副风一吹就倒的模样。

可惜了!

赵雪梅见苏文君一直看着田里枯黄稀少的水稻出神,走上前问道:“少门主,这一片田的水稻都是胡爷家里的么?”

苏文君指着眼前这一片田点头:“是啊!赵排长你带着六十人把这片田的稻穗割了,稻草不要,等稻穗割完,一把火烧了就行。一水哥二水哥,你们各带六十人去割其他地里的粮食。粮剩哥粮多哥,你们带着剩下的人去你们家地里收粮食,我们速度快点儿,争取天黑之前回山。”

胡家自己的地加上从地主哪里佃来的地,可有好几十亩。再加上胡大梁家的地和他家佃来的,差不多有八十亩,不快一点儿天黑之前还真不一定能回山。

“好。”

苏文君也没闲着,一起进了田里割稻穗。等胡大哥几兄弟走到地里,他们已经把地里的粮食收得差不多。

胡二哥往田里一看,呦呵!都快收完了,朝苏文君等人竖起大拇指:“三丫头你们动作可真快,没想到都已经把地里的粮食收得差不多了。”

走到苏文君身边压低声音:“外甥女,我刚刚一路走过来,刘地主家请长工种的那些地里的粮食也没有人收,你说我们要不要做做好事,把那些地里的粮食也一块儿收了?”

苏文君闻言眼前一亮,笑得眯起来眼:“我觉得行。等我们把自己地里的粮食收完,就去刘地主家地里收。”

“嘿嘿嘿.....”

山谷里其他人看到苏文君他们下山收了粮食回来,有那胆子大的村民,也组织了一些人手下山去收自家地里种的粮食。

苏文君也不管,他们想去收就去,反正是他们自己辛苦种的粮食,不收烂在了地里也是浪费。而她则带着人下山去收刘地主家的地。

只是这些村民们没什么武力值,运气好没遇到敌军就能安全的带着粮食回来。

要是运气不好遇到了敌军的巡逻队,就是九死一生的回来。

看到自己下山真的会死人,那些人找到付春,请求医仙门的人带着他们一起下山。

付春来请示苏文君时,苏文君爽快同意:“行啊!付总管你去跟他们说,只要他们收的粮食给我们三成,就可以跟着我们一起下山。”

“属下这就去跟他们说。”

众人听到要把收来的粮食三成给医仙门的人,大家商量了一下还是同意了。

于是苏文君便让手底下的护院们,一个排带着六十个普通人各自下山去收粮食。

胆子小的,不想下山去冒险的人,则留在山里继续开荒。开出来的荒地还是种黄豆。

这个季节种其他粮食在下雪之前成熟不了,开出来的地不种一茬粮食苏文君又觉得浪费。

余师傅等人也想下山去收粮食,苏文君还有好多房子等着他带着人修,就道:“余师傅,我们躲在山里不能当野人,还得跟以前一样正常生活。所以我打算在鲤鱼谷住房区中心部分再建一座学堂。”

“学堂?少门主打算教人识字?一个月束脩多少?”

“不收束脩,只要愿意来学的人都可以来学认字。不仅教认字,还有其他技术也教。比如说学医,种田,织布,刺绣,厨艺,木匠,石匠,铁匠等等都教,端看他们想学什么。”

没办法,手里能用的各种技术人才太少,只能自己培养。等她把这批人培养好,手里就不缺干活的人。

这个消息比能租房给他们住的消息还让他激动,激动了好半响,最后就挤出来一个字:“.....好。”

“余师傅,学堂我打算修带火墙和地暖的房子,前后两面墙都要开窗户。”

“多开窗户倒是没问题,但冬天屋里会冷很多。”

“无妨,地暖烟道可以铺密集一些,屋里就不冷了。”

哎!她有如何烧制玻璃的技术,但没有能烧制玻璃的人。

有米没有巧妇也吃不上饭啊!

下山收粮食的村民碰到以前同村的,相互一交流最近的状况,才知道对方过的是什么日子。

留在山下的村民知道他们在山里有吃有喝,有房子住,还不用提心吊胆,羡慕坏了。

而躲在山谷里生活的村民听完山外村民的近况,在心里庆幸他们跑进了山,不然他们也跟他们一样过苦不堪言的日子。

有那脑子灵活的,就说:“三哑子,你能不能帮我引荐引荐带队的管事?”

“你想干嘛?”

“我想求求管事让我们一家也搬到医仙谷去住。你是知道我的为人,干活从不偷懒,还会一些木工活。”

这话正好被不远处的张舒听到。想到苏文君给他们开会时总说的人才的重要性,觉得会木工也算是人才,于是大声朝两人喊道:“想要去我们医仙谷的现在就回去收拾东西,带上家里人今天就可以跟我们进山。”

张舒因为习武和被苏文君拍了傀儡符的原因,耳力比普通人强了很多倍,两人说话的地方离他的距离其实不算近,普通人其实根本听不清楚两人在说什么。

他这一嗓子喊得周围人都朝他看去。同时也把说话的两人吓了一跳,特别是想去医仙谷的那个男人。

傻愣愣的看着张舒,脑子里胡乱想着:这么远的距离都能听清我和三哑子之间的说了什么,不愧是医仙门的人,真厉害!

让他更加想去医仙门。

等他反应过来张舒说了什么时,粮食也不收了,大声朝张舒喊了一声:“我这就回去收拾东西跟你们进山!”就跑了。

这一天,张舒带着人回去的事得了苏文君的表扬,其他人有样学样。每次下山收粮食,只要碰到普通百姓就去问问会什么手艺,然后问他们愿不愿去医仙门,愿意去的就带回医仙谷,很快就把鲤鱼谷剩下的空房子住满了。

胡杏花看着又堆满一个山洞的粮食,担忧道:“文君呀,我们把山下地里那些粮食收了,那些地的主家回来会不会找我们的麻烦?”

“没事儿。先不说那些地的主人还活着没,即便活着,估计短时间之内也回不来。我们不收,那些粮食也只会烂在地里或者是被敌军收了去,与其这样,不如被我们收回来。”

胡杏花没做过这样的事,总感觉心里不踏实,但她又劝不听苏文君,把自己憋的都长了一嘴燎泡,让苏文君又好气又好笑。

即便因为天旱粮食减产大半,苏文君他们还是在边城和大松县境内抢收了三万多担粮食回来,乐得她每天都是笑眯眯的。

更远的地方他们就没去了。

收完山下没人收的粮食,山谷里种的水稻、小麦、黄豆等,也被留守在山谷里的人收了回来,并且已经晒干收入库房。

付春看着装满四个山洞的粮食激动得脸通红:“少门主,我们种的这水稻、小麦、黄豆都太高产了,你知道水稻一亩地收了多少吗?小麦一亩地又收了多少吗?黄豆一亩地收了多少吗?”

苏文君看他如此情绪外露,微笑着问:“看你这么高兴,都收了多少?”

“水稻平均一亩地有五百一十斤,小麦平均一亩收了三百三十斤,黄豆平均一亩地收了一百零五斤。这还是刚开荒的土地不够肥沃,且小麦和黄豆还有些被旱到了的结果。要是天气像往年一样风调雨顺,然后再把这些种子种在上等良田里,收成至少比这要高出四到六成。 ”

苏文君颔首肯定:“不错。地里的粮食既然已经收了回来,空出来的旱地再种一茬萝卜、菘菜、芥菜、大蒜等蔬菜。萝卜不仅可以晒成萝卜干,还可以做成各种口味儿的小咸菜。”

“菘菜和芥菜也是,晒干菜,腌酸菜,腌咸菜等都可以,能做的菜品很多。去年没经验种的蔬菜太少,今年我们一定要多种一些菜出来存着冬天吃。”

付春认同的点头:“好,属下明天就安排人翻地种菜。”

苏文君:“除了种菜,还要招人修水渠,挖窑烧制木炭等,还得在鲤鱼谷住房区旁边挖一个大水库。也可以继续开荒。我看鲤鱼谷有两面山坡的坡度都不算陡,也可以开出来种粮食。上面砍下来的树正好可以用来烧炭。”

“好的,少门主。”

付春听着苏文君细数的一项又一项活计,立即在心里计划怎么安排人手干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