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尧到的时候,唐捐正把自己泡在满是冷水的浴缸里,头也埋下去,两手抱肩一直抖,张万尧屈身把人从浴缸里捞出来放在床上,正要起身去拿浴巾,唐捐突然回头看他,小脸红扑扑的,说出的话也极具魅惑,开始吧。
这是小崽子第一次主动要求做这种事儿,可张万尧一点儿也不开心,他知道这并非他本意,他只想转移痛苦,以此戒毒。
见他半天没动作,唐捐急死了,他脑子昏的,但身体的反应都是最真实的。
张万尧头皮一紧,弯腰抱住小崽子一直颤抖的肩,在他脖颈处轻轻啄了一口,贴在他耳边温声细语,乖,听话,再快会受伤。
唐捐今天还没吃东西,肚子搅弄得难受,可蚂蚁嗜骨的感觉还在,身子也忽冷忽热,他又一次咬破了嘴唇,说还不够。
张万尧一把将唐捐翻过身,把人抱在怀里吻,唐捐的泪水开了闸。
这是老东西第一次这样,唐捐舌头被灵活裹住又放开,重重吻他的唇,大脑一阵眩晕,身上慢慢感到一丝疼意。
老东西满头大汗,呼吸也很重,唐捐突然鼻子酸疼,眼泪掉得更多。
张万尧缓缓起身,问他,够了吗?
唐捐鼻子一吸,说还不够,死了最好。
张万尧才不舍得,换了侧位把他揽入怀中 。
没过多久,唐捐身子里的蚂蚁尽数都退了,只剩下热,额头全是汗。
张万尧去浴室拿了热毛巾给人擦身体,给那里上药,边擦边问:“还继续查吗?”
药膏冰凉,唐捐身子一颤,头埋在鸭绒抱枕里,说肯定啊。
“不怕死吗?”
“毒瘾都熬过了,还怕死?”
“那我陪你一起。”
“啊?”
唐捐一骨碌起身,瞪大眼睛顶着张万尧,见他说得云淡风轻,心里更怵:“不行,我自己来,你不用管。”
张万尧轻笑,从药箱里翻出其他消炎的药,一把抓住唐捐那全是咬痕的胳膊,拿了棉签一点一点往上涂。
“死都不怕还怕什么?”
唐捐被老东西的话噎在那半晌,抬头看他鬓边的白发,心里揪作一团:“当年所有跟我父亲有关的人,死的死,伤的伤,你之所以毫发无伤,手里肯定有他们的把柄,这是你平安无虞的本钱。我现在是他们的眼中钉,为了逼我停手,他们又是车祸又是吸毒,光霍霍我还不够,还要拿我亲近的人威胁。所以你呀,既然不愿意告诉我真相就算了,我自己查,你别插手,算我求你,好吗?”
“所以你当真喜欢戚柏舟?”张万尧丢掉棉签一把抓住唐捐的下颌骨,强迫他看着自己。
唐捐现在毒瘾过了,一点儿疼他都受不住,摇头晃脑摆脱老东西的蛮力,气鼓鼓一张脸:“戚总温柔体贴还多金,谁不喜欢?”
张万尧那张脸更黑了,直接将唐捐压在身下,捏住他下颌骨,眼里是许久不见的狠意:“尽早把他从你脑子里剃掉,再想他把你干死。”
唐捐脸颊的肉被人用力捏着,嘴巴也被迫嘟着,小脸依然犟挺,红着眼圈看人:“那你喜不喜欢我?”
张万尧眼神倏然一紧,手里的劲就泄了,起身下床,走人。
唐捐冲他背后挥了两拳,嘴里嘀咕着,老王八。
一周后的早上八点,唐捐的闹铃还没响就被张万尧一把薅了起来,说去见个人,他睡得正迷糊,上车就开始骂,说他谈客户谈到凌晨三点,刚睡没多久。
张万尧揉揉眉心,敲了敲手边的红木盒子,说沈枳做的红豆包跟小吊梨汤,赶紧吃,闭嘴。
唐捐打了个哈欠就开始干饭,张万尧左手打方向盘,驶入车流涌动的长安街。
他俩来的地方是城西一座三进三出的四合院,唐捐刚下车就听到一阵鸽哨,一抬头,一群灰鸽从头顶扑闪而过。
张万尧手拿门环敲门,很快里面就传来醇厚的嗓音,来了,来了。
开门的是个中年大叔,头顶地中海,耳边银发飞舞,大眼袋,鹰钩鼻,黑布大褂,黑布鞋,见到张万尧躬身说张律来了,屋里请。
张万尧冲人点了下头,带唐捐进门。
没走几步就是一大面福字影壁,再往里走见两颗三人粗的老槐树,位于正房的左右侧,突然从正房跑出个三四岁大的小男孩,脸上的肉一颠一颠,穿着奶油色的T恤短裤,嘴里喊着我不要上学。
唐捐急忙闪到一边,紧接着又出来个黄毛,小白脸,瘦高个,黑色睡袍松松垮垮,胸口那点儿风光一览无余,脖颈上全是星星点点的草莓印。
唐捐只觉这人有一点儿眼熟,还没想到在哪儿见过,对方一嗓子就断了他的念想。
“郑仁曜,你他妈站住,再跑把你腿打断。”
被唤做郑仁曜的小孩躲在中年大叔后面探出脑袋吐舌头:“我今天肚子痛,不上学。”
黄毛光着脚往俩人跟前一站:“萧叔你别凑热闹,再不走就迟到了。”
萧叔更是为难:“哎呦两位祖宗,一大早闹什么呢,阿曜,快跟你哥上学去,不然等会儿要挨家法喽。”
“不要不要......不要上学。”
唐捐杵个脑袋看戏,被张万尧勾了脖子带进正房,一进屋鼻子里就灌进浓郁的酒味,这是喝了多少啊。
“人呢,不出来就走了。”张万尧一进屋就喊。
萧叔笑着走近:“先生昨儿个去开会了,凌晨两点才到的家,我让厨房端些茶点来,两位稍坐。”
张万尧脑袋直往里屋探,没应声,唐捐接过了话,不着急,劳驾您。
萧叔点了下头掀开桃木珠帘出去了。
唐捐往红木沙发一坐东张西望,正厅挂着一红底黑字牌匾,张之维的大作,黑体草书,天下无冤。
得亏这是私宅,不然还以为是衙门大堂呢。
厨娘端上来一盘甜点跟茶,说刚出炉的玫瑰豆蓉酥,茶是明前茶,慢用。
唐捐冲人说谢谢,张万尧坐在一边闭目养神。
没见人出来,唐捐拿了块玫瑰豆蓉酥塞嘴里,还没来得及品尝味道,眼前人把他吓得直咳嗽。
“你徒弟打招呼的方式挺特别哈。”
郑戬一身黑色连襟大褂,黑色直筒裤,白色凉拖出现在唐捐眼前。
张万尧眉心一紧,把茶往唐捐那边一推,唐捐嘴里还是点心渣,喝了茶往下顺,喉结一动,起身跟人握手:“郑总好。”
郑戬笑着回握,回头看张万尧:“不重新介绍一下,张律。”
张万尧捏捏眉心,抬头看人:“唐捐,这位是一级**官,郑戬。”
唐捐没去看郑戬,转过脸看老东西,张万尧明白他的意思,手往下一压:“过来坐,别在那傻站着。”
唐捐喉结狠狠往下一滑,又跟人握了手:“郑法官好。”
郑戬笑着摇头:“唐律师好,坐吧。”
唐捐见人落座屁股才往下一沉,刚坐好老东西的手就往他脖子一塔,老烟嗓直往耳朵里钻:“别紧张,他又不吃人。”
唐捐扭扭脖子,还是不敢看人,一级**官,部长级人物,一般人可见不着啊。
郑戬从盘子里拿了块玫瑰豆蓉酥塞嘴里,说昨天开了一天的会,中午就吃了碗素面,饿昏了都。
张万尧收回手,开始拆台:“确定昨晚没吃饱?”
郑戬哈哈大笑礼尚往来:“你这前脚跟媳妇儿离了婚,后脚带徒弟上我这儿蹭吃蹭喝啊?”
离婚?唐捐扭过头看人,老东西什么时候离的婚?
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张万尧沉着脸开始说正事儿:“唐辙那个案子重新审理需要你点头,你怎么说?”
郑戬不说话,拿了茶润嗓,身子往沙发上一靠,看着不在一个频道的师徒俩,半晌才搭腔:“有新证据吗?”
“先不说有没有新证据,但凡看过案卷都知道里面有猫儿腻,李拓的尸检报告死亡时间是下午三点到晚上九点,这个时间段,唐辙正在医院看诊,多位证人可以作证,他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在死者李拓身上,也没有发现唐辙的任何生物遗留痕迹,唯一的物证就是那把带血手印的黑色砍刀,经过鉴定跟唐辙的右手掌纹吻合,可这关键物证只留下了照片就离奇消失。而当初东城公安局抓捕唐辙的理由也并非这把带血手印的黑色砍刀,而是他有杀人动机。所以郑**官,你说这个案子他该被定罪吗?”
张万尧拿出在庭上的气场,唐捐也是头一次从他嘴里听到父亲的名字,原来抓走父亲只需要一个动机,而不是什么铁证。
家里俩崽子都不在,郑戬才敢从自己的老地方摸烟,白色的□□,抖出一根递给张万尧,人家摆手说戒了,然后冲向唐捐,唐捐笑着接了,没抽。
郑戬点了根烟吞云吐雾,目光落在张万尧身上:“你徒弟比你懂事。”
“什么时候重新审?”
郑戬在白瓷盘里点了点烟灰,抬头问:“唐辙为什么要认罪?”
唐捐心脏一紧,转过脸也期待一个答案。
“因为抓他的人不是警察,是一群刽子手。”
张万尧冷言冷语,唐捐浑身血液一凉,崇敬的话在脑子里循环播放,父亲死之前得多疼啊。
郑戬掐了烟丢进瓷盘里,问有没有证据。
“有,我父亲不是畏罪自杀,他是□□中毒而死。”唐捐说完身子一软,头低了下去。
张万尧眉心微蹙,抬手遮住大半张脸,崇敬,藏了这么多年终于舍得露面了。
郑戬从桌底下拿了一个粉色小瓶在嘴里喷了两下,换了个大的喷空气,唐捐鼻子里灌进一股白桃香,连着打了三个喷嚏。
“鼻子比我家那位都灵,再闻闻,还能不能闻到烟味?”郑戬把空气里的香味往门口赶,鼻子一耸一耸。
唐捐摇摇头,说闻不到了。
“能说正事吗?”张万尧以手扶额,眉心还是拧着。
“我要证据,不然怎么翻?”
“证据不足,刑讯逼供,杀人灭口,三选一,你要哪个?”张万尧身子往沙发上一靠,手很自然就塔在了唐捐的脖子上。
郑戬转了转右手的素圈,嘴角一勾:“我都要。”
张万尧哈哈大笑:“什么时候重启?”
郑戬弯腰又拿了一块玫瑰豆蓉酥,咬了一口说:“你把证据给我,我成立专案组。”
“要快,别跟于屹一样墨迹,人都跑了。”
郑戬笑着摇头:“他就是去指导工作,过些日子就回来了,他老婆孩子都在这儿,往哪儿跑?”
张万尧黑眸一寒:“往敌人的枪口上跑啊。”
郑戬从兜里拿了白色手帕擦嘴,神情不悦:“唐辙的案子牵连人数太广,快不了。”
“别他妈过了追溯期就行。”
“我尽量,你答应我的事呢?”
张万尧皱眉:“接了。”
郑戬眉眼弯弯:“那就好,什么时候有空,安排你跟家属见个面。”
“我先看案子,人不着急见,走了。”
张万尧起身后又说:“这是最后一个案子。”
“真打算退啊?”
张万尧转头看了眼蒙圈的唐捐,冲人郑重点头。
唐捐起身冲人鞠了一躬,说谢谢。
郑戬指了指已迈过门槛,走到老槐树下的某人:“你师父疼你,别老惹他生气。”
唐捐心里一热,转过头看人,还没来得及感动,耳朵里就灌进刺耳的声音。
“墨迹啥呢,快点儿。”
“…… …… ”
郑戬的名字第一次出现是在《信条》里,寒潮跟宋谨言那个故事里,第二次是在《归途》,跟沈谙有一面之缘,而直到《破戒》,他真正的身份才浮出水面,与我而言,也是个惊喜。关于他跟黄毛的故事,又是一个有生之年系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7章 第 157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